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口相声刘宝瑞大全(如何评价刘宝瑞老先生的单口相声水平)_单口相声_相声_表演

本文目录

  • 如何评价刘宝瑞老先生的单口相声水平
  • 在单口相声方面,和刘宝瑞水平相当的还有谁
  • 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死因成谜,当事人纷纷离世,还能找到真相吗
  • 继刘宝瑞之后,谁的单口相声水平最高

如何评价刘宝瑞老先生的单口相声水平

对老先生的评价,应该是盖棺定论,刘宝瑞老先生年轻时候就得了单口大王的名头,在当时刘宝瑞老先生的单口相声水平就应该是一等一的了,现在如果要再来评价怹,在如今这个相声界已经没有几个能说单口相声的时代,随便一个老先生放在今时今日都应该能放倒一片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评价相声的水平这个也只能说谁的相声是好的或者坏的,没办法分个一二三出来,刘宝瑞老先生的相声水平是大师级别,对其盖棺定论的评价是

“刘宝瑞的相声作品借鉴吸收了独角戏、评话、电影、戏剧等姐妹艺术的优点,大胆革新创造,形成了声、容、情、神兼备的独特艺术风格。尤以单口相声见长,被誉为‘单口大王’。  刘宝瑞对新相声的创作、传统相声的挖掘整理、单口相声表演艺术的发展与提高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宝瑞年轻时候走南闯北博采众长,马季在上海当学徒的时候在收音机上听了刘宝瑞的相声之后才开始喜欢相声的,后来马季拜师时,若不是侯宝林爱才心切收徒表现的比较强硬,那时候马季是想拜在刘宝瑞门下的。

田立禾老先生在评论刘宝瑞单口相声名段《山东斗法》的时候,说他把人物一言一行都刻画的很细致到位,开斗三言两语刻画出一个不识大字的卖肉大汉的形象,斗法过程甚至运用了影视语言。

刘宝瑞的多篇单口名段也被入选到教材读本里,可见一斑。

在单口相声方面,和刘宝瑞水平相当的还有谁

刘宝瑞被誉为“单口大王”,其单口相声可谓出神入化。但从单口相声水平而言,超过刘宝瑞的人还真有,这便是相声界大门长张寿臣,而水平相当的至少还有马三立,其余单口相声也有不错的,比如苏文茂、马季、白全福等,但和上面几位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刘宝瑞,单口相声大王

刘宝瑞是当之无愧的单口相声大王,其虽然也表演对口相声,和侯宝林、郭全宝等都搭档过,但是其在相声界最为人称道和熟知的还是单口相声。

刘宝瑞生于1915年,比马三立仅小一岁,十三岁的时候,刘宝瑞拜师张寿臣,正式学习相声,凭借过人的天赋,刘宝瑞开始在相声界崭露头角。之后,刘宝瑞也和许多相声艺人一样跑码头挣钱,天津、济南、南京都去过,而在解放前后,刘宝瑞还曾去天津表演相声,成为第一个把相声带到香港的艺人。

刘宝瑞

解放后,刘宝瑞回到北京,调入中国广播艺术说唱团,和侯宝林、郭启儒、郭全宝并称四大导师,而且也曾多次进中南海给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相声,不幸的是在文革时期,刘宝瑞遭到了严重冲击和破坏,最后在下放的山村中,被批斗至死。

刘宝瑞的相声技艺高超,尤其是表演的单口相声,既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其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使活”细致、瓷实,“包袱儿”别致、含蓄和声、容、情、神兼备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凭借高超的表演水平,刘宝瑞也赢得了“单口大王”的称号。

张寿臣的单口相声功底超过刘宝瑞

张寿臣是相声界的一代宗师,其师承相声名家焦德海,由于在寿字辈中拜师最早,且威望最高,因此成为了寿字辈的门长。

张寿臣生于1899年,父亲是著名的评书艺人张诚甫,张寿臣早年就在北京学艺,后在天津演出,并和万人迷李德钖搭档表演,李德钖出走并暴毙东北后,张寿臣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威望最高、最有能耐的相声演员,经常演出爆火,并首次作为相声艺人到电台录制节目。

