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史上都有哪些功亏一篑的例子?为什么蜀国不能先取东吴看《三国演义》刘备就是功亏一篑_集宁_大同_男篮

本文目录

  • 世界军事史上都有哪些功亏一篑的例子
  • 为什么蜀国不能先取东吴看《三国演义》刘备就是功亏一篑
  • 功亏一篑!中国男篮76-79不敌波兰队,我们到底输在哪里
  • 历史上有哪些“功亏一篑”的战役
  • 中国历史上最有希望统一天下却最终功亏一篑君主是谁
  • 健身后做哪些事情会让健身效果功亏一篑
  • 声势浩大的刘裕北伐,一举收复半个中原,为何最后功亏一篑
  • 王允除掉牛辅,本是一个妙招,为何此后却功亏一篑

世界军事史上都有哪些功亏一篑的例子

1946年9月21日,南京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傅作义的名义刊发了一篇《致共产党的公开电》通栏标题是:“傅长官作义致毛泽东先生,希接受教训,放下武器,参加政府,促进宪政。”

促成这封奇葩通电的背景是,1946年8-9月,聂荣臻元帅统一指挥的晋察冀,晋绥两大军区集中12万大军进攻大同,傅作义军三万余人以“围魏救赵”的战术进攻集宁(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结果解放军未攻克大同,反而丢失了集宁,大同集宁战役失利,造成解放战争初期华北战场对我军十分不利的被动局面。

全面内战爆发后,我晋察冀军区于1946年8月以优势兵力进攻阎锡山军防守的大同,大同守军不到两万,而攻城的解放军多达50个团12万人,但缺乏攻城经验,新编组的部队战斗力不强,整整打了一个月,到9月初才扫清了大同外围阵地,9月4日,解放军终于开始向大同发动总攻,国军阵地危在旦夕。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9月初阎锡山已向蒋介石紧急求援,但由于当时中央军鞭长莫及,蒋介石不得不将大同划归在绥远的十二战区司令傅作义管辖,要求傅作义出兵救援大同。

傅作义召集属下将领秘密开会讨论后,决定兵分三路,北路由进攻集宁,南路出归绥,犯凉城,中路出归绥攻卓资。主要意图是攻集宁吸引解放军回援,然后伺机打援,解大同之围。

集宁在大同以北,傅作义并没有直接派兵救大同,因为他考虑的是解放军可能也埋伏在大同城外准备打援,而集宁一旦丢失,围攻大同的解放军侧翼即暴露,届时傅军往南可以打大同,往东可以威胁晋察冀军区首府张家口,所以集宁聂荣臻是非救不可的。

9月5日,傅作义集中了三个师,由暂三军军长董其武指挥,向集宁以西的卓资山发动猛攻,晋察冀军区独一旅(旅长王尚荣,开国中将,后任总参作战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只守了8小时卓资山即告丢失,随后我军竟然不知道国民党军打下卓资山后到哪里去了,直到9月7日才发现国军主力已经集结到集宁西北,不得不临时把攻打大同的主力调到集宁。

时任国民党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

9月9日,解放军共9个旅又3个团的优势兵力把董其武所部团团围住,战至11日,集宁城外的暂三军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从大同远道而来,连续打了三天,疲惫不堪的解放军12日休整了半天,竟然没有发起攻击,缓过气来的董其武组织部队拼死攻城,终于打进了集宁城。

13日上午,解放军终于开始对董其武部发动总攻,而这时,傅作义部郭景云第101师已经抵达集宁城外准备救援暂三军,解放军集宁战役总指挥张宗逊临时决定停止对暂三军的总攻,而是抽调主力部队打101师,结果在两个方向上都没有对敌人形成绝对优势,13日夜集宁失守,董其武的部队遂掉过头来,与101师夹击解放军。

时任国民党暂三军军长董其武

而这边围歼101师的战斗也进行得很不顺利,虽然夺取了敌人部分阵地,但101师负隅顽抗,战事焦着,到13日中午,傅作义部又有2个师抵达战场,集宁城外的解放军反而陷入了国军6个师的反包围中。眼看再战下去要吃大亏,参加集宁战役的解放军各路部队被迫于当晚放弃集宁,撤出战斗,向东北方向转移。

