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中国元代理学家,人称草庐先生】_翰林_太极_草庐

吴澄简介

吴澄(1249~1333),中国元代理学家。字幼清,晚年改字伯清。人称草庐先生,谥文正。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

大德五年(1301),授应奉翰林文字,次年至京,而该职已改授他人,遂南还。

八年,被任为江西等处儒学副提举,迁延不赴,后称病辞职。至大元年(1308),授国子监丞;四年,升司业。后辞职还家。

延祐五年(1318),授翰林直学士,遣虞集驰驿召入朝,中途因病不行。至治三年(1323),超拜翰林学士,复遣近臣至其家征召,乃入京。

泰定元年(1324),命为经筵讲官,复命修《英宗实录》。

二年,《实录》成,辞官南归。晚年仍致力于著述、讲学,南北士人来从学者甚多。他认为太极是宇宙本原,太极在阴阳中,含动静之理,主宰“混元太一”之气,化生二气五行以至天地万物。

吴澄为学虽由朱熹《四书集注》入门,自称其学为朱子之学。但他不偏执于一家,对陆九渊的本心学说尤为赞赏,认为是出于孟子,主张理、心本来为一。

他极力调和朱、陆两家学说,称“二师之为教一也”,反对持门户之见。

著有《易纂言》、《诗纂言》、《书纂言》、《春秋纂言》、《三礼考注》等,在元代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与许衡并称南吴北许。有《草庐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