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张艺谋陈凯歌看了《流浪地球》会有何感想)_地球_流浪_中国

本文目录

  • 张艺谋陈凯歌看了《流浪地球》会有何感想
  • 《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有怎样的意义
  • 大年初一你会去看《流浪地球》吗
  • 才初一就有很多影评人给《流浪地球》猛唱赞歌,这部电影真的值得看吗
  •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
  •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这个故事
  • 看完《流浪地球》以后你学会了什么道理
  • 《流浪地球》的确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前无古人的作品,某些人却肆意诋毁这部作品,这是为何
  • 你如何评价《流浪地球》豆瓣评分从8.5分掉到7.9分
  • 你看完《流浪地球》以后有感受到一些其他元素扑面而来吗你怎么看

张艺谋陈凯歌看了《流浪地球》会有何感想

他们应该会为《流浪地球》而高兴。

看到评论里不少都是以小人之心来揣测两位老导演,心里不免有些难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表达,张艺谋和陈凯歌已经是他们时代最强的声音。

张艺谋在1986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2002年他又用《英雄》开启中国商业大片时代,《英雄》现在依然是海外票房最高的大陆电影。

陈凯歌1993年执导的文艺片《霸王别姬》成为中国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电影,至今《霸王别姬》仍然是豆瓣评分最高的中国电影。

他们达到了那个时代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他们于八十年代崭露头角,风头盖过当时的老导演谢晋,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很正常的。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他们的时代,而是七零后八零后导演的时代,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进步。

张艺谋近几年拍的电影有《金陵十三钗》、《归来》、《长城》和《影》。豆瓣评分分别为8.0、7.8、4.9和7.2,除去《长城》,这样的评分有几个中国导演能达到的?《长城》这种中美合拍古装畸形片就不多说了,但张艺谋说的话,却很有见地。他说不能老固守文艺片,文艺片受众有限,商业大片才能带着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哪怕只是几个文化剪影。

陈凯歌近几年的电影有《搜索》、《道士下山》和《妖猫传》。豆瓣评分7.3、5.4和6.9。比张导差一些,但也不至于说一直拍烂片。

《流浪地球》这样的重工业电影只有成长在相对富足时代的导演才拍得出来,老导演们拍不出来。能拍出《流浪地球》说明国内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张艺谋和陈凯歌作为老导演,对中国电影业的积极发展肯定会感觉欣慰的。

现在《流浪地球》经历的票房辉煌和评价争议,实际上张艺谋和陈凯歌在三十年前也经历过,这没什么好羡慕或者嫉妒的……




《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有怎样的意义

谢谢邀请。本片根据中国目前最高水平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改编,在特效、风格方面闯出了中国特色,制作团队非常认真、创新、尊重观众,制作手段也比较成熟。可以说,这部片子的问世,将中国科幻电影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虽然在剧情和科学设定方面还很稚嫩,但已经是中国电影史上划时代的尝试,值得鼓励和点赞。希望未来中国科幻电影能摆脱“科幻是孩子玩意儿和校园文学”的幼稚导向,登堂入室,创作出挖掘人性与反思社会现实的大视野硬科幻殿堂级作品来。

大年初一你会去看《流浪地球》吗

必须看!

可以说之前基本只看国外的科幻片,国内根本不看,感觉没法看,完全没兴趣!

但是《三体》这本书完完整整的看完后,对大刘真是另眼相看!为啥要看流浪地球?因为这两年国产片里不乏高品质电影,该到了国产科幻出人头地的时候了,何况是拍的大刘的书!

才初一就有很多影评人给《流浪地球》猛唱赞歌,这部电影真的值得看吗

太炸了!太恐怖了!如果说《三体》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小说拉到了世界水平,那么电影《流浪地球》绝对是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电影拉到了世界水平,让人惊叹的是,没想到它起点这么高,电影最大的特点是硬科幻带来的真实感、价值观的认同感、对小说宏大世界的还原感,以前看好莱坞科幻片,虽然不喜欢他们的胡编乱造,但也得被迫接受,现在中国能拍出这种水平的科幻片,未来肯定看中国的科幻片了,目前觉得最好看的中国大片!预测票房能超《战狼2》,成为中国电影史票房第一,其他春节档影片不准备看了,这部足够了!

