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职务什么是职称)_副科_副处_职称

本文目录

  • 什么是职务什么是职称
  • 什么叫官本位思想
  • 事业编制的副高职称相当于公务员序列的什么级别是副处吗
  • 经常听人说体制内体制外,体制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
  •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再两年就退休,请问各位,退休了准备干些啥
  • 教师副科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职务什么是职称

其实这两者很好区分的!

以公务员为例,职务按级别分为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

其中又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像市委书记、市长或者一些部门的局长这些都是属于领导职务,而非领导职务有巡视员(厅局级)、调研员(县处级)、主任科员(乡科级)、科员和办事员。

非领导职务属于虚职,有不少都属于临退休时为了解决待遇问题而提拔的,也有一些是因为单位没有实职的职数,因此提拔后只能先担任虚职。因此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处级单位的副局长(副处级)还挂着“调研员”的职务,其实这个人的级别已经是正处级了。在我国,只要职务级别上去了,那么不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和实职并不会有很大的区别,只是权利没有那么大。

而职称在我国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还分为不同的系列,比如医生、教师、工程师等。而获取职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参加评审,一种是参加考试,目前大约有十个专业是通过“以考代评”的方式,而其他的都是要参加当地组织的评审。

职称的应用主要是在事业单位中,获得职称后还需要单位聘用才能增加工资,一般中级职称的工资待遇和科级领导差不多,高级职称和处级领导差不多。但是,虽然职称能够提高经济待遇,但是享受不到政治待遇,即便一个人聘用了高级职称,但是如果没有职务级别的话,只能算是一个普通职员,还是要受到一个普通科长管辖的。

所以正常情况下,职务级别的提升优先级肯定是要高于职称级别的,同样职务级别的提升难度也是更大的!

什么叫官本位思想

官本位思想,由来已久,但为之命名是受到了“金本位”的影响,所以虽是一个半新不旧的词,但古已有之。主要是社会一切评价、衡量标准以官位为出发点。

事业编制的副高职称相当于公务员序列的什么级别是副处吗

理论上,事业副高专业技术职务在待遇和职务上可以对应行政副处,实际上与副处级公务员还有一定差距。

首先来看经济待遇

事业专技副高职称岗位分五、六、七三档。七级略低于行政副处,六级与副处持平,五级高于副处略低于正处。以本地为例,副高七级每月到手大概是5100元,六级5600多元,五级不到6000。而公务员四级调研员在5200元左右,副处实职5500元左右,可见副高七级比公务员副处待遇要低,六级大致与副处持平,小占优势,五级则比副处公务员要高一些。

当然,以上只是月收入,没有计算年终绩效。每到年终,公务员会按单位考核评价结合个人职务与职级核发综合考核绩效奖、专项绩效奖、职级奖励等奖励收入,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可以核发一定量的增量,但某些奖励项目和金额都比公务员要少,算下来同级水平事业编起码要比公务员少小一万,平摊到月相当于每个月比公务员少1000元,实际上副高职称还是比副处级公务员收入要低,不管是七级还是六级或五级岗。

再来看职务调任

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调任规定明确,事业专技人员具备副高以上职称可以走调任程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或四级调研员以上职级,置换为公务员。

据此规定,副高职称理论上可以调任行政机关担任四个职务:1、副处级领导职务;2、四级调研员;3、正科级领导职务;4、副科级领导职务。具体怎么调,取决于所在单位层级。

如果是县区一级单位,副高职称大概率只能调任行政机关担任副科级领导职务,正科领导职务是县直和乡镇党政正职,在县区含金量极高,没有一定的履历和经历无法胜任,事业副高想直接一步到位担任乡镇书记、乡镇长或局长,不太现实。

如果是地市级机关,行政机关有工作需要,副高职称理论上可以调任副处级领导职务,也就是市直机关副职,但是鉴于市直机关副职的能力要求,没有强力人物的推动,组织上一般不会考虑将一个事业编直接放到副处级领导岗位上,多数只会允许调任行政正科或副科,其中以副科居多,正科少数。

如果是省直机关,副高职称调任行政副处的可能性要比市直部门大一些,毕竟省直机关平台高。不过现实中,哪怕是在省直机关,副高职称多数也只是调任行政正科,最多担任四级调研员职级,而很少直接任副处实职。

综上,副高职称如果要转换公务员身份,理论上虽说可以调任副处,实际上多半只能解决科级。这才是副高职称转岗的正常逻辑。

经常听人说体制内体制外,体制的真正含义究竟是什么

体制内顾名思义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在编人员。体制外人员定期要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个人收入及福利待遇都有区别。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再两年就退休,请问各位,退休了准备干些啥

从提问到提示语可以看出问题的主人是在未雨绸缪了。

从人的社会属性或者是家庭角色来看,一个人哪怕是活到退休了也很难遂愿自己想干嘛干嘛的。一般是愿望与现实很难切合一致的,因而这一点对于每一个已经退休的人和将要退休的人都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然生别扭是小事,如果弄出个抑郁什么的就是大事了。

比如说有文艺情调的人,总想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惬意,可是身边却很难找到有菊可采的地方;也有人怀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旅游情怀,可是当费尽千辛万苦达到目的后,则是一见如故、不过如此的感觉;就是一些只愿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退休人,也有可能生闷气、不畅快的时段发生……

所以,那些即将退休的人最好是“且行且珍惜”吧!

教师副科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副科”存在歧义,所以答案是不唯一的,这个“副科”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行政级别上的“副科”,二是任教科目上的副科。下面我从两个方面作答。

一、行政级别上的副科。

从这个方面去理解,教师副科,应该指的是什么职称相对于副科级,也只能这样理解,因为教师本身是没有行政级别的。

如果从这个方面去理解,中级职称教师,相对于科级。在中学的中学一级,在小学的小学高级,属于中级职称。教师职称系列有初级、中级、高级,初级相对于科员,中级相对于科级,副高级相对于副处级,正高级相对于副厅级。

这里说的相对于,是指工资待遇上可以对标,不算补助补贴奖金之类的,只看工资是差不多的。

二、任教科目上的副科。

这个副科就是学校内部的一种说法,是一种传统的说法,指的是那些相对于语数外之外的技能科,也就是不考试的科目。比如音体美信息技术之类的,这些科目只考核不考试。担任这些科目的老师,传统上被称为副科老师。也有的地方叫技能科老师。

这是传统的说法,也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说法,不考试的科目就不重要,考试的科目语数外之类的,就是主科,其它的就是副科。现在,国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对这些所谓的副科越来越重视,将来,副科的说法,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而消失。

以上从两个方面对“教师副科”进行了解读,但是,笔者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提什么“教师副科”,教师就是教师,为何要跟行政上级别联系起来,这完全是官本位观念的反映。而从学校内部说的相对于主科的副科,更是对音体美等科目老师的歧视。教师都是平等的,只是专业技术岗位不同而已,不存在主副的区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