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哪些新方法可用于消灭埃及伊蚊幼虫?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_蚊子_幼虫_埃及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伊蚊 蚊子 幼虫 埃及

本文目录

  • 目前有哪些新方法可用于消灭埃及伊蚊幼虫
  • 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
  • 这是什么蚊子,以前没见过,腿长得像斑马,电蚊香都赶不走,该怎么办
  • 黑白色的伊蚊,见人就咬,在外界公共环境下如何工作,如何休息
  • 气候变化对“传病蚊”埃及伊蚊的全球入侵潜力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 伊蚊、按蚊、库蚊的区别
  • 蚊子吸点血不算啥,为什么要注射毒液呢

目前有哪些新方法可用于消灭埃及伊蚊幼虫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一种能传播诸如登革热、寨卡病毒和黄热病等疾病的蚊子,通常人们使用危害环境的杀虫剂消灭这种害虫。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生态友好的杀菌微胶囊,这种微胶囊由便宜的天然百里香油和玉米淀粉制成。

这种胶囊由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的一个团队开发,其活性成分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苯酚——称为百里香酚,其存在于百里香植物的精油中。该百里酚被包封在玉米淀粉壳内,该玉米淀粉壳也是可生物降解的。

当被放置在埃及伊蚊产卵的小水体中时,壳逐渐将百里酚分散到水中。然后,这种化学物质几乎可以杀死所有存在的蚊子幼虫,但不会以足以伤害人类的数量释放。

事实上,每粒胶囊的百里酚中只有20%在初次接触水时会分散。这意味着一次施用微胶囊可以通过五次下雨/干燥循环杀死幼虫。而作为一个额外的好处,蚊子不会发展对百里酚的抗性。

“我们成功地获得了一种与A. aegypti产卵表现完全相同的颗粒,”首席研究员Ana Silvia Prata教授说道。“当环境干燥时,它仍保持惰性并保持活性剂的保护。一旦与水接触,它就会开始膨胀并释放出杀幼虫剂。三天后,卵孵化和幼虫阶段开始,粒子开始向水中释放致死量的活性成分。”

科学家希望,一旦进一步发展,微胶囊可以由政府分发给公民,然后将他们放在盆栽植物、旧轮胎、瓦砾和其他可能存在积水的地方。根据最近的研究,这些地方的小水体约占蚊子滋生地的50%。

由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资助的一份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最近发表在《工业作物与产品》杂志上。

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

孳生习性:白纹伊蚊喜欢孳生在小型的积水容器中。家居周围废弃的缸、罐、桶、锅、泡菜坛、盆景、莲花缸、罐头盒、碗、杯等积水中。室内的插花瓶、水缸、痰桶和花盆托等积水。植物的茎叶等小型积水,如竹筒、叶腋、椰子壳、芭蕉叶、香蕉叶等积水中。白纹伊蚊除孳生在人居周围外,在远离人居的竹林的竹桶、树洞、石穴等积水容器中,也可孳生大量白纹伊蚊。

栖息习性:白纹伊蚊通常在孳生地周围栖息。如灌木、草丛、杂物堆积场等潮湿阴暗处。在轮胎和缸罐堆积场所,在缸、罐、坛、瓮、轮胎等容器内壁,轮胎和缸、罐等容器堆积的阴凉处,以及附近的树林、草丛等处栖息。在居民区房层附近的草丛、竹林、葡萄架、及空房内等地。在城镇基建工地内,孳生的白纹伊蚊,多数栖息在工地内部,比较集中在小型积水容器的内壁、工棚内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在人房内的蚊帐内、客厅、猪栏、缸罐内壁等处都可见到白纹伊蚊成虫的栖息。在竹林、树洞等野外孳生地,白纹伊蚊多栖息在附近的草丛和植物叶子下面。

昼夜活动规律:白纹伊蚊主要是白天活动的蚊种。每天有上、下午两个高峰,首峰出现在当地日出前后约1-2小时,末峰约在日落前2-3小时,通常下午高峰大于上午高峰。

季节消长:白纹伊蚊除寒温带外,其余3个气候带均有分布。由于南北温差较大,白纹伊蚊的季节消长也不尽相同。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降雨量的不同,白纹伊蚊早春出现的时间也不相同。

长江以北地区。大连市6月下旬出现4龄幼虫和蛹。北京6月上旬发现幼虫,中旬发现成虫。河南南阳4月有白纹伊蚊出现。在长江流域,上海和成都3月发现幼虫,4月下旬出现成虫。

