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时的耳熟能详的道理有哪些?哪些经典歌词让你记忆犹新,耳熟能详_赌王_称呼_亚洲

本文目录

  • 已经过时的耳熟能详的道理有哪些
  • 哪些经典歌词让你记忆犹新,耳熟能详
  • 有哪些耳熟能详的电影或电视剧金曲
  • 你知道多少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
  • 哪些影视作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呢
  • 哪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其实是被叫错了称呼

已经过时的耳熟能详的道理有哪些

谢谢邀请。酒香不怕巷子深。放过去,这是说产品的品质够硬,就一定有很好的销路。现在不同,消费者选择太多了,如果你不做好宣传,很容易就埋没在浩瀚大海了。

哪些经典歌词让你记忆犹新,耳熟能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囯,祖国历经百多年历史沧桑,华人如狗东亚病夫等污辱国人的言论。真是泱泱大国国民抬不起头。只有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八路军,解放军。赶走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

有哪些耳熟能详的电影或电视剧金曲

我年轻时代正值文革时期,记得电影插曲不少,试举例如下:1,电影故事片《地道战》插曲《毛主席话儿记心上》,开头是: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思想闪金光…,2,影片《英雄儿女》中王方唱的《英雄赞歌》,开头是:风烟滾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3,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歌词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4,彩色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5,歌剧《小二黑结婚》插曲《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6,故事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7,故事片《黑三角》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8,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9,影片《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0,故事片《红日》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11,电视连续剧《话说长江》主题歌《长江之歌》。还有许多,暂写十一首。

你知道多少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

华语流行乐坛,像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不仅涌现出了许多实力唱将,还诞生了许多传唱至今的流行经典。

张学友,他的歌曲也被广为流传。《一千个伤心的理由》谁个没听过,这首歌在当年可是获得了多个奖项,而且他的唱片发行量可是非常高的,在当年他是仅次于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他现在虽然已经五十七岁了,活跃度也没有那么高了,但是现在的他开演唱会依然是座无虚席,他是大家心目中最公认的歌神。

张镐哲的《再回到从前》,我就被他极富魅力、极具辨识度、磁性十足的嗓音给吸引住了,深深地喜欢上了他。在他的演绎下,这首听起来并不高亢,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歌曲,像一个人在你耳边娓娓道来,让你听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每每听到这首歌,都会陷入回忆,感怀过去的美好,慨叹时间如梭。

小虎队,是由苏有朋,陈志朋还有吴奇隆三个人组成的。他们的一首《爱》还有《一路顺风》可以说是他们的成名曲。

《容易受伤的女人》是王菲于1992年下半年发行的唱片《COMING HOME》中的歌曲,由潘源良作词,王菲演唱。这首歌是王菲翻唱日本歌手中岛みゆき20世纪70年末的作品《口红》。

这首《容易受伤的女人》随着唱片《COMING HOME》的销量冲破白金,更是为王菲赢得1992年香港无线电视台劲歌金曲十大金曲奖等奖项。在1992年这个香港乐坛被众多歌手掌权的时代,《容易受伤的女人》的脱颖而出对于失踪一段时间的王菲有着奇迹的味道。不过在我看来这首歌并未抢尽专辑内其它歌曲的光芒。《讲不出再见》是谭咏麟专辑《传奇 - 梦幻的笑容》中的一首歌曲。谭咏麟绰号谭校长,为已故足球名宿谭江柏之子,生于香港。谭咏麟之所以被叫为谭校长,是自从84年开始每逢开演唱会即连开数十场,整个月每天晚上都是如此,于是谭咏麟在86年万众狂欢演唱会的某一场上对歌迷说:“整个红馆就象一所万人大学校,你们每天都要来上夜校,而我每天晚上都要和你们在一起,用歌教大家一些做人的道理,我觉得自已就象这所学校的校长!”

