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兆民【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理论家,政治家,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_唯心主义_唯物主义_日本

中江兆民简介

中江兆民(汉语拼音:Zhongjiangzhaomin;英语:Chomin Nakae,1847~1901),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理论家,政治家,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

生于日本高知城下(今高知县)土佐藩的一个下级士族家庭。

幼名竹马,继而改名笃介,最后号兆民。

自幼学习汉学,特别爱读《庄子》和《史记》 。

从17岁起学英、荷、法等国语言,1871年被政府派往法国留学。

1874年归国后即投身宦途 ,始任元老院书记官 , 继任外国语学校校长;不久辞职,从事教育工作,开办法兰西学塾,讲授法语、政治、哲学等。

1881年参加自由党,投身于政治斗争,创办《东洋自由新闻》,开始进行理论活动。

1882年出版《政理丛谈》、《自由新闻》,宣传自由民权学说。

这时他用汉文译出了J. -J.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附以解说,名为《民约译解》。

译著发表后给日本社会以很大的影响,获得“东方卢梭”之称。

1901年 4 月患咽头癌,医生说他只能再活一年半,他在同恶疾苦斗中写出 《一年有半》和《 续一年有半》(一名《无神无灵魂》)两书。

出版后轰动日本思想界。

中江的哲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

他在1881年还是个唯心主义者,1882年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有长短,实际上仍然倾向于唯心主义。

到1886年,他在《理学钩玄》(意即《哲学概念》)一书中把自由民权学说同进化论结合起来,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在《续一年有半》中,开始真正形成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哲学,并且批判西方的一些唯心主义学说特别是实证主义。

断言世界是“唯一的物”,提出了同自然科学的物质观有区别的“纯粹物质”观点,认为空间和时间都是客观存在的,提出精神只是身体的一种作用,从而否定上帝的存在和灵魂不灭,批判有神论,肯定物质对精神的根源性以及精神认识世界的能力,并且由此展开他的认识论,声称观念是物质反映而成的,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中江因为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他的唯物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他虽然坚决主张世界的物质性,但忽视了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因而在认识论上未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以致提出所谓“主客相即”说;他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