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等都没有预料到不断分封土地会让周越来越弱小呢?周武王姬发为什么成不了“千古一帝”_周朝_诸侯_殷商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周武王 周朝 诸侯 殷商

本文目录

  • 为什么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等都没有预料到不断分封土地会让周越来越弱小呢
  • 周武王姬发为什么成不了“千古一帝”
  • 周武王的时候,人们真的叫他姬发吗
  • 周武王灭商之后骤然离世,新生周王朝是如何站稳脚跟的
  • 为何周武王自愿降低身份称天子,做人皇不好吗
  • 周武王是怎样一位皇帝
  • 周朝第一个天子是周文王姬昌还是周武王姬发
  • 人是万物之灵真的是周武王姬发说的吗
  •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何分封了71个列国诸侯
  • 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为什么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等都没有预料到不断分封土地会让周越来越弱小呢

因为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历史,所以分封制这个概念,历来就被人看成是一种非常愚蠢的体制。不少人都误以为,分封制就是国王割自己的肉在喂诸侯,然后被喂饱的诸侯把自己给推翻了似的。但其实,这种理解是本末倒置了,误解了真实的分封。

并且,分封制也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一项制度,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包括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大英帝国,实际搞的也是一套类似分封制的封贡体系。

先解释一下西周为什么搞分封。因为西周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它原本只是一个西垂小国,臣服于商朝。当商朝衰败后,它乘机推翻了商朝,并取代商朝,成为天下各个部族、方国所承认的中央王朝。这个就很像近代欧洲的英格兰,原本只是一个小国,在各个方面都不如杠把子西班牙帝国。如果靠硬实力,英格兰不是西班牙的对手,所以英国女王非常睿智的想到了拉拢海盗为自己卖命。英女王将海盗收编,让他们以“皇家海盗”的身份去世界各地抢劫,英国为其庇护,给这些海带一个避风港。作为交换筹码,海盗也要把抢来的东西按比例上供给女王。这也等于是说,英国女王空手套白狼,它除了提供了一个平台以外,其实什么都没干,但是获得的利润却是极大的。

当然了,被收编的这些海盗里面肯定也有不老实的,肯定也有跟英国女王对着干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英国收编海盗获得的好处要远远大于付出。这就是分封制的一种变异体,虽然没有列土封疆,但相当于是列土封疆。

扯远了,回到西周。周武王在灭商后,虽然他变成了天下共主,但是很多地方,西周的军队并没有去占领。这些被蛮夷占领,或被商朝遗民占领,或者根本就是无主之地的土地,单靠西周的势力想去全部占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划算的。但是空着这些土地也很浪费。放任商朝遗民,也是不理智的。

那么,应该用什么办法才能让这些土地不浪费呢?是的,就是分封制!

还是拿英国举例,英国人在全世界的扩张过程中,究竟有多少殖民地是靠英国政府来直接殖民的?恐怕微乎其微吧。很多地方的殖民统治其实靠的是商业团体,比如东印度公司之类的商团。英国国王授予他们权限,让他们在海外殖民扩张,如果碰上了搞不定的野蛮人,英国政府替他们“伸张正义”。但作为回报,这些商团需要给英国政府纳税。他们纳的税,其实就像是西周时期诸侯国给周天子的上供。(有一些区别,但本质是一样的)

综合以上之论述,可以还原出当时周天子分封的历史背景:

当年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原先东方,东北的诸多方国(商朝的坚定盟友),以及中原殷商故地,因为民族习惯,宗教信仰,与西周不同的势力还有很多。这些残余势力都是西周潜在的敌人,但是周朝没有能力一一去灭掉,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派遣诸侯,在这些不服自己的国家的旁边建立新的,忠于周天子的国家去监视他们,然后让周天子派出的诸侯,用周人的习俗教化原先商族的百姓。这样一来,原本不服的势力渐渐被驯服,成为周朝的子民。所以西周的实力不是变弱了,而是变强了。

因此,可以这么说。周天子分封的这些诸侯国及盟国,成为了周天子的有力支柱。没有这些诸侯的支持,西周可能早就被推翻了,就像当年周武王灭掉商朝一样。

后来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楚国的挑战,也像当年周武王挑战商纣王一样。但是不一样的是,西周灭商朝时,没有诸侯替商朝撑场子。而楚国挑战周天子时,当年被分封的诸侯国们都站出来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正是因为齐国、晋国这些诸侯打败了楚国,迫使楚国承认周天子的权威,所以周朝才能又苟延残喘四百年。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诸侯国,周朝是不是也会跟商朝一样,仅仅一个牧野之战就能将其颠覆。

