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更名北马其顿(马其顿正式更名“北马其顿“后有何意义)_马其顿_希腊_共和国

本文目录

  • 马其顿正式更名“北马其顿“后有何意义
  • 希腊为何逼迫马其顿改名为“北马其顿”
  • 希腊与马其顿隶属两个国家,希腊为何逼迫马其顿改名为“北马其顿”
  • 北马其顿和马其顿是一个国家吗
  • 中国为什么要把马其顿改称北马其顿
  • 马其顿,为什么改成了“北马其顿”
  • 北马其顿是哪个国家

马其顿正式更名“北马其顿“后有何意义

6月17日,希腊与邻国马其顿签署历史性协议,解决了缠扰两国27年的国名问题。根据协议,马其顿国名将更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希腊外长科齐阿斯与马其顿外长迪米特罗夫当日签署了该协议。在协议上签字的还有作为谈判调停人的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马修·尼米兹。 

马其顿与希腊之间就马其顿国名问题的僵局持续长达20多年。马其顿1991年宣布独立,并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名义加入联合国。此后,马其顿对内对外使用宪法国名“马其顿共和国”。 

希腊认为,马其顿的国名暗示马其顿对希腊北部马其顿省存在领土要求,要求其更名,不然就将继续阻碍马其顿加入北约和欧盟。欧盟呼吁马其顿与希腊尽快解决国名争议,以便开始入盟谈判。 

报道称,该协议具有历史性意义,它不仅结束了两国长期以来在巴尔干地区存在的纠纷,同时也为马其顿加入北约和欧盟打开了大门。

来源:澎湃新闻网

希腊为何逼迫马其顿改名为“北马其顿”

很多人认为马其顿是被希腊逼迫改名为北马其顿的,但是其实也不完全是因为希腊的逼迫所以才改名为北马其顿的。

马其顿是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这个国家他在历史上是很强大的,但是因为这个国家后期并没有发展地很好,所以当亚历山大大帝死了之后,整个马其顿帝国就分裂了。当马其顿帝国分裂了之后,曾经被多个国家统治过,最后在19世纪,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把马其顿分给其他三个国家。

马其顿这个国家的原名是马其顿共和国,在马其顿被这三个国家划分了之后,结果被他们被命名为了各种马其顿,而希腊也坚决反对马其顿继续使用马其顿共和国这个国名。

希腊人也是一直认为马其顿帝国自古以来就是希腊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希腊人也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作马其顿帝国应有的继承者,而现在的马其顿帝国却是拉斯夫人建立的国家,而里面的国民也并不是马其顿王国的后裔了,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也不应该用马其顿共和国作为国名。

之后在马其顿独立了之后,就一直想报美国的大腿,想加入到北约当中去。在马其顿帝国成功的加入了北约之后,马其顿就正式改名为北马其顿了。

希腊与马其顿隶属两个国家,希腊为何逼迫马其顿改名为“北马其顿”

这个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马其顿这几个字对于希腊人来说就像是大秦帝国对于我们来说。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周边出现一个叫做大秦帝国的国家,我们会是什么想法,并且这个大秦国还是由一群外族人建立的,现在的马其顿共和国也是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古马其顿是属于希腊文明的,主体民族也是希腊人,而现在的马其顿国的主体民族是斯拉夫人。所以就算从民族问题考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希腊人认为自己才是马其顿帝国荣耀的继承者,这并非空穴来风。希腊人认为马其顿共和国在挑战希腊人的“底线”,共和国的国旗初期用“维伊纳的太阳”(即十六道光芒的太阳)图案,正是当年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所使用的。

更让希腊不可忍受的是,共和国居然在首都树立了一座形似亚历山大大帝的雕像,把马其顿国家队的主场以亚历山大大帝父亲—腓力二世的名字命名,这更加激怒了希腊人,他们表示马其顿此举是窃取希腊的历史。

为了逼迫改名,希腊可谓是无所不用其级。1994年2月,希腊对刚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马其顿共和国进行经济封锁,并禁止共和国使用希腊沿岸的各个港口,这对于深处内陆的共和国来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在希腊经济封锁的压力下,马其顿共和国最终做出了第一次让步,将国旗改成了太阳向四周发射出八道光芒的旗帜,而不是十六道。为了打消希腊的疑虑,随后,马其顿共和国通过修改宪法,重申对邻国领土没有任何主张,以换取希腊经济封锁的解锁。

