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是上天派去迷惑商纣王的,姜子牙为什么要斩首妲己?九尾狐为何在先秦时代,它们被视为瑞兽称其“世平则出为瑞也_妲己_纣王_商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魅惑君王 妲己 纣王 商朝

本文目录

  • 妲己是上天派去迷惑商纣王的,姜子牙为什么要斩首妲己
  • 九尾狐为何在先秦时代,它们被视为瑞兽称其“世平则出为瑞也
  • 苏妲己体内是男狐狸,那么当她去魅惑纣王时,是啥想法和杨戬谈恋爱时又是啥想法
  • 如何评价王丽坤的演技,她演的妲己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 冤枉她了原来妲己不是个魅惑君主的狐狸精,河南一古墓道出实情
  • 夏商周亡国真的和三个女人有关吗

妲己是上天派去迷惑商纣王的,姜子牙为什么要斩首妲己

天下立于道义,武王伐纣是仁义之举,以有道伐无道。大凡得国正,都是在名正言顺的情况下达到的,天下感其仁义,故人心顺从,江山稳固,国祚可长久。

在天下义理的驱使下,作为助纣为虐的妲己,自然为天下人所不容,姜子牙为西周立国考虑,不能不斩妲己以谢天下。苏妲己进宫作纣王妃、王后,祸乱后宫,让纣王筑鹿台摘星楼,建酒池肉林,设虿盆,造炮烙,残忍害死黄妃、姜王后,逼走殷郊、殷洪,烙死商容,剜心比干,剖孕妇,敲碎过河父子骨髓,……。妲己罪行,罄竹难书,虽然她受女娲娘娘之命,惑乱纣王,但其助纣为虐,心狠手辣,斑斑罪行,已成人神共愤,为天地所不容。大周立国,如果因妲己惑乱纣王有功,不加伏诛,如何伸大义于天下?天下臣民如何能心服?

因此,苏妲己这个差使,无论如何都是推磨挨磨棍的差使,纣王不灭,完不成任务有罪,纣王被灭,惑乱朝纲,残害忠良,完成任务,也得死。反正有功无功都得死,再没有比这更倒霉的差使了,在执掌生杀大权的主子面前,妲己不愿接受也得接受。好在妲己在惑乱纣王期间,也享尽了人间富贵,受死也当不亏吧??

九尾狐为何在先秦时代,它们被视为瑞兽称其“世平则出为瑞也

一提起九尾狐,马上就会想起炮烙比干,毁掉殷商的妲己,但是实际上《封神演义》是明朝才出现的一部小说,书中虽说了很多妲己不堪,祸国殃民的事情,但是章回之初就交代了妲己之所以这么操作,完全是因为纣王醉酒,在女娲宫题诗亵渎上神所致。换句话说,妲己也就是由于自身优势受命而为,只不过过分关注了老板要求的结果-毁掉殷商百年基业,而在过程上操作不当造成名声尽毁的结果。实际上,妲己出生的九尾狐族,在先秦文化中就有记载,并且还是赫赫有名的祥瑞之兽,天下太平才会现于人前。之所以古人有这样的说法,笔者觉得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山海经》和上古传说中,它是祥瑞之兽。

《山海经》作为中国上古三经之一,就记载:“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东晋风水大师郭璞读到此,注解说,这就是传说中提到的九尾狐。很多人一看到“能食人”,就觉得是恶兽,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不能吃人,根本就不是判定某种动物好坏的依据,如果只吃坏人呢?比如传说中的另外一个瑞兽-麒麟。《山海经•大荒东经》注明“青丘之国,有狐,九尾。”那就说,他们是成群生活在一起的,如人一般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郭璞对此注释说:“太平则出而为瑞也。”,意思就是说太平盛世,瑞狐就会出现,这是祥瑞的征兆。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从何而得此结论,但是以郭璞的生平以及“风水鼻祖”的名声,我们是有理由相信,他是参考其他文献得此结论的。