亚热带地区。福建、广东和广西,白纹伊蚊幼虫终年可以孳生,但1龄幼虫和成虫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福州市3月发现1龄幼虫,3月下旬出现成虫。广东中山县2月上旬出现1龄幼虫,3月初发现成虫。广西防城1月下旬出现1龄幼虫。

热带地区的海南岛,白纹伊蚊终年可以孳生。随着纬度的增高,气温的下降,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虫出现的时间也随之而推迟,广西防城白纹伊蚊幼虫出现的时间比辽宁大连市早5个月。

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虫的季节消长,与各地的气温和降雨的早晚及降雨量多少有密切的关系。长江以北地区,高峰出现时间较晚,且峰期也较短。

越冬:白纹伊蚊是以卵越冬,自12月半至2月底,越冬期约二个半月。

这是什么蚊子,以前没见过,腿长得像斑马,电蚊香都赶不走,该怎么办

我是东北人,去年在上海市里打工,最大的感受就是蚊子多,而咬人特厉害,咬一口就起个大包,早晚都不敢上厕所~!

我们北方草原蚊子也不少,但同上海都没法比,上海的蚊子咬完十天都不好,北方的蚊子毒性小,咬完两天就好了~

黑白色的伊蚊,见人就咬,在外界公共环境下如何工作,如何休息

昨天去小叔家的桃园摘桃子,结果进去没有十分钟,我穿着短裤的腿就被叮得面目全非,而叮咬人的蚊子大都是腿部和身体上有白色条纹的蚊子,它们就是伊蚊。伊蚊不同于普通的蚊子,因为普通蚊子昼伏夜出,只会在晚上才出动叮人,而伊蚊白天就会出来肆无忌惮叮咬人,而且它们敢在你的注视下趴到任何一个皮肤裸露的位置大快朵颐。正因为这样,伊蚊让许多夏天在户外工作的人头疼不已。那么,伊蚊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如此凶猛?在户外工作如何防止伊蚊的叮咬呢?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伊蚊。

伊蚊是“何方神圣”?

对于我国来说,伊蚊是“外来物种”,早在二三十年前我国主要的蚊子是中华按蚊和库蚊,它们都是典型的昼伏夜出的蚊子,其中按蚊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上(翅膀除外)没有任何的斑点或者斑纹,体色以灰色为主,而库蚊体色以浅褐色为主,腹部有浅灰色的基带。它们白天喜欢躲在阴暗处,晚上才出来觅食。所以,许多小伙伴小时候都见过老人白天在外面的树下乘凉。

而伊蚊就不同了,它们与按蚊习性正好相反,它们白天疯狂活动,晚上反而会消停一会,所以,在当下,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都笼罩在蚊子的阴影之下,尤其是伊蚊,它们见人就叮,难怕我们的巴掌都呼上了也不会逃走。在我国“入侵”的伊蚊主要有两种: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和埃及伊蚊,只不过,埃及伊蚊目前主要集中我国南方沿海的几个城市,比如两广、云南、海南等地,而白纹伊蚊就不同了,它们从南方到北方,甚至是东三省都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种群数量。

最初白纹伊蚊是从东南亚热带地区传过来的,起初在我国的南方较多,但是没想到进入我国后,白纹伊蚊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在温带、甚至是亚温带地区都能生存,到目前为止,白纹伊蚊已经从东南亚入侵到了世界多达80多个国家。(下图为白纹伊蚊的分布图)

白纹伊蚊相比较其他蚊子来说,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它们的身上有明显的白色斑点和斑纹,并且就连腿上都有白色的斑纹,这就是它们名字中“白纹”的由来。

其实,仅仅是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还不足以让白纹伊蚊如此的猖狂,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繁殖习性。我们常见的按蚊和库蚊的繁殖非常依赖于水源,而且还比较的挑剔,它们喜欢有水草的野生水域。但是,白纹伊蚊不同,它们可以在任何有水的地方繁殖,甚至是一个破旧的存了不到半瓶的矿泉水瓶中,正是因为它们对繁殖地的不挑剔性(还躲过了野生水体中的天敌,比如鱼类),再加上人类生活区内可以存水的地方太多了,所以,白纹伊蚊才入侵我国几十年的时间,已然成为了优势种,而且还是最让人抓狂的蚊子,没有之一。

在户外工作如何尽可能少地被白纹伊蚊叮咬呢?