集宁战役失利后,傅作义部开始逼近大同,在大同城外的杨成武纵队等部为了避免被敌军合围,遂于16日主动撤离大同,向易县方向退却,大同集宁战役结束。

大同集宁战役解放军损失两万多人,国民党军损失一万两千多人,傅作义得意之余,声称击毙解放军两万多人,击伤和俘虏四万多人,并说:“你们(指解放军)相信武力万能,调集了十七个旅,五十一个团之众,企图在集宁歼灭国军,城郊野战和惨烈巷战,继续达四昼夜,最后你们终于溃败了。”

受大同集宁战役失利影响,1946年10月11日,晋察冀军区首府张家口失守,在后续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华北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都处于被动防御的态势,而傅作义更是一战成名,入主北平成了“华北王”。

集宁战役示意图

为什么蜀国不能先取东吴看《三国演义》刘备就是功亏一篑

《三国演义》里是褒扬蜀国,贬低魏国的;

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实力最弱的。

魏国“接管”汉献帝的国字号企业当然实力、人力是最强的;加上曹操的唯才是举、上下齐心,国力很快发展到最强;吴国也是孙氏家族自己打出的天下人心齐、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并且吴国的政界抱着不主动进攻,只求自保的方针,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经典防御战,不劳师动众去进攻别人,别人来犯便以少胜多,歼灭强敌;只有蜀国,拿着“皇室”刘姓做文章,打着恢复汉室的幌子,用刘、关、张的“义字为行动感召力要搞一个国家出来,北方长年要伐魏,南方”借“了东吴的荆州不还,还总想打东吴的主意,东吴对蜀一心向好,把公主嫁给刘备,想吴蜀同盟,可惜刘备有自己的国王梦......

称帝之后的刘备,不再听从诸葛亮的正确方针,开始自做主张。为了为关羽报仇,在张飞的怂恿下,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不听诸葛的劝阻发兵东吴,《三国志·法正传》,夷陵、猇亭之战以后,诸葛亮曾今说了这样一句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意思就是说法正如果当时还活着的话,就会阻止我们的皇帝陛下,不让他去发动这场错误的战争。

刘备一生自己没有军事才能,没有自己打过胜仗,却要带70万大军千里条条去讨伐东吴,才落得全军覆没败走白帝城,最后病死于此。

还有一点,三国时是家天下,曹操有几个历史上响当当的儿子,刘备却只有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导致蜀国从国家到皇室没有能人接班。

所以刘备对东吴的战争从战略上正义性不强、战术上指挥不当、再碰到东吴这样人才济济的集团,败是在发动战争之前诸葛亮已经料到的。

功亏一篑!中国男篮76-79不敌波兰队,我们到底输在哪里

3分之差,输的遗憾,输的可惜,输的憋气。

这场比赛,我们本可以拿下的,当然,这里也就不去过多的责怪周琦了,虽然输球的直接原因在于他,第四节7秒的那个击地传球实在让人看不懂,直接导致男篮被拖进加时,直接导致缺兵少将的男篮输掉了比赛,不仅如此,由于这场比赛对于男篮的消耗巨大,下一场打委内瑞拉,我们的胜算已经不高了。

周琦的失误固然可恨,但也从细节看出,男篮还是不成熟,关键球的处理问题上,我们做的十分不好,战术没有打出来,关键罚球也不稳定,除去周琦的失误,男篮在加时赛其实也有机会力挽狂澜的,波兰也没力气了,波兰也跟我们一样拼到了抽筋,9号的珀尼卡有过不止一次的罚球绝杀比赛,是我们没有把握住,阿联在不习惯的位置上迫于无奈的出手,周琦的不堪大用,这些都是男篮战术层面、比赛经验不足导致的,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命运。

抛开失误,我们到底输在哪里?