至于周天子丧失的权威,其实跟分封制的关系不大。周幽王时期,国家动荡,犬戎来攻,周王室主动放弃自己在陕西的大批领地,东迁洛阳,实力大不如前。这是周王室自己作死,赖不着分封制,也赖不着齐国、楚国、晋国这些新兴诸侯。毕竟大家都需要找大腿傍,以前周天子实力强,大家都傍它;现在周天子实力很弱,大家自然要去傍强者,很正常的现象。

这个情况,也可以拿英国来举例。当年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为什么都要傍它?因为英国实力强嘛,远比这些土地面积大于它的殖民地都要强。后来大家为什么又不傍英国了?因为英国自身的实力衰退,不能再保护各国了。所以大家就都去傍新兴的强者——美国。

而搞笑的是,正如齐国、晋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一样,美国以前也是英国的前殖民地。齐国、晋国乘周天子衰落的时候崛起,美国也乘英国衰落的机会,搞翻了英国人的霸权。所以说现在的英国,就跟当年的西周是一样的。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原来的大哥变成了原来小弟的保护国。

总结:周天子之所以搞分封,是因为西周本身的实力不够强导致的,也是受当时的生产力所限制的。如果西周有实力直接统治,它当然会直接统治,就如后来的秦朝一样,直接建立郡县制,搞大一统的管理模式。问题是西周没有搞大一统的实力,也没有实行大一统管理的生产力,它就只能选择当时最适合它的管理模式——分封制。

换一个角度再来看这个问题,如果西周不搞分封制,结果会如何?它会死的更惨!

因为土地是不动资产,土地就放在那里。谁占有土地,谁就是地主。西周没有能力占地,自然会有其它势力会去占。如果大把的土地被对手占去了,周天子是不是会死的更惨?这就好比英国不去占殖民地,自然会有大把的国家会去抢。谁抢的土地多,谁的势力就大。把资源扔给别人,是不是很蠢?诚然,后来的殖民地纷纷抛弃了宗主国,但是这只能说明后来的管理者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时代变化,没有制定更准确的制度。后来分封制的破产,不能赖当初制定这个政策的人。毕竟,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

最后来个吐槽,咱们中国人在历史上并不乏殖民开拓的精神。没有这些人的开拓,哪有后来的中华文化圈?只不过后来的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这种殖民主义当做了异类,看作是反叛者,尤其是到了某些个朝代,统治者居然把海外移民当做敌人,这是不是傻啊?

周武王姬发为什么成不了“千古一帝”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周武王姬发推翻了纣王残暴的统治,建立周朝。对于整个周朝来说他是功不可没,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他只是一个朝代的更迭者,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杰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姬发的成绩:

  1. 带领众诸侯攻打商朝首都朝歌城取得成功,灭商建周;

  2. 建立周朝后对有功之人进行分封诸侯;
  3. 建立土地井田制,确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权;
  4. 建立礼乐制,通过一系列的道德约束达到消除社会矛盾、规范身份和行为。这也是儒家思想最早的雏形。

对于姬发的这些成绩,我们再一个个来分析。

  • 带领诸侯攻打朝歌城,说明姬发有领导的能力,大家愿意随便他。但是姬发集团能够有这么强的号召力,更多是他爸爸姬昌的功劳!周文王姬昌在西岐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姬发是继承父亲的遗志,也是利用父亲积累的人气去讨伐纣王。这个情况有点像孙权,虽然是东吴老大,但威名却不如父亲孙坚。

  • 姬发建立周朝也是顺势而为,分封诸侯更是没有什么创新。因为分封制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论功行赏在当时来说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 姬发建立的土地井田制应该算是一个创新,这个制度也跟随了周朝将近800年历史,直到秦朝时期才被废除。井田制规定土地归天子所有,谁想要土地就要经过天子的同意,通过封赐的形式给予土地。这个制度听起来很先进,但与当时的分封制一起实行的时候就失去意义了。分封制配合土地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成为了一个口号,没有实质的意义,因为分封出去的土地,天子只有收租权,并没有管理权。只有在诸侯不听话的时候,可以通过征伐把土地收回来。然而到了周朝末期,周天子已经无力征伐诸侯了,土地也自然不可能再收回来。
  • 最后来说说礼乐制,姬发建立的礼乐制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特别是被儒家派发扬光大以后,礼乐制度的影响就更大了。不过在周朝时期,把礼乐发挥到极致的不是武王姬发,而是他的后人周成王和周康王。成康盛世就是在礼乐制度下创造的第一个盛世,促成这一盛世的人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因此孔子的第一偶像并不是周武王,而是周公旦,甚至在他年老的时候还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从此后人便把睡觉说成“见周公”也是出自于此。

由此可见,周武王姬发虽然是周朝的创始人,但他的功绩和成就都还没达到“千古一帝”的标准。

周武王的时候,人们真的叫他姬发吗

周武王叫姬发?谁说的?

