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倡“快乐教育,释放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各位条友如何看待?对蔡美儿的家规的看法_孩子_教育_父母

本文目录

  • 如今提倡“快乐教育,释放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各位条友如何看待
  • 对蔡美儿的家规的看法
  • 那年声震美国的虎妈,蔡美儿,她的女儿在虎式教育下真的成才了吗你怎么看
  • 你是虎妈吗孩子现在教育的如何
  • 如何看待“吓唬式教育”
  •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扶弟魔和家庭教育有关系吗
  • 为什么说有远见的父母,都对孩子心狠
  • “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吗
  • 常有家长暴力教育孩子,你认为会不会管用想教育好孩子首先把自己素质提高,你认为呢
  • 虎妈蔡美儿和狼爸萧百佑教育出来的孩子,他们现在怎样了

如今提倡“快乐教育,释放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各位条友如何看待

中国式的应试教育包括中国式高考不从根本上彻底改革,不借鉴欧美日本先进教育模式理念,很难推行快乐教育,释放孩子的天性。

如果有人提倡再兴儒学,那更难了。只会培养出书呆子。

对蔡美儿的家规的看法

不准夜不归宿 ·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 ·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 ·不准有科目低于A ·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百度了下蔡,这也太狠了吧。 蔡美儿绝不认同女儿获得A以下成绩,她坚持女儿应在包括周末和假期在内的时间,每日要学习数小时数学、拼字游戏和练习钢琴和小提琴,不允许她们闲逛、在外过夜、长时间看电视和玩电游,甚至在校玩耍的故事,不仅让许多该书的读者愤怒,而且也让他们为自己的教养方式辩解。该书明显在暗示,严母教养的后代是来统治世界的,而西方父母溺爱下的子女是以病态教养方式迎接残酷的全球竞争。明显是病态教育,我只有第10是达到的。

那年声震美国的虎妈,蔡美儿,她的女儿在虎式教育下真的成才了吗你怎么看

我看了相关报道,好像她的两个女儿都很优秀。做为普通人,我还是不赞成虎式教育的,而且这个尺度真的很难把握,成功的例子远没有失败的例子多。

你是虎妈吗孩子现在教育的如何

自从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之后,好多妈妈开始注意对孩子的管理问题。

怎么管?

过于严苛是不是会束缚孩子天性,造成想象力匮乏?

妈妈们似乎更倾向于宽严并济的管理模式。

我希望自己是虎妈,在孩子生命之初,以严格固定规范的准则要求孩子。

习惯一旦形成,要更改它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有人做过尝试,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直接给他看生涩难懂的古汉语,逐字逐句给孩子教,孩子根本不觉得难还是易,因为他看到的就是这些,没有比较;慢慢的他认识了字,慢慢的能读出成篇的古汉语。

很多成年人都不愿去碰的文言文,在这个孩子眼中,就是平时常常吟诵的日常文字。

所以,孩子的可塑性极其大。你灌输给他什么,他就会长就成什么样子。

如果按照现在大多数家庭的认识,孩子其实是在自然的长大,跟随着家庭成员的性情嗜好性状,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就是这样。

孩子长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大人最多修剪一下长岔了的枝条。

虎妈蔡美儿不是这样,她主动地制定规则,选择严格限定孩子的行为和喜好。

她指定给孩子们必须这样做、这样学;极尽严苛。

不准在外面过夜。她养的是两个女儿,在美国,青春期的孩子是不限制对性的尝试的,因为似乎也无法限制;但虎妈蔡美儿把这个列在了首位。

参加玩伴聚会?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选择喜欢的课外活动?成绩低于90分?体育文艺拔尖,其他科目一般般?除外钢琴、小提琴还想选点别的乐器?今天太忙了,停练一天小提琴?

no!绝无可能。毫不通融。必须执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蔡美儿的规则就是家里面的法律。不容反驳。

我赞同蔡美儿的育儿观念。

在孩子一无所知的面对这个世界,毫无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大脑除了直觉,不具备任何经验的储备和知识积累的时候,家长制定规则,孩子去执行,这是最适合孩子的方式。

良好的规则,优秀的执行力,一定会锻造出优异的孩子。

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习惯是养成的,爱好的培养出来的;让孩子自由选择,是对孩子的误读和放任。

如果任由孩子的心意做出选择,后果是惨痛的。孩子的未来可能就是,没有未来。

那个不到2岁的孩子抱着手机打游戏,能玩好久;他的妈妈在我的办公室里谈话,为了能够安静说话,她把手机塞给了孩子,孩子非常熟练的操作着手机,放出来很大声的背景音乐,专注而热烈的打着游戏。

2岁!

这样的孩子你让他以后不玩手机?不打游戏?专心学习?

你抱怨说,白养活你这么大了,学习这么差、回家这么懒、和妈妈说话这么冲。

可是,妈妈,你没给他更好的选择啊。

有吗?没有。

你任由他的天性去选择了更安逸、更舒适、更不劳而获的方式去活着。

你不舍得他受一点点的苦。

制定家庭规则,执行力更重要!