  • 首先一点,波兰的整体实力强大,大赛经验足;

波兰虽然在本届世界杯上的排名跟中国队差不多,但他们的实力不俗,世界杯首战比赛以80-69取胜委内瑞拉,委内瑞拉的真实实力和男篮也差不多,作为一支传统的欧洲球队,波兰无疑是男篮小组赛里最强大的对手。

比赛的首节,众志成城的男篮就打出了超水平的发挥,这点想必是出乎大多数球迷的预料,有点让人想到了11年前北京奥运会男篮打西班牙的那次比赛,郭艾伦、周琦、赵继伟、阿联都投进了三分球,对比与第一场10中1的尴尬表现,这场比赛,男篮取得了一个梦幻开局(赵继伟爆发是一个关键),波兰显然没有想到,这支中国队居然能有如此高的外线命中率,可能也是赛前准备不过充分,大意了,但不得不说,男篮为了晋级,确实打的很拼。

  • 其次一点,男篮锋线缺人(这是李楠的锅);

面对中国队猛烈的外线炮轰,波兰倒也不着急,利用多次轮换,利用多次单打冲击男篮内线,还有利用多次主场哨的机会,换来的成效也明显,阿联上半场被迫得到了3次犯规,主力得分点郭艾伦也吃到了3次犯规,在第三节还提前吃到5犯离场;

本身内线人数就不足男篮,这时就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由于李楠只带了三个中锋,阿联受到犯规困扰后,李楠不得不用周琦和王哲林去顶,他既喜欢小球,但又迷恋双塔,不放心除了翟晓川外的锋线摇摆人和孙铭徽,在方硕和赵睿纷纷犯怂,郭艾伦犯规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男篮在第二节突然陷入了得分荒,单节只有10分,而波兰则是有条不紊的打转换、传切,不断的冲击男篮内线,值得注意的是,波兰这次比赛的外线并没有开,很多战术他们是打出来了,无奈一些空位投篮没有命中率,如果外围火力也打开了,恐怕男篮第二节输的就不止14分了(波兰只有一个归化球员斯劳特有三分)。

第二节的比赛是全场比赛的一个分水岭,男篮第一节的良好状态没有延续(可能是用力过猛),反而吃到了过多的犯规,首战打科特迪瓦,李楠只用了8人轮换,这场打实力更强的波兰,除非实在无人可用,李楠也必然延续这个套路(好在还有个孙铭徽可以用),所以此时男篮和波兰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首发阵容对比,我们不输波兰,但落到了轮转阵容,男篮的分差就会被拉开,战术相对单一的男篮在第三节虽顽强的咬出分差(主要靠罚球),但还是不难看出,体能和犯规的问题严重,这些极大的影响了第四节和后面的加时赛,可以看,我们在加时赛里有多少次出现进攻低迷,投篮不中的情况,这些全都是体能不足导致的。

总结这场比赛,肯定的一点是男篮的比赛态度,在没有绝对主攻点,在黑哨满天飞的情况下,男篮拼到了最后一刻,翟晓川崴脚了还能得分,轻伤不下火线,但问题依然严重,我们是真的没有射手,第一节把全场比赛该射的三分球都射光了,输球的原因主要集中体现在第二节,单节输了14分,确实很伤,留下的坑太大,导致后面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三四节始终无法续上分,把分差扩大,周琦的失误,阿联、王哲林、赵睿、赵继伟等人的体能不支,给了波兰喘息的机会,也给了他们逆转的机会。

历史上有哪些“功亏一篑”的战役

川军在抗战期间表现最好的部队,其实是杨森系统的第20军,关于这一层,电视剧《长沙保卫战》里面也有刻画,彼时军长已经换成了杨森的亲侄子杨汉域。正因为该军战斗力较强,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以杂牌军的身份被改制为“整编第20师”,可见被重视程度,师长则换成了挺能打的陆军中将杨干才。

1947年12月,已经杀入豫西的陈赓兵团奉命与华野陈唐兵团协同,联手破袭平汉铁路,以切断中原之敌的交通大动脉,12月13日,陈赓兵团以有力部队奇袭漯河,仅用两小时便攻克城池缴获大批辎重,光军鞋就有60万双以及汽油1万余桶。与此同时,华野陈唐兵团胜利攻克许昌,再获大批军需物资,两个交通要点的失守,极大地震动了南京方面。

然而在大别山的白崇禧集团、在陕北的胡宗南集团都无兵可调,老蒋只能就近调动李铁军的第五兵团增援平汉线中段,该兵团兵力并不充裕,仅辖被歼后重建的整编第3师和刚刚调来的川军整编第20师。陈赓与陈士榘会商后,决以诱敌深入的战法,故意吸引第五兵团部和整3师北上,然后在野战中全歼这股宿敌,因为李铁军所部自陈赓兵团南渡黄河起,就一直与我军纠缠。