电视里说的?大错特错,误人子弟!

周武王是西周的第一代天王,姓姬,名发,所以现在有些影视剧里,把他叫做姬发。实际上,这是犯了“以今证古”的毛病,当时的人是不可能这么称呼的。

第一、为什么不能叫他姬发

当时的贵族,有姓,有氏,有名,有字,用法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说贵族,因为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和氏的,只有名。按照当时的规矩,男子只能称氏,不称姓。而“姬”是武王的姓,所以,肯定不能叫他姬发,而应该称他的氏。

第二、周武王的氏

周武王的氏是什么呢?清代顾炎武在《原姓》中说:“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次则公子,公子无氏,不称氏称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无氏,不称氏称名。”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武王没有氏。国号是周。那么怎么称呼他呢?

第三、周武王兄弟的称呼

我们看看历史记录,当时的人们是怎么称呼他的兄弟的。周武王一共是亲兄弟10人。老大是伯邑考,考是他的名。按照“伯仲叔季”的次序,老大为伯。邑是他的官职。所以称他为伯邑考。周武王是老二。从老三到老九,都称为叔。老三管叔鲜,老五蔡叔度,老六曹叔振铎。老七郕叔武,老八霍叔处,老九卫康叔。老十是最小的一个,所以就用了季,所以称为冉季载。从上面的称呼可以看出来,他们称呼中的头一个字,都是他们封国的国号,他们都是以国号为氏。男子称氏,那么第一个字就是他们的国名。所以对他们称呼为:氏+排行+名。

第四、对周武王的称呼

由于武王没有氏,所以在他成年之前,应该称“太子”或“大子”,人们叫他“太子发”或“大子发”。

周武王继承了王位以后,成了国君。国君称国,西周的国号是“周”,所以可以叫他“周武王”。但是,你可能要问了,“武王”不是谥号吗,当时也不可能用他死后的谥号啊。其实,“武王”并不是他的谥号,谥号是在西周中期才出现的 。“武王”是他生前给自己取的号。那么,具体应该怎么称呼他呢?周武王没有氏,称国。他排行第二,为仲,所以应该叫他“仲发”、“武王仲发”或者“周武王仲发”。

秦汉以后,姓氏合流,很多人不知道姓和氏的区别了,所以有的人就把他称为了“姬发”。相应的,老四周公旦,也不能称为姬旦,而应该叫他叔旦。因为他是周公,通常就称为了周公旦。同样,秦国是嬴姓,赵氏,所以秦始皇应该称为赵政,也不能叫嬴政。《史记》以及更早的文献,都称秦始皇为赵政或是秦政,从来没有叫“嬴政”的。

总结一下,周武王在成年之前应该称为“太子发”,成年后称“仲发”。但是今天,大多数人已经习惯地把他称为姬发了,已经约定俗成了,这么称呼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回放到当时的生活场景,比如在影视剧当中,再这么称呼就不恰当了。

周武王灭商之后骤然离世,新生周王朝是如何站稳脚跟的

周武王灭殷商三年后(约前1043年),积劳成疾,驾崩,时年四十五岁。虽然,周武王溘然长逝,但新生的西周王朝非但没有乱,而且和之后的东周政权相加绵延了791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生存记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做对了事。周武王灭商后,论功行赏,大封诸侯。战事停息之后,周武王从牧野回到周国都城丰地,把所获战俘人数和杀敌后割下的敌人左耳朵荐献于宗庙之中,向祖先汇报讨纣灭商大功告成,以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然后他就开始大封诸侯。《荀子·儒效》篇记载:“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也就是说,周武王实行的是宗法制的分封制,在七十一个诸侯国,武王同胞兄弟中被封侯置国的就有十五个,而和周同宗的姬姓诸侯则有三十八个,这些封国被周王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四个等级,他们依据等级的高低可以得到大小不等的地盘。除了这些封建的诸侯外,又有附庸国及因地缘、血缘关系形成的诸多部族,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周王朝。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周武王是鉴于夏商两朝统治秩序混乱以至于最终败亡的历史教训,总结出了一条更能巩固王朝统治的宝贵经验,那就是“集权”,即把更多的权力集中到宗主国的手里,尤其是政治和军事这两项事关王朝生死存亡的大权更是紧握不放。他任命帝后、宗亲、功臣等为一方诸侯,并派遣王朝大臣在诸侯国任职,以便对各诸侯国君进行监督和约束;同时严格限制各诸侯国的军队数量,避免尾大不掉乃至谋反叛逆事情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封建诸侯”。