如果还有人站在影评人角度,各种吹毛求疵挑毛病,打差评的话,我建议这种人直接改国籍算了,《流浪地球》给人的感觉就像小孩昨天还在学走路,今天就学会开飞机了,电影质量完爆《2012》,至少和《星际穿越》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且他传递的世界观,人物的塑造,不是好莱坞式的妖魔化,而是三观正的客观描述,也许这就是中国科幻片,刘慈欣脑海中的科幻世界,看了真的特别的舒服,和我看过刘慈欣小说后脑海中的世界一样,甚至超越了,这就是中国人的中国梦!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

非常爆炸非常好看!!特效不输好莱坞,剧本也不是美式的美国人拯救全人类,而是全球人类的自救!又震撼又感动,中国的科幻电影终于有了榜样 希望这不是终点,电影工业的一大进步!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这个故事

解读流浪地球,电影内外的故事

——发福谍

如果有人问你,流浪地球好看吗,你一定要回答:“好看,并且告诉他,这是一部中国目前为止最制作精良的硬科幻电影,原著却充满人文情怀,票房是黑马,戏里戏外都一样精彩”。

为啥电影上映这么久才来写这篇文章,那是怕躲剧透的朋友早早点了左上角。加上过年{福仔}奔波在闽广两地,各种年俗琐事……

如果电影上映这么久,你还没看,又或者看了不知道怎么跟朋友聊起它,那我可以帮帮你了。

一、首先电影讲了什么

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喜欢拟人地教我们,地球已经45亿岁了,,太阳已经50亿岁了,宇宙已经150亿岁了。是的,他们都是有寿命的。宇宙的寿命走到头,需要再1200亿年,这个维度太长了,长到无法推理,幻想也无边无际,创作出来会很荒唐。太阳的寿命如果走到头,就会爆炸,变成新的“超新星”,到时候地球也就没有了。因此,正常来讲太阳的寿命≥地球的寿命≥人类文明的寿命。但这个时间任然很长,于是《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就做了一个“阳寿”提前到头的设定,并基于这个设定,发散出一个幻想故事。

“阳寿”到头,太阳会发生爆炸,也就是骇闪,吞没地球。人类就只有逃出太阳系,才可以躲避骇闪。特别的是,人类这次不是坐飞船自己逃,而是带着地球妈妈一起走。要活下来,还得找到另一个恒星,替代太阳,它在遥远的半人马座,就是小时候看的《赛文奥特曼》里“佩加星人”的故乡。

人们给地球靠近太阳的一面加上推进器,用另一堆推进器让它停止自传,这样,地球就开始脱离轨道了。

重点来了,推进器怎么可能有那么大的能量推动地球呢?不是多就可以的。所以地球不是直线飞走,而是“绕着圈子走”。因为公转的速度变快,地球就越飞越远。同时还不需要那么大的推力,只是过程比较久。

但是随着越飞越远,能量也在消耗,也就是动能转化为势能。怎样才能在能量有限的情况下飞出太阳呢,速度一定要达到所谓的“逃逸速度”,也就是要足够快就不需要后续的推进力了。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先飞到木星边上转上一圈,速度够快了再飞出来。相当于蓄力再甩出去。不理解的同学自行脑补飞贼扔铁爪上墙。

这是一个很冒险的尝试。靠近木星的过程中,由于这家伙引力太强,害得咱们的推进器们不争气集体故障。地球飞得太近了。高中物理告诉我们,距离越近,要做离心运动速度就要越快。这下靠太近了,超过了推进器的能达到的速度极限,导致地球最终会像一个陨石一样掉到木星上头,也就是两个星球会相撞,主角要死。

主角不能让自己死,更不能让亲人朋友死,还要顺便拯救世界。于是故事就发生了。在上述的大背景下,主角刘启先是误打误撞被征用去维修故障的推进器,后来在地球即将撞上木星的时候,想到要引爆木星(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来把地球弹出去。刘启的爸爸,也就是吴京,最后牺牲自己,做了点燃木星的“火柴”。

二、原著又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原著的时间维度更长。从发现太阳要爆炸的“恐慌期”,到地球减速自转的“出逃期”,再到地球飞离太阳的“流浪期”,最终太阳真的爆炸。

恐慌期,出现了两个派别,一个主张坐飞船逃,一个主张带着地球一起走。可是飞船上要构建一个自己循环氧气、水、食物的生态系统实在太难了,没有成行。

出逃期,电影的故事发生了,但是很小的一个片段。地球开始一边减速,一边飞离太阳,但还在太阳系。

流浪期,地球真的利用木星把自己甩出了太阳系,但是因为太阳一直那么安然无恙。所以很多人开始怀疑。在别有用心的鼓动之下,出现了反叛军。最终还真就掀翻了联合政府。这段篇幅占比很大,主角又是恋爱,又是倒戈,经历别离和背叛和世界观的冲击。最终在“遥远的太阳余晖”下处决高层首脑的时候,太阳真的爆炸了!

三、再讲讲文学作品之外的制作故事

吴京卖房拍战狼2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过。那时候光线拒投《战狼2》,8亿保底杨洋的《三生三世》。

这次流浪地球拍摄期间也一度经历资金链断裂。又是吴京投资了6000万救场。而万达却撤资转投了吴秀波主演的《情圣2》……预售时候,《流浪地球》预售票房和排片都远低于《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和《飞驰人生》。

最终《战狼2》总票房57亿,流浪地球上映9天已经快30亿了。反观《三生三世》的5亿和《情圣2》的撤档。这对于制作精良,质量上乘的电影人来说,也是非常励志的故事。

看完《流浪地球》以后你学会了什么道理

原来人类现在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氧气,水,植物……等等我们认为很普通的东西,有一天会变成人类的梦想,并且遥不可及。

也不知道多少个世纪后,我们的后代们从各种影像资料看到我们这个曾经美丽过的蓝色星球的时候,会不会羡慕这个时代的我们!

