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指挥学的重要分支,山地战和地形学如何服务军事领域?有人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国军败得最惨的战役,究竟有多惨_山地_地形学_日军

本文目录

  • 军队指挥学的重要分支,山地战和地形学如何服务军事领域
  • 有人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国军败得最惨的战役,究竟有多惨
  • 一旦爆发全面战争,学哪些专业的人存活率最高
  • 为什么感觉这次全世界抗疫,学中国的都得到了缓解,没学中国的都恶化了
  • 人类将如何消灭战争
  • 科班出身的军事专家,在战争时是否具备上战场指挥作战的能力

军队指挥学的重要分支,山地战和地形学如何服务军事领域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应该是有资格的。

本人是军队指挥学下设二级学科——作战指挥学专业的博士。既然是博士嘛,所以喜欢“吹毛求疵”。纠一下题目,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军队指挥学的重要内容,山地战和地形学如何服务军事领域?

我军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地形学》教材

其实这个问题理论性太强了,想当年在红山脚下,青龙桥边,喝着香茶,抱着暖气,看着红叶,谈论这种纯理论的学术问题,都感觉枯燥乏味,而今天要在头条这种传播时事资讯、注重娱乐消遣、喜欢插科打诨的地方板着脸说这些,就更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不解风情了。但这个问题,我不回答,谁来回答?要是让哪个“网红”军事评论员或者军事自媒体“二把刀”给糟蹋了,我会心疼的!所以,只能冒着没有阅读量和点赞的危险往前冲,大喊一声:“同志们,看我的”!哈哈,先娱乐一下,下面说正事!

首先,分析一下山地战、地形学分别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

  • 山地战是一种作战样式,它与情报战、电子战、丛林作战、城市作战、特种作战,等等作战样式是一样的。这就像球类比赛中的蓝球、排球、足球一样,它们是并列的项目,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但每种球类都自己的打法。那么,在军事上,各种作战样式也是各有自己的战法,山地战只是在特定的地域遂行的作战行动而已。山地特种作战训练
  • 军事地形学是一门学科,是专门研究地形、地物、地貌的,以及在不同的地域遂行作战行动时的特点、规律等方面理论的科学。

学员实地测量和识图用图练习

  • 山地战和地形学两者关系紧密。可以说,要打好山地战,首先得专门学习、研究军事地形学,掌握好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有把理论搞通、搞透、搞懂了,再打山地战时,就能很快把握山地战的精髓,而不至于有理论上的迷惑和困扰。反过来,山地战打好了,也能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军事地形学。所以,也可以说,军事地形学是理论,山地战是实践,两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其次,讨论一下山地战和地形学如何服务军事领域?

  • 学好地形学,为“能打仗,打胜仗”奠定理论基础。作为一名军人,要打山地战,在学习研究军事地形学时,要掌握好山地的地貌特征、测量山地的方法、研究山川河流的方法、判定方位的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识图用图。更高的要求,应该了解山地作战的历史,经典的山地战是如何利用地形、地貌特征的,等等。只有掌握这些地理理论知识,那么在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中,才能不迷茫,有底气!开展军事军形学实地教学
  • 练好山地战,为打击来犯之敌提供实践支撑。要根据我国整个的地理特征,分析可能的来犯之敌,在历史上,我军曾在中印边境、中越边境都打过山地战,那么这些地方,特别是在有争议的地区,还会不会打山地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同时,要在地形、地貌相似的地区搞好演练,总结经验教训,掌握山地作战的各种战法。那么,在未来军事斗争中,通过有效的山地战,就可以更好地打击来犯之敌。这就是为军事领域服务的最好方式之一。组织山地战演练

最后,综合以上所述,山地战和地形学都是军队指挥学的重要内容,其中,地形学是理论,山地战是实践。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好理论是第一步,尔后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加强有针对性的山地战演练,在未来的反侵略作战中就会有所作为。这就是服务军事领域的最好形式。


本题理论性较强,由于水平有限,回答也比较枯燥。但人不能总是挑一些讨巧的事情来做,脏活累活不被理解的活,也得有人来干。我愿意做这样的人!

有人说“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国军败得最惨的战役,究竟有多惨

有多惨?历时仅一个来月的中条山战役,被俘3.5万,阵亡4.2万,12位国民党将军殉国,其中9位将军战死或自杀殉国,3位将军被俘后遭日军残杀,伤亡校级军官几百人,这是14年抗战史罕见的战况。殉国将军名单:

1、唐淮源——第3军中将军长

2、寸性奇——第12师中将师长

3、邢清忠——第65师中将师长

4、金述之——第3军军械处少将处长

5、王竣——新编27师少将师长

6、陈文杞——新编27师少将参谋长

7、梁希贤——新编27师少将副师长

8、金崇印——第17军少将参谋长

9、万金声——第15军少将附员

10、张世惠——第14集团军参谋处少将处长

11、刘克信——河北民军少将参谋长

12、李石安——第12师政治部少将主任

其中第3军中将军长唐淮源的自杀身亡,铮铮铁骨震撼日军,中国人的抵抗意志之坚决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是开战三天后的1941年5月10日凌晨,第3军阵地被攻破,上午时分,唐淮源率部退至温峪一带,打算由此撤往五福涧时遭遇日军,双方展开血战,唐部损失惨重,唐淮源率残部退往西边方向的大寺坪、马蹄沟,两天后12日退至尖山,又陷入日军重围,唐淮源组织部队进行突围,血战3次未能成功,此时天降大雨,唐部伤亡过半,粮弹耗竭,唐淮源仰天长叹大喝一声:“我如何能做俘虏?”说罢举枪自戕,部属拦阻不及,殁年56岁,可谓中华军魂!