二是选对了制度。周朝的礼乐制度非常完美,什么样的人该干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该怎么样干,都是有规可循的,如果有人坏了规矩胡来,那是要招来天下人耻笑的,甚至共同讨伐的。就是在现今社会,周朝传承下来的一些道义规范还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不能不说道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三是选对了人。周武王遗命弟弟周公旦辅佐儿子诵,史称周公辅成王,这是相当成功的。武王死后,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来就有了成语:周公吐哺,指在位者礼贤下士,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

为何周武王自愿降低身份称天子,做人皇不好吗

他好意思吗?单说周武伐纣,说纣王残暴,从古至今都是有争议的。从目前的文献看,小邦周反贼一枚,古本竹书纪年,就是清华简,有明确记载,文王身前就已经称王,儒家不承认这点,汉景帝时期被怼的没办法,拿刘邦出来说事,才蒙混过去,到了董仲舒一家独大,后面就不提了。总之周武王偷鸡成功,大邑商倒了。微子启和周武早有约定,胶隔做的中间人,临阵谋反,导致帝辛连朝歌都没回的去,在鹿台自焚,还被周武把头割下来示众,完了微子启被封做了宋的国君。然后周朝抹黑帝辛不遗余力,纣王的罪出于今文《尚书》六项,最大的一条居然是酗酒,到了战国增加二十项,西汉增二十一项,东晋增十三项,越加越多,最后搞了一百多条。实际上,历朝历代都有质疑的声音。子贡,孟子,朱熹…等,都曾质疑过纣王的罪名,甚至孔子都说过桀纣之恶不致如是。事实上周灭商以后,叛乱不断,先有武庚,就是纣王的儿子,被周公旦和老姜灭了,后有北方和东方的商朝遗民,周成王亲征才平掉,几乎一半疆域都造反了。

周武王是怎样一位皇帝

周武王建立新王朝代替腐朽的旧王朝,成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名王之一,受到后人称颂。后世儒者将他列入圣人行列,成为帝王的楷模。

周朝第一个天子是周文王姬昌还是周武王姬发

周朝第一天子是姬发,号称武王,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新朝,是周朝第一天子,姬昌死后是姬发封他父周文王。姬昌时代,周国当时还属于商朝中一个小国,商朝怕周国壮大,对商朝有祸害,周王姬昌被关在羑里,八年之久,他为了安稳自己的心灵,也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学问传给后代,他就依托对阴阳八卦的研究和解释,写出了《周易》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周王姬昌出狱回到周国,他决心要消灭商朝,又遇姜子牙高人相帮。姬昌周文王他因为是周朝的奠基人,他死后后人给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代都把他称作“周文王”千古流芳

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在歌颂的伟大人物,他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他撰《周易》一书,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另一个方面,他奠定了周朝的根基,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人是万物之灵真的是周武王姬发说的吗

您好,看到了您的提问,在下对此略知一二,特此为您解答,希望能有所帮助。

您所提问的武王姬发是否说过“人是万物之灵”,这句话的出处应该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上篇)》,其中有“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的语句,通俗的说就是“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是万物之灵”。

由于此句话出自《泰誓》,而《泰誓》所记录的正是周武王姬发孟津会盟时的誓词,因此可以认为“人是万物之灵”的确是武王说过的。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何分封了71个列国诸侯

武王分封,主要就一件事儿——一统江山,千秋万载。

把天下变成自己家里的家产,让自己的亲戚、兄弟们一起统治天下,这是自夏朝大禹“家天下”之后而发生的变化。

实际上,华夏的分封制度,可能从夏、商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武王分封,不过是顺从前朝的制度罢了。

毕竟当时的社会发展有限,周天子说白了就是个大奴隶主,他能取商朝而代之,并不代表这天下真就是他的了。

所以姬发需要以周朝的“王室领地”为核心,统帅周围的“诸侯领地”,如此,就能以最小的力量,控制更大的江山。

分封的是王,被分封的臣,分封完毕代表着天下完成了改朝换代。

被分封的诸侯需要帮助中央王国守卫四方,还需要按时对中央王国上供,如果周天子要打仗,诸侯有义务派兵帮忙。

封建,何为封建,分封而建之,这就是封建。天子与诸侯分而治天下,然后大家共同将这个联盟做大做强。

套用商业词汇,周天子是总加盟商,他分封出去的要么是直营授权店,要么是品牌加盟店,以及区域代理商。

毕竟这时候的“天子”与后来秦始皇制造的“皇帝”是不同的,天子充其量就是个国家联盟的盟主罢了,大家尊你为王,但不代表卖给你了。

当然,天子的权威在某些时候也确实很大,比如他可以以中央的名义,发出讨伐某个“逆贼”的号召,没谁敢不给面子。

但天子权威一丢,那可就有意思了,