张寿臣

张寿臣晚年致力于单口相声的表演传承,著名曲艺评论家薛宝琨教授评价他:“张寿臣建国以前就是大师,传统的单口相声经张寿臣之手,达到经典的程度。”几十年的相声表演生涯,使得张寿臣的相声造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表演单口相声可谓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不过遗憾的是张寿臣建国后,表演不多,留下的音像资料更少,以至于现在观众对其知之甚少,但要说单口相声水平,恐怕张寿臣还要在徒弟刘宝瑞之上。

马三立单口相声水平不亚于刘宝瑞

单口相声表演难度较大,因此一般相声演员大多都选择对口相声,有固定的搭档,虽然偶尔也表演个小段,但是主要精力还是在对口相声上。马三立在解放前就已经成名,和侯宝林、张寿臣、常宝堃等并列天津最受欢迎的五档相声演员,而解放后,马三立更是将马氏相声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晚年,马三立的相声水平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是相声界技艺水平的高峰。

马三立

马三立在搭档王凤山去世后,并不再表演对口相声,而是专业从事单口相声表演,当时的马三立已经是数十年的功底了,别说表演单口相声,就是往台上一站,浑身都是包袱,所以马三立晚年的许多单口相声个顶个的都是经典,不过由于年龄原因,马三立的单口相声段子都不长,和刘宝瑞长篇的单口相声属于不同类型,各有千秋,但就水平而言,两人也可以说难分伯仲。

单口相声表演难度大,并不受欢迎,白全福、苏文茂、马季等也都说过,但并不是主业,偶尔表演,水平看起来和上面三位差别不小,而如今来看,相声界能继承单口相声技艺的更是寥寥。

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死因成谜,当事人纷纷离世,还能找到真相吗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马未都

其实这句话用在刘宝瑞的死因探求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

本来就是特殊年代的一桩悬案,又被后世各种传谣信谣的一通加工,结果可能很简单的一件事情,现在变成了某些私货专业户的流量密码,各种春秋讲述都用上,就怕事情闹不到玉皇大帝那里去。

比如把刘宝瑞死因话题重新炒起来那位老先生,一嘴的实火,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玩意儿张口就来。要拿他的私货当历史真相,您还不如去听评书进修历史呢。

别的不说,就马止支老先生说的某唐姓人士用P图冒充刘宝瑞徒弟的事情,足够让人喷一地的隔夜饭吧。

我都不知道他怎么成为了刘宝瑞的徒弟了,自己随便P了一个照片,就成了人家的徒弟,目的是为了出国演出宣传,简直就是笑话。

真正用P图给刘宝瑞拜师的,明明就是这位好吧。

要知道黑白照片年代要合成照片比现在可简单得多,黑白灰三色的图片,只要将两张照片的人剪下来粘在一起,然后将边用笔修一下,重新照一遍洗出来就完事。甚至有些牛皮的画师直接就能手工改照片,比如大典上天安门伟人旁边的人物常换常新,就是顶级画师操作的。

而这张神之合成照人物比例彻底失真不说,后面那位连边都不修,说这是两KT板都有人信好吧。

至于唐杰忠的师承问题,其实这是新中国很多相声演员都避不开的毛病。1959年,唐杰忠从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组织安排的老师就是刘宝瑞,而且刘宝瑞还给唐杰忠捧过哏。两人确实是师生关系,但没有摆知是肯定的,这也是后来被人揪着不放的根本原因。

可话说回来,新中国又有几个相声演员按照全套传统规矩摆过知,别说体质内的演员们忌讳这玩意儿,就算是那些草台班子里鼓吹摆知仪式的封建瓤子,他们的摆知仪式也是乌鸦扮孔雀不伦不类好吧。

