《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高级辩手”惹不起“低级喷子”_司徒_这是_蜀汉

进入网络时代后,“喷子”这个名词悄然流行起来,在很多网络社区里都活跃着相当数量的“喷子”。

喷子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高调、狂妄、优越感十足,以自我为中心。

2、理解事物片面且极端,非黑即白,不讲逻辑。

3、出口成脏,常用恶毒、无理、侮辱性语言攻击他人。

总结完喷子的特点以后,眼前忽然闪现出来的形象并不是个别网友,而是在历史和民间都拥有极高地位和影响力的诸葛亮。

卧龙先生也是喷子吗?

总体上看当然不是,但诸葛孔明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的做法却非常像,不,干脆就是一个喷子。

展开全文

这个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是指被网友们广为传颂的电视剧《三国演义》“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一桥段。

在这个桥段里,被骂死的王朗实际上是一位“高级辩手”,而骂死王朗的诸葛亮则相当于一个“低级喷子”。

注:《三国演义》电视剧和小说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本文针对的是电视剧。

先示范一下什么叫吐槽,很多人分不清吐槽和喷子的区别。

电视剧这个画面拍得有相当大的问题,两军对垒,主帅打头阵还距离这么近,这就是扯,不仅不利于主帅的安全,也不是打仗的架势,曹魏的骑兵和蜀汉的弩兵全都派不上用场了。

但是,如果双方拉成正常打仗的距离,那诸葛亮和王朗的对话就成了问题,总不能一人发一个对讲机吧,那样的话就只能像曹操和韩遂那样出阵单聊,气势上就不行了,达不到演义的效果。

所以,所谓“武乡侯骂死王朗”就是一场戏,千万不能当真实历史。

回到这场戏,先看开场白。

王朗: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

孔明,早听说你是聪明人,为什么没事找事跑来打我?

诸葛亮: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

这个“诏”应该是衣带诏,正史里有没有这玩意还两说,却是《三国演义》里刘备一方打曹魏的最大资本,一口气用了几十年,刘备死了之后还在用,效果杠杠滴,堪称蜀汉的祖传秘方。

开场阶段无疑诸葛亮占了上风,王朗的闲白没有意义,属于明知故问,等于给诸葛亮做了个铺垫,让孔明轻易把衣带诏这个包袱抖了出来,图什么呢。

王司徒自然不敢在衣带诏问题上停留,毕竟这是曹魏的污点,他马上将话题转向他事先准备好的长篇大论,我们大体可以分为六层去理解。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双水村先知田二的口头禅:世事要变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混战那么久,该统一了。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汉朝乱成一锅粥,一地鸡毛没法收拾 ,我家老板曹操像秦始皇一样扫清六合,万众归心,证明我们曹魏有能力更有功德,天下早晚是我们的。

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

我的二老板曹丕取代汉献帝,那是有正当程序的禅让,学习的是尧舜,现在中原地区那些大佬都服曹丕,诸葛亮你少拿那个过时的衣带诏到处嘚瑟。

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尔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诸葛亮你要明白,凭你们西川那点资本是打不过曹魏的,这是硬实力的差距,不是谁都能逆天改命的,想打仗就是找死,不投降就是等死。

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从你个人角度考虑,诸葛亮你在西蜀是武乡侯,你要是投降过来,在我们这儿一样封侯,反正不论胜败最后结果对你个人都一样,你还费什么劲呢。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你要是投降,不打仗了,天下太平,老百姓也不用受苦,于公于私这都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我们看王朗这段话,一方面解决了曹魏的正统问题,曹操对天下有功,曹丕禅让手续合法,关键是中原人士都没有二话,再谈衣带诏就显得迂腐了。

另一方面说明了蜀汉的现实问题,你们根本打不过曹魏,实力差距太大,打到最后就是瞎折腾。

再一方面甚至还解决了诸葛亮的个人问题,你只要投降,金票肯定大大滴。更主要的是,你这是为了和平投降,老百姓和双方士兵都会念你的好。

最核心一个方面,王朗强调了曹魏统一天下是天意难违,不管诸葛亮怎么搞,这都是最后的结果。

综合来看,王司徒头天晚上肯定是做过功课了,这一番演讲论据充分、论点鲜明、论证方法得当,可谓相当有说服力,王司徒不愧是著名学者,此番高论堪称高级辩手之作。

而且,王朗这番话也得到了蜀汉士兵的认可,诸葛亮也沉默了。当然,电视剧里没有这一段,尊刘贬曹的毛本《三国演义》里也没有,但更接近罗贯中时代的嘉靖本《三国演义》里有这段话:蜀兵闻言,叹之不已,皆以为有理,孔明默然不语。

