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山涛的故事?山涛的介绍_吏部_名士_竹林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山涛 吏部 名士 竹林

世说新语山涛的故事

山涛的故事:山涛曾前后两次担任吏部官职选官,几乎考察遍了朝廷内外百官,一个人才也没有漏掉;凡是他品评过的人物,都名副其实。唯有陆亮是皇帝直接下诏选用的,山涛曾有过异议,为这事力争过,皇帝没有听从。不久之后陆亮因为受贿而被撤职。这个故事说明山涛是一个很看重德行的人,对选拔考核人才有他过人之处,总是名副其实,无一错漏。

山涛的介绍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1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司马炎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未几,卒,谥曰康。2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袁宏在《名士传》中称山涛等七人为“竹林名士”。3山涛前后选举百官都选贤用能。在武帝下诏罢除天下兵役时,认为不应该废除州郡武备,他的论点很精湛,众人都认为“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后来天下混乱,州郡无力镇压,果如山涛所言。(概述内图片来源4)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