北马其顿和马其顿是一个国家吗

北马其顿和马其顿是一个国家。
北马其顿是由马其顿更名而来的,全称是北马其顿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南欧内陆国,东临保加利亚,北连塞尔维亚,西接阿尔巴尼亚,南毗希腊。
北马其顿共和国中部有瓦尔达尔河流经,该河注入爱琴海,瓦尔达尔河流域占其国土大部分,有黑河、布雷加尔尼察河、普契尼亚河、特雷斯卡河等支流。西部地区分属黑德林河和代沃利河,最终注入亚得里亚海。黑德林河上游分布有奥赫里德湖,代沃利河上游分布有普雷斯帕湖,两湖均为北马其顿与阿尔巴尼亚的界湖。

中国为什么要把马其顿改称北马其顿

1月11日,联合国正式成员国--马其顿共和国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议会投票,表决通过将国名由“马其顿共和国”(Republic of . Macedonia)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一、建国第一天,马其顿就陷入“我叫什么”的困惑

《论语·子路三》中,孔子的学生子路受“雇主”卫国国君委托,请教老师“将奚先”(治理国家什么是最优先事项),孔子掷地有声地表示“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认为堂堂一个国家,“名正言顺”是第一位的当务之急。

然而作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6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马其顿,似乎自建国第一天就陷入了“我到底叫什么名字”的困惑。

尽管这个年轻的国家在独立后不到两年便获准加入联合国,但国名却在联合国“花名册”上变了模样--成为拗口冗长的“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而在马其顿共和国自家,大家仍继续管自己叫“马其顿共和国”。

如今有将近140个国家和众多国际组织承认,马其顿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在国名方面却各叫各的——

133个国家和马其顿自己,管这个国家叫“马其顿共和国”;

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叫它“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或者简称之为“FYRM“;

引人瞩目的是,马其顿的南邻--希腊,在称呼这个邻国时尽量回避“马其顿”这个单词,习惯于称之曰“那个北边的邻国”、“那个国家”。

问题就出在希腊身上。

▲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老城夜景,瓦尔达尔河南岸的辛塔尔区是该市的中心。图片来自 视觉中国。

二、 “虚胖帝国”走过的兴衰路

说起“马其顿”这个名字,熟悉世界历史的人并不陌生--

在古代史上“希腊”并非一个统一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或“一个世界”,在这个拥有相近文化的“世界”里,有雅典、斯巴达、叙拉古、科林斯等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

马其顿则是希腊“世界”中位于北方、以萨洛尼卡为中心的一个邦国。

希腊和波斯人开战之初,马其顿原本是波斯的附庸,但很快“倒戈”回到希腊人阵营中,并在公元前4世纪趁雅典、斯巴达两个大国争斗两败俱伤而崛起。

一代英主亚历山大大帝一度带领这个王国席卷希腊,攻灭波斯,直抵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但好景不长,这个“虚胖”的帝国“消化不良”:在亚历山大死后分崩离析被“打回原形”:

留在本土的马其顿王国在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征服,公元前146年成立了隶属于罗马帝国的“马其顿省”,公元298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马其顿隶属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成为“马其顿军区”。

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崛起,1453年消灭了拜占庭帝国,整个“马其顿军区”被土耳其吞并、占领达400多年之久。

19世纪奥斯曼衰落,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占领区出现“复国运动”,塞尔维亚王国、希腊王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相继独立,而马其顿却成了个大大的尴尬。

▲1月11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后,马其顿总理扎埃夫与议员拥抱庆祝。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三、“南斯拉夫马其顿”更名为马其顿让希腊“很不爽”

原来在漫长岁月中,马其顿成了个被戏称为“沙拉拼盘”的复杂存在:古代马其顿人都是希腊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却分成了自称“马其顿人”但分属希腊和斯拉夫文化的两大块。

而后者又分为认同保加利亚的“保加利亚斯拉夫马其顿人”和认同南斯拉夫的“南斯拉夫马其顿人”。昔日罗马帝国的“马其顿省”,则更分属于希腊、塞尔维亚王国、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四国。

在几块“马其顿地区”中,“南斯拉夫马其顿”原本是最温和、民族意识最弱的,保加利亚马其顿人曾多次“任性”,希腊马其顿人更在二战结束之初卷入希腊内战,闹出许多风波和争议。

而“南斯拉夫马其顿”却在铁托死后的南斯拉夫内战中置身事外,直到整个南斯拉夫分崩离析,才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地独立了。

这样一来,希腊就不干了:马其顿在历史上是我们希腊的概念啊,你独立叫什么不行,偏叫马其顿?难道想挖我们墙角不成?

