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有其表by阿司匹林(没病可以吃阿司匹林吗)_阿司匹林_服用_血小板

本文目录

  • 没病可以吃阿司匹林吗
  • 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 服用阿司肠容片和倍他乐克,感觉头晕并伴有心悸,怎么治疗
  • 阿司匹林除了可以预防血栓外,还有哪些功效
  • 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漏服一次影响大吗
  • 有哪些电影让你二刷原因是什么

没病可以吃阿司匹林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没病吃阿司匹林,用最常用的一句话说就是“没事找事”,但生活中确实有人是这么做的,是因为不少人认为吃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降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病等等,事实上这都是对阿司匹林的作用一知半解所致。

阿司匹林本是一种解热镇痛的药物,用于感冒发热时退热、缓解周身酸痛等的治疗,后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而心梗、脑梗的发生正是血栓形成所致,因此阿司匹林的这种作用被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但是血栓不会无缘无故地形成,它就像包饺子一样,需要有馅,外面包上皮才能做成饺子。血栓的“馅”是指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后,其中的粥样脂质暴露在血液中,引来大量的血小板以这些脂质为中心聚集成团块即为血栓。如果没有这样的“馅”,血小板不会无缘无故地聚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并不会形成血栓,也就不有必要通过药物抑制血小板的聚积。

何况阿司匹林毕竟是一种药物,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除了发挥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还存在引起消化道出血等的不良反应,想想看如果没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服用了阿司匹林,它的不良反应便成为了主要后果,岂非是没病找病吗?

至于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稀释血液,也是子虚乌有之说,血液的粘稠度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有形的细胞数量,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多少,这些细胞是由机体的造血干细胞生成,阿司匹林既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加这些细胞的数量,对血液的“稀稠”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还有人说到的阿司匹林可以降血脂,那更是无稽之谈,血脂来源于日常饮食以及自身合成的脂肪,阿司匹林既不能阻止胃肠对食物中脂类物质的吸收,也不能参与肝脏等器官合成脂肪的过程,因此与血脂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只有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病风险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否则没有必要服用,相反随意服用却可能增加发生出血性疾病比如胃溃疡、胃出血等疾病的风险,实非明确之举。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临床上,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已经患有了心脑血管病的人,一类是满足以下条件中至少三个的人:

由此可见,如果不属于上述人群就没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就是那句话:千万别没事给自己找事、没病找病!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周一去消化科会诊,正好碰上他们抢救一个大出血的患者,男性65岁,听人说在美国中老年人都吃阿司匹林,就是保健品,于是自己也买的阿司匹林,吃了半年,结果周一消化道大出血,最后血红蛋白降到60,几乎只有一般;后来还得输血。可是现在血源特别紧张,最后找了一大圈,总算在别的医院找到合适血液,全力抢救,才算脱离危险。

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把阿司匹林当保健品吃,这是一个处方药,在很多国家根本是普通人买不到的,只有医生处方才能购买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确实是一个好药,但再好的药,也是药,也有副作用,必须用对人,才叫好药。不该用的人用了,再好的药,也不好。

那么阿司匹林到底有什么用呢?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其效果不一样,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是小剂量阿司匹林。

小剂量阿司匹林,就是75~300 mg,一天一次。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用于防止心脑血管血栓性病变,对于明确的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心绞痛、支架术后、搭桥术后、外周血管明确狭窄等疾病,预防血栓形成。目前我们一般建议100mg一天一次。

但是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就是500~3000mg/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

而大剂量阿司匹林,也就是每天超过4000mg的阿司匹林,具有消炎及抗风湿作用,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所以,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作用不同,只有这些疾病才能使用阿司匹林,而且要用对。

为什么很多人以为阿司匹林是保健品呢?

因为阿司匹林作用广泛,被有些人称之为万金油,保健品,感觉吃了阿司匹林就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了。

其实阿司匹林确实有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作用,上面我们说过,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肯定需要吃阿司匹林。但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只是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这些人确实有部分需要服阿司匹林,但并不是所有人。

我们要具体根据年龄、血压、体重、血脂、吸烟、糖尿病等六项具体得分, 40-70岁之间需要评价自己的缺血风险,比如@心血管王医生年龄得1分,血压得-2分,体重0分,血脂0分,吸烟0分,糖尿病0分,王医生总分-1分,危险系数0.3%,也就是未来十年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0.3%,远远小于10%,肯定不用吃阿司匹林。

若大于10%可考虑服用阿斯匹林;评价消化道出血风险并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平稳血压,本人同意才能吃阿司匹林;小于40或大于70岁者需要个体化评价,一般不建议服用。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风险低于10%的人来说肯定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只能增加副作用风险。

就像这位患者,本来就是高血压,也不知道听哪个世外高人说阿司匹林是保健品,结果差点把自己的命送了。

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任何药都不是保健品,切记!