这首《讲不出再见》或许是传唱最广的粤语歌之一了,作为谭咏麟1994年专辑《梦幻的笑容》中的招牌曲目,它几乎已经成为了谭氏情歌的代表作。






哪些影视作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呢

作为一个80后,在我看来,较为耳熟能详的电影类别应该是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中的影片应该是周润发版的《赌神》。《赌神》的上映在香港掀起赌片风潮,是香港赌片电影的一个巅峰时代。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同类型的电影能与其平分秋色。这部电影具有很强的颠覆意义,发哥炉火纯青的演技,也是电影成功的原因,他将演技发挥地淋漓尽致,使我们看到一个由神到人,再次变为神的那种震撼、惊喜与痛快。

发哥是真霸气,随便一赌就是2亿人民币。发哥是真帅气,随便摇个筛子都有女人为他脱衣,发哥的眼睛是真犀利,吓得两只狼狗扭头就跑。发哥是真勇猛,拿着双枪干翻所有敌人。发哥的赌术手法是真精湛,一个镜头成就香港赌片电影的巅峰时代。

作为一名粉丝,我整理了影片的主线内容:在一个昏暗的赌局上,荷官正在发着牌。一个英俊帅气的男人正坐在那儿不停的赢着钱。赌场的管理员将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经过反复甄别,发现这个人就是各个赌场都在通缉的人赌神发哥,发哥受邀到日本,与小胡子日本男人展开对决。第一局就是我们常玩的麻将。放眼中国,上到百岁老人,下到三岁小孩,有几个人不知道麻将或者说不会玩麻将,所以想都不用想,发哥必保赢了。第二局,这个纹身的性感美女要与发哥比筛盅点数。发哥一看也不知道技术咋样,但看着是挺白,美女花式摇骰过后,他已经得知筛盅的点数,看美女摇的挺卖力的,他微笑着鼓了鼓掌。轮到他时,他脱下外套,手执筛盅只是简单的轻摇几下便扣在了桌上。当他打开筛盅后,竟然摇碎了一颗骰子,直接把日本小胡子男人看愣了,心服口服。他邀请发哥来日本就是想确认他的赌术,并请发哥为父报仇。如果发哥不答应,他就在发哥身前自裁。重情重义的发哥看见小胡子男人如此坚决,阻止了他,爽快的答应了。

为了保证发哥的安全,他把曾经当过特种兵的龙五介绍给他,一旦有危险,就请他帮忙。另一边,赌徒华仔开着报废车来到一处小赌场,这次赌钱又让看场的大傻给算计了,华仔不服被大傻果断扔下了楼,坐在楼下的女朋友看见摔下楼的华仔也是一脸无奈,显然此种事情经常发生。晚上,华仔和女朋友躺在草坪上畅想未来,一个印度小哥突然出现打破了两个人的甜蜜时光,印度小哥告诉他们赶紧离开自家的草坪,华仔顿时怒了,认为这是公共草坪无权让他离开。为此两人发生了争执,最后不欢而散。为了解气,华仔带着小弟在印度小哥每天必经之路上挖了陷阱。回到香港后。发哥和朋友大悦在私人的赌场里赌钱。发牌的荷官一直在出老千。发哥看出了猫腻,知道自己的朋友被人算计,实在不忍心大悦继续输下去,准备替他玩几把。简单操作几把,直接赢了庄家一大笔钱。庄家知道碰见了高手,平常都是他玩鹰,这次却让鹰啄了眼睛,顿时怒火中烧,果断安排手下在半路劫杀,并准备把钱抢回来。发哥意识到庄家要狗急跳墙,让大悦他们坐车走,而自己则给龙五打电话保护自己坐火车。庄家很快知道了他的行踪,派小弟到火车上抢钱。此时龙五早已赶到火车上,将庄家派来的一众小弟全数解决。

发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中途直接下了火车。不久,他就碰见了印度小哥在遛狗,印度小哥以为发哥是来找茬的,准备放狗咬发哥,发哥此时面露狠色,死死地盯住两只狗的眼睛,把两只狗瞬间吓跑了,留下一脸怒气的印度小哥。发哥正在得意,还没走两步就踩中了华仔挖的陷阱,顿时跌了下去撞破了头。华仔以为是印度小哥踩中了陷阱,正想过去补两脚,但仔细一看,不是印度小哥,顿时明白误伤了人,女友想报警,华仔立马制止了她,因为一旦报警就知道是他挖的陷阱,必然要让他吃牢饭。他们赶紧将发哥带回屋里包扎伤口。半夜,发哥醒来,头疼欲裂,发现自己失忆了,他跑到婆婆屋里抱着就是一阵痛哭,像一个幼儿,这时还是华仔的女朋友慢慢的安抚发哥,让他平静下来。不久,他们在玩牌的时候,意外发现发哥赌术精湛,这让天天活在赌桌上的华仔喜出望外,为了验证发哥的赌术,他们来到大傻的赌场开始赌钱,发哥上来就要赌马,告知第三场七号一定独赢,由于身上没有现金,就让大傻给买,大傻将信将疑买了一万块,之后的牌局中,发哥的底张是9,而对方的底张确是A,在四张明牌都发完的情况下,如果不看底牌,发哥明显落后于大傻,华仔已经知道结果,如果输掉将背上50万元的外债,吓得他想跑,直接被大傻的手下抓了回来。