如果真要原教旨主义的以摆知论师徒,现在相声界百分之九十五都得集体海青。

唐杰忠既然在相声海底里面被归到刘宝瑞门下,那他就是刘宝瑞弟子。即使有人要提出质疑,那也是刘宝瑞徒弟们的工作,怎么着也轮不到一个评书门的人来蹦跶吧。

至于把刘宝瑞死因都归到马赵唐身上,这就更扯淡了。一点实证都没有不说,还跟某位最爱炒作这种历史悬案的三俗大宗师一个路数,用一大堆疑问句去质疑另一个疑问句,然后莫名其妙的得出一个十三不靠的结论。要相信这玩意儿是历史真相的人,脑子多半都喂了泰迪。

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阴谋论发明家,没事就在死人身上找话题爆点的货,跟当年那些迫害刘宝瑞的人一样可恨,甚至更加让人不齿。


刘宝瑞的具体死因,目前最权威的就是两篇官媒发表过的文章。一篇是2001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邵燕祥《路村,刘宝瑞之死》,另一篇是薛宝琨先生对刘宝瑞死因所做的材料总结。

邵燕祥跟刘宝瑞在同一个劳改农场,但两人不在一个宿舍,他算是刘宝瑞死因的间接目击者。

在刘宝瑞去世前一晚,曾经找过邵燕祥求助,希望他将自己身体不好的情况向上反应一下。

心口疼,实在干不动了,你给我说说。

但邵燕祥跟刘宝瑞并不在一个班,而且当时明文规定不准串联,所以邵燕祥只能将这事情告诉刘宝瑞同班的王决,希望他能婉转的帮刘宝瑞争取一下休息时间,结果王决也没敢去上报。

第二天刘宝瑞就去世了,而且当天风传刘宝瑞是自绝于人民,但很快就被澄清了。因为刘宝瑞去劳动改造,绝对不可能持有那么大剂量的安眠药,吃药自杀在逻辑上根本不成立。

而刘宝瑞尸体下葬以前,法医给出的结论是“胃穿孔致死”,而且“胃里既没有食物也没有药物的残迹。

至于刘宝瑞尸体后来找不到,那确实是下葬的时候没有明确标志,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标记,所以刘娅娅只能给父亲做了一个衣冠冢。

对于邵燕祥的说法,薛宝琨后来又找到了一些补充资料。一个是刘宝瑞路村同屋,“少白派”京韵创始人白凤鸣提出的刘宝瑞暴饮暴食说,大概就是中秋前夕改善伙食,吃红烧肉就窝头,刘先生大吃了一顿,还把白凤鸣那份也笑纳了,结果晚上就导致急性胃穿孔去世了。这个说法被薛宝琨在文章中推翻了,首先法医结论刘宝瑞胃里没有食物,吃这么多红烧肉窝头都穿孔到异次元了吗?

另外就是路村同窗徐衡给薛宝琨写的信,里面提到了自己亲眼目睹的刘宝瑞生前遭遇。当天劳动时候,管理人郭某发现刘宝瑞剥的棒子最少,所以让他背着一大篓的棒子,围着四百人的大圈跑步,以儆效尤。结果刘宝瑞当时喘息声音很大,周围人听了都害怕。

而这个事情结合邵燕祥的说法,恰好能够说明刘宝瑞真正的死因,过度劳累导致急性心源性猝死。急性胃穿孔是不会迅速致死的,尤其是刘宝瑞常年有胃病,突然爆发性发作死亡的概率极低,所以是死于突发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

而这些直接或者间接见证人里面,根本就没有马止支的父亲马连登,甚至连提都没提到过。现在马止支先生跳出来信誓旦旦的揭秘历史真相,要把脏水泼给另外几个死者,这玩意儿实在是不地道。

而且刘宝瑞确实得罪过了不得的人物,但是不是马赵唐其中之一,这就不好说了,至少马止支老师也没有任何证据,就是红口白牙的侃罢了。

王玥波在评书里也说过说,相声大师刘宝瑞因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而死。这事情薛宝琨在文章里也提到了,在一次群众“辩论会”上,某左π的言论过于激烈,导致刘宝瑞情绪激动,用暖水瓶扔了过去,结果演变成阶级斗争(刘先生曾经集体加入过果民党)。这事情之后刘先生精神压力一直很大,连听到楼梯脚步声都吓得色如死灰。

