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耍卖艺的弱女子,变成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的王聪儿是怎样的人?嘉庆帝时白莲教大起义为何没能推翻清朝_白莲教_起义军_起义

本文目录

  • 从杂耍卖艺的弱女子,变成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的王聪儿是怎样的人
  • 嘉庆帝时白莲教大起义为何没能推翻清朝
  • 太平天国运动真的死了1.6亿人吗白莲教起义真的死了1.1亿人吗
  • 清朝白莲教起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有多大
  • 历史上著名的白莲教起义都有哪些
  • 谁帮忙解释下乾隆嘉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前因后果
  • 晚清时期,团练为什么能肃清白莲教,却不能平定太平军
  • 清朝嘉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襄阳暴动的首领是谁
  • 乾隆时期是公认的盛世,既然是盛世,那么为何会爆发白莲教起义
  • 清嘉庆元年席卷川楚陕等省的白莲教大起义究竟是怎么回事

从杂耍卖艺的弱女子,变成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的王聪儿是怎样的人

王聪儿是湖北襄阳人,自幼丧父,无奈只能跟当艺人的母亲学习杂技,并随母亲走南闯北卖艺谋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尝尽了人间疾苦,

后来,机缘巧合遇到了襄阳的白莲教首领齐林,加入了白莲教。

入教以后,王聪儿与齐林利用卖艺的方便条件,深入到贫苦百姓中,广泛宣传白莲教。王聪儿年龄小,聪明伶俐,很招人喜欢,所以有大批的民众在她的感召下加入了白莲教,她也很快成为了齐林的得力助手。不久以后,两人结为夫妻。

乾隆年间虽然是“康乾盛世”时期,但是由于很多地方政府的腐败无能,仍有大批民众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而白莲镇在宣传说:“清朝就有灭亡,就要出现要出现新世界,入教的人都能分到土地”。这使经受够了地主剥削压迫的贫苦百姓,被宣传吸引,渴望得到土地,所以有大批民众纷纷加入白莲教。白莲教也在等待时机,准备举行起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白莲教的规模日益扩大,引起了清政府警觉。齐林在准备起义前夕,由于走露风声,被清军抓捕杀害。由于王聪儿是齐林的妻子,再加上她能力出众。所以被教徒推选为新首领,继续准备起义。

1796年,王聪儿见时机成熟,便率领民众于襄阳举行起义。攻占州府,杀贪官污吏,开仓放粮,造福贫苦百姓,一时声势浩大,令清政府胆战心惊。后来多支起义队伍合并。王聪儿因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又被推举为总指挥,继续与清政府进行坚决的斗争,歼灭了大量清军。

清政府恼羞成怒,从全国各地调集兵力,对起义队伍进行围剿。

面对实力强大的清军,由于起义军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没有优秀的指挥人才,加上后勤补给不畅。王聪儿领导的白莲教义军最终还是失败了。王聪儿跳崖自尽。

但是她领导的起义军给了清廷沉重的打击,也便清政府由强盛转向衰落。王聪儿这位巾帼英雄,也为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嘉庆帝时白莲教大起义为何没能推翻清朝

白莲教,兴于宋末。元朝时期最早的农民起义,就是由白莲教发起的。但是,白莲教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依靠封建迷信神怪起家。这样的起事形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可以迷惑普通老百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起义军的不断进步单纯的靠着封建迷信,是无法牢固树立起来农村起义军的形象的。几百年来,白莲教不断变化方式方法。但是,其利用愚民的方式方法从来没有任何改变。从刚刚开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改变,所以白莲教的起义就注定了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真的死了1.6亿人吗白莲教起义真的死了1.1亿人吗

瞎说,以讹传讹

不知道哪位大神统计的

整个清朝人口最多的时候是4亿出头

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死了那么多人,那还得了

民国时全国人口4.5亿,假设太平天国和白莲教死了2.7亿人,这不符合逻辑啊,以当年那个医疗水平人口不可能增长这样快。

如果真如作者说的那样,两次动乱死了2.7亿人,那么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就如曹操说的那样:饿殍满地,千里无鸡鸣。我想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等人也不会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所以,根据以上所述太平天国死1.6亿,白莲教死1.1亿,纯粹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