大傻知道必赢,直接翻开了底牌,牌面是2对,发哥看完大傻的底牌,虽然失忆,但也知道只有三同才能赢大傻,他现在明牌有2张3,他果断将底牌的9变成了3,顺利赢下了赌局。就在他们要走的时候,大傻冲了出来,华仔以为大傻要干掉他们,果断上前,但没想到大傻将刚才赌马赢得6万块钱给了他们,这可把他们高兴的快要蹦起来。他们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各个小赌场赢得盆满钵满,穿梭于各个商场中,将好东西通通买了一遍。另一边,发哥的手下阿义喝醉了正走向发哥的老婆,原来发哥失踪后,阿义就搬到了发哥家里,由于对发哥老婆爱慕已久,想趁着酒意霸王硬上弓。由于发哥老婆誓死抵抗,被阿义失手推出了窗外摔死了,坐在床上还在伤心的阿义突然发现了藏在书下的录音机,顿时怒了,为了消灭证据一把火给烧了,不料,当他刚走后,风就将胶带吹灭了,这也成为后来发哥发现他是叛徒的直接证据。第二天,阿义找到了亚洲赌王的合伙人合作,出200万让他干掉发哥,并告知发哥藏身地的线索。很快,龙五也跟着线索找到了发哥,此时的发哥还是认不出龙五。就在此时,敌人也冲进了宾馆,与龙五发哥等人展开了枪战。枪战中,阿义突然出现在发哥身边,发现发哥失忆正要干掉他,危急时刻华仔挺身而出救下了发哥。

发哥由于受到惊吓,不停的逃跑,龙五在解救发哥的时候也身负重伤,惊吓过度的发哥脑海里突然出现赌神的记忆,他捡起枪疯狂的射击,将一众敌人尽数解决。处于半失忆状态的发哥还是搞不清楚状况,毫无目地地跑出屋外被车撞到晕了过去。医院里突然惊醒的发哥看见一脸假慈悲的阿义,这时候的发哥已经恢复忆,在问起老婆在哪的时候,阿义一脸歉意的告诉他,他的老婆失踪了,发哥悲痛的躺下了。此时的华仔也悄悄地溜到发哥病房,他担心发哥的伤势,但见到发哥那一刻,发哥突然不认识他了,还让警察把他赶了出去。不久,阿义来到亚洲赌王的府邸,把刚弄到的高科技显影药水展示给他们看,准备在与日本小胡子男人对决时悄悄使用。转天,发哥带着日本小胡子男人来到赌船上,而华仔知道阿义是叛徒,担心发哥被算计,铤而走险扮成服务员来到发哥身边告诉他阿义是叛徒的事实,发哥此时已经知道了阿义的阴谋,但没有证据,他担心放走华仔会遭到不测,便让华仔跟着他。

赌局开始前,双方都派出自己最信任的人开始验牌,当阿义验牌时,牌果然有问题,但阿义却装模作样地向发哥点头示意没问题。赌局开始,亚洲赌王拿到了一对7,出价200万,而发哥毫不畏惧跟了200万,当发到最后一张牌时,亚洲赌王已经拿到了2对,而发哥这边牌面上是同花,发哥出价500万,亚洲赌王通过高科技看见了发哥的底牌是一张K,知道发哥是在偷鸡,果断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跟了500万,发哥知道被亚洲赌王看穿,他装作很生气的样子,心里确乐开了花,其实这是发哥给亚洲赌王设的局,为的就是让他入瓮干掉这只老狐狸和阿义。第二句,发哥拿出了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亿元的瑞士本票诱惑亚洲赌王,赌王以为胜券在握果断赌了这把,当荷官发完最后一轮牌时,发哥明牌三个A,而亚洲赌王三个Q,而他的底牌也是Q,手拿四个Q的亚洲赌王一点不怂。发哥此时已经把底牌挡住了,阿义为了让亚洲赌王看见底牌,他故意诱导发哥看看牌,当发哥移开牌时,亚洲赌王通过高科技发现是个K,顿时欣喜若狂。