另外,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龙龙。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按此来说,九尾狐族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又搬到了涂山或者有分支在涂山开枝散叶了,并且还有一只女狐狸嫁给了禹,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世袭制的王朝。这一说法简直就是将涂山女狐视为夏之女祖,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其带给九尾狐一族的荣耀也是可以想到的。出于家族祖先崇拜,九尾狐也会被视为祥瑞之兽,甚至家族保护兽的。

二,狐狸本身长相讨喜,九尾狐又是狐中极品,所以被更多人喜欢和赞美。

狐狸不同于老虎,狮子和狼等野兽,它们喜欢在人聚集地附近活动,虽然也干些偷鸡的勾当,但是由于更接近于人类生活而很早就被人所熟知。据说,前苏联生物学家季米特里·贝利耶夫曾经想通过驯化狐狸来还原狼是如何进化成狗的过程。他选择了130只银狐,带到诺沃斯博瑞斯克,按照只选温顺的个体进行繁殖的逻辑逐代驯化。到第35代狐狸的时候,他发现它们出现了明显像狗的行为——它们会见人就摆尾巴,还会为引起人的注意而可怜地哀叫,舔人的脸庞。狐狸长相可爱,颇通人性,又很讨喜,所以古代就有很多与狐狸居住在一起的人的记载,虽然有些诡异,但也未必不可信。人们出于对狐狸的喜欢和对其行为的不解而幻化出对狐之至尊-九尾狐的崇拜也是有可能的。

三,因“狐”与“福”谐音,九尾狐被人们所喜欢和崇拜。

除了以上两点,我国又一直有因音而形,借物寓意的传统,所以狐狸的形象也经常被用作福禄吉祥的纹饰,九尾狐作为狐中至尊,吉瑞异常也是可以理解的。清代的蒲松龄通过《聊斋志异》就描写过很多美丽的狐仙,每每想起其中的故事,都会有种意味犹尽的感觉。狐大仙可不是浪得其名,在很多传说中都是喜欢帮人的。

苏妲己体内是男狐狸,那么当她去魅惑纣王时,是啥想法和杨戬谈恋爱时又是啥想法

《封神演义》开播时,楼兰娱姐第一想法是旭凤穿越了?当九尾狐一出场的时候,我脑海里全是旭凤和锦蜜的画面。难道《封神演义》里竟然也有这两位上仙的身影?可往下看,原来是九尾妖狐。

他依靠吸食别人的灵魂为生,可以说只要是美好和纯净的灵魂,他都会想办法得到。他的出场惊艳了我,一双丹凤眼妖媚又不失古怪,真的让人觉得主角出现了。

原来他不是来救瑶姬的,他是想要吸取她美好的灵魂,他的一句:仙女下凡间就是为了勾引凡人的?让我觉得九尾狐实在是太风趣幽默了。想必九尾狐之后会和苏妲己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根据预告九尾狐会和苏妲己有感情线,很是期待哦。

那么,今天说的主题是苏妲己体内是男狐,那么她去勾引纣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还有苏妲己和杨戬恋爱又是什么感觉呢?

其实一句色就是空,空即是色可以解释这一个问题。皮相只是外表。纣王暴躁爱杀戮,还十分的没有人性,把人命看成草芥。对于这样一个暴君,美色是一种诱惑。九尾狐魅惑纣王,苏妲己是借力报仇,无可厚非。

两个人的灵魂是没有结合的,苏妲己付出的是自己的身体,而九尾狐付出的是自己的妖术。所以是九尾狐魅惑了纣王,而不是苏妲己。

纣王要的就是这一种虚幻飘渺的感觉,而九尾狐可以用妖术实现,苏妲己只是执行者。只能说魅惑纣王是不需要考虑男女性别的,只要可以给予他想要的幻觉即可。

苏妲己是九尾狐一直想要的灵魂,说明苏妲己的灵魂还是不能够让九尾狐随意拿去的。人只有心甘情愿的把灵魂交给九尾狐,九尾狐才可以食用。

所以在没有魅惑纣王的时候,苏妲己的灵魂还是自己的。九尾狐还不能够完全控制苏妲己纯净的灵魂。

至于苏妲己和杨戬谈恋,苏妲己还是苏妲己,没有九尾狐的魅惑。他们是情到深处,两情相悦而已。苏妲己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是爱着自己的哥哥杨戬的。这一点是没错吧?这里根本没有九尾狐什么事情。