《流浪地球》的确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前无古人的作品,某些人却肆意诋毁这部作品,这是为何

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可怕的趋势?《流浪地球》正在被捧杀。

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任何人都有权提出自己的看法,无论是批评还是赞誉。《流浪地球》无疑是中国电影少有的佳作,深受很多观众的喜爱,但是,这不能代表所有人都喜欢。

一提起《流浪地球》的差评,就会有人拿国外的科幻电影比较,说为什么不去找《阿凡达》、《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挑刺?这不是典型的“双标”吗?

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难道只有批评了国外的科幻片,才有资格批评《流浪地球》吗?举个例子,你到“海参炒饭”的饭店去吃炒饭,觉得炒的有点油腻,于是抱怨了两句。此时,厨师“海参”气冲冲的拎着菜刀出来问你:你凭什么说我的炒饭油腻?你吃肯德基麦当劳不油腻吗?你吃火锅不油腻吗?你吃鱼香肉丝不油腻吗?你吃猪油拌饭不油腻吗?

大家有权力只评论一部电影,这没什么问题。


其次,评论多,甚至有负面的,有恶意诋毁,也有殷切期望。科幻片的特点,就是以科学幻想为基础,在影片的科学设定上越细致谨慎,越有可能出好片子。

中国的科幻片底子太弱,《流浪地球》只是个起点,而不是终点。有批评有建议,以后编剧导演可以采纳一些好的,制作出更优秀的片子。咱不能故步自封,抱着一部片子啃到老吧?

这就像孩子今年考了个全班第一,咱们当然高兴。旁边要是有其他同学酸溜溜的说:他那道数学题老师讲过无数遍了,还会错,真丢人!

或者老师过来说:别骄傲,你家孩子偏科有点严重,放假再把英语补一补,别拖后腿。

也许还有更过分的评论:这孩子平时不咋样啊?是不是抄的啊?!

……

你怎么回应?护犊子,把人家都骂一顿?

只要不是辱骂的评论,就可以听听看看,那些无脑评论,一笑了之就行。


毕竟,我们还要进步,《流浪地球》是第一步,未来还有很远。

捧杀是很可怕的,不允许别人说不好,本身就是不现实的,这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的。尤其是一些想提好的建议的人,也会望而止步。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六小龄童,说实话,他绝对是童年偶像。不过,经过这些年对自己不懈的“捧杀”,快要毁掉那高不可攀的声誉了。

所以,别逼着所有人都喜欢这部电影。为了《流浪地球》能真正的带动中国科幻片进步,多一些宽容吧。

你如何评价《流浪地球》豆瓣评分从8.5分掉到7.9分

我来说说为什么豆瓣招人恨

其实地球粉并不是因为评分低才愤怒

如果有个公平交流的环境,最终结果是多少分,

我想粉丝都会接受

公平说评分下滑也不算很难以理解

问题是现实中的豆瓣评论里, 有正常交流吗?

很多白痴都看得出来的黑文,招摇过市,毫无底线,而且张狂无比。

公平说,流浪地球只值一分吗?

不可能吧,

票房20亿,这些观众都是傻子吗

我看电影的时候连朋友圈都不敢发

生怕落下什么精彩镜头。

在他眼里就是垃圾?

当然,尊重你打分的权力

如果你能把道理说的通

但现实是豆瓣就有很多人打了,

而且没有什么实际理由,

而且还摆出一副我就乐意你来打我呀的表情。

这跟泼皮无赖又有什么不同?

还是那句话

其实让人气愤的并不是最终多少分,

而是豆瓣的评分机制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豆瓣,不需要观影就能评分,这本身就为不公平打下了基础 ,也就是说豆瓣存在的核心价值观就并没有吧公平放在第一位。

2,豆瓣,可以随意改评分但不影响推荐度。因为流浪地球事件,被爆出高赞的好评有人出钱改差评。如果说第一条是水军存在的土壤,那么这就是水军天然的肥料。

3,豆瓣,对于正在上映的电影评价没有任何的保护和限制措施。都知道评分对于院线电影有多重要,但豆瓣对各种刷榜是不闻不问的。诚然,风头过去之后评分可能会提升,但对于电影人来讲还有什么意义?

4,豆瓣的环境对于国产电影和外国电影本身就存在偏见。这是非常多人的共识。

我想请问,豆瓣对此不闻不问。

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

豆瓣不管你把自己包装的如何小清新如何小资。你的本质也不过就是个婊子罢了。

你看完《流浪地球》以后有感受到一些其他元素扑面而来吗你怎么看

其实单从科幻效果来说真心不错,但是从剧情 逻辑来说还真的与美国的科幻片有着不小的差距,多大的年龄干什么事,电影缺乏逻辑性。但总的来说已经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标杆儿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