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桑葵【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_黑格尔_思想_格林

鲍桑葵简介

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192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1848年6月14日鲍桑葵出生于阿尼克附近的罗克霍耳。

就学于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

1871~1881年在牛津大学任教。

1881年在伦敦除从事著述外,还广泛参加社会活动,曾为当时刚兴起的成人教育运动讲课。

担任过1894~1898年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

1903~1908年取得圣安德鲁斯大学道德哲学教席。

1923年2月8 日死于伦敦。

鲍桑葵是一个多产的著作家,在有关哲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专门论述。

主要著作有:《知识和实在》(1885)、《逻辑学──知识的形态学》(1888)、《美学史》(1892)、《道德自我的心理学》(1897)、《国家的哲学理论》(1899)、《个体性和价值的原则》(1912)、《个人的价值和命运》(1913)等。

鲍桑葵在哲学上与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其他主要代表T.H.格林和F.H.布拉德雷关系密切。

他曾在牛津大学受教于格林,与布拉德雷也相互影响。

他同他们一样把理性的、精神的绝对当作最高的实在,认为整个世界的统一性存在于绝对之中。

不过鲍桑葵的思想与G.W.F.黑格尔更为接近,他反对格林过分强调绝对的整体性而忽视个体性,也不同意布拉德雷把实在和现象对立起来,把绝对的即直接的经验同关系之中的经验即思想对立起来。

他认为整体和个体是统一的,整体、绝对是一种具体的普遍,它包含了一切特殊的、具体的事物及其过程,并存在于它们之中,是它们的完成。

他把直接经验和思想看作是统一的,思想并不单纯是分析的、抽象的,而且也是综合的、具体的,它可以而且应当达到具体的普遍,即实在。

鲍桑葵否定纯思想、纯逻辑,认为思想的性质总是与实在的性质相关,思想就是对实在的显示。

他以这种观点解释艺术、宗教和道德,认为它们都是具体的普遍。

例如,宗教在本质上就存在于意志及信仰与一种最高的现实的完满性的统一之中,这种完满性必将超越一切有限的不完满性。

鲍桑葵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当作个体和整体的关系。

他反对以往的经验论哲学家关于个人不必服从社会的自由主义观点,强调社会、国家对个人的超越性,认为个人的意志只有在作为整体的社会、国家中才能实现,国家所作的强制就是个人的社会方面对其反社会方面所作的强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