清朝白莲教起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有多大

清朝白莲教历史背景:封建社会的中国,一旦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秘密宗教便会在民众迅速传播,从乾隆中期开始,社会矛盾日益增长,朝政奢靡腐败,下层人民生活贫苦不堪,具有宗教色彩的白莲教在大江南北活跃了起来。

为何清朝白莲教起义会在川楚陕三省交界爆发,云中书翁为大家仔细分析:川楚陕三省交界地处偏僻,由于官府鞭长莫及,因此这里聚集了大量逃荒避税的贫民,在此开垦就食,人物以“数百万计”。这些人原本就是求生无路之人,此时呆在这里生计任然艰难,加上人员良莠不齐,是不是有差役、地痞前来敲诈勒索。川楚陕交界的贫苦人民受到欺凌无处申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悲惨的现实就成了白莲教发展的丰厚土壤。

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外加教派首领的大肆鼓动,信教的活动也日益公开化,反抗当局压迫的倾向也日益明显,已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直接威胁清朝统治。

对于白莲教的发展,清廷也感觉如鲠在喉,必欲除之而后快。乾隆五十九年夏,清廷在全国范围内同时下手,采取严酷镇压措施逮捕各地白莲教的组织者。一时间各地教首相继被捕,许多教首家属被关押、杀头、流放。一些地方官吏衙役趁机从中中饱私囊,借机大肆搜刮钱财,众多百姓被殃及其中。鉴于这种情况,乾隆刘海粘,湖北各地幸免于难的白莲教教首秘密商定以“官逼民反”为号召发动起义,几日之内,义军风起云涌,数月之间,南至四川西阳、贵州青溪,北至河南邓州、新野,以及湖北西部五府一州等广大地区起义队伍人数达四五十万之众。

此后清军与白莲教起义军开始长达9年的战争。起初,起义军主要活动于湖北各地,但随着清军的不断打击,起义军拼死冲出包围圈北走鄂豫陕交界地区;紧接着就是四川教徒对白莲教起义的追随,一个多月时间就恒扫川东北各地地主武装;此时各路起义军大部分活动于川、楚一带,但随着清军的不断围剿,起义军不断被打压,时不时就有起义军领袖死亡,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外加清军实行坚壁清野之策,起义军粮饷补给愈发困难,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被清军镇压了下去。

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涉及5省,为镇压起义军,清廷调集天下兵马,自提督、副将一下将领军官400余人被杀,兵士伤亡更是难以计数,耗费国库银就高达2亿两之多。虽然起义军被镇压下去,但清朝元气大伤,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康乾盛世结束了,清朝也由盛转衰。

历史上著名的白莲教起义都有哪些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政府强征民夫堵塞黄河缺口,引发了全国规模的红巾军大起义,红巾军即与白莲教有密切的关系,元末朱元璋依附“明教”韩山童起义,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其实也是白莲教的一支.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山东白莲教女教首唐赛儿‎发动起义,旋即失败

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白莲教活动频繁.到了乾隆后期,清朝国力日衰,是白莲教鼎盛时期,在东北和南方各省广泛流行,其中又以大乘教流行最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水教徒王伦聚众起义.

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嘉庆年间白莲教与地方人民结合,引发川楚教乱,颇伤清朝国力.

谁帮忙解释下乾隆嘉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前因后果

乾隆末期的时候,人口增长迅速,出现了大量的饥民。其中有一百来万人跑到四川原始森林中找食吃。后来白莲教在这些人中传教,教众人数日渐增长。乾隆60年的时候,曾派兵捉拿,激起反抗。嘉庆元年,出现白莲教教乱。白莲教起初打游击,各自为战,所以在嘉庆二年被各个击破。至嘉庆9年才被完全清剿

