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看《曾国藩家书》有用吗?你觉得《曾国藩家书》谁的注译版好_家书_曾国藩_有恒

本文目录

  • 你们觉得看《曾国藩家书》有用吗
  • 你觉得《曾国藩家书》谁的注译版好
  • 曾国藩家书,对后世哪些名人产生过影响
  • 如何评价《曾国藩家书》
  • 请问读完《曾国藩家书》你的读后感是什么

你们觉得看《曾国藩家书》有用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认为《曾国藩家书》不仅有用,而且还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家书》,《曾国藩家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是研究曾国藩,以及晚清政府,和晚清社会的重要资料。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而他是四大名臣之首。

曾国藩不是一个有天赋的聪明人,但是他恪守中国儒家思想,并且坚信勤能补拙的思想,靠着自己勤学苦练,扎扎实实的去做人,做学问,做事情,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用诚心去感动别人,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曾国藩家书》里面,通过展现了曾国藩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核心理念,成为他的毕生追求。他对人生的理想、精神的境界和道德的修养,都有着非常高的追求,对后人都起到很大的指引作用。

不管喜不喜欢他的人,都对他的这本《家书》称赞不已,他的《家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在《家书》里,更是全方位的诠释着儒家思想,团结、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以及如何做学问、如何做官、如何交友、如何带兵、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持家教子等方面的百科全书。

他的《家书》中每一句话都非常的精妙,他处处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书中句句是金玉良言,

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如:

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唯愿诸弟发奋立志,念念有恒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凡事皆贵专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

交友需常常来往,不可太疏

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曾国藩的敦敦教诲,不仅仅影响了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人,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中国著名的外交家,一个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还有他的弟弟,他的部下,他的门生等等。 

曾国藩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成为一个立功、立德、立言 的三不朽的圣人。

清朝的张潮在《幽梦影》中说:

著的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

  曾国藩的这部《家书》,发行以后,广受好评,深受各方喜爱,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家书》一再出版发行,曾国藩把儒家的思想精髓和具体的行动联系在一起,并指导着自己的行动,他强调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要有恒心、勤俭节约,等等优良品德,一直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些思想仍然闪闪发光,这些都是我们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很好的传承下去! 

                                                                                             

你觉得《曾国藩家书》谁的注译版好

曾国藩的家书注释版,评点版本很多,例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华夏出版社,四川美朮出版社……等都曾出版过。农夫觉得2002年9月由岳麓出版社出版的《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比较好一些。因为唐浩明是国内硏究曾国藩的专家,曾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对曾国藩一生的了解是很全面的。

看《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一书,主要是看唐先生的点评,由于内容翔实,观点明确,通俗易懂,不但逐篇评点,又全是白话文,最适合我们这些对古文字读得较少的初学者。

曾国藩家书,对后世哪些名人产生过影响

说起《曾国藩家书》对后世的影响应该从几个层面上说:

1、影响最大的首先是他的几个弟弟和儿子及后人。曾国藩家书中,很多书信是写给九弟的,作为大哥的曾国藩,循循善诱,劝导九弟读书,修身,养性,使曾国荃由一个急功近利的武夫转变为湘军主要将领。长子曾纪泽清末著名外交家。次子曾纪鸿,清末著名数学家。

2、曾国藩的嫡传弟子李鸿章、薛福成、张裕钊、黎庶昌、吴汝纶等人皆一秉师承。几个弟子中除李鸿章从军、从政,学问成就不突出。其他几大弟子,在曾国藩的教导下,经过多年苦读,都成为了清末小有名气的学者。

梁启超评价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章太炎: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还影响了黄兴、蔡锷、张之洞、袁世凯等人。

3、毛泽东年轻时曾评价①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②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①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②辛亥以前,曾阅曾文正全集一书,……民国二年失败以后,再将曾氏之书与胡左诸集,悉心讨究。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曾国藩家书》对家族、后人、弟子均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我是喜欢读书的清音夜读,愿和朋友们相互交流学习、分享读书感悟,喜欢请关注点赞!

