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确【原名道永,中国明清之际的思想家】_天理_理学_批驳

陈确简介

陈确,中国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原名道永,字玄非;明亡后改名确,字乾初。

浙江海宁人。

自幼不喜理学家言,治学着重实际,强调独立思考。

与黄宗羲虽同受学于刘宗周,但其思想却和倡导心性的理学不同。

明亡后,隐居著述,一生未仕。

陈确针对理学家将《大学》提升为“圣贤经传”,著《大学辩》逐条予以批驳,认为《大学》是伪书,其中的“知止”虚诞近禅;“止于至善”是虚构一个“至善”境界,限定人的求知活动;朱熹的格物致知补传以道德修养取代认知活动,导致幻想去彻悟“天理”与“良知本体”;而《中庸》之言也多有不可靠之处。

他认为“道无尽,知亦无尽”,“君子之于学也,终身焉而已”。

他批驳王守仁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阐发了“知无穷,行亦无穷,行无穷,知愈无穷”的知行观和“知行并进”命题。

他抨击周敦颐以“无欲”为“圣学”之要,提出“人心本无天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有私所以为君子”的观点。

陈确的著作问世和刊行很晚。

1978年中华书局辑成的《陈确集》是比较完整的本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