(陈赓与陈士榘将军)

现如今的“平安夜”这一天,李铁军兵团部率整3师进至金刚寺、祝王寨地区,敌人认为距离我军尚远,没做什么布防就安营扎寨休息了,而我两个兵团的各一个纵队,已经秘密接近了该地,其中陈赓兵团目标为祝王寨,陈唐兵团目标为金刚寺。12月25日深夜,两个纵队以奔袭数十里的速度到达预定位置,随后突然发起攻击,李铁军的部队顿时乱成一团。

战至黎明时分,敌第五兵团部及整3师大部共9000余人被歼,兵团参谋长被俘,黄埔一期的李铁军仅带少数卫兵逃跑,两个陈兵团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为扩大战果,我军掉头扑向正在赶来的整20师。然而杨干才非常狡猾,闻知整3师被歼后,第一时间命令部队钻进了河南确山县城,同时加固工事以防止可能被围攻。

(陈赓和粟裕将军)

整20师下辖两个整编旅19000余人,部队中老兵较多,战斗力着实不弱,又提前做好了防御准备,是个难啃的骨头。12月28日,陈赓和陈士榘指挥部队包围确山,商定由陈赓统一指挥中野九纵、华野三纵和四纵攻城,事后证明,这个决定有点草率,因为攻城主力为华野部队,而陈赓将军对三纵、四纵的部队情况和战斗风格并不熟悉。

战斗从一开始就趋于激烈,华野四纵在夺取城东制高点670高地时,遭到川军多次反突击,经过两昼夜激战才拿下山头,伤亡却高达1500余人。而华野三纵在攻击北门时也很不顺利,遭敌密集火力杀伤,中野九纵负责攻击城西南,由于地形狭窄无法展开兵力,攻击也陷于停顿,打到30日深夜,仍然未能完成纵深突破。

(整20师杨干才)

1947年的最后一天,陈赓和陈士榘决定投入预备队三纵8师参加攻城作战,激战经日,终于有所进展,不出意外的话,整20师被歼也就在两到三天之内。然而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老蒋的严令下,白崇禧不得不同意整11师北援,装备精良的胡琏部队推进很快,已经到达确山以南的正阳地区,并与负责阻击的中野一纵交火。

鉴于平汉路破袭战已历月余,各部伤亡较大且甚为疲劳,为避免陷于被动,陈赓、陈士榘下令撤出战斗,确山围歼战由此功亏一匮,让川军这支劲旅逃脱了覆灭的命运。淮海战役后期,最后一支从华中来援的敌军,正是这支部队(番号恢复为20军),也是该军接应到了逃跑的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倒是挺够意思。

(粟裕和陈赓将军)

战后,陈赓对未能从速歼灭整20师非常内疚,根据华野的战斗总结,确山战斗主要是三纵没有打好,未能第一时间以主力8师投入战斗。另外也有客观原因,即陈赓与华野各纵的临时通讯不够顺畅,两个野战军部队之间互相谦虚互相客气,所以在用兵时存在顾虑,致影响了战斗决心。实事求是地说,既然以华野两个纵队为攻击主力,由陈赓将军担任攻城总指挥,是不太合适的,毕竟建制不同。

整20师在确山顽抗能够免于被歼,在当时的蒋军中可是不多见,所以白崇禧亲自“劳军”。不过这支川军精锐仍然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在后来的渡江战役中,华野25军、27军兵锋直指芜湖,在此防守的第20军在攻击下土崩瓦解,很快即被全歼,终于给功亏一匮的确山战斗划上了园满的句号。

1949年4月24日,20军军长杨干才率残逃到芜湖附近的湾沚时,身边只剩汽车两辆和卫兵数人,眼见突围无望,于是拔枪自杀。

(陈士榘将军)

中国历史上最有希望统一天下却最终功亏一篑君主是谁

其实历朝历代的割据政权都有可能一统天下,但最终都毁于各种事情上,有君主早逝,有内部争斗,有不思进取,有贪图安逸,有贪功急进的等等,可以说他们之所以不能一统天下都是有各自的道理,可能他们有天时地利,但唯独人和;可能他们有地利人和,但唯独缺天时,总之就是他们注定没有做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的命。那么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几个君主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但最终却没能统一天下的呢?