白纹伊蚊是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媒介,据统计,美国是受白纹伊蚊传播的西尼罗病毒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自1999年,白纹伊蚊入侵后才开始传播,到了2003年,仅一年就造成了9862例感染,其中264人死亡。可见,白纹伊蚊的危害极大。

从觅食角度看,白纹伊蚊与我们常见的按蚊一样,都是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汗液等来定位目标的,在夏季,尤其是户外工作,人的出汗量大,新陈代谢快,极容易被伊蚊锁定。因此,面对无处不在的白纹伊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一下:

第一,穿长裤长袖。虽然夏季户外工作穿长裤长袖有些不太合理,但是现在夏季的长裤比较的薄,长袖也可以用防晒服来代替,这样减少了暴露皮肤的面积,有利于躲避白纹伊蚊的叮咬。另外,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蚊子更喜欢深色的衣服,比较不喜欢浅色的衣服,而在夏季浅色的衣服更加的凉快(黑色吸热),所以,选择颜色较淡(紫色、黑色、黄色除外)的长裤长袖对于防白纹伊蚊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第二,少涂化妆品。在夏季户外工作,新陈代谢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根据实验表面,在同等其他条件下,蚊子更喜欢涂了化妆品的人,这是因为化妆品中大都含有十八烷酸,十八烷酸又称硬脂酸,它是由油脂水解而成的,说到底还是脂肪酸的一种,而脂肪酸的味道是能够吸引更多的蚊子的。因此,如果是经常外出,夏天尽量的少用或者不用化妆品,能够有效的减少蚊子的叮咬。

第三,涂抹防蚊产品。在开始我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我去摘桃的经历,在去之前,我也是做足了准备,虽然没有穿长裤长袖,但是所有皮肤裸露的位置全部涂抹了花露水,而且我还带了一瓶花露水,当发现被咬后,我怀疑是户外风把花露水的气味都吹散了,所以接着又喷了很多,但是结果很无奈,一只白纹伊蚊对着我刚喷的地方就叮了下去,可见花露水貌似对白纹伊蚊没有太大的作用。回到家之后,我妈告诉了我一个办法,那就是风油精,之后我涂上了风油精,去院子里的小菜园旁边待了一会,发现果然白纹伊蚊都绕道而行。因此,建议夏天在户外,带一瓶风油精,能够有效的防止白纹伊蚊的叮咬。

当然,以上只是尽可能防止被白纹伊蚊叮咬的一些方法,我认为对付“入侵物种”最好的办法就是“连根拔起”。那么如何把白纹伊蚊连根拔起呢?我们还是要从它们的习性上找到突破口,白纹伊蚊非常不喜欢野生水体内产卵,反而喜欢在人类居住地内寻找一些可以盛水的器具产卵,一方面水中没有天敌,一方面孵化后就能找到猎物(人),所以,我们可以积极的清理一下自己居住附近可以存水的地方,比如旧轮胎里、破旧的瓶瓶罐罐里,这这些地方的水清理干净或者直接喷上杀虫剂,可以将伊蚊的卵和幼虫杀死,尽可能的减少它们的种群数量。

蚊子的幼虫孑孓

总结

回想小时候,虽然当时的条件比较差,但是夏天除了晚上很少会被蚊子叮到,如今条件虽然变好了,但是蚊子对人的困扰不减反增,这就是因为白纹伊蚊的“入侵”,这种比普通蚊子更加猖狂、吸血量需求更大的伊蚊成为了我们夏天主要的困扰。对于夏季还经常外出的小伙伴,可以通过穿薄一些的长衣裤,少涂化妆品以及携带和涂抹风油精的方法尽量的避免伊蚊的叮咬,不过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伊蚊的繁殖入手,尽可能的清理居住地附近可以存水的地方,慢慢的让它们无处遁形。

气候变化对“传病蚊”埃及伊蚊的全球入侵潜力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许多物种的生存条件,常见的传播疾病的蚊子埃及伊蚊也不例外。一项对气温上升对这些昆虫适宜栖息地的影响进行建模的新研究发现,这类地区正以稳定的速度扩大。科学家警告说,这种蚊子可能会在10年内在欧洲南部地区普遍存在。

埃及伊蚊是一系列疾病的传播者,包括登革热、寨卡和黄热病,主要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但随着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推动了全球气温的上升,伦敦帝国学院和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气候变化如何帮助它们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

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温度对蚊子在卵、幼虫、蛹和成蚊阶段的影响。然后,这些观察结果被编译成一个单一的 “表观模型“,以计算出在给定的天气条件下,蚊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地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然后科学家们将1950年至2050年世界温度和降雨量的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输入到模型中,以研究埃及伊蚊在不同地点的有效生长和繁殖能力。这些预测基于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一种是大幅削减排放,另一种是完全不采取行动。科学家们表示,从1950年到2000年,世界已经以每十年1.5%的速度变得更适合埃及伊蚊的生长。如果实施他们的模型中的减排措施,到2050年,这一速度仍会增加到每十年3.2%。而在照常运行的情况下,十年内可能会增加4.4%。