毛宗岗估计是不想破坏孔明的形象,所以将这段蜀兵和孔明的反应给删了,不过后面诸葛亮的骂战基本保留。

我们来看看孔明是怎么骂的,也可以分成六层去看。

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你以为你的演讲很牛,实际上你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说的全是屁话。

诸葛亮第一句话就把他的整段反驳给定调了,那就是人身攻击,我不和你掰扯道理,掰扯也掰扯不过,干脆把话题扯远,扯到王朗的个人道德上。

王朗和曹真在诸葛亮说完这句话后愣了一下,估计他们也没想到诸葛亮居然不讲理,上来就人身攻击。

昔日桓帝、灵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

你王朗说你们曹魏立下多大功劳,·实际上都是徒有虚名,百姓受了那么多苦,你没看见啊,你瞎啊。我就问你,你王朗为天下百姓干啥了?

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

你是在汉朝领工资的人,不想着为你老板效力,却帮别人害你老板,你就是个叛徒,你的罪过大了去了。

诸葛亮又发挥了他掌握信息丰富的特点,只要是名人轶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连你小时候偷人家桔子的事儿他都了解,这是人身攻击的基本基础,知己知彼。

这时候王朗已经被骂懵了,他没想到诸葛亮如此阴险,不讲理也就罢了,还骂人,而且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他全给干了,你这是丞相吗?你这简直是村口骂街的泼妇啊,真是有辱斯文。

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王朗你早就该死了,天下人谁不想弄死你,你心里没数吗?居然还敢在这里药药切克闹,臭不要脸。

看王朗被骂懵了,诸葛亮蹬鼻子上脸继续往狠里骂,这时候压根就不讲什么逻辑,就是一个字,往死里骂。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大汉是你的爹,也是我爹,你看看我,为了报答爹妈养育之恩,天天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为的是孝顺父母。你呢,整天就知道吃香的喝辣的,一点儿都不孝顺。别看你年纪大了,你再大也是个不孝顺的逆子,等你死了之后,我看你有什么脸在九泉之下见爹妈。

王朗这时候已经快不行了,毕竟那个时代还是讲究这个忠孝二字的,诸葛亮这么直接往要命的地方骂,王朗的老脸搁不住了。

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你是个逆子,你不孝顺,你一辈子就是个loser,你就是条癞皮狗,天底下就没有你这么不要脸的人。

这时候诸葛亮已经彻底放飞自我,人身攻击溜得飞起,也根本不考虑什么措辞,怎么爽怎么骂,怎么难听怎么骂,而且骂人还不重样,比一些泼妇牛多了。

可怜的王司徒,秀才遇到流氓,没地方讲理,一大把年纪被人骂得狗血喷头,高血压脑溢血加心肌梗死,从马上摔下来,夸嚓一下,挂了。

当然,这是电视剧和小说的结局,历史上真实的王朗可没这么倒霉,人家身居高位寿终正寝,孙女嫁给了司马昭,生了司马炎,所以王司徒是西晋开国皇太后的姥爷。

·纵观整场戏,王朗的话有理有据,具有充分的逻辑,算得上高级辩手。

诸葛亮根本没法和王朗正面辩论,他只能避其锋芒,紧紧抓住王朗拿过汉朝工资这一件事玩儿命发挥,然后充分发挥他擅长人身攻击泼妇骂街的本事,最终把王朗给气死。

从内容和形式看,诸葛亮用的就是“低级喷子”套路,抛开事实不谈,就是把你往死里骂,让你急眼,气死你活该。

这么说吧,如果这是一场辩论赛,王朗胜券在握,诸葛亮估计还没骂完就会被辩论赛开除,然后又被一帮保安叉出去。

所以,小说,演义,当段子看看,挺好,别当真,也别跟着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