发哥直接将2亿人民币的瑞士本票全压,亚洲赌王自信地亮出了底牌。输了赌局的亚洲赌王摘下眼镜看了下,而发哥则从眼睛里取出一个隐形眼镜,告诉赌王这才是最先进的高科技,而你戴得早已过时。发哥抱起阿义感谢他在亚洲赌王那里当间谍,亚洲赌王知道被耍,怒火中烧,直接开枪打死了阿义。而发哥则拿出胶卷告诉死去的阿义,他早已知道了一切。此时,亚洲赌王微笑的告诉发哥我在公海杀人不犯法,你拿我没办法。而发哥则告诉赌王你去窗口看看,原来,龙五早已经把开去公海的船劫回了香港。自此亚洲赌王因为杀人被警察带走,彻底告别了赌坛。

哪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其实是被叫错了称呼

历史人物被叫错称呼其实算是挺常见的,具体原因可以归结为几点,一是历史上的王侯贵胄为了彰显自己与平民百姓的不同,所以称呼和后世有所不算,最典型的莫过于先秦的贵族称氏而不称姓,像如大秦帝国这类影视作品以嬴某某称呼秦国王室成员,无疑是错误的。二是受到演义小说的影响,导致一些人物名字更让人习惯叫他在演义小说中的称呼,典型的例子是吕尚,现在大家更习惯叫他姜子牙。三是对外国历史人物的翻译,在早年翻译时对外国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不了解,导致的翻译错误,而大家也都习惯错误称呼了。四是受到外国影响,原本的称呼出现变化,=。

这里就详细谈一谈。

以秦始皇为代表的秦国王室成员

大秦帝国系列的热播,让秦国历史着实大火了一把,然后讨论区对于秦国国君的称呼什么嬴渠梁、嬴驷、赢稷、赢异人、嬴政等等。

然而现实是先秦的贵族是不用姓自称的,因为姓在当时的文化代表着一个远古的祖先,而年代久远根本无法代表自己家族的荣誉,打个比方,刘这个姓在刘邦之前其实只是个很小众的姓氏,因为汉朝的存在而繁衍成了排行前几的大姓,到了东汉末年宗室成员更是有了数十万之众,刘备都卖草鞋草席过活了,虽然刘备是汉室宗亲,但其实历史上刘备这个宗亲的身份也没多么特殊。在先秦也是一样的,比如姬姓是周天子之后,但这都几百年了,周天子后人多了去了,那么如何彰显自己这一支的家族与众不同呢?这就是氏的作用了。

秦的祖先造父曾经给周穆王当过车夫,在周穆王破徐偃王之战中立有功劳,被周穆王封在赵城,从此这一支以赵为氏,史记也是因此说秦始皇姓赵氏。在汉初的《赵正书》中就是把秦始皇称作“赵正”。

当然,严格来说管秦始皇叫做赵正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先秦国君比普通贵族地位更加崇高,因此国君是在称氏之上,更进一步,以国自称,例如秦惠文的正确称呼应当是秦王驷,秦始皇在当皇帝前,称呼应当是秦王政,当皇帝后直接叫始皇帝就对了。

二、从吕尚到姜子牙

姜子牙是最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之一,他的原型是齐国开国国君太公望吕尚,吕尚一度是古代武庙的圣王、唐宋两代官方定性的武神。但是到了元明时代,由于戏曲小说的大兴和官方态度的改变,吕尚武将的形象变得淡薄,更多人记得的是那个《封神演义》里的玉虚宫弟子,会打卦问天、搬弄法术的姜子牙。

虽然因为年代久远,他的姓氏、名字很难给出肯定的称呼,只能说历史上此人可能是姜姓,吕氏,名尚或望,字牙,史书中也用太公和师尚父来称呼他,但而“太公”、“父”是对老年男子的敬称,“师”则是他担任太师这个职位。

至于我们现在熟悉的,子牙这个称呼,最早见于唐代,《咏史诗·渭滨》一诗中如此写“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这个称呼的来历很有可能只是诗人为了对仗,把“牙”改成了“子牙”,然后后世的演义小说,从回目对账以及朗朗上口来说,子牙这个双字比牙这个单子来得好听,也就沿用了。

姜子牙

三、一些外国人的称呼,如屋大维、查理曼等

首先说屋大维,一般来说我们讲到罗马帝国的开创者,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都会说屋大维,但实际上这个称呼是有问题的,这里要科普一下罗马的三名制,跟许多西方国家一样罗马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且经常是父子用同一个名并且代代相承,但是对于一些人丁兴旺的家族,这么搞很容易难以区分,同时一些人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于是罗马就还使用了三名制这个制度,即在原本的名字之后再加一个称号。

