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行书字帖(求钢笔字帖,希望是偏古风,或不那么妍美(不是田卢吴庞这种))_硬笔_行书_书法

本文目录

  • 求钢笔字帖,希望是偏古风,或不那么妍美(不是田卢吴庞这种)
  • 硬笔行草字帖有什么推荐的吗
  • 硬笔行书谁的字帖最好
  • 硬笔行楷练字用什么字帖比较好
  • 练行书用硬笔临毛笔行书字帖可以吗,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 硬笔行楷哪位书法家的最好
  • 有哪些钢笔行书字帖比较经典
  • 练字真的有效果吗想练行书钢笔字,练过的朋友来分享下经验
  • 钢笔字行书,有一定基础,推荐一下学什么帖比较合适
  • 有没有好一点的硬笔行书字帖推荐

求钢笔字帖,希望是偏古风,或不那么妍美(不是田卢吴庞这种)

偏古风且不泥于艳俗的钢笔字,白蕉、沈鸿根、王正良、赵彦良等老师的钢笔书法可以重点去了解一下。个人认为,上述几位名家的书法更见笔法之妙、结字之美,丰富、情趣、有料。

今日硬笔书圈声名显赫的“大家”,如田英章、吴玉生、司马彦、荆霄鹏等人作品注重于实用性,只能算实用硬笔规范字,书法“艺术”的内涵略浅,不耐雅玩与细赏。

这主要是对硬笔书法的理解有所不同,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抱庸个见,硬笔书法既然成立书协,硬笔书法之所以冠以书法之称谓,目标绝不仅止于规范的印刷体。硬笔书法同样应着眼于艺术的探索与表达,同样需要承古开新,既是书写技艺的纯熟,更有文化性情、书法个性的延伸。

毛笔书法无止境,硬笔书法也不见底。对硬笔书法的理解把握决定书法学习的目标企图、方法路径及学养高度。田英章、任平、卢中南、吴玉生等人开拓了硬笔规范字的新局面,功在千秋,但硬笔书法绝不止于此,甚至这只是硬笔书法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可以预见,硬笔书法之来日必将更加异彩纷乘,学古人,言时事,是硬笔书法的必由之路。

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硬笔行草字帖有什么推荐的吗

硬笔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这不难理解,偏楷叫行楷,偏草叫行草。至于选择什么贴,建议是选择古贴,到源头取水嘛,现代的名家也都是学习古人的,干脆直接学古,可以借鉴今人学古的方法。举个例子吧,在学校里学生是要向书本学习的,但是也要向老师讨教啊。所以,直接学古就如同自学,借鉴今人就如同向老师求教。

那么我们选择什么古贴呢?这个很好办,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比较发达,我们可以在网络里搜罗各种行草法帖,你看哪个有眼缘,哪个最符合你审美你就选哪个临习?不是固定的。因为古代那些著名书家都是具有很高造诣的,只是风格不同罢了,哪一个都是值得学习的。个人喜好不同,所以,在选择上因人而异。

说到硬笔行书,不少人抨击硬笔,甚至贬低硬笔,认为硬笔根本不需要学习,毛笔学好了,硬笔自然好。我认为,这句话是有偏见的,毛笔与硬笔它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书写工具,材质,性能都各不相同,他们只是用来做同一件事罢了,怎么就不需要去学习呢?就比如同是射击,你会用枪,弓箭你就一定会用的好吗?简化字是时代的需要,硬笔同样也是时代的产物。如果以实用为主的话,硬笔是相当方便的,如果去表现书法艺术,硬笔通过一定的练习是可以表现出不同美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硬笔与软笔所针对的都是中国汉字,因此彼此是互相影响的,但是不能片面的说哪种不需要学习。

硬笔行书谁的字帖最好

自古文无第一,行书字帖每个书法家有每个书法家的风格,谁的字帖最好,完全取决于习字者的喜好,喜欢哪位书法家的行书,哪位书法家的字贴就最好。

那么我们来盘点一下,比较有名的硬笔行书大家主要有:庞中华,卢中南,司马彦,吴玉生,顾仲安,田英章,荆霄鹏等。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一下这几位硬笔行书大家的行书风格,看看你喜欢哪一位吧。

一、庞中华

庞中华是著名书法家,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 庞中华的行书形状圆润扁平,字体比较端正,中规中矩,秀气婉约。

二、卢中南

中国著名书法家,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卢中南的硬笔行书博采众长,注重笔法多变,挺拔险峻,灵动潇洒。

