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中的丘处机,既不抗金,也不反蒙_成吉思汗_道教_修道

大部分人知道丘处机这个名字,是通过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丘处机是其中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丘处机在牛家村痛杀奸贼,结识郭啸天、杨铁心二家,这才引出后面的“江南七怪”、“全真七子”、“东西南北中”五绝,郭靖、杨康、完颜洪烈、成吉思汗诸人,一部《射雕英雄传》由此滚滚展开。

丘处机的出场很有中国古典小说的韵味:“那道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满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长剑,剑把上黄色丝条在风中左右飞扬,风雪满天,大步独行,实在气概非凡。”

出于武侠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设定,丘处机被写成武功高强的道长,更是一名具有民族气节的抗金斗士,他一出场,就是追杀汉奸王道乾。

这当然是小说家言。历史上,真实的丘处机既不是抗金斗士,也不是反蒙先锋,恰恰相反,丘处机和他的师傅王重阳一样,都极力和当时的朝廷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也符合宗教的一般传播规律。任何一门教派,要想得到广泛传播,必须借助世俗政权的力量而不是相反。

丘处机,山东登州栖霞县的人,金熙宗大定七年间,方十九岁,居昆仑山修道,遇上了王重阳,便依之称弟子,道号长春子,后世称为长春真人。王重阳当时赠以诗曰:“细密金麟戏碧流,能寻香饵食吞钩。被予缓缓收纶线,拽入蓝莱永自由。”评价他说“此子异日地位非常,必大开教门者也”,对于他的器重,由此可见。

王重阳坐化后,丘处机独居于磻溪、龙门七年,专志修道,备尝难苦,后世道教的龙门派,俗称北派的,就宗于他修道于龙门而定名。他在这几年中,对于修道的心得,随时作成诗歌,因此流传开去,声誉便逐渐隆盛起来。

丘处机虽然出世隐居修行,但他对当时的天下大势和未来走向却看得清清楚楚,为全真教寻找了一个大大的靠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点,从他对待金、南宋、蒙古成吉思汗三方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

金朝皇帝金世宗对丘处机十分重视。世宗二十八年,召请人见,先安置他在万宁官之西,一年之中,屡次召见。他急急请求还山,到了是年八月,才放他还终南山,赐钱十万,他都辞而不受。二十九年,世宗死后,他便于章宗明昌元年(公元一一九O年)回到故乡栖霞,大修道观,安置徒众。当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金宣宗兴定三年(公元一二一九年)的时期,他住在莱州的昊天观。那时山东大部分的地方,都被南宋收复。宁宗久闻他的道望,便遣使召请南行,而且命令大帅彭义斌派兵保卫起行,他都辞谢不去。

很多人不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丘处机说:“吾之出处,非若辈所可知,他日恐不能留耳。”

到了那年的五月,蒙古成吉思汗在西征的途中,从乃蛮国遣近臣札八儿、刘仲禄,远涉间关险阻,到山东来请他西去。丘处机一反常态,立即接受了成吉思汗的邀请,选弟子中可以从行的共计十八人,不辞险阻,远涉沙漠,追随成吉思汗的西征路线,历时四年,经数十国,行万有余里,于公元一二二年,到达邪迷思干城,再过铁门关,在雪山之阳,与成吉思汗见面。居住一年以后,他自北印度的边境返国,成吉思汗派骑兵数千,护送他回燕京,改天长观为长春宫。又敕修白云观,合而为一,并以万岁山、太液池赐之,改名为万安宫,总掌天下道教,也就是总道长吧。

如果说丘处机没有对蒙古有可能入主中原一事有清醒的认识,那么就无法解释丘处机的这番举止了,这也是丘处机的见识高明之处。正是有了丘处机的上述行为,才有了后来成吉思汗赐给丘处机以虎符玺书,不仅救了许多中原百姓的性命,更使得全真教一跃成为道教北宗主流。

后来忽必烈统一中国,丘处机的徒弟尹志平(就是《神雕侠侣》中玷污小龙女的那个)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其余的门人,分符领节,各据一方,执掌他的教化,龙门派兴盛不衰。

回头来看,当国家有难,受异族统治之下,一个新兴的道教宗派,做了许多保存民族文化命脉的工作,这和在反抗异族统治的战场上舍生忘死,流血牺牲,实为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人都死了,何来文化传承?

公众号:夜读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