阿司匹林可以随便吃吗有什么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与青霉素、安定同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青霉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安定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贡献是: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阿司匹林最初是作为解热镇痛药,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市场。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领域大放光芒。


“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胃痛和胃肠道轻微的出血。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其他还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因此下列患者禁用: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应用阿司匹林时,一定要把握好其适应证。除了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外,2017年1月,《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正式发表。共识推荐,适宜用阿司匹林(75~100mg/d)进行ASCVD一级预防的人群包括6类患者:

 1高脂血症患者,TC≥7.2mmol/L或LDL-C≥4.9mmol/L,年龄≥55岁(Ⅱa,B)。

 2高危患者,10年ASCVD风险≥10%,见下图。

 3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伴以下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TC≥5.2mmol/L或LDL-C≥3.4mmol/L或HDL-C<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Ⅱa,C)。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低HDL-C(<1.04mmol/L)(Ⅱa,B)。

 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eGFR 30~45ml·min-1·1.73m-2(Ⅱb,C)。

 6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年龄(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吸烟、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异常(Ⅱa,C)。

服用阿司肠容片和倍他乐克,感觉头晕并伴有心悸,怎么治疗

吃阿司匹林和倍他乐克造成头晕和心悸是有可能的,张大夫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有几种可能性。

第一,阿司匹林导致了消化道发生出血,而且出血量比较大的情况下,是可以出现心悸和头晕的。所以说,如果真的是这种可能性导致的问题,一定要注意查血常规和便常规,尽快明确病因,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对于那些刚刚开始吃倍他乐克的人来说,头晕症状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这种情况多是一过性的,等到服用倍他乐克时间长了,也就耐受了。心悸不一定是倍他乐克带来的,但是如果倍他乐克过分的影响了血压,也是有可能产生心悸感觉的。有的时候用药初期,倍他乐克没有把心率控制的很好,也会有心悸的感觉。

所以说,这个提问者的感觉,可能来自于两个药的不同药物属性,也可能来自于两个药的共同作用,说白了就是既可能是某一个药带来的不舒服,也有可能是两种药物共同的作用,这都是有可能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小的看法,很简单,权当抛砖引玉吧。

阿司匹林除了可以预防血栓外,还有哪些功效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用柳树叶煮汤,可以治疗头痛,其实这是柳树叶中含有的水杨酸的作用,在1898年霍夫曼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将水杨酸乙酰化制成了阿司匹林。所以阿司匹林起初是用于解热镇痛的,但是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的时候,用药剂量比较大,一般都超过500mg,胃肠道副作用较大,可能引起胃痛、胃肠道出血,所以其逐渐被其他副作用较小的解热镇痛药物代替,目前基本不用阿司匹林解热镇痛了。不过阿司匹林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焕发了新的活力,人们发现了阿司匹林更多的药理作用。

1.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是阿司匹林目前最常用的适应症。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100mg)对于抗血栓形成,预防心脑血管危险事件有着很好的作用。比如阿司匹林用于PCI术后预防血栓再次形成,用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降低卒中再发。

2. 阿司匹林还可以治疗川崎病,它是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主要是针对川崎病导致的血管内炎症反应以及血栓形成。

3. 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有抗肿瘤作用,比如对于某些直结肠肿瘤、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恶性肿瘤有预防作用,当然这些作用还是初步研究,确切的适应症,用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具有延缓老年白内障形成的作用。

5.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妇女,如果有子痫前期史,以及存在胎盘早剥、肾脏疾病、血液高凝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使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漏服一次影响大吗

每每说到阿司匹林总会有说不完的话。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常规药物,有太多的朋友一直在服用这种基药物。

我们知道,我们使用的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一般为每天75毫克,或者100毫克。别小看这种低剂量的单种药物。我们知道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的活性。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体内每天约有10%~15%的新生血小板,同时也约有10%~15%的血小板死亡,对于新生的血小板,需要补充新的的阿司匹林进行抑制,因此,我们需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

那么,偶尔忘记一次服用阿司匹林,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大家不用担心,由于之前在我们的努力下,大部分的血小板已经受到了抑制,此时我们需要面对的是这些新生的血小板,这一部分毕竟数量还是很少的,对于血栓形成的作用影响有限,因此,偶尔漏服一次,不要担心。更加不必要在第二天加服一次或者剂量加倍。然而,如果总是漏服,甚至停服,那确实还是比较危险的。

希望大家能够按时服药,减少困扰。正确使用阿司匹林。

有哪些电影让你二刷原因是什么

这可就多了。废话不多说,看下面。

《猜火车2》

相信和我同龄的姐们儿哥们儿都看过《猜火车1》,在1996年被称为“英国最后一部残酷青春的电影”,据说没看过《猜火车》的都不是真朋克,但是连小编这么大众脸的汉子都看过,但是真正看过《猜火车》第二部的却没几个。二十年后的原班人马,演出的却是另一番意味。那曾经让你泪流满面的青春,像无限延伸的火车一样永远也找不到终点。为了二刷我可是连第一部一起刷的奥。

《美国往事》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作为一个男人必须看的电影,四个小时的电影7话内容包含了一个人应该所经历的所有的事:亲情,友情,爱情,背叛,原谅,挫折,遭遇,责任。虽然小编是个姑娘家家的,但是还是替老爷们看了好几遍。

《教父》系列

引用一句话“它就是我们男人的圣经,那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喜剧之王》

其实我觉得星爷的电影都挺值得二刷的,列举《喜剧之王》是因为这部电影是星爷的转折点,很多人是因为“我养你啊”这句话看哭了,但是我却因为“我是一个演员”这句话看哭了,星爷自己评价自己:其实我是一个悲剧演员。

最后放个女神的照片。喜欢的话就点个关注吧。多谢关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