其中寸性奇师长身负重伤由士兵抬着,为避免拖累部队突围,在转移途中拔剑自刎!年仅45岁,不愧铮铮铁骨中华好男儿!

其中梁希贤副师长在危急关头为避免被日军俘虏,毅然决然跳入黄河自杀,年仅41岁,又一位宁死不降中华好儿郎!

其中金崇印参谋长中弹被俘后,面对日军许以高官厚禄的威逼利诱,丝毫不为所动,日军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于7月16日枪杀了金崇印,年仅46岁,不愧为坚贞不屈的中国军人!

其中张世惠少将处长中弹被俘后,拒绝回答日军任何问题,与10余位军官一起被穷凶极恶的日军用机关枪扫射杀害,一位将军带领一群坚贞不屈的中华好男儿!

其中李石安少将主任突围时和妻子连同几个月的孩子一起被日军俘虏,经过高官厚禄引诱和酷刑,李石安始终不为所动,兽性大发的日军士兵竟然当面猥亵他的妻子,李石安怒从心头起,抄起地上的一把斧头,向日军首领砍去,10余名日军立即围攻过来,他一人持一斧力战众倭寇,终因不支被日军刺刀刺死,其妻子皆同时被杀。

李石安不愧为真英雄、真男人、真爷们儿!看到倭寇侮辱自己的女人,敢于义无反顾舍命相拼去保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妻子一起同生共死,可敬可叹!

尽管有这些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将领和军官,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勇敢士兵,但中条山战役还是以惨败收场,中日战损比高达12:1,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其一:

日军这次是全力决战,志在必得,防守的国军对日军实力缺乏清醒的认识,战前的中条山防线在卫立煌的26万大军对峙4个日军师团的情况下,的确保持了防线长期稳固,自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

但日军为进行中条山战役增兵至7个师团接近10万大军,这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明显向日军倾斜,可这时中条山的国军部队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把被称为“中条山铁柱子”的第4集团军抽调走了,这时中条山的兵力只剩下17万多人,这一增一减,中条山的中日军队力量差距就更大了。

其二:国军战前准备不足。

相形之下,日军却进行了认真的战前准备,部队进行山地战强化训练,可谓兵精粮足,而国军上层作战思想意识不足,下层部队更是没有做什么大战前必须的应战准备,就连最基本的粮食储备都没有做,以至于竟出现了在阵地上被远道奔袭的日军围困后“断粮”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

其三:国军指挥失当、甚至可以说混乱。

整个战役国军高层始终没有什么完整、缜密的作战计划,所以在计划周密、指挥得当、配合有力的日军进攻下,防线很快就被攻破,指挥建制被彻底打乱,将领找不到部队,部队找不到将领,陷入了各自为战的局面,有的部队做了顽强抵抗,但更多的部队失去统一指挥后纷纷溃退,兵败如山倒,这样的状况下战役焉有不败之理?!

致敬中条山战役壮烈殉国的所有英烈!


以上原创回答希望题主满意,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谢谢大家!

一旦爆发全面战争,学哪些专业的人存活率最高

一旦发生面战争、我可以跟你说、学什么专业都一样,只能说、在哪里生存几率比较大才对、就是说你的生存专业在高如果给你送乌克兰哪不还是一样当炮灰吗?

还有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小男孩就是最好的先例!可以说你什么专业都是泡影!

如果真的全面战争必须要选择环境、避开目标所要攻击的城市、才是生存的最高境界!

如果发生全面战争、可以说一线二线城市和工业区、生存几率比较低,因为这些城市一般都蕴含着国家战备所需要的根据地和保障着,所以说是必须在受打击范围之内。

如果战争爆发、首先是电力通信,石油、工厂这些都是要摧毁的对象!

生存几率比较低、二是如果要说生存能力最高的就是山区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能有效地避免、轰炸核武器,辐射,在说在山区也不会有那个国家在山区开炮,没有实质性上的意义!

二就是农村农村由于住户不集中相对来说、造成的伤害影响比较小、可以说打一个村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没有意义、在农村开炮解决不了战争根源!

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个人观点、想保卫祖国就上前线,不想掺入也不要给祖国添乱,好好干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保障好前线物质不要匮乏就行了、如果实在在不放心可以找个大山区,储备好战备物质就行啦!

