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vs黑山比分(问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谢咯)_德国_美国_日本

本文目录

  • 问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谢咯
  • 需要一份世界杯的分组对阵表,还有比赛时间谢谢!

问第一、二次世界大战~~~~谢咯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
结果:协约国获胜印度洋、中东
死亡(约数):10,000,000人
将士:900万
平民:700万
合计:1669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黑山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30几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凡尔塞和约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而起因正是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来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女人们是不被看作为“人”的。直到一战爆发,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妇残,那个时候,养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于是女人们就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军事学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新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士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与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是莱茵河以东50公里。
这个是一战后《凡尔赛和约》里的内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的和约,大体内容包括:军事上德国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招募支援人员参军,只能保留10万人陆军,不准拥有空军,海军只保留部分轻型水面舰艇(希特勒上台时德国只有36艘轻型水面舰艇),不准拥有大吨位舰艇和潜艇,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驻军设防,就是所谓的莱因非军事区。政治上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或组成任何形式的联盟集团。领土方面德国向法国归还在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在此期间法国从此处无偿开采煤矿作为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补偿(两处都是法国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满后有萨尔地区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就是该地区是并入法国还是回归德国,1934年萨尔回归德国)德国放弃了大片领土,在此基础上波兰国家得以重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国联“委任统治”,事实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战胜国瓜分。经济上规定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但是没规定具体数目。后来协约国方面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II)
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
波兰 1939年9月1日
英国 1939年9月3日
法国 1939年9月3日
印度 1939年9月3日
澳大利亚 1939年9月3日
新西兰 1939年9月3日
南非 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 1939年9月10日
挪威 1940年4月8~9日
比利时 1940年5月10日
危地马拉 1941年12月9日
古巴 1941年12月9日
中国 1941年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 1941年12月9日
巴西 1942年5月2日
墨西哥 1942年5月22日
埃塞俄比亚 1942年12月1日
伊拉克 1943年1月16日
玻利维亚 1943年4月7日
伊朗 1943年9月9日
哥伦比亚 1943年11月26日
利比里亚 1944年1月27日
厄瓜多尔尔 1945年2月2日
卢森堡 1940年5月10日
荷兰 1940年5月10日
希腊 1940年10月28日
南斯拉夫 1941年4月6日
苏联 1941年6月22日
美国 1941年12月7日
菲律宾 1941年12月7日
巴拿马 1941年12月7日
哥斯达黎加 1941年12月8日
多米尼加 1941年12月8日
尼加拉瓜 1941年12月8日
萨尔瓦多 1941年12月8日
海地 1941年12月8日
洪都拉斯 1941年12月8日
巴拉圭 1945年2月8日
秘鲁 1945年2月11日
智利 1945年2月12日
委内瑞拉 1945年2月14日
乌拉圭 1945年2月22日
埃及 1945年2月26日
叙利亚 1945年2月26日
沙特阿拉伯 1945年3月1日
阿根廷 1945年3月27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8月9日
轴心国集团
国家 宣战时间
德国 1939年9月1日
意大利 1940年6月11日
匈牙利 1941年4月10日
保加利亚 1941年6月22日
芬兰 1941年6月25日
日本 1941年12月8日
满洲国 1941年12月8日
斯洛文尼亚 1941年12月12日
克罗地亚 1941年12月14日
泰国 1942年1月25日
罗马尼亚 1941年6月6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统计
盟国军队死亡人数
澳大利亚: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国: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国: 210,000 希腊: 88,300 印度: 36,000 荷兰: 7,900 新西兰: 11,625 挪威: 2,000 波兰: 123,000 南非: 6,840 苏联: 8,668,000 英国: 264,000 美国: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轴心国军队死亡人数
保加利亚(到1944年至): 9,000 德国: 3,500,000 匈牙利: 200,000 意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罗马尼亚(到1944年至): 290,000
平民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100,000 奥地利: 125,000 比利时: 76,000 保加利亚: 10,000 中国: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麦: 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芬兰: 2,000 法国: 350,000 德国: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驱除出东欧国家的德国人: 2,000,000 希腊: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意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兰: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宾: 91,000 波兰: 5,680,000 罗马尼亚: 200,000 苏联: 18,000,000 英国: 92,700 美国: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总计士兵死亡:2,711万人
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
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3百万人
二战的深远影响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一、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并开始分化,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国际关系
1.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2.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同时,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两大阵营趋向瓦解。
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全球称霸,展开全面斗争。在政治上双方各自拥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经济上苏联实行计划主义经济,美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在军事上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成立华约组织。虽然美苏双方没有正面开战,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对其它国家发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文化上苏联推行共产主义,美国推行民主主义。最后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结束冷战格局。
4、由于双方都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因此双方都不敢开战,二战结束后几十年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二、客观上推动了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1.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
2.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3. 日本、联邦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 这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虽然有所恢复和发展,但是各国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未能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潜伏着各种危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三、民族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四、联合国诞生
联合国由中、美、苏、英等国在战后创建,是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需要一份世界杯的分组对阵表,还有比赛时间谢谢!

