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徽孕【万历间礼部尚书黄凤翔孙】_泉州_崇祯_北京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黄徽孕 泉州 崇祯 北京

黄徽孕简介

黄徽孕(1600-1660),字吉臣,号天庵,明末·泉州人,万历间礼部尚书黄凤翔孙(参见《泉州人名录·黄凤翔》)。

黄徽孕资料

别名:黄徽胤

所处时代明朝出生日期:1600年

出生地:泉州城南文山铺金墩

去世日期:1660年

黄徽孕简介

黄徽孕(1600-1660年)中国福建莆田黄石金墩初祖宋进士太师黄府十四世孙。明·崇祯九年丙子(1636年)、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联捷进士。初授积溪(今安徽省内)令,后调桐乡(今浙江省内)令,官至刑部主事。黄徽孕在北京任职时,正是明末农民战争蓬勃发展的时候。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义军从西安出发,东渡黄河,开始向北京进军;三月抵达北京西大门--昌平,十九日占领北京城,崇祯自缢于万岁山东边歪脖子槐树上,明亡。明·宁远总兵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军败退。清·多尔衮打着“义师为尔复君父仇”的旗号,并向清军《约法三章》,即“勿杀无辜,勿掠财物,勿焚庐舍”,进军北京。清军攻占北京后,多尔衮又发表“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的文告,博得明朝官绅好感。此时在北京的黄徽孕、黄熙孕(明·户部主事)兄弟,逃避了甲申之变(1644年)后也官复原职,由清廷重新起用。早已降清的泉州南安人洪承畴总督军务、招抚江南时,黄熙孕升为兵部侍郎,负责招抚福建,使清军入闽“无遗镞染刀”。清·顺治元年甲申(1644年),黄徽孕被起用御史,出抚山西,负责追歼李自成起义军。《泉州府志》载他在山西“开国之初,实嘉赖焉,按顺天综理烦刷,苏息雕敞”。任务完成后返京,迁太仆寺卿。父瀚中病逝,黄徽孕回泉州守制三年,除补原官,后晋兵部左侍郎。清·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典试武闱,深念中枢为天下兵马,居中调度稽核兵饷,条陈过于切直,忌者论奏他抗疏。顺治帝视其奏,实是有人诬告,不予理睬。同年,以病乞休,后卒于家。府邸与与后来任湖广按察使丁炜的府邸东西并列,在泉州城内花巷,称太仆埕。太仆埕坐南朝北,占地约三亩,为三进三开间砖木石结构,一进的大门刻有“太仆”二字的石匾额。后来门衰祚薄,民国期间凋零破损,任其坍塌。

黄徽孕后记

解放后,府第先后被征用,大埕已在现市政府的大门内,建筑物荡然无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