后来刘宝瑞去劳动改造,其实有一多半是他自愿的,当时家人劝阻他,而且单位领导也因为刘宝瑞身体原因,批了他可以不去。但在那个特殊年代,尤其是刘宝瑞这种有不少黑点的旧社会艺人,能够通过劳动就彻底改造,跟过去那些黑历史说拜拜,改造完就是新社会的好公民,否则死了也是旧社会的人。所以刘先生是接受的,可惜最终没能熬过来而已。

有时候真相真的没那么复杂,只不过太多人爱造谣传谣,而且从很多吃瓜群众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更愿意接受谣言,毕竟谣言可以加工得特别精彩,迎合大众的审美取向,就像现在一直内卷的小作文行业一样,越编越玄幻,但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继刘宝瑞之后,谁的单口相声水平最高

能逗哏、能捧哏、能说单口,是对相声艺人技艺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说不少相声名家都会表演单口,但真正将单口相声发挥到极致的只有刘宝瑞,如果说刘宝瑞之后,谁的单口相声水平最高?马三立、马季、苏文茂、孟凡贵、方清平、郭德纲都有过不俗的表现,如果非要排名次,马三立、马季、孟凡贵应该可以排前三。

马三立的单口相声—《逗你玩》

马三立先生是相声泰斗,是相声寿字辈演员,其出生在相声世家,父亲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师父是相声八德之一的周德山,马三立可以说是在相声窝子长大,其相声继承和发展了马氏相声的特点,也为马氏相声迎来了“无人不宗马”的荣誉。

马三立

马三立早年以对口相声为主,和赵佩茹、张庆森等都有过搭档,晚年之后和王凤山搭档,王凤山也是相声名家,是侯宝林大师的亲师兄,王凤山先生去世后,马三立先生自身也年事已高,所以基本以说单口相声为主,许多经典的单口相声也大多集中在这个时段。

由于年龄偏大,马三立的单口相声都以小段为主,所以马三立的单口相声自然不能与巅峰时期的刘宝瑞先生相比,但是其表演的《逗你玩》、《卖鱼》以及春晚表演的《大乐特乐》也都是结构严谨,属于佳作,加上马三爷深厚的相声功底,所以说马三立的单口相声是继刘宝瑞之后的第一名应当无问题。

马季先生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

马季先生是相声文字辈演员,师承相声大师侯宝林。马季先生以新相声创作和表演为主,也是上世纪80年代后相声的领军人物,马季先生以表演对口相声为主,但是其表演不多的单口相声却也是单口相声的巅峰。

马季

马季先生创作表演的《宇宙牌香烟》登上过春晚舞台,引起巨大轰动,现在来看,《宇宙牌香烟》也足以成为单口相声的经典,因此,单凭这一点,马季先生的单口相声功底也可见一斑,除此之外,马季先生表演的《长寿村》、《山东斗法》等也是不俗的单口相声佳作。

孟凡贵,健在单口相声演员

孟凡贵

孟凡贵师承相声名家高英培,其早年和师父高英培搭档表演对口相声,师父高英培去世后,孟凡贵专业表演单口相声,是健在相声演员中为数不多专供单口相声的,单口相声表演难度比较大,没有捧哏,而孟凡贵表演的单口相声可以说可圈可点,算是健在相声演员中比较优秀的。

苏文茂、郭德纲、方清平的单口相声

苏文茂

苏文茂先生是文哏大师,其也留下了一些单口相声作品,尤其是《扔靴子》比较经典,但是数量较少,苏文茂先生的主要功绩还是在于表演对口和文哏相声。

郭德纲

郭德纲的相声比较杂,而且比较注重商业效果,其单口相声有表演,主要在前期,只能说中规中矩,也算比较不错的。

方清平

方清平师承李金斗,以表演单口相声为主,但是其表演的单口相声大多形式类似于“脱口秀”,也可以看做是对单口相声的继承和发展,但和前辈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差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