一、西楚项羽

曾经的西楚霸王,巨鹿之战以数万楚军迎战四十万秦军主力,最终完胜并灭亡秦朝。本来项羽完全可以一统天下,只可惜他只想做他的西楚霸王,他不学始皇帝,却偏要学周武王,分封诸侯,最终让刘邦这么一个流氓做了皇帝。只能说项羽真的胸无大志啊!

二、三国曹操

曹操虽不是正统名义上的君王,但是也算是一方诸侯王了,所以个人觉得他是一位君主。赤壁之战前,曹操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先后灭掉吕布、袁绍、袁术、马超、韩遂等北方诸侯,最终统一北方,后更是占据荆州这一要地,可以说此时的曹操兵精粮足,风头一时无两,隐约有统一天下的趋势,但是无奈赤壁之战被因为轻敌被孙刘联盟打败,最终失去了统一南方最后的机会。再这之后三国虽互有战争,但曹操终其一生始终都再无机会染指南方。

三、前秦苻坚

前秦苻坚在王猛的帮助下接连消灭前燕、仇池、代等北方政权,直至统一整个北方,同时还占领了东晋的蜀地,可以说此时的前秦已经在军事、经济和土地上全面超越东晋,并来苻坚如果听取王猛的建议,先稳定国内的朝局,消灭国内那些蠢蠢欲动的实权人物,然后发展前秦的整体实力,再对东晋徐徐图之,如果苻坚真的这样做,那么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只可惜苻坚太过于急进,在王猛死后,国内的那些隐患还没彻底根除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对东晋进攻,结果遭遇淝水之败,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不过好在东晋挺住了,不然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就不是元朝啦,而是前秦。

四、南朝刘裕

刘裕被称为“南朝第一帝”,同时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原为东晋权臣之时,先后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同时更是收复了北方大片疆域,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大胜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可以说这个时候天下有三分之二的疆域在刘裕手中,但是正在刘裕准备最后一击灭亡北魏,统一天下之时,却突然病逝,最终灭魏计划被迫停止,刘宋也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

五、后周柴荣

柴荣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在位期间后周的国力达到鼎盛,更是在经济和军事上远超其他的割据政权。其在位期间西胜后蜀,夺取秦、凤、成、阶4州;南败南唐,尽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可以说如果给柴荣十年的时间,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但最终老天只给了他六年的时间,柴荣在位六年就因病逝世,最终让北宋捡了个便宜。

六、元末陈友谅

作为元未当时最强大的军阀,没有之一,尽占江西、湖广等地,拥军百万,兵精粮足。可以说如果陈友谅稍微有点头脑,凭借着这等雄厚的实力,任何的阴谋诡计在这面前都是虚的,他完全可以掩压过去,只可惜陈友谅真的太无能,可能本来就没有这个做皇帝的命,最终兵败潘阳湖,让朱元璋坐上了天下。

七、闯王李自成

一手让崇祯帝吊死煤山,让大明死无葬身之地,占据明朝半壁江山的猛人,最终毁在贪图享受的腐败道路上。本来李自成如果能够朱元璋一样,励精图治,而不贪图享受,礼待百姓,不滥杀无辜,那么李自成还是大有可为的,毕竟如果李自成不杀了吴三桂的家人,吴三桂也不会投降满清,原本吴三桂就打算投降于李自成的,而吴三桂不投降,满清也就不会入关,再以南明那种喜欢内讧的尿性,李自成统一天下还是大有可为的。但是最终我们都知道李自成输了,南明也输了,满清赢了。

八、太平天国洪秀全

又是一个“李自成”式的作死人物,太平天国最鼎盛的时期占据广西、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可以说那个时候南方最富裕的地方都在太平天国的手中,全国半壁江山更是在太平天国手中。本来如果太平天国继续维持着这种局势,那些天国顶层的官员能够一如既往的团结一致,而不是安于现状,而不是忙于内讧,一统天下的机会并不是没有。只可惜汉人的劣根性总是喜欢窝里斗,一旦安逸了下来,想的不是继续前进,而是在互相争名夺利,汉家王朝多少次是死在内讧上的,西晋是这样,明朝是这样,为什么就没有人去吸取这个教训呢?

