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焉的感悟启示(《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令你感触颇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吗)_自己的_论语_见不得

本文目录

  • 《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令你感触颇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吗
  • “即使是好朋友,见不得他过得比你好,也是很正常的”你怎么看
  • 见不得身边的朋友比自己好,知道这种想法不好但是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令你感触颇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回答吗

《论语》中的哪一句话令你感触颇深?

《论语 》中有一句令我感触颇深的话,是《为政》篇里的这一段:“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非勇也。”明明不是你的祖先。你去祭拜,就是谄媚。应当站出来担当的事情却畏缩不前,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夫。这样的金刚怒目,正气凛然的表达思想的句子,在孔子的章句里并不多见。用现在的话说,一向温文尔雅的夫子已经出离愤怒,直接开骂了!你们这些认错了祖宗的东西,明摆着不是你家的坟头,里面埋着的也不是你的祖宗,你却非拜不可,非要趴在人家的坟头上哭嚎不可。这样不知羞耻去巴结讨好强势力量的勾当,不是世风堕落到了极点,是没有人能做得出来的。“谄也”二字,就等于骂人是一个“大马屁精”,以孔子那样深厚的修养、儒雅的风度,不是悲愤难抑达到极致,是不会这样说的。

春秋战国是个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在礼崩乐坏的世道人心面前,孔子说出的这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我想起了自己在一家国内有名的网站论坛里潜水时,经常看到那里集聚着一大批人,不遗余力的吹捧他们的理想天堂,倡导“全盘西化,”丑化自己的历史文化。他们太像孔夫子说的那种在别人的坟头上卖力地哭嚎着的人。他们似乎不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他们的精神已经被掏空了,他们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批“精神美国人”。

我还想到曾经见识过的那些屁股从来就不会坐在自己的国家民族,自己的历史文化一边的各种光怪陆离的人物 。他们的丑态原形,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就给他们勾勒得惟妙惟肖了。从历史长河里的盛衰废兴去看,这些拜错祖宗的人,轻率地以为自己的民族国家注定会是输家,其实不过是鼠目寸光而已。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传承至今,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都一个个挺过来了。这种倔强的生命力,不是那么容易泯灭的。想通过文化上的渗透和倾销来动摇我们骨子里的文化自信,是非常肤浅,非常可笑的想法。《论语》里的这句话,不就是对于中华文化里的强健的民族精神的佐证吗?不正是彰显出炎黄子孙的骨气吗?有了这样的精神气质,才会一代代涌现出见义而勇为的勇士,中华大地,才会成为英雄辈出的沃土。

“即使是好朋友,见不得他过得比你好,也是很正常的”你怎么看

见不得别人比你过得好是一种病态心理。

见不得别人比你好是嫉妒心在作祟

“气人有,笑人无”的心态自古有之,也算是社会上的常见现象。好朋友比自己好了也不行,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如果周围的人都一样或是不如自已,心里才高兴,这是典型的嫉妒心。

嫉妒心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嫉妒别人会产生怨恨心理,背后说坏话、使绊子的事也会出现,慢慢会发展到朋友关系的疏远。

嫉妒心会影响正常的社会发展。机关部门、企业公司都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些单位的管理者嫉贤妒能,见不得比自己水平高的下属、员工,见了就打压、辞退,还何谈单位发展,哪里来的百花齐放,社会发展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见不得别人比你好是自卑心在作祟

见不别人比自己好还源于内心的不自信,是自卑心在作祟。

自卑心无形中会损害身心健康。“见贤思齐”,看见别人的好自己就要去努力争取,力争自已也能和别人一样优秀才是正理。担心自已没有能力变得和别人一样好,尤其是觉得朋友、同事都比自已好,张口闭口就说“看看人家的孩子多优秀,看看人家的老公多能干”,就是觉得自己的不如人家的,长久憋屈抑郁也无益身心健康。

自卑心会影响人生目标的实现。强烈自卑心会使人失去自信,失去尊荣感,做事畏首畏尾,事事不敢争先,阻碍自己的生活、事业发展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只能是眼看着别人或者朋友成功自己心里难受。

为人处世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朋友比自己好要祝贺,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环境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见不得身边的朋友比自己好,知道这种想法不好但是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您能这么清晰的认识剖析自己,很显然您是个实事求是的好人。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羡慕嫉妒恨也正常。

孔子云,见贤而思齐焉。有学习的榜样,自己努力去与之看齐,甚至以此为动力赶超他人!善莫大焉!

祝学业事业有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