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则不达的故事(欲速则不达是民间故事吗)_欲速则不达_孔子_论语

本文目录

  • 欲速则不达是民间故事吗
  • “欲速则不达”的典故出自哪里有什么故事

欲速则不达是民间故事吗

我认为不能算民间故事,因为这句话是出自论语的。

我们的孔圣人说过一句话:“欲速则不达”,下半句少为人知,牢记孔子的忠告!欲速则不达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一味的追求快,反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句话是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子夏的,当时子夏从政,做了一个地方的首长,他就向孔子来求教,孔子就告诉他,从政者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百年大计,千万不能急功近利,不要为了表现而很快拿出结果,要以大局为重,不然就会欲速则不达。

因此,这句话应该是出自《论语》,原文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的典故出自哪里有什么故事

“欲速则不达”的意思就是违背一些规律而一味的图快,由于只求快,不讲效果,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

至于“欲速则不达”的典故,则出自于《论语·子路》。

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思想家,他就是圣人孔子。

大家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弟子,而他的弟子中,有72个最得意的弟子,比如颜子、子张、子路、子夏、子我、子游、伯牛、子贡等等。

“欲速则不达”虽然出自《论语·子路》,但这里要说的是子夏,而不是子路。

子夏,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折之一,他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子夏一生都非常好学,所以其学问很高,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就被派到一个叫莒父的地方做官。

子夏在出发前,就找到老师孔子,请求为官之道,

他对孔子说:“老师,怎么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说的白话意思就是:“做事情不要只追求速度,也不要贪图小利。只追求速度而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只贪图眼前的小利,而不讲长远的利益,那就做不成大事。”

子夏听后,深受启发的说:“多谢老师教导,我一定会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事。”

子夏告别老师孔子后,就到莒父上任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