战争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但有时候为了捍卫国家政权战争也是避免不了的。

为什么感觉这次全世界抗疫,学中国的都得到了缓解,没学中国的都恶化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中国是在对病毒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最先遭遇大规模爆发的紧急状态下,采取了危机管控措施,硬是把眼看要失控的危机关进了笼子,遏制住了病毒蔓延的具有第一个抗疫成功经验的国家。

那些不学中国经验的国家,首先是因为高高在上的傲慢,认为我一个先进发达国家跑去学一个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医疗经验,太掉份了。而且他们也认为以他们的经济、医疗实力新冠病毒根本就动不了他们。

其二、他们即便想学也学不来。中国强大的动员力、执行力、不惜代价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责任担当以及中国人民的主动配合这些元素是学不来的。这既是社会属性也是文化属性,那些以海盗起家过上好日子穿着绅士装的人根本不懂其中的内涵。

第三、初期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导致了全面蔓延的惨痛现实,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整个行政体系、医疗体系已经手忙脚乱,慌不择路,不用说学了,就是借鉴都很困难。

学中国的国家都是刚刚在产生扩散苗头的时候就果断出手了,没有让病毒有全面扩散的机会,比如韩国。日本虽然开头也是消极应对,但是他还是借鉴了中国的防治经验和医疗方案的,毕竟太近,他们能够从武汉的形势感觉到病毒的危险性。

学的最成功的当数塞尔维亚,因为他的国家比较小,中国无论是物资援助还是医疗专家援助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他们完全接受中国的经验教训和制导,所以很快控制住了疫情。

然后是伊朗和俄罗斯、越南等,无一例外,他们在眼见形势不由人的情况下,采取了断然的隔离措施,形势也不断好转。伊朗虽然发展形势也很凶猛,但是,也是全盘接受了中国的医疗方案,物资人员援助。

俄罗斯开头控制的很好,随着境外输入,现在形势也复杂化了,但是毕竟采取了隔离措施,比西欧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其实,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不是医疗,那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而是隔离。西方就是不愿意戴口罩更不愿意隔离,才搞成如今的局面的。

人类将如何消灭战争

人类社会,有压迫的地方就有战争,又如何去避免战争,形成一个安乐和陸的社会国家,靠的是用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逐步消灭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消灭一切帝国主义的霸权行为,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要实現共产主义,是要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去战胜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制度,在这漫长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用最完全,最先进的制度,用合理的方法,用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及事业,一定能战胜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制度,用一切力量反动世界霸权主义,最后共产主义必然会实現,人类就能消灭战争,给世界带来和平。

因此,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必须由全世界无产者,爱好和平的人民,联合起来,由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相互支持,共同斗争,在全世界范围内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霸权主义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在根本利益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消灭战争。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消灭战争的看法,谢谢大家,到此为止,下次再会。

科班出身的军事专家,在战争时是否具备上战场指挥作战的能力

科班出生的军事专家重在理论研究和分析研判,带兵打仗肯定是不行的,或许不如一名普通的基层指挥军官;主要因为理论研究与部队实际指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众所周知,部队军官分为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两种,活跃于银幕之上的军事专家更倾向于技术型军官。

▲局座张召忠在退役后依然活跃于网络,旨在普及国防教育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担任军职负责理论研究的军官存在,在我国这类科班出生的军官主要在各军事学院承担教学任务,同时推进各类军事理论研究工作,比如国防大学教授李莉和房兵、曾任海军战略研究所所长的尹卓、现任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和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网络研究中心主任的杜文龙、担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的罗援以及已退役的原国防大学教授局座等;近年来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活跃于我国各大军事节目,开展国防教育、军事知识普及以及热点问题舆论引导等活动。

▲有“中国军方鹰派第一人”之称的戴旭

这些军事专家作为国家军事领域智囊团的存在,长期从事军事前瞻理论研究,为国防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由于接受专业的军事文化学习、通过国外留学、担任武官以及参加相关国际军事研讨活动,积极与国际前端军事理论接轨,再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创作出一系列军事著作,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建议。美国人之所以自二战后长期引领世界军事理论发展,最主要原因在于其有庞大的智囊团存在,比如白宫第一智囊团兰德公司、胡佛公司等,正是这些智囊团前瞻性的研究、探索战争发展机理,才有了改变现代陆战的“空地一体战”,推动陆战由传统的机械化向信息化蜕变,成就了美国人世界霸主的地位,赋予美国军队世界各国难以望其项背的作战能力,保持美国长期占据世界军事理论的制高点。

▲李莉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军事专家,常以独特的见解深受广大军迷的喜欢

带兵打仗不是这类军事专家的分内之事,他们是军队基层干部培养的源头,通过研究军事理论,结合实际创造理论,再传道授业培养一批有一批的符合部队打仗要求的新型基层指挥军官,为提升军队基层指挥人员综合素质以及部队战术、战法创新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作出重大贡献;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当前活跃度最高的杜文龙大校

此外,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始之所以让这些军事专家出现在银幕之上,除了彰显我国军事透明度和体现军队建设信心之外,最更本的原因在于普及国防教育和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在开展国防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国民爱国主义教育,在舆论场他们可谓是功不可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