三、吴玉生

吴玉生酷爱书法, 担任过中国硬笔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华艺硬笔习字会副会长、中国书协函授培训中心副教授。硬笔行书清新脱俗,舒朗工整,笔路清晰。

四、司马彦

司马彦著名书法家教育家。自幼酷爱书法,功底深厚。其名已编入《国际硬笔书法家大辞典》。司马彦作品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作为范字推广。其行书作品刚劲有力,笔画锋芒毕露,结构严谨。

五、田英章

田英章是书法研究生,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自幼随父亲练习书法,功底深厚。田英章硬笔行书牵丝连带非常明显,字体舒展大气,字形大小相间,轻重适宜。

六、荆霄鹏

荆霄鹏,田英章徒弟,清华美术学院书法教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其风格与田老师相比字体较端正,字形大小匀称,收放自如。

七、顾仲安

顾仲安,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其硬笔行书笔势开拓,字形清劲秀丽,行笔抑扬顿挫,字体结构严谨,点画精熟。

上面是对部分硬笔行书书法大家的介绍,大家快来看一下哪个书写风格属于自己吧。

硬笔行楷练字用什么字帖比较好

硬笔行楷最好还是练习古人小楷,上手快,随着书写速度加快,行楷就会得心应手。

练行书用硬笔临毛笔行书字帖可以吗,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个人认为,用硬笔练习毛笔行书,当然可以的。硬笔写毛笔行书,方便,简练,气骨,流畅滑利。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有二点需加以注意

一是毛笔笔法稍粗,硬笔笔法稍细,多注意间距,字里行间的格式。二是要熟练掌握每一笔画的来龙去脉,收放角度,还应多关注留白与走向。以上希望有所帮助。

硬笔行楷哪位书法家的最好

首先要明确硬笔书法,是临古帖好,还是临今人帖好的问题。

首先,写毛笔字的爱好者,都有一个切身体会和经验,就是学书法要临古人法帖。不能学今人字。这是很有道理的。

但硬笔书法就不同了,虽然也可以临古帖,但硬笔毕竟不同于毛笔。写不出那么丰富的笔墨变化。

再一个,硬笔书法艺术,主要还是当代中国书法的真正创造。如果放到以后的书法史上,硬笔书法是和古代篆,隶,楷,行,草一样,是一个重要的演变和书法创新。所以当代的优秀硬笔书法就是以后的硬笔经典法帖,不排除百年以后,这些当代硬笔书法人写得字帖,会成为毛笔书法的“钟繇,二王“一样,成为各种硬笔书体正宗法帖。

还有临现在人的硬笔字帖要比临古人的毛笔字帖,要实用的多。更容易入手,得到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笔画细节上很容易学会一些基本的笔法。

第二,硬笔书法临哪位书法家的?

如果侧重于书法表现力,艺术性,可以临钱沛云老师的字帖,他是海派著名书法家任政的学生,精研硬笔书法40多年。

长期致力于书法普及教学,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其中“硬笔四步教学法”被摄成电视教学片向全国推广。

如果有一定欧体毛笔书法底子,喜欢二田书法风格,可以选择田蕴章的硬笔书法帖,或者田英章的硬笔书法。

如果是学生,着重于学习应试实用,规范化,那么司马彦是最好的选择。

有哪些钢笔行书字帖比较经典

书法名家骆恒光先生的钢笔行书字帖比较经典。

骆恒光先生是渐江诸暨人,曾跟陆维钊先生研习古典诗文、书法和书论。学书从《兰亭序》和《圣教序》入手,然后遍临历代其它名家碑帖。以行草为主,劲健秀逸。

曾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理论部部长。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骆恒光先生谈硬笔书法

他说钢笔书法不同于毛笔书法之处是:“毛笔书法以用笔为上,结体次之,钢笔书法以结体为上,用笔次之。钢笔书法不是一点也不讲用笔,只是用笔变化之处太细微,几乎让人看不出来,结体的变化却很普遍,很明显。因此,我们研究钢笔书法,主要研究结体的变化。″

骆恒光先生谈硬笔行书的特点

一,笔画简略。

二,以转代折。

三,牵丝映带。

四,替代笔画。

五,强调对比。

六,增减钩挑。

练字真的有效果吗想练行书钢笔字,练过的朋友来分享下经验

好字都是练出来的,不要迷信于天赋和精英论,那些都是既得利益者忽悠人的。但是要相信方法论,练字的方法是对书法练习规律性的认识,比如先后顺序,如何去练习,合理掌控书法练习的环节步骤,这个往往是最重要的。