健身后做哪些事情会让健身效果功亏一篑

这个问题我真的仔细思考了很久,然后我得出的答案是

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忘记拍照,否则谁知道你健身了?第二天醒来后充血感全无,昨天又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这和没练有什么区别!功亏于溃啊!

其余的也就剩下

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滑倒、伤到、被车撞等各种意外发生的话,那的确就是功亏于溃啊!

再剩下的也就是

一定一定一定要坚持下来啊,保持良好的心态,每次都当第一次去对待,这样会更容易坚持下来,如果每次练完都丧的当最后一次,那真的发生年度最后一次的那次健身后,那就是功亏于溃啊!

再然后剩下的差不多也就

注意休息,不好好休息会影响体能、体力的恢复,肌肉的恢复也大部分是在休息的时候。

不要营养不良、不要熬夜,也就这样

很多人会担心撸一类的是否有影响,以前在玩贴吧的时候,大半夜就遇见一些吧友问我,老哥我刚和女朋友啪完了是不是影响健身... ...其实不要紧,即便是有影响也不配不上 功亏于溃 四个字,健身又不是出家,差不多答案都在上面了,而且我很认真回答的。

声势浩大的刘裕北伐,一举收复半个中原,为何最后功亏一篑

人生如歌,历史如戏,曲终剧罢,全靠演技。

南宋武帝刘裕,就是辛弃疾笔下“气吞万里如虎”的那位猛人,一生南征北战,鲜有败绩。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公元399年开始,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北伐消灭南燕,降服仇池,以却月阵大破北魏,而后消灭后秦,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所谓功亏一篑,应该说的是长安得而复失这个事情。公元417年,刘裕刚刚率军消灭后秦,拿下长安,还没来得及休整和经略关中,后院出事了,留守建康的刘穆之病死,这时还没代晋自立的刘裕担心后院起火(刘裕一系列的北伐也是为了日后取代司马氏积累声望),匆匆留下自己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以及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共守长安,自己统军南归。刘裕的心思被赫连勃勃的谋臣王买德窥破,在刘裕南归不久后,赫连勃勃派军南断青泥,东扼潼关,率大军进攻长安。如果留守长安的文臣武将能够同心同德的话,还有一定胜算,但是悲剧的是发生了内讧,先是沈田子杀王镇恶,然后王修杀沈田子,最后刘义真杀王修,刘裕得到消息后急令朱龄石镇守长安,命刘义真速回(十二岁的儿子还是太嫩啊)。刘义真倒好,不仅不迅速撤退,反而大掠财宝美女车载南还,为夏军追及,朱龄石阵亡,刘义真单骑逃逸(逃跑功夫还是一流的),长安得而复失,良将劲兵损失颇多。但是整体来看,收复的疆土并未损失多少,潼关以东的关中之地和整个河南地区仍掌控在刘裕的手中,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为南朝所有,开创了南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因此严格上来说也不能说功亏一篑,刘裕所取得的成果,堪比之前祖逖、桓温、谢玄等人的总和!

王允除掉牛辅,本是一个妙招,为何此后却功亏一篑

王允诛杀董卓为振兴汉室天下提供了可能,如果能够很好的安抚和收编董卓的部下,重新振兴汉室还是很有希望的,特别是在死硬分子牛辅被杀之后,更是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后来王允昏招乱发导致此前的努力功亏一篑,让汉室天下陷入万劫不复,再无复兴的可能。

为何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董卓在世的时候,凉州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董卓在世的时候,其麾下的凉州军实力非常强大,其麾下有几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如中郎将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等人。

在这些中郎将下面还有一些校尉,这些校尉在董卓去世之后可是乱长安的主角,如李傕 、郭汜、樊稠、张济等人。

注意一点,董卓麾下五大中郎将中,以牛铺实力最为强大,而四大金刚的李傕 、郭汜、樊稠、张济就是其麾下的校尉。

董卓撤离长安避开关东联军锋芒的时候,对麾下的凉州军防守做了一些调整:如牛辅屯安邑,段煨屯华阴、董越屯渑池,其余的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抵御关东联军。

二、董卓去世之后,西凉军的的困境是怎么样的?

