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才华、野心与悲剧_宝钗_大观园_青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极致的奢靡与模糊的腐烂,千金万银堆出一个物极必反,大观园万里养出佳人又似朽木中捧出娇花,不多时也会凋零。

初见,是“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语,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任是无情亦动人,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金陵十二钗之首,她出生商贾,会掌家能处事,仪态万方为人圆滑,端的是超乎常人的稳重得体,做事面面俱到,在贾府下人眼里的形象地位竟要高过黛玉。

或许众多书友对于宝钗并不喜欢,笔者在一开始亦如此。封建的荒唐诞出一个金玉良缘,人们不解宝钗的心机,独留对宝黛之恋的遗憾。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而笔者对宝钗有第二种看法。

才华,野心,无奈,美丽,充满遗憾。

对于宝钗,笔者永远把才华放在第一位。

是“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需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的讽刺,是“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的惆怅,还有那首有名的柳絮词:“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而在这首诗,我们就提取到了一个词——野心。

宝钗出生薛家,薛家作为四大家族却已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有了后人薛蟠这样的子弟更加是大厦将倾。

展开全文

在这个充满无奈的封建社会,多数人信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像宝钗这样的很有才华很有野心的女儿家,又算得了什么?

对于家族的兴衰,家道的中落,兄长的无能,宝钗也有道不尽的悲哀。她所处的环境并不是现代社会,一介女儿身成就不了她的抱负她的野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从头到尾都在等一股能让她青云直上九万里的风,她有她的青云志,要嫁想嫁的绝不是像宝玉这样的富贵闲人,而是仕途平稳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宝钗并不是爱情至上主义者,但她已没有别的办法。

是道不明的无奈,是说不清的苦涩。但凡她出生官家,但凡她是个男子,但凡她出生现代。

对于未来的悲观及过分的成熟使她学会冷眼相看事物,金钏儿投井的哭悲,柳湘莲尤三姐的悲剧令薛蟠都为之动容,但却没有撼动一丝一毫让她波澜不惊。滴翠亭事件的她第一时间想嫁祸给黛玉。世人都说她歹毒阴险,笔者却品咂到了不可言说的可悲可叹。红楼女子都是饱满的形象,每个人都不是完全至暗或是完全至明的,这也正是曹公的高明之处。

大观园富丽堂皇千姿万态,多少新奇的事物精致的瓷器,而宝钗居住的蘅芜苑竟是空空如也,雪洞般的房子没有一点饰品,端的确实平静逸然,这个年纪爱美的姑娘又怎会如此?不过是对于未来失去信心,不愿再去回首罢了。

金簪雪里埋,空流一生泪,宝钗的结局亦是悲情。

红楼梦,梦红楼。归根结底还是封建社会的荒谬,世态的炎凉。红楼梦里的姑娘们也用一生诠释如此。贾府的兴衰令人唏嘘,更多的是对当时社会的感慨。

我们不能完全用现代人的思维去定义大观园里的姑娘们,社会环境的不同便注定了处事方式,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包含了太多无奈与被迫。

若是有这机会,笔者倒是希望能见见脱去枷锁的大观园众人,彼时的宝钗定然不会像原来一样落得凄惨下场,广阔的天地定然会有她的身影。

她生来便似牡丹之艳丽。

作者:顾佳莉,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