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的全文意思?三国管宁的成就_管宁割席_的人_北海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管宁 管宁割席 的人 北海

本文目录

  • “管宁割席”的全文意思
  • 三国管宁的成就

“管宁割席”的全文意思

“管宁割席”的全文意思

管宁和华歆在园中锄草。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仿佛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又选择扔了它。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带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扩展资料:

依据小故事,把管宁定性为不贪财、不趋势的君子典型,而把华歆定性为爱惜钱财,贪慕荣华的小人形象。因此,“管宁割席”,就跟“割袍断义”一样,比喻朋友间的友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者,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当朋友。

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军阀混战的动乱时代。管宁选择了“修身齐家”的道路,明哲保身,不趟乱世浑水,而华歆却把社会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积极地保民救世,走的是“治国平天下”的艰难道路。

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人,白丁。他一生不求闻达,苟且性命于乱世,授业读经终一生。

华歆字子鱼,山东高唐人。东汉末年,举孝廉,任尚书郎。汉献帝时,任豫章太守。孙策占江东,他很受器重。后被征入京。

北上后,华歆忠心耿耿,尽职尽责,深得曹操、曹丕、曹睿祖孙三代人的信任与器重,历任尚书令、御史大夫、相国、太尉、司徒,职务至高,位极人臣,为曹氏政权贡献出聪明才智,从而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三国管宁的成就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眗东南)人,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后代。东汉末年,局势动乱,管宁在辽东避乱三十多年,后还乡入魏,朝廷屡次征他入仕而不就,以布衣终老。管宁才高志清,满腹经纶留为自娱,连皇帝的敕令都不放在心里,无论如何,都是一直尊重自己的心意在生活。这也难怪世人对他的评价很高的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