“这项工作有助于揭示现在不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在长期成本,”伦敦帝国学院的Kris Murray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蚊子物种很可能已经从最近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化中受益。但这种适宜性的增加现在也开始加速了。我们预测,大幅削减排放可以帮助减缓这种情况。”

根据该团队的计算,按照我们目前的排放路径,到2050年,埃及伊蚊的入侵边界将以每年6公里(3.7英里)的速度前进,这比历史数据快3.5倍。该团队表示,在欧洲,到2030年这个推进速度可能会看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和土耳其的部分地区为该昆虫提供 “持续的适宜性“。

“通过将实验室中的生物学知识转化为环境适宜性地图,我们认为我们的方法可以为气候变化下的蚊子和可能的疾病管理提供当地特定的和政策相关的见解,”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主要作者Takuya Iwamura博士说。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伊蚊、按蚊、库蚊的区别

伊蚊、按蚊、库蚊传播疾病不同,生存区域不同,生存周期不同。可以通过外形特征来区别。

1、传播疾病的不同。库蚊能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黄热病与登革热就主要通过伊蚊传播。中国常见的四大传疟媒介为按蚊。

2、生存区域不同。按蚊多分散躲在室外洞穴中,部分在居室、畜舍内越冬。伊蚊多在白天活动。库蚊多见于北方。

3、生存周期不同。按蚊生活史从18天至数周不等。库蚊生活史10~14天,天气冷时可能长些。伊蚊生活史可短到仅10天,气候凉时可长达数月。扩

伊蚊

伊蚊,是一种蚊科库蚊亚科伊蚊属昆虫,伊蚊属蚊虫通称伊蚊。分布于全世界,是蚊科中最大一属,近1000种,中国有100余种。作为蚊科昆虫,伊蚊非常招人厌。伊蚊会传播很多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黄热病与登革热就主要通过伊蚊传播。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后,伊蚊又开始逐渐成为寨卡病毒传播元凶,使得全世界人民“谈蚊色变”。

按蚊

按蚊(Anopheles) 无脊椎动物。 体多呈灰色,翅有黑白花斑,刺吸式口器。静止时腹部翘起,与停落面成一角度。雌虫吸取人、畜的血,传播疟疾和丝虫病等。又称疟蚊。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常见的四大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和雷氏按蚊( Anopheles lesteri) 。幼虫多喜在有水草、阳光照射的天然清水中孳生;成蚊多分散躲在室外洞穴中,部分在居室、畜舍内越冬。

库蚊

库蚊(Culex)为双翅目,蚊科,这种虫类属的若干物种总称。属于完全变态虫,幼虫于水中发育,雄性成虫吸食植物汁液,雌性于繁殖期吸收人畜血液补充营养,能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中国常见的种类为致乏库蚊(Culex fatigans)、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mchus)等。

蚊子吸点血不算啥,为什么要注射毒液呢

蚊子是毒液来源并不是来自蚊子本身,而是蚊子吸食的其它动物的血,各种动物的血内含有不同的病原,所以这就带来了蚊子的间接传染。

大家应该还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只有雌蚊子才吸血,而雄蚊子是不吸血的。雄蚊通过摄取花草树木的汁液就可以满足日常的新陈代谢,而雌蚊除了摄取花草树木的汁液外,还需要依靠摄取血液中的蛋白质来促进自身的产卵能力和抗寒能力,一般来说没有摄取蛋白质的雌蚊一次只能产25枚左右的蚊卵,而摄取了蛋白质的雌蚊产卵能力可以提高十倍以上,一次性可以产250枚以上的蚊卵。

2020年6月8日据英国《太阳报》报道,美国将在两年内释放百万只转基因的雄蚊来阻止蚊子带来的疟疾等疾病的传播,这个是依靠转基因的雄蚊和自然界的雌蚊交配,产生的后代雌蚊会全部死亡,从而达到转基因灭蚊的效果。

病毒是非常恐怖的,并不是以大小来比较其能带来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蚊子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死亡人数在70万以上,像我们熟知的蛇,每年造成死亡人数在5万人左右,这两个数字可以感受到蛇和蚊子到底是那种动物更加恐怖了,所以说千万别小看了蚊子叮我们的身体,一定要加以重视和加以防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