希腊这么想也不完全是过度敏感:在那乱哄哄的年月里,的确有势力提出过“大马其顿主义”,甚至新的“马其顿共和国”也一度使用了“大马其顿主义者”的标志--维吉纳太阳旗,即有十六道金色光芒的太阳红旗。

按照相声的说法,希腊那边才是“正根儿”,因此联合国什么的都得给点面子,于是才会有FYRM这个奇怪别扭的“学名”。

马其顿共和国羽毛未丰,只得能忍则忍,在1995年把国旗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国旗上的太阳从原来的十六道金色光芒改为八道,这样就不是“大马其顿象征”了)。但希腊仍不依不饶,非逼着马其顿改名不可。

▲2018年6月,马其顿和希腊就马其顿改名一事达成协议后,马其顿民众举行大规模集会 抗议政府就更换国名向希腊“妥协”。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四、委曲求全改名不过是为了加入欧盟

对于希腊的咄咄逼人,马其顿国内主要右翼政党、国内第一大党“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

2018年初,希腊、马其顿两国政府在讨价还价后“各退一步”:希腊方面放弃一直坚持的、要马其顿改国名为“上马其顿共和国”主张;马其顿方面则同意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2018年6月,两国签署普雷斯帕湖协议,推动马其顿更名公投;9月30日公投结果揭晓,尽管91%的有效票数支持更改国名,但投票率却只有可怜的37%,远低于公投最低有效标准(50%),迫使马其顿政府谋求国会修宪更改过名。

在“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集体退出联合政府和抵制投票的背景下,1月11日马其顿国会惊险万状地以81票赞成、29票弃权通过更名修宪案。

在120个议席的马其顿国会,修宪案通过的最低票数是80票,更名修宪案的赞成票仅比这个“门槛”多出一票而已。

马其顿人之所以一忍再忍,说到底是为了加入欧盟、北约,尤其是欧盟,以便“搭车享福”,不再做守在豪宅边要饭吃的“欧洲乞丐”。

所以,尽管马其顿人(其实是“前南斯拉夫马其顿人”)不服不忿,但他们中大多数仍然抱着“只要能加入欧盟忍就忍了吧”的心态,满怀委屈地投下了修宪更名的赞成票。

好吧,从今往后我们不要叫那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内陆国“马其顿共和国”,而要与时俱进地称呼其“北马其顿共和国”,并祝他们心想事成了。

陶短房(专栏作家)

参考:《百度百科》马其顿改名“北马其顿”,一段横跨2000年的前尘往事

网页链接

马其顿,为什么改成了“北马其顿”

因为希腊和马其顿两国关系不睦已经很久了的,能改善两国关系的主要障碍就是两国围绕马其顿应该采用哪种国名产生了分歧。在希腊的北部有一个同名的马其顿,然后希腊就认为,马其顿的国名就是在暗示这个地方就是马其顿的一部分。

一个字的差别,但是却给马其顿指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前景。我们从酒店的称谓与功能,可以找到对酒店的定义,众说纷纭的。它该表达式大量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酒店首先,要有舒适安全并能吸引客人居住的客房,具有能提供有地方风味特色的美味佳肴的各式餐厅,还要有商业会议厅,贸易洽谈时所需的现代化会议设备和办公通讯系统,旅游者所需要的康乐中心。

马其顿举行了全民公投。广州星级酒店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五星级酒店的剧增,不仅在于满足亚运接待需要,更重要的是投资者看中了广州旅游市场的良好前景;而随着经济型酒店的蓬勃发展,但可能需额外收费。打造中档品牌,低星级酒店由于设施陈旧、经营管理方式落后、房价缺乏优势而失去竞争力甚至被市场淘汰。广州酒店业的发展在亚运会开幕前达到高峰。

希腊一再坚持要让马其顿更名,他们的提议得到了回应。从而也终于结束了与希腊因为国名的问题而有着长达二十年余年的争端。并且马其顿会修定国名写进宪法,这是历史性的一幕。

北马其顿是哪个国家

北马其顿指的是北马其顿共和国,通称北马其顿。

北马其顿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首都与最大都市是斯科普里,其他主要城市有比托拉、库马诺沃、普里莱普、泰托沃。

国名变迁:

北马其顿原属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1945年,建立马其顿人民共和国,后更名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隶属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南斯拉夫解体,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改称“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拉丁化:Republika Makedonija)。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马其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