或许就是因为苏妲己和杨戬的恋爱刺激了九尾狐,让他也想要尝试一下恋爱的感觉,这可能是比灵魂还要美好的东西。

九尾狐看到苏妲己的无奈、屈辱和不得已,当他和苏妲己灵魂合一的时候,或许才感受到了苏妲己的心中所想。

所以说一种是戏弄魅惑,一种是真情流露。不过编剧也是脑洞大开了。还记得《丑女钟无艳》吗?就是一个狐狸魅惑君王,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这一只狐狸变来变去的,其实狐狸的性别是没有定的,最后这一只狐狸竟然爱上了钟无艳。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喜欢邓伦在《封神演义》中的表现吗?觉得他的演技如何?欢迎大家关注楼兰娱姐,一起追剧聊剧哦~~

如何评价王丽坤的演技,她演的妲己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谢邀

新版的封神演义正在热播,摒弃传统印象中的封神演义,新版的其实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苏妲己其实不仅仅是大家印象里祸国殃民的形象,王丽坤版的苏妲己在出场时就代表苏府向灾民施粮,展示出单纯善良的一面。而且此剧汇聚了众多有演技的好演员,虽然剧本上有瑕疵,但是后面应该会很不错。而很多人想知道王丽坤的这个苏妲己评价怎么样呢?让小编来告诉你们吧。

《封神演义》正在热播,对于王丽坤版本的妲己争议还蛮大的,她所饰演的苏妲己太过清丽,对比温碧霞多了一份稚气,所以在剧迷心中最好的妲己是温碧霞版本,真是天生媚骨,一般人没办法超越。

王丽坤版本的妲己多了一份甜美,毕竟她在剧中有很多感情戏,而且还多了一份柔软,面对家仇国恨,她选择牺牲自己,这种大义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很多网友觉得王丽坤版本的妲己太端庄了,甚至还没有邓伦所饰演的子虚惊艳,不过前期的苏妲己属于清纯类型的女子,到了后期才会黑化,前后差距还是蛮大的,想必黑化后的妲己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王丽坤版本的妲己还是有很大惊艳之处的,但剧迷心中对温碧霞出演的妲己记忆是最深刻的,温碧霞完美的将妲己这一角色体现了出来,最有味道也是最具有女神范儿的,至今令人难忘。

剧中,纣王为了得到苏妲己,不惜让整个冀州城的百姓作为陪葬,苏妲己为了守护城内的百姓,选择进入朝歌,但纣王还是没有放过冀州的百姓。

而妲己的父母也是被纣王间接害死的,她想要为父母报仇,但仅凭一己之力是做不到的,所以才和狐妖子虚达成协议,只要子虚帮助她复仇,妲己就会把自己的魂魄交给他。

妲己因为复仇彻底走上了黑化的道路,变得肮脏不堪,她和杨戬的感情成为过眼云烟,毕竟她已经走上了这条不归路,想要回头为时已晚,所以“昔日兄妹”变成了敌人,这种虐心的剧情不禁让人充满期待。

冤枉她了原来妲己不是个魅惑君主的狐狸精,河南一古墓道出实情

谢邀!

