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_写一篇_作文_大观园

本文目录

  • 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 如何评价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

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科目开考。作文题目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历年四川高考作文题

2021年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2020年

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2019年

阅读漫画材料《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8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年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2016年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5年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2014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

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

关于水的讨论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2011年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0年

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 ,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

请从人生的角度写作。据此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9年

以《熟悉 》写一篇命题作文。

2008年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如何评价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

我也算看过不少名家解析的红楼梦。

甚至连莺儿娘和茗烟娘认干亲这种小事情,都会被作家无限放大去描写解析。

唯独没有看过哪个名家拆写贾政带宝玉及众门客游园题名这一段。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读红楼梦的时候,对这一段也是一带而过,印象不太深刻。

今年当成了高考作文,估计很多人都很意外。看似简单,但题材太广泛,反而不好写。

这也说明现在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活,以后的学生,如果胸中没有点墨水,想写出一篇精彩的作文可真不容易。

红楼梦,大多学生肯定都读过,但我们最熟悉、最喜爱的章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或众人夜饮大观园等经典片段。

就是分析王熙凤的性格,估计也比这一段好写。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想在考场上拿到高分,光靠死记硬背已经没有市场了。

高中以前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中外名著更要精读细读。

由此可见,培养一个孩子的阅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