董卓被杀之后,西凉军的建制还在,可是出现了缺口,如徐荣、段煨、胡轸投降朝廷,而另外两个人如牛辅、董越则不愿意投降。

董越有可能是董卓的亲族,也是董卓的铁杆支持者。

董越和牛铺俩人拒绝投降,准备和长安那边的兵马干一场。董越恐怕独木不支,于是跑去找牛辅商议,看能够不能采取一致行动对付朝廷兵马。

然而,牛辅的性格本来就怪异,非常喜欢占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占卜一番,以决定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自从董卓被杀之后,牛辅变得更加疑神疑鬼,对于任何人变得非常不信任。

牛辅时常就把腰斩的刑具放在身旁,为自己打气提胆。每次会见客人的时候,先让人看一下对方的面相,再占卜一番,看对方是否对自己有谋害之心。

等到董越来见的时候,牛辅照例看面相,占卜。不知道是占卜人从中作梗故意为难董越,还是这次占卜失误,从卦象来看,董越这次来者不善,牛辅于是当场将董越杀了。

董卓麾下本来有五大中郎将,其中徐荣、段煨、胡轸三人已经投降朝廷,而董越又被牛辅所杀,现在只剩下牛辅一个人支撑着整个西凉军,压力可想而知,非常大。

三、牛辅是怎么死的?

吕布派部将李肃攻打牛铺,而李肃兵少哪里是牛辅的对手呢?兵败之后,吕布将李肃杀了。

原本应该感到高兴的牛辅不但没有欣慰的心情,反而更加紧张,整日神情恍惚。

牛辅作为主帅如此,其麾下的将领乃至士卒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终于有一天,牛辅兵营在晚上发生了营啸事件,牛辅无力处置,就带着几个心腹连夜逃跑。

追随牛辅逃跑的部将见这样逃跑也没有什么前途,就在半路将牛辅杀了,将头献给了朝廷。

多疑而能力低下的牛辅就这样神奇的被结束了性命,牛辅的被杀导致西凉军群龙无首,处于崩溃的边缘。

三、王允是如何功亏一篑的?

铁杆支持者董越和牛辅被杀,这个时候的西凉军处于风声鹤唳的阶段,没有一个真正主事的人,他们一方面在等待朝廷那边的消息,希望能够获得赦免,另外一方面准备各自逃回乡里。

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朝廷主事的王允却是昏招连出,在如何安排和处理西凉军时,反复无常,态度极不慎重,左右摇摆,弄得人心惶惶。

王允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以让他们全部归降,可是架不住吕布多次相劝,认为应该解散他们。

那么吕布为何不同意西凉军投降呢?

大概有两个原因掺杂其中:

一个原因在于当初董卓被杀之后,散布在西凉军中的许多并州军被西凉军所杀;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吕布唯恐西凉军投降后,西凉军势力过于庞大,盖过自己,尾大不掉,因此极力反对王允赦免他们。

在吕布的劝说下,王允撤销先前的赦免令,这让凉州军变得非常紧张,这个时候出现了朝廷要将凉州军全部诛杀的谣言。

在这个关键时刻,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劝说下,召集散卒决定和朝廷拼一把。

于是西凉军在李傕、郭汜等人率领下沿途收集散卒,进犯长安。王允听说李傕郭汜率军进犯,于是派董卓旧部将领胡轸﹑徐荣等人在在新丰迎击李傕等人。结果徐荣战死,同为凉州人的胡轸则率军投降了李傕等人。

王允的计划失败,无法抵挡李傕郭汜军的进犯只得依靠吕布来防守长安。当西凉军抵达长安时,吕布也只是防守了八天,不敌而城破。

吕布逃跑而王允被杀,东汉朝廷再次落于西凉军的手里,彻底沦陷再无振兴的机会。

四、总结

王允作为诛杀董卓的首要功臣,获得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士族百姓的称赞,也被认为是中兴的希望。可是王允的态度却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不再听取其他人的建议,反而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许多有识之士纷纷离开了他。

牛辅被杀之后,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是被王允错过了,等到西凉军进犯长安后,汉室复兴再无希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