执行不一定是铁面无私的,虎妈不一定就得板着面孔一副包大人全程黑脸的样子。

慈母,态度温和意志坚决,在制定好的家规面前,绝不让步。

让家规变成孩子遵守的习惯。

久而久之,最终受益的人,一定是孩子。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没有智商超群的天才,只有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坚持。

而父母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天,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把孩子养成你希望他长就的样子。

如何看待“吓唬式教育”

吓唬是一种善意的教育方式,是在过去儿女多时的常用方法,现在已经绝迹。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扶弟魔和家庭教育有关系吗

男女平等,女性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展示才能的舞台,使得许多女性的挣钱能力超过男性,经济上的自由和独立,给了女性照顾原生家庭的勇气和底气,产生了大量扶弟魔。

受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响,凡有男孩女孩的家庭,一般男孩受到的宠爱较多,女性天生的母性慈爱,使得许多姐姐也乐意让着弟弟,时间一长,姐姐弟弟把这种关系看成了理所当然,以致姐姐出嫁后仍把这种习惯自然延续。

扶弟魔和家庭教育有一定关系,父母从小应培养男孩的自主能力,教育他们要顶天立地,担负养家糊口和保护全家的重任。让男孩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男子汉。

女孩在出嫁后,赡养父母是应尽的义条,而对原生家庭其它成员的照顾要量力而行,不可被动和主动去当扶弟魔。

为什么说有远见的父母,都对孩子心狠

有远见的父母,他们会考虑到孩子的将来。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充满智慧的父母通常是非常理性的,他们对孩子"狠"一点,是想让孩子更加自律一点,为以后的生活做长足的准备。

但是这种"心狠"并不是在态度上对孩子凶狠,而是能够坚定自己的决心。如在孩子写作业时,当孩子不愿写了,父母不会宠爱孩子,而是会对孩子讲道理或用其他办法鼓励孩子完成作业。他们不会答应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一般来说,对孩子心狠的父母,其教育方式是控制型。他们会要求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和规则来做事。属于高坚定低和善型。他们担心如果自己不能控制孩子,那么孩子就不会按照自己理想的标准去发展。他们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爱看小说等等,就考不进好的学校,找不到好的工作,过不上好的生活。父母的担忧导致他们必须对孩子"心狠"一点,这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有远见的父母,他们看到了孩子的未来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现在很多大学生他们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考研都越来越难,因为人数也越来越多,竞争非常激烈。在我们这个保育院里,有的老师参加了几年的考试都没有考进来。还有很多朋友的孩子考研几年都没有成功。有的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还有的是因为笔试过了而面试又没过。若孩子没有前面的努力做基石,后面的考试又怎能轻而易举的通过呢?因此,现在不对孩子心狠一些,迟早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出局的。

"心狠"的父母在他们看到孩子努力的同时心里也是很心疼的。并不是漠视孩子的付出。我有一位同学的孩子从高三开始每天1点左右睡觉,父母也是非常心疼孩子的。给孩子做各种好吃的补身体,加强营养。我的孩子高考前没有太晚睡觉,但每天学习的时间也非常长,我们都希望孩子那时多看一会书,多刷一点题。而不要在考场上留下遗憾!如今,我同学的孩子被保送到北京人民大学,我的孩子考上广东一所大学。感觉那几年大家都没有白白付出。当然,在父母"心狠"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了这样的压力。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有的孩子因为承受不了有的有抑郁症,有的逃离学校自暴自弃。因材施教才符合教育理念的。

父母在对孩子"心狠"的同时,也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对孩子厉声恐吓。要多看看进步努力的过程,给予他们鼓励和适当的表扬。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感谢您留言关注和点赞,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吗

  1. “狼爸虎妈”并不是一两个人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有很多狼爸虎妈把孩子培养成材,比如蜚声世界的郎朗是“不打不成器”的典型,

    也有很多孩子因为父母的严厉教育,考入国内外顶尖名校。

    但也有很多孩子,因为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之下,性格胆小怕事,最后庸碌过一生,

    更有一些孩子,从小被父母粗暴对待,不知道如何正确与人相处,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对于狼爸虎妈的教育,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狼爸萧百佑,他认为棍棒之下才能出孝子,他认为“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

    如果孩子的成绩、品行达不到他的要求,就会打孩子一顿,

    为了在平日严格规范孩子的行为,他甚至为孩子定了“几不许”规则:

    比如孩子不能吹空调,不能随便喝可乐,甚至对冰箱门的开关都有规定。

    狼爸萧百佑还在内心定了一百多条规则,孩子犯不同的错误打的程度也不同。

    在狼爸萧百佑苛刻的教育之下,他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北京大学。

    美国华裔母亲蔡美儿教授是一个虎妈,她曾经写过《虎妈战歌》这本书,

    其中严格约束女儿的日常生活,她自称在教育中“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不正常手段,要求孩子顺着父母”。

