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历史上四大巾帼女英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巾帼才女_巾帼_女子_妇女

本文目录

  • 关于中国历史上四大巾帼女英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巾帼才女
  • 中国历史上巾帼女英雄有哪些
  • 巾帼指的是谁,什么意思
  • 巾帼是什么意思呀
  • 巾帼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啊

关于中国历史上四大巾帼女英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谁说女子不如男,那你请看花木兰

谁说人间无侠女,那你看看梁红玉

谁说女子事无成,那你说说穆桂英

谁说女子才艺差,那你评评樊梨花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巾帼才女

谢谢头条君的邀请。中国历史上不乏巾帼才女,介绍几位与读者分享。

唐群英(1871-1937),衡阳市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人。中国近代史妇女运动领军人物。1904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 9月,任“中国留日女学生会”书记,1911年10月下旬,参与发起组织女子后援会、北伐军救护队、女子北伐队,由救护伤员,到直接参加攻克南京的战斗,为中华民国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她创办过《女子白话报》《亚东丛报》《神州女报》《女权日报》等报纸,创办或筹办过南洋女子法政大学、长沙女子法政学校、女子美术学校、自强女子职业学校、白果虹茶亭女校、衡山女校、长沙复陶女校和岳北女子实业学校等近10所女校,唤醒了女性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醒。

1937年4月25日,唐群英病故,遗骨葬于衡山新桥唐族墓地。

孙中山赞誉她是“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康克清尊称她为“一代女魂”。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小名玉姑,浙江绍兴人。后改名秋瑾,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白萍。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秋瑾性格豪侠,自幼习文练武,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辛亥革命时期,积极投身革命,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人组织光复军,准备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由于事泄被捕。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巾帼英雄,才华横溢的女诗人,后人称她为“中国的贞德”。

缪伯英(1899—1929),湖南长沙人。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初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下半年缪伯英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女工部的负责人。1925年1月,担任湖南省委妇委会书记,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7年8月前往上海开展地下工作。由于积劳成疾,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

张竹君(1876—1964),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出生于官宦之家。1900年毕业于广州博济医院医科班。先后创办褆福、南福两所医院,担任院长,开国内女界创办医院之先河,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第一位南丁格尔”。

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中西医养病院,1905年,与李平书合办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进行反清斗争。辛亥革命开始后,她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冒着危险掩护革命党人黄兴、宋教仁等前往武昌组织起义,她率领120名救护队员救助伤病员。

战争结束,她被赠与“巾帼伟人”的匾额,荣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授予立国纪念勋章、赤金红十字军功勋章及中华民国忠裔纪念章。享有“中国的南丁格尔”、“中国女豪杰”、“慈爱之神”等荣誉称号。

中国历史上巾帼女英雄有哪些

红军女战士,巾帼真英雄。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批女红军战士,她们为了信仰主义,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爬雪山,过草地,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是世界上最美的女性,也是铮铮铁骨的巾帼英雄。据统计,参加长征的女红军有:

△中央红军30名。她们是:王泉媛、邓六金、邓颖超、甘棠、危秀英、危拱之、刘英、刘彩香、刘群先、杨厚珍、李坚真、李伯钊、李建华、李桂英、吴仲廉、吴富莲、邱一涵、陈慧清、金维映、周越华、钟月林、贺子珍、钱希均、萧月华、康克清、曾玉、谢飞、谢小梅、蔡畅、廖似光。

△红二十五军7名。她们是: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曾纪兰、张桂香、田喜兰、曹宗楷。

△红二方面军21名。她们是:李贞、戚元德、陈琮英、蹇先任、蹇先佛、周雪林、马忆湘、陈罗英、石芝、杜玉珍、杜永新、陈琼英、曾纪林、张士美、胡自强、张金莲等21位。

△红四方面军17名。她们是:括张琴秋、林月琴、汪荣华、王定国、何莲芝、王长德、李开芬、王新兰、张文、张明秀、苏风、陈真仁、何曼秋、秦仪华、杨磊、蒲文清、李玉兰等。

△其中,李贞是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唯一女将军。

向老一辈女红军致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是中华民族的女英雄。

欢迎补充、完善人员名单。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长征精神,实现伟大复兴。

巾帼指的是谁,什么意思

意思:女性英雄。巾帼:古代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原因: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把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词目出处,《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大意为用巾帼妇人的饰品来羞辱其人。《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扩展资料典故介绍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渭南。由于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司马懿采取了相持战术。诸葛亮深知,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而发动强攻,魏军深沟高垒,很难取胜,可是又怎能甘心退兵?于是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厚礼”: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不敢来战。

巾帼是什么意思呀

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

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反义词:须眉。

意思为胡子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胡子为男子独有,眉毛虽然男女都有, 但古时候妇女为了美观,去掉眉毛,用青黑色画眉代替,虽有如无,所以须眉代指男子。

古有“巾帼不让须眉”之说。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著名代表人物

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花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以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多次重拍,甚至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

巾帼是什么意思怎么回事啊

巾帼: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

巾帼英雄、巾帼丈夫都是指有英雄气概的女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