晚清时期,团练为什么能肃清白莲教,却不能平定太平军

白莲教,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到了清朝,这个组织受到反清复明思想的影响,各派系通常和朝廷一直保持着敌对状态。到了乾隆晚年时期,由于吏治腐败,加上地方横征暴敛,老百姓苦不堪言,可谓是民不聊生。在这个背景下,他们纷纷加入白莲教的各个分支,屡屡对抗朝廷。到了嘉庆年间,这场动乱持续了九年多的时间,而且扩至六个省份。

白莲教

据统计,共有数十万人参加了这一暴动。他们先后占据或者攻破府、州、县、厅、卫等两百多个,击毙了不下四百名清军军官,毙伤清军数万人,杀掉了上千名土豪乡绅,还使得朝廷为了平定这场动乱,先后花费两亿多两白银。从此,清王朝从所谓“隆盛之世”陷入了武力削弱,财政奇黜的困境,迅速跌入没落的深渊。但是,在清廷的血腥镇压下,白莲教也从此一蹶不振。

这些反清武装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大多都是贫苦农民,活跃于华中和西南山区,而且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军令。他们到处流动作战,没有一个明确的核心纲领,缺乏稳固的根据地。他们良莠不齐,甚至混进了许多社会渣滓。这些渣滓们不仅刻意制造内部的不团结,而且还勾结清军,卖主求荣。所以,反清大军们虽然屡战屡胜,但是却始终和一群流寇没有任何区别。

太平军

这场起义,主要的战场就是湖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四川的起义军,开始偏向保守,不仅丧失了发展力量的大好时机,还遭到清军的重兵围攻,因此损失惨重。到了后期,一直流动作战,在清军的坚壁清野下,他们生存艰难,直到全军覆没。至于湖北的起义军,他们是初期的中坚力量,但是孤军奋战,流动生存,未获兄弟部队的有力援助。最终,因寡不敌众,他们彻底失败。

此时的清军,虽然堕落。但是,能打能拼的部队和将士还是有一些的。例如,德楞泰、明亮等将领,他们并不是泛泛之辈。在湖北西部的卸花坡,清军兵分八路,团团围住起义军王聪儿部。经过激战,清军终于全歼了这些人。在整场平叛战役中,清军屡战屡败,但是屡败屡战。清廷虽然没落了,但是后勤能力还是强大的。另外,地方武装和起义军水火不容,因此极其骁勇。

清朝团练

湖北和四川的起义军先后失败以后,白莲教虽有一些余脉,但是从此再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到了清朝晚期,清政府愈发腐败,而且积贫积弱。在这个背景下,广西和广东等地的一些人再次起兵反清,也就是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个时候,无论是八旗军还是绿营军,都几乎烂透了,只有少数部队依然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官员奉命回家组建团练。

无论是曾国藩的湘军,还是李鸿章的淮军,还是左宗棠的楚军……这些部队,实际上都是地方团练武装。而且,绝大多数团练武装要么被太平军击溃了,要么投靠了太平军,要么就地解散。余下的这些团练武装,主要以曾国藩的湘军为代表,屡战屡败,但是再败再战。到了太平天国中后期,这些幸存的清朝团练武装已经成为了太平军的主要敌人,而且还逐渐正规化野战化。

清军

最终,清军以曾国藩的部队为主力,攻克南京,灭掉了太平天国。接着,以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为主力,灭掉了捻军的两支主要有生力量。因此,也可以说,团练无法平定太平军这种说法,并不客观准确。而且,肃清白莲教的主要还是清军的主力部队,地方团练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平定太平军,主要依靠的还是湘军这类前身为团练的部队,八旗军和绿营只是助手。

再则,太平军相对于白莲教来说,太平军组织严密,而且内部团结,有自己的根据地,甚至还建立了一些小规模的兵工厂。白莲教一直流动作战,太平天国却初步具备一个新生政权的雏形。因此,太平军的战斗力要远超白莲教起义军。只不过,太平军还未夺取整个天下,就已经内斗不息,而且腐化堕落。而且,遇到综合实力更强的湘军淮军之类,所以,也很快走向覆灭。

清朝嘉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襄阳暴动的首领是谁

嘉庆元年,一场由白莲教掀起的起义战争,在四川、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爆发。这次的起义军中,出现多个首领。其中一个起义军首领,是一个名叫王聪儿的女子。这位王聪儿出身贫寒,早年间随母亲四处飘零,靠街头卖艺的办法,勉强度日。