    同时,她还为女儿定下十条戒律:比如每门成绩不能低于A,不能参加校园演出,不准看电视。

    在这种教育之下,虎妈的大女儿考上了哈佛大学,而另两个女儿在音乐上也颇有成就。

    狼爸虎妈的经历,一经媒体报道就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

    虎妈甚至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她的教育方法引起了众人讨论。

    长久以来,教育界一直强调赏识教育,

    人们认为要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要摒弃传统的批评式教育,多多赏识孩子的潜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要多说“你真棒”,用以代替“你错了”“你不行”。

    老师在授课中要解放孩子的天性,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的行为,

    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错误,孩子在积极的气氛中学习,快乐成长。

    但是一味地强调赏识教育出现了问题,

    比如美国 20 世纪一直奉行斯波克育儿法,强调的就是孩子中心主义,

    然而学生素质下降,带来了巨大问题。

    狼爸虎妈的出现,也开始让我们思考:赏识教育真的好吗?

    赏识教育一味赞同孩子个人能力,孩子长久以来生活在他人的赞赏当中,一直处于甜蜜的状态,很容易骄傲自满,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完全不加制止的赏识教育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赏识教育+惩罚教育”。

    赏识教育给予孩子肯定,发现孩子的优点,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孩子不断向前,超越自己;

    惩罚教育在孩子出错时为孩子“纠错”,为孩子建立规则,把惩罚的威慑力内化为孩子的内心思想。

    两者合而为一,彼此互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因材施教,赏罚并重。

常有家长暴力教育孩子,你认为会不会管用想教育好孩子首先把自己素质提高,你认为呢

回答问题前,我们先看一个故事,某个家庭有3个儿子,父亲对母亲有家暴的习惯,3个儿子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具有不同的表现:

大儿子效仿父亲,对其妻也有着家暴的习惯;

二儿子则看到父亲经常家暴母亲,认为这种方式极不可取,反而对老婆更好;

三儿子则看到父亲经常家暴母亲,认为这一切的根源是婚姻,便终身不娶。

上述这个故事,其实说明一个道理,在同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受教育者不同的态度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说明同样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对于不同的受教育者,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1、暴力教育到底管不管用?

暴力教育到底管不管用看看下面2个案例。

耶鲁大学华裔女教授蔡美儿是暴力教育的践行者,并且著书《虎妈妈的战歌》,在该书中主要讲述如何采用体罚、斥责甚至威胁等方式对2个女儿进行教育。当时在美国引起轰动,也由此蔡美儿被誉为“悍母”。蔡美儿的两个女儿在暴力教育环境下,大女儿蔡思慧2011年入学哈弗大学就读本科,然后考上了耶鲁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小女儿蔡思聪以全优A的成绩被耶鲁大学提前录取。

萧百佑喊出“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口号,被称为“中国狼爸”,并且因为三个孩子被“打”进北大而闻名。

上述2个案例无疑是成功的,对于这5个孩子而言肯定是管用的。但暴力教育方法是否适用于广大的孩子呢?我想并不适用,不然不会有多达50多个国家采用法律的方式禁止家庭实施暴力教育。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极力反对家庭暴力教育,这种方式即便管用,我也不会采纳。

科学的教育方法应针对孩子的特性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好孩子、好人才。


2、家长暴力教育孩子的危害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家长暴力教育孩子的危害展开了研究,我总结查阅的这些文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暴力教育容易使孩子学会攻击,增加孩子攻击行为。当父母使用暴力教育手段来管教孩子时,会让孩子认为攻击行为是标准的、可接受的、有效的,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些信念会促进孩子对攻击行为的学习。

  • 严厉的暴力教育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比较痛苦的经历,它可能会增加儿童的焦虑、警惕及忧虑感。

  • 亲子关系质量恶化。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肯定是极其反感暴力教育,如果持续性的进行暴力教育,则会伤害、恶化亲子关系。

  • 影响成年期心理健康水平。童年接受过多的暴力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会持续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


3、想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应自我提升

篇首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教育必须因材施教。而学校所开展的教育均是普适性教育,并不会根据孩子的个体特性进行教育,使得要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还必须依靠家长,家长必须进行自我提升,这样才能够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爱好、想法,才能够摸索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总之,暴力教育虽然有成功的案例,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并且暴力教育反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要科学的教育孩子,家长还是得自我提升,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虎妈蔡美儿和狼爸萧百佑教育出来的孩子,他们现在怎样了

看了新闻感觉还可以,蔡的两个孩子其实是美式的精英教育不到20岁去了十几个国家,当代的走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重要,因为书更容易得到,而且书的有用属性一直在下降。蔡还请了家教私教等。你说单纯严格到底占据多少比例呢?

萧应该说是虐待孩子吧,孩子长大应该有各种心理问题。

快乐教育是不行的,不想吃苦以后只能吃土。

其实有天赋异禀的并不需要家长怎么操心,多数都会成才。至于庸才那就学一门手艺。

以前最没出息的都去混娱乐圈了,现在娱乐圈都需要各种文凭不然就坐稳鄙视链的末端。

不知道怎么教让孩子野蛮的生长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最好的教育不外乎以身作则,孔子2000多年前早就这么干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