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开国上将排名 开国上将谁最厉害?三国五大上将是如何排名的_文丑_上将_关羽

中国十大开国上将排名 开国上将谁最厉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排名如下:1朱德、2彭德怀、3林彪、4刘伯承、5贺龙、6陈毅、7罗荣桓、8徐向前、9聂荣臻、10叶剑英。
十大将军排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官方排名:肖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
王建安(1956年1月25日授予) 李聚奎(1958年4月补授)
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上将均已不在人世,最后一个开国上将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逝世,享年106岁。

三国五大上将是如何排名的

潘凤、蔡阳、邢道荣、颜良、文丑,是三国五大上将,他们骁勇善战、武艺高强,是三国数一数二的战将。

那么,上面五位上将,他们的武功如何排名呢?下面我将根据演义的记载,分析如下。

第一,颜良。


颜良,是袁绍帐下上将,是“河北四庭柱”之首,他勇冠三军,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曾在白马,三个回合内斩杀吕布旧将宋宪,曹操看到后惊叹道:“真勇将也!”之后,吕布旧将魏续为了给宋宪报仇,也来迎战颜良,结果被一刀秒杀。徐晃看到后,也前去迎战颜良,结果二十回合后败走。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不仅武艺高强,还聪明睿智,懂得克敌制胜,连他都不是颜良的对手,可想而知颜良有多厉害了。结果,曹军皆悚惧。最后还是关羽出手,一刀秒杀了颜良。

讲到这里,有人就会说了:关羽三个回合内斩杀文丑,一刀秒杀颜良,岂不是说明文丑之勇在颜良之上吗?


其实不然,因为颜良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关羽斩杀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由此可见,关羽冲向颜良时,颜良正在旌旗伞下,他毫无防备,等到他反应过来时,已经人头落地了。毫无疑问,如果关羽“正大光明”地迎战颜良,以颜良的武艺,跟他大战几十回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此外,正所谓颜良、文丑,颜良是排在文丑前面的。可见在当时的人们心中,颜良的武艺要胜过文丑。

第二,文丑。


文丑,也是袁绍手下上将,他的武艺也很厉害。话说颜良被杀后,文丑为了给他报仇,亲率十五万大军渡过黄河,追击曹军。文丑先是一箭射到了徐晃的头盔,再一箭正中张辽面颊,然后跟徐晃一阵厮杀。徐晃自知敌不过文丑,夺路而逃。最后,关羽三个回合内斩杀文丑。

第三,蔡阳。


话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蔡阳为了给他外甥秦琪报仇,一路追击关羽到古城脚下。关羽为了打消张飞对他的顾虑,当即表示要斩杀蔡阳。结果,关羽在一通鼓的时间里,就斩杀了蔡阳。一通鼓,相当于一炷香的功夫,也就是五分钟左右。可见关羽在几个回合内,就杀死了蔡阳。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有人就说了,为什么蔡阳比不了文丑呢?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当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已经是精疲力尽,况且他的手臂还受了箭伤。可是即使这样,蔡阳仍然不是他的对手。

简而言之,蔡阳的武功真的不怎么样。当时,关羽不告而别,曹操的手下,诸如徐晃、许褚、张辽等人,都敬畏关羽的武功,不敢前去追击。蔡阳却自不量力,向曹操请命,要去追击关羽。结果,曹操当即给蔡阳泼了一盆冷水。用演义的话说,是“叱退蔡阳,不令去赶”。曹操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以你蔡阳三脚猫的功夫,还想擒拿关羽,一边呆着去吧。

第四,邢道荣。


邢道荣,是零陵太守刘度的手下,他手持一炳开山大斧,被评为有万夫不当之勇,感觉很了不起的样子。其实邢道荣的武功,真的不怎么样。他跟张飞大战没几回合,就因力量不足,拔马便走。之后,碰到了赵云,又自知不敌,可这时他已无路可退,只好下马投降。后来,邢道荣被赵云一枪刺死。可见,邢道荣完全不是赵云的对手,就连一个回合也撑不住。

第五,潘凤。


潘凤,是冀州牧韩馥的上将,他在仓促之间迎战华雄,结果没二下就一刀秒杀。华雄是西凉第四勇士,武艺高强,从他接连斩杀鲍忠,击败孙坚,杀死孙坚部将祖茂,斩杀小将俞涉,就可见一斑。可是即便如此,华雄还是算不上三国一流武将,因为他压根不是关羽的对手,被一刀秒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袁绍还说:“若我上将颜良、文丑一人在此,岂容华雄放肆!”可见在袁绍眼里,华雄真的没有多厉害。

那么,大家认为上面五位上将的排名如何呢?

1955年开国上将排名

1955年开国上将排名:

1、萧克。2、李达。3、张宗逊。4、李克农。5、王震。6、许世友。7、彭绍辉。8、张爱萍。9、杨成武。10、韩先楚。11、李涛。12、傅秋涛。13、王平。

14、吕正操。15、傅钟。16、肖华。17、甘泗淇。18、宋任穷。19、赖传珠。20、洪学智。21、周士第。22、郭天民。23、周纯全。24、杨至诚。25、陈再道。

26、陈奇涵。27、王宏坤。28、苏振华。29、刘亚楼。30、刘震。31、陈锡联。32、韦国清。33、陈士榘。34、陈伯钧。35、钟期光。36、宋时轮。37、朱良才。

38、董其武。39、唐亮。40、叶飞。41、杨得志。42、王新亭。43、黄永胜。44、李天佑。45、陈明仁。46、贺炳炎。

47、阎红彦。48、谢富治。49、陶峙岳。50、乌兰夫。51、周桓。52、杨勇。53、李志民。54、赵尔陆。

扩展资料:

开国上将介绍:

1、李克农:

1899年出生于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克农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刘亚楼:

原名刘兴昌。清宣统三年2月出生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克芳是勤劳正直的农民。

兴昌出生不久,母亲死于产褥热。房亲刘德香急人所急,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抱给别人作童养媳,收养兴昌作养子。从此,兴昌改名刘振东。

振东8岁读私塾,9岁转入崇德小学。14岁进湘店高小,15岁进武平县立初中,16岁考入省立第七中学。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

回乡后,共产党员刘克模聘请他任崇德学校教员。不久,刘克模、李长明派刘振东、刘永光等在店下开文昌栈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1931年起,亚楼先后担任中央红军第十一师、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五次围剿战斗。

第一次反围亚楼团捉了国民党十八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张辉瓒。第二次反“围剿”,亚楼手把手教团连政工干部制订政工规划,鼓励政工人员起模范作用。第三次反“围剿”,亚楼的十一师全歼国民党军最精锐的52师。

3、张宗逊:

渭南县赤水镇堰头村人,1927年4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1924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2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

他参加了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斗洗礼。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舍生忘死,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军事训练和军队院校管理建树颇多,被公认为军事教育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他是中共第七、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国上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