因为机缘巧合,在白莲教首领齐元的介绍下,加入白莲教。这位齐元的经历也颇为传奇。他原本是官府的差役,后来却投入白莲教,还成为白莲教的首领。王聪儿加入白莲教后不久,便跟齐元结为夫妻关系,两人准备共同反清。

白莲教虽然反清,但声势一直不大,加上行动秘密,所以一直没有受到清朝太多重视。直到被地方官发现,白莲教开始公开发展信徒,上报乾隆皇帝后,朝廷才开始重视起来。皇帝指令,立刻着手准备,逮捕白莲教教徒。

这些官吏抓人,并不是看重证据。而是看重有没有贿赂,如果没有贿赂,即便无罪,也可能在狱中被打死。朝廷的抓捕,也把白莲教逼入险境。齐元跟王聪儿等人商议下,决定起兵造反。

可是,还没举兵造反,就有人把事情泄露给朝廷,齐元因此被杀。这种情况下,白莲教的信徒,其实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与其被朝廷捕杀,还不如拼死一搏。而且,其他省份也有白莲教起义军成功起兵造反了。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拥戴王聪儿起兵造反。王聪儿毕竟是首领的妻子,有一定的号召力。王聪儿并没有直接率兵跟清朝军队硬碰硬,而是攻占衙门,开仓放粮,争取更多人的支持。

当时许多人本就饿着肚子过日,有了可以填饱肚子的地方,自然愿意加入起义军。没过多久,王聪儿的麾下,就有四、五万人。

虽然没有经历正式训练,但跟清军作战,并不会落入下风。此时清朝的军队,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八旗军,原本是清朝从关外带来的精锐主力,但此时因为缺乏训练,战斗力锐减。绿营军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遇到战事的时候,往往只能拥兵自守。尤其是面对起义军这种流动作战方式,更是极为无力。

而且,当王聪儿带着湖广的起义军到四川,跟四川当地白莲教起义军回合后,又被推举为两支起义军的共同首领,人数达到十四、五万人。如果说之前王聪儿还是因为丈夫的关系,被推举为统领。现在则是凭借自己的本事了。王聪儿的作战方式,跟正规军有很大不同。

白莲教起义军以分散作战为主,没有依赖自己的人数优势。流动性也非常强,往往是跨越几个省份的作战方式。这种作战方式,代价也很大。补给供养往往没有那么及时,行军路途更是十分艰辛。可是,短时间内,清朝军队确实无法战胜王聪儿。

此时,乾隆虽然退位嘉庆,但大权仍在太上皇手中。乾隆不会坐视起义军日渐扩大规模,影响皇位的根基。他让最信任的大臣和珅,着手准备更大规规模的镇压。清朝让各地实行坚壁清野的办法,断绝起义军的补给。

同时,又让各方同时围堵,压缩起义军的活动空间。在湖北郧西三岔河一带,王聪儿误入清军的埋伏,被逼入山上。眼见多次突围不成,王聪儿选择跳崖牺牲。

不过,王聪儿的去世,并没有让白莲教起义军就此消亡。除了其他地方的白莲教起义军外,王聪儿麾下的部分起义军勉强冲破重围。他们推举出新的首领,继续作战。直到乾隆驾崩,这场白莲教起义,仍未结束。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乾隆时期是公认的盛世,既然是盛世,那么为何会爆发白莲教起义

嗯,谁公认的盛世呢?

不过某些无耻之徒吹嘘出来的。但阁下这结论不错,1796年爆发的白莲教暴动撕下了所谓乾隆盛世的皮。

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退位。正月初七,四川湖北的白莲教徒发动起义,一直坚持武装斗争到1804年才被镇压。所以,刚刚当皇帝不到七天的嘉庆表示,这个破坏盛世的大锅,我背不动也不敢背。

15万乌合之众的妇孺,在一个19岁小寡妇齐王氏(王聪儿)的带领下,纵横川鄂陕甘豫五省,击杀提督总兵以下20多个高级军官,一度威胁省城西安。满清无奈调集10省20万兵,在汉族地方团练协助下历时9年,耗军费2亿两才镇压下去。

这个表现,就是盛世嘛?

