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的现实意义(为什么感觉《百年孤独》没有《丰乳肥臀》好)_百年孤独_马尔克斯_读者

为什么感觉《百年孤独》没有《丰乳肥臀》好

这个问题其实见仁见智。一部小说的好坏历来就没有一个定论,你说好看我觉得不好,其实这评价里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魔幻小说,作品背后的主线是拉美历史。可以说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史就是一部拉美百年的历史。很多故事情节都有当年的历史事件原型,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拉美过去历史的审视。一部小说的生命力也许就在于它具有的现实意义。从这一点上来说,《百年孤独》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由于是外国小说,我们接触的都是翻译作品,译者的水平也良莠不齐,加之巨大的文化差异。很多读者反映,《百年孤独》读不懂,首先那些令人迷糊的重复的人名就让人崩溃。即便如此,真正读懂了它的读者都会承认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而《丰乳肥臀》是我国作家莫言著名的代表作,此部小说的主题是讴歌无私的母爱,及生命延续的伟大意义,并在此间穿插着历史与战争,可以说是一部有关母亲及生命延续的史诗。在这个意义上,使原本的主题有所升华。

《丰乳肥臀》是一部本土小说,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极富特色的语言加之精彩的故事安排,得到广大中国读者喜欢也不奇怪。

其实对于读者来说,是否阅读一部小说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兴趣。同样是伟大的小说家毛姆说,阅读应该是享受的。在这一点上,读者完全可以去选择读或者不读。我们完全可以因为读《丰乳肥臀》觉得愉快选择去读,也完全可以因为读不懂《百年孤独》而不读。

至于作品的好坏,大家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其实,往往好的作品总是存在很大争议。不是吗?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完以后你的感想是什么

是不是说我的感想就可以了?(笑)

多年以后,站在行刑队前,奥雷里亚诺上校仍然会回忆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我一直对这个开头记忆尤深。这本书我只看了一遍,且时间间隔很久了,所以对情节,人名都可能有错误的地方。请谨慎阅读。比如说,开头这句话就是我凭记忆打出来的。

如果是几年前,面对《百年孤独》这样厚重而繁杂的书,我除了困惑什么也不会得到。但今时今日的我,忍不住想要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加西亚·马尔克斯会写作这本书,又选择了写作这些内容?

我无意去探究《百年孤独》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一如我之前在问答《白鹿原的思想》一文中所说: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表达自己对那个国家,那片土地,那段历史深沉而炙热的爱。

《白鹿原》被认为是中国的《百年孤独》,但与《白鹿原》不同。《百年孤独》不仅仅是生活本身,它是一个对生活最真实,最奇幻的譬喻。

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我没有去纠结过书中的人名。我有什么理由这么做?虽然名字有细微差别,(和没有一样),但他们的性格总是如此相似,行为又几近相同。我并不用名字去定义一个人,而是看他的行为和思想。这种事情只能猜想一下,或许马尔克斯意在表达时代更迭,但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始终如一。不过,这一点毫无意义。

《百年孤独》的内容是无法谈论的。如果说得太粗略,就会显得我本人浅薄;而我不被允许长篇大论的在这里述说。浮片掠影,一眼扫过全书,对于美人某某某升天那一段,我的记忆最为深刻。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是男的,或许更出于这一段出离的内容。它与整本书显得是如此的突兀和不和谐。我不禁好奇,马尔克斯写作这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他插入了如此之多,纷繁杂乱的内容,将之如用一根线把珍珠穿起来。那么,其中这颗巴洛克的珍珠,是想要表明什么呢?

我没有答案。

我是在高中的课堂上看完这本书。虽然当时似乎没有能力看懂,但却完全的,无法自拔地沉浸其中,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合上书本之后,整个人晃晃悠悠。脑海中仿佛有沙子飘过,那是奥雷里亚诺家族在时光里化作尘埃。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没有勇气第二次打开这本书。我一直相信,能够把《百年孤独》读两遍的人,可以称王。

如果非要做个比较,《百年孤独》与《平凡的世界》两本书,哪个更好好在哪

《百年孤独》和《平凡的世界》哪部更好?应该说这两本书是没有可比性的,但题主说的是假设非要做个比较的话,哪个更好,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先要认真读过这两部著作,读过两部小说的差异性,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感觉。

我的回答是,在中国,《平凡的世界》是名著,是许多底层读者心中完美的作品。在世界范围,《百年孤独》是名著,是具有独创性的无可比拟的佳作。既然在世界范围是无可比拟的佳作,那么《平凡的世界》也就不可与其相提并论了。

在中国,80%的读者读过《平凡的世界》,而《百年孤独》估计完本阅读过,而且能真正读懂的读者,不到20%。甚至有10%的读者真正读懂了百年孤独,就很不错了。我说的这10%,不包括精英学者,专门的研究者,我说的只是普通的读者。更多的读者只是被小说里亦真亦幻的故事和人物,颠来倒去的叙述手法弄迷糊了。所以要在中国读者中投票,其好评率肯定《平凡的世界》会远远超过《百年孤独》。

但是要我说,《百年孤独》这部小说无论在各个方面,还是要高出《平凡的世界》许多。这不是因为《百年孤独》获得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从作品的本身来讲。

一、在题材上,《百年孤独》比《平凡的世界》更为宏大。《百年孤独》通过一个家庭 数代人的命运故事,描述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百年风云,包括期间的几十次内战、革命等,它写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而《平凡的世界》只是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十年间的普通农村人的生活,与《百年孤独》相比,题材上就小了许多。

二、艺术手法上,《百年孤独》开创了其“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在作品中融入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无比的想象世界,具有独特性、独创性。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响了许多国家的作家。比如中国的莫言和陈忠实等著名作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百年孤独》的影响。莫言的诺贝尔颁奖词中就说过“其魔幻主义”特点。陈忠实的小说中,多处都有《百年孤独》和影子。

三、在主题上,《百年孤独》揭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实质与弊病,同时也揭示了人性深处的孤独存在。通过一个家族间众多人物之间的互不沟通,互不信任,人人孤独却又无法摆脱的孤独,人类与生具来的恐惧感。作者试图揭秘一个民族孤独的密码。同时,通过各种手法,刻画出了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的残忍,民众的盲从与愚昧,彰显了其社会性意义。而《平凡的世界》,其主题聚焦在个人奋斗与励志这一层面,其社会变革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缺少深刻的含意,缺乏作家独立的思考与独特的感悟,主题狭隘而肤浅。与《百年孤独》相比,缺乏深刻性与独特性。

当然,《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在中国读者中很受欢迎,而且读者评价很高的小说,我在很早之前也读过,也很喜欢。只是要与《百年孤独》相比较的话,确实在以上三个方面,还是相差较远。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无意贬低《平凡的世界》,也无意抬高《百年孤独》,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拒绝谩骂与爆粗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