首先对书法要真爱。进去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喜欢写字的人,才能练就一手好的书法,这需要真爱。什么是真爱?一天不写字就手痒,真正一想起来就三月不知肉味,喜欢钻,在书法练习中能体会到快乐。如果没有对书法练习的热情激情,其实根本不用去动笔练书法。

其次要讲究方法。书法练习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临摩,书法历史、书法理论、书法审美这一系列的知识技能框架,都是通过临摩构建起来的。说具体一些,对书法中笔法、字法、墨法、章法这些技能技艺的理解把握,都要靠从临帖中来。先攻一门一家,把技能基础先夯实在,按照摹画、对临、背临、意临出帖的顺序,力求把原帖搞透搞烂。临到个五六分像,在开始换别一家。

临摩好一家之后,其实也就可以开始独立创作了,但最好是继续临摹、厚积薄发。具备一定的临摹基础之后,可以采取读帖与临帖相结合的方式。读帖主要靠眼睛靠心,以理性的思维去把握原帖笔法字法的精髓与技巧。

再次是动手写练最管用。我其实最重要,报庸以为,书法的学习70%以上都在于动手写练。以个书写实践为基石,不断融入渗透所学的技法技巧,使书法的实践始终处于不断包容、取舍的运动状态,融塑强化个人的书写风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写字也一样。书法认知的不断深入拓展,最可靠可信的还是在于实践练习。写写写,是最笨的办法,同时又是最重要的方法。只要认真,贵在坚持,写个三两年,即有大进。

抱庸浅谈。

钢笔字行书,有一定基础,推荐一下学什么帖比较合适

@钢笔字行书,有一定基础,可以直接临古代行书字帖《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这本字帖是小字行书,线条粗细变化不大,瘦硬刚劲。和钢笔字的特点相似。适合作范本临摹。

我们找出其规律特点,用正确的临帖方法,就容易上手,把字帖上的字临像。

一,观察其外形特征。把字的整体外围的转折点,用长直连起来,用几何形来概括它,分析其形状。分析大的高宽比例。

二,观察分析局部形特征。把笔画分割出的空间看成无数个相似形,来比较检查局部的相似形是否准确、相像。

三,细节的表现。入笔处往往有精巧的附钩,笔画间有的有细丝连接。使笔势灵动。

四,行书骨子里像楷书,有楷意。运笔不宜过快。要笔笔到位,注意笔力的表现。

五,行距较宽,有平和简静、空灵、萧散之韵。

六,要观察分析帖中字的结构的疏密、大小、欹侧、错落等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才避免了“平直相似,状若算子。″此帖姿态横生,如星罗棋布。

七,主笔伸展拉长。起平衡重心,支撑字形的作用。

八,结合用毛笔临王羲之碑版《圣教序》和王铎墨迹版的《圣教序》。领悟其用笔、结构、章法、行气等。

(笔者临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笔者临王铎墨迹版圣教局部。)

(笔者临王铎墨迹版圣教序局部。)

(笔者临王铎墨迹版圣教序局部。)

(笔者临王铎墨版圣教序局部)。

以下是笔者钢笔临王羲之《圣教序》局部以及集字作品。

(笔者钢笔临王羲之圣教序局步。)

(笔者钢笔集字作品。)

(笔者钢笔集字作品。)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有没有好一点的硬笔行书字帖推荐

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软笔行书字帖,首推《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这就是我的立场!

我给题主推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理由如下:

第一,《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绝大多数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且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标准行书,值得学。

第二,字入晋,必有神。学习书法不从晋人的字入手,最终都是野路子。

第三,清代一位书法家说:“学习书法,应以碑为上,帖为下。”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碑而不帖,可学之!

第四,当代行书大家张旭光说:“若学行书,就临摹《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第五,王羲之笔法精绝,笔势遒劲,字里行间流露出“端庄杂流丽,刚劲含婀娜”的韵致,均在《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凸显,是后世学书之人难以达到的境界。鉴于此,我们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就是说,越是不好学的书法,我们越是要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也叫“取法乎上”。学书法,必须取法乎上!

当然,如果题主不喜欢临摹行书字帖《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也可以选择学习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

题主在学习行书之前,建议临摹一段时间篆书和隶书。篆书可临摹《峄山刻石》;隶书可临摹《曹全碑》、《张迁碑》和汉代摩崖《石门颂》,如果能下功夫把篆书和隶书临上三五年,对你学好行书是有很大帮助的。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