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格丹诺夫【俄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医生】_俄国_诺夫_经验

波格丹诺夫简介

波格丹诺夫(Александp Александрoвич Вoгданoв ;1873~1928),俄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医生。

波格丹诺夫真姓马林诺夫斯基。

早年参加工人运动,1896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曾当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1904年前后,开始鼓吹马赫主义哲学。

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政治上一度成为“召回派”的主要代表。

1909年被开除出布尔什维克党。

俄国十月革命后担任“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领导职务。

1926年起任莫斯科输血研究所所长,后因在自身进行输血实验失败而逝世。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包括:《自然史观的基本要素》(1899)、《经验一元论》(共3卷,1904~1906)、《组织形态学》(共3卷,1913~1922)、《关于社会意识的科学》(1914)、《生动经验的哲学》(1923)、《无产阶级文化》(1925)等。

波格丹诺夫在哲学上起初是一个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者,后来受德国物理化学家F.W.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唯能论”的影响,最后转向马赫主义,创立“经验一元论”。

波格丹诺夫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把精神和物质都“一元化”为“经验”,认为心理现象是个体的经验,物理现象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物理的东西是心理的东西的“代换”,即派生物,企图以折衷主义来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

他在社会历史观上,修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说成是“同一的”、“等同的”。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他鼓吹虚无主义。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批判了波格丹诺夫的哲学观点,在《青年团的任务》等文章中批判了他的虚无主义文化主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