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二战“海军马鹿”与“陆军马鹿”矛盾重重?日本历史上陆军和海军为什么不和“海军马鹿”、“陆军马鹿”的说法是怎么来的_海军_日本_萨摩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马鹿 海军 日本 萨摩

本文目录

  • 为何二战“海军马鹿”与“陆军马鹿”矛盾重重
  • 日本历史上陆军和海军为什么不和“海军马鹿”、“陆军马鹿”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为何二战“海军马鹿”与“陆军马鹿”矛盾重重

旧日本陆海军矛盾根深蒂固其源头在于旧日本陆军和海军分别由明治维新中两个重要的藩长州藩和萨摩藩所主导建设。本身就一起扛过枪,打过仗,流过血的两派人马,却如此敌视对方啊?

这一切的起源就来至于明治维新,他们最开始在维新的方式上追求的目标不一样,长州藩主张“尊王攘夷“的“革命“派,彻底推翻幕府政权。萨摩藩主张公武一体,利用天皇威望改造幕府的改革派。在此过程中爆发了禁门之变流血冲突,两派人马可以说是结成死仇。后来萨摩藩加入倒幕派也没能化解两方矛盾。

其结果是在倒幕过程中两方摩擦不断,更是在上野之战中公开化,长州藩出任的总指挥大村益次将萨摩藩的部队放在最危险的地方,在面对萨摩藩西乡隆盛的诘问“阁下欲令萨兵全灭呼?时,直接回答:“然“。这种血仇,在今后争夺日本有限资源发展优先发展中,日本海陆两军矛盾不但没减还在加深,到了二战中就成了矛盾重重。

日本历史上陆军和海军为什么不和“海军马鹿”、“陆军马鹿”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长之陆军,萨之海军

明治初期,西南强藩出身的下级武士对政府有很大的影响,形成了萨摩和长州藩平分内阁的局面,这种影响也渗透到军队当中。自1869年设立兵部省以来,就形成了萨长藩阀分别充任陆海军首脑的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长州之陆军,萨摩的海军”。

日本陆军的最初创立者,兵部大辅大村益次郎、陆军卿和首任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陆军大臣桂太郎等均为长州藩出身,其中山县有朋号称“陆军之父”。

山县有朋

日本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桦山资纪、山本权兵卫,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伊东祐亨、东乡平八郎等均为萨摩藩出身,而山本权兵卫后来号称“海军省天皇”。

山本权兵卫

明治时期,陆海军大将共32名,除皇族4名外,长州出身11名,萨摩出身9名,两藩共20名。中将157名,除皇族4名外,长州36名,萨摩25名。

当然,明治日本陆海军都是学习外国。陆军最初学习法国,在普法战争之后转而学习德国,其臭名昭著的参谋本部,就是向德国学习的结果。海军最初学习荷兰,后来转向英国,所有的海军规章制度一律是英式,并且还过英国女王的生日。所以,如有的答主所说,陆军和海军的基因不一样。

同时,陆海军为军费分配闹不停。最初是陆军占优势。但是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之后,日本以清国为对象开始准备战争,从这时开始,海军军费直线上升。

当然,陆海军也为到底是“陆海军”还是“海陆军”争论不休,但经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海军的地位上升明显。

参考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