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看懂血常规报告这么简单!_白细胞_血小板_粒细胞

作者:检验之声

在值班时经常遇见一些患者这样抱怨:“不就一个感冒吗,开些药吃吃不就好了,可是医生却让先抽个血常规,既花钱又受罪还得折腾半个小时。”血常规检查,很多患者去看病时都做过。一张单子上密密麻麻显示的项目和数字,结果到底应该怎么看呢?

一、化验单上的符号说明什么

“↑”表示超出参考值范围;

“↓”表示低于参考值范围;

没有符号表示在参考值范围内(正常);

二、如何识别血常规化验结果

血常规20多个项目分为三大系统: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其核心项目是: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具体见图1。

图1 某患者血常规检验报告

1、白细胞(WBC):代表“防御卫士”,是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它们就像人体内的卫士,一旦有外敌(如细菌、病毒等)入侵时就会现身消灭外敌,给人体一个健康环境。

白细胞(WBC)“↑”:表示可能伴有细菌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白细胞(WBC)“↓”:表示可能伴有某些感染、某些血液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同时中粒细胞“↑”,可能考虑细菌感染。普通细菌感染也未必用抗生素,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需遵医嘱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再结合化验结果综合分析。

白细胞正常或“↓”,淋巴细胞正常或“↑”,可能考虑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显著增多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展开全文

单核细胞(M)“↑”表示:可能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血液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E)“↑”表示: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可能。

2、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代表“搬运工”,是判断贫血的常用指标。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就像人体内的搬运工,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人体各部位,同时将二氧化碳等废物运出体外。

血红蛋白(Hb)“↑”:表示可能存在缺氧、失水、大面积烧伤、红细胞增多症等。

血红蛋白(Hb)“↓”:表示存在各种类型的贫血、失血。

3、血小板(PLT):代表“维修队”,是反映凝血功能的常用指标。

当血管内出现破损伤口,血小板会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补救,凝血止血,就像人体内的维修队。

血小板数“↑”:表示可能存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如急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感染等。

血小板数“↓”:表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受抑、血液病等。

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血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的一项最经济、最基本的检查。不仅可以查出你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还可以查出你是否有贫血?针对血液病早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也有较强的提示作用,总之血常规涵盖了身体很多健康信息和疾病的线索,是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和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

END

文章来源:河南电力医院检验科 鲁润霞 梁丽丽,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编辑:青翠欲滴

校审:晨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