为何会有白莲教起义?

乾隆时期吏治已崩。尤其满清搞什么议罪银,官员腐败贪污直接就能以缴纳议罪银来免除责任。

四川湖北交界处贫瘠且缺乏资源,贫民被租佃与苛捐杂税逼得聚集此地求生,满清注意后反以清理为名进行勒索,贫民被迫参加白莲教寻求自保。白莲教乘机安抚渗透贫民,积累后就爆发了起义。

清嘉庆元年席卷川楚陕等省的白莲教大起义究竟是怎么回事

苍茫大地带文友们一起了解下白莲教起义的来龙去脉。

白莲教兴于元末,著名的红巾军大起义就是由白莲教发轫,朱元璋出生于郭子兴的红巾军,当了皇帝后为维护皇朝统治,下旨禁止白莲教,但这个教会还是保存了下来。到乾隆朝时,由于乾隆好大喜功、挥霍无度、连年用兵,民不安宁,于是白莲教大发展了。

朝廷严令各地督抚,捉拿白莲教徒。各地官吏想借机发财,打着捉拿白莲教的幌子,滥捕乱刑,竭尽敲榨勒索之能事,出得起钱的,无罪释放,拿不出钱的就坐牢杀头,有的被活活钉在墙上折磨而死。这种无脑的做法使得白莲教徒越来越多。湖北抓人最多,白莲教也最活跃,首义的是襄阳白莲教首领齐林,事泄齐林被杀,悬头县城。暗中筹划起义的教徒们并没有被吓住,他们推齐林妻子王聪儿为首领。当年三月,王聪儿在襄阳城郊黄龙珰聚集上万身穿缟素的教徒,把十字街头的泥土洒到酒中,饮酒盟誓:有患相救,有难相死。说完,剪辫与清廷决裂。

王聪儿把教徒编五营,姚之富等当了各营首领,王聪儿任总教师,襄阳义师正式诞生。王聪儿白巾、白衣白裤、银鞍白马双刀,武艺超群、骁勇善战,清军被杀得大败而逃。

后来,襄阳义军攻河南、入陕西、进四川,南征北讨,各地白莲教徒纷纷响应,先后组成了太平(四川万源)义军、达州义军、东乡义军,与襄阳义军往来策应。达州义军在老营湾打得风生水起。

老营湾是围剿军驻地,达州义军统帅徐天德率兵挑战,诈败撤退,清军麻痹了。当晚,五千义军执予涂脸设伏。翌晨,大雾弥漫,伏兵将成千上万火球抛入清营,用飞钩钩倒木栅,跨栏冲入敌营,清兵成了俘虏。从此白莲教声威大阵,川、楚、陕、甘几乎成了它们的天下。嘉庆二年五月,达州义军被围四川白秀山,王聪儿驰援。襄阳义军与达州义军里应外合,太平义军、东乡义军也及时赶来,义军大胜,连营三十里,号称百万大军,史称白秀山大会师。会师后,各首领商定按红、黄、蓝各色旗号整编义军,约定遇险前后策应、彼此配合。

不久,朝廷重兵围攻义军,王聪儿和姚之富商定避其锐气,转移别处,相机攻下一坚城作据点。嘉庆三年,王聪儿率军攻西安未果,只得向湖北撤退,清军穷追不舍。

这天,王聪儿率军退到陨西(湖北西北部三岔河一处悬崖上,准备越过崖上的羊肠小道入深山老林。可惜清军包围过来,双方殊死拼杀,义军弹药、箭矢用完,石头也砸完了,清兵乡勇逼上山梁,王聪儿、姚之富等纾纷纷跳崖,气壮山河!

王聪儿牺牲后,白莲教起义军继承遗志,英勇战斗,很快又壮大到二十余万,嘉庆朝化了十年功夫到1805年才把起义镇压下去。

从此,清朝元气大伤,成了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望斧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