2006世界杯分组对阵表A组
比赛时间 主队 客队
6-10 01:00 德国 - 哥斯达黎加
6-10 04:00 波兰 - 厄瓜多尔
6-15 04:00 德国 - 波兰
6-15 22:00 厄瓜多尔 - 哥斯达黎加
6-20 23:00 厄瓜多尔 - 德国
6-20 23:00 哥斯达黎加 - 波兰
B组
比赛时间 主队 客队
6-10 22:00 英格兰 - 巴拉圭
6-11 01:00 千里达 - 瑞典
6-16 01:00 英格兰 - 千里达
6-16 04:00 瑞典 - 巴拉圭
6-21 04:00 瑞典 - 英格兰
6-21 04:00 巴拉圭 - 千里达
C组
比赛时间 主队 客队
6-11 04:00 阿根廷 - 象牙海岸
6-11 22:00 塞尔维亚黑山 - 荷兰
6-16 22:00 阿根廷 - 塞尔维亚黑山
6-17 01:00 荷兰 - 象牙海岸
6-22 04:00 荷兰 - 阿根廷
6-22 04:00 象牙海岸 - 塞尔维亚黑山
D组
比赛时间 主队 客队
6-12 01:00 墨西哥 - 伊朗
6-12 04:00 安哥拉 - 葡萄牙
6-17 04:00 墨西哥 - 安哥拉
6-17 22:00 葡萄牙 - 伊朗
6-21 23:00 葡萄牙 - 墨西哥
6-21 23:00 伊朗 - 安哥拉
E组
比赛时间 主队 客队
6-13 01:00 美国 - 捷克
6-13 04:00 意大利 - 加纳
6-18 01:00 捷克 - 加纳
6-18 04:00 意大利 - 美国
6-22 23:00 捷克 - 意大利
6-22 23:00 加纳 - 美国
F组
比赛时间 主队 客队
6-12 22:00 澳洲 - 日本
6-14 04:00 巴西 - 克罗地亚
6-18 22:00 日本 - 克罗地亚
6-19 01:00 巴西 - 澳洲
6-23 04:00 日本 - 巴西
6-23 04:00 克罗地亚 - 澳洲
G组
比赛时间 主队 客队
6-13 22:00 南韩 - 多哥
6-14 01:00 法国 - 瑞士
6-19 04:00 法国 - 南韩
6-19 22:00 多哥 - 瑞士
6-24 04:00 多哥 - 法国
6-24 04:00 瑞士 - 南韩
H组
比赛时间 主队 客队
6-14 22:00 西班牙 - 乌克兰
6-15 01:00 突尼斯 - 沙地阿拉伯
6-20 01:00 沙地阿拉伯 - 乌克兰
6-20 04:00 西班牙 - 突尼斯
6-23 23:00 沙地阿拉伯 - 西班牙
6-23 23:00 乌克兰 - 突尼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