如何评价《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因身处清王朝从强盛逐渐走向衰落的过渡时期,内扰外患,社会动荡不安。他一生虽因潜心学问,精通诗词古文,尤其对于程朱理学造诣颇深,被誉为“一代儒宗“,理学名儒。但他也因组建“湘军“疯狂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因之对他的功过事非一百多年来一直褒贬不一。但谁都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他一生在教育子女方面获得的具大成功。

一百多年来,曾国藩被世人公认为中国近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他本身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他一生著述颇丰,而其中最优秀的精华部分都体现在他一生所留下的1400多封家书中,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留下家书最多的人。

在这大量的家书中,主要体现出曾国藩忠,信,孝,悌,礼,义,廉,恥的治家原則。在很多封家书中反复告戒家人,儿子:

一,以俭持家,远离奢华,而且总结出了十六字的治家方针:人俭则兴,人勤則健,能勤能俭,永不贫戝。

二,读书不求当官发财,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做一个读书明事理的君子。读书应除傲气,戒自满,骄傲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而力戒自满才能取得进步。接人待物要廉洁,谦和,勤劳。

三,男儿须有刚强坚毅之气,慎独修身,专一有恒。他反复强调说,专一有恒,无事不成。

曾国藩一生都坚持教育家人,儿子做事要勤,不准睡懒觉。不给子孙留遗产,做官要清廉,以做官为发财为耻的三大原则。

正是由于在曾国藩的苦心教导下,两百多年来,自曾国藩以下八代所有家族中无一个“败家子弟“,出现在各阶层中有名望的人士共240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有200人,有的子女还留学欧美和日本,其中取得博士,硕士,院士,教授,高工等人材两百余人。所有这些,都归功于曾国藩的家书教育。一百多年来受到各界人士的崇拜和敬仰。

毛泽东主席年青时曾读过曾国藩的文集,曾国藩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这些书籍直至今日还存在他的家乡展覧館中。他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请问读完《曾国藩家书》你的读后感是什么

“富贵不过三代”是中国人定义一般家族盛衰的魔咒,还真的具有其普遍性。要想破解这个魔咒,是很多权贵梦寐以求的渴望,其实破解此魔咒之灵符就是《曾国藩家书》。

曾文正公是清朝的第一中兴名臣,也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楷模,其传世家书共三百余封,是历代保存完整、流传甚广的至尊宝典。表面上看是聊着家庭琐事,但至始至终贯穿着“格物、致知、诚心、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主线。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辈,父母,兄弟,妻儿,亲戚的浓浓的挂念的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以及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性训诫,后被人奉为至宝的家庭教育读物。 此类作品,在以前也有,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西晋时期杜预的《家戒》,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内容都是全面而备详!意在“ 整齐门类,提点子孙”。是儒家知识分子教育子女后代的典范因而得以广泛流传。

《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和爱。那一封封的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都是充斥着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身后的道德修养,那种对家人的浓浓亲情,然而,在现今社会中,由于交通的便利、通讯设备的兴起、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但是人们的感情却是与日淡薄。在利益面前,甚至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乎已经变得不堪一击,传统的“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金钱面前纷纷缴械投降。这是我们要认真反思的现象!

曾文正公熟读诗书、了解历史。参透了官场万象,悟出了一套“守穷留节”的官场绝学,用一幅自已撰写的对联勉励自己,:“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是他为人与从政的真实写照,正是始终如一地履行了既定的人生准则,在朝中 “上不猜疑,下不诟病”,不象今日之官僚,“格物不审,见道不明”者,最终是“修千年的道,毁于一铜瓜锤”。读《曾国藩家书》,在贪众如蚁的今天,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再回过头来看曾文正公的后人,到现在已经好几代人了,可谓济济之众,人人出类拔萃! 破解”富贵不过三代”之魔咒,等你参透了《曾国藩家书》的内涵,就有了破解魔咒的灵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