屋大维出身于屋大维家族,他的全名是盖乌斯·屋大维乌斯·图里努斯,图里努斯这个称呼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他的祖先可能最早起家于图里这座城市,另一种解释是屋大维的父亲在屋大维出生不久前镇压了图里的暴乱,为了纪念自己的功勋,给儿子起了这个名,他是凯撒外甥女的儿子,也就是甥外孙,他的父亲在他四岁时就去世了,而他父亲这个家族并不显赫,他被母亲带回外祖父家成长,这让他的舅公凯撒注意到了这个甥孙,后来接到自己身边培养,再之后凯撒在遗嘱中将屋大维立为第一继承人。

但是接受这个遗产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从此之外屋大维要改名换姓,从此之后他的名字要改为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亚努斯。根据传统,他应当在这个新名字后面加上“屋大维阿努斯”,显示他的过往,但是出于政治需要,作为凯撒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一定程度上他要跟过去切割,于是他就只称呼自己为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彻底告别屋大维这个名字。

而当他地位越来越高,也的的确确没有人再以“屋大维‘这个名字叫他,都是称呼他为”凯撒“,无论是同时代的人还是晚一些的史书,都是以“凯撒”来称呼他。换言之,他这辈子头十七年叫做屋大维,而后面的六十年都是叫凯撒。

除此之外,他建立的国家其实在当时正式的称呼是元首国(principate),他在世时的称呼也是元首即第一公民,而不是皇帝。

另一个著名外国君主的错误翻译是查理曼,经常有人叫他查理曼大帝,实际上他的称呼“Charlemagne”一词中的“magne”本身就有伟大者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大帝”,换言之查理才是他的名,他查理曼大帝就行了,而常用翻译名是重复了,等于叫他“查理大帝大帝”。

当然也存在一些看似翻译错误了,但如此翻译更有意味的,例如著名的小说《堂吉诃德》这本书的书名叫做《Don Quijote de la Mancha》,整个书名翻译下来,其实是“来自拉曼恰的吉诃德大人”,并不应该翻译出这个“堂”,“堂”的发音,来自于西班牙语对男子的尊称Don,换言之,这是一个尊称应该翻译成“先生”、“大人”之类的,民国年间这部书引进的时候,就有翻译成《吉诃德先生传》和《唐吉诃德》两个版本,但后来再版的时候选用了后者。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主角只是个普通的小乡绅,骑士吉诃德大人是他自我幻想的一个称呼,那么此处直接音译“Don”为唐,就有讽刺意味了,类似于我们看动漫,海贼:王路飞,怪人:王大蛇一样的嘲讽了。

四、受到外国影响称呼出现变化,典型是成吉思汗

见过许多争论铁木真是不是中国皇帝的问题,说真的也就近现代人才纠结这个东西,因为近现代中国人更习惯管铁木真叫做“成吉思汗“而非“成吉思皇帝”,然而事实上后面这个称呼在古代中国的出镜率要远远高于前者。
关于古代中国对铁木真的称呼,首先是铁木真活着的时候自称,他在汉地的自称一直是“成吉思皇帝”,例如著名的铁木真诏见丘处机,用的就是“成吉思皇帝圣旨”,而《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对铁木真的称呼一直也是“皇帝”而非“大汗”。更直接的证据是现存的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文物,金牌上用汉字刻着“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同时代去过蒙古出使的南宋人,回来报告中都蔑称其僭越称皇帝,例如《黑鞑事略》就说“其主僭皇帝号者,小名曰忒没真,僭号曰成吉思皇帝。”这说明他们在蒙古出使时,翻译官就是用成吉思皇帝称呼铁木真。

这里也算澄清一个谣言:铁木真的皇帝是他孙子忽必烈追封的。

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

而之后的元朝官方对铁木真的称呼则一直是“太祖”或者“太祖皇帝”这自然不必多说,到了明代则明朝人称呼他为“元太祖”、“成吉思皇帝”,另外,明朝人是明确将蒙古语的“合罕”(也就是大汗)直接翻译成“皇帝”的,现存有明朝官方翻译的《元朝秘史》明朝对这部书的翻译可谓极其用心,蒙古语相应的音译和汉译都写了下来,里面音译和汉译对照“成吉思合罕”=“太祖皇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