苏妲己这个女人在大家的认知中,用来形容的词汇就是“祸国殃民”、“魅惑君上”、“红颜祸水”之类的 ,总之都是很不好的印象。而河南发掘出来的一座古墓,揭开了苏妲己的真实面目,让大家发现原来千年来都冤枉了她。

苏妲己与夏朝的妹喜、周朝的褒姒以及春秋的骊姬合称为四大妖姬。传说中妲己是千年的狐狸精化成人形,奉命蛊惑纣王,而纣王也很吃这一套,在妲己的魅惑下,商纣王纵情女色,杀了众多忠臣,导致商朝灭亡,而他自己也被遗臭万年。影视剧中的苏妲己形象也是和传说中一样,无论是《封神演义》中的还是动画版的《哪吒传奇》,大家都对妲己这个角色恨得牙痒痒。然而大家实在是被影视剧 误导太深了,真实历史中的苏妲己 绝不是像影视剧中那样祸国殃民。

十九世纪末,河南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考古专家考察之后,发现这是商纣王的墓,而且旁边就是苏妲己墓,专家进行挖掘后,发现了苏妲己的真实面目,才知道原来她只是个普通的比较受宠的妃子而已。两座墓中出土了许多殷商朝时期的物件,主要是一些陪葬品,另外墓中还有很多龟甲和兽骨,且上面刻了许多文字和“卜辞”。根据这些“卜辞”,人们重新认识了商纣王和苏妲己。

商纣王是帝乙的小儿子,本名帝辛,“纣王”的名号是周武王强加的谥号,为了让他背负恶名。大约在1076年帝乙去世,帝辛即位,成为了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此时的商朝国力很雄厚,而帝辛也是国内少有的历害人,他的力气是商朝最大的,是一位孔武有力的帝王。但是历史上商纣王爱好美色倒是和影视中如出一辙,《左传》记载,公元前1047年,年近60岁的帝辛发动大军攻打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根本不是 商朝的对手,商朝大军略一进攻,有苏部落便已溃不成军。最后部落的首领选择投降,向商朝进攻了大量的牛羊和马匹,知道帝辛喜欢美女,又献上了许多美女,苏妲己就是其中之一。

接受了有苏部落的进贡,帝辛也没有赶尽杀绝。此时的苏妲己只是一位普通的被进献给获胜方的“玩物”,也相当于是被迫和亲,有苏部落的弱小也注定苏妲己到了商朝之后并不会有多高的地位。尽管苏妲己美艳动人很讨帝辛的喜欢,然而帝辛虽然爱美色,但他也是一个刚愎自用,热爱征服的人,所以他这样的性格不会轻易被一个女人蛊惑的。而商朝最后的灭亡,完全是因为帝辛过于骄傲和张狂,周围树敌过多,最后走向灭亡。

周朝与商朝的矛盾也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姬昌继位后,他的儿子伯邑考被送到商朝作人质,但是因为不小心得罪帝辛而被杀害,死后帝辛还将伯邑考的的尸体做成肉羹,赐给姬昌。姬昌哪能忍得了这样的屈辱和仇恨,于是他联系了很多盟军,一起对抗商朝。牧野之战中,帝辛的哥哥微子启带领十七万大军和周武王的联军对抗,但是被周武王的联军打败。之后周朝带领大军将帝辛围困在城中,兵临城下,城破之时就是帝辛的丧命之日。底薪自己也知道躲不过去了,于是他登上鹿台自焚而死,而周武王军队进入朝歌城后,斩杀了帝辛的妃子,包括苏妲己。

牧野之战

而我们所听到的传说中的商纣王和苏妲己的故事,是因为周武王为了证明自己灭亡商朝是为民除害,是正义的,所以他为帝辛强加了恶名,不断地 黑化贬低他。而最冤枉的就是苏妲己,被牵扯进周武王的“抹黑计划”,给她安了一个祸国殃民的蛇蝎美人的身份,将二人的名誉毁的一败涂地。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夏商周亡国真的和三个女人有关吗

夏商周亡国与三个女人有关,夏桀因宠爱妹喜,亡国被俘。商辛因宠爱苏妲己而生死国亡,西周幽王因宠爱褒姒烽火台作为褒姒一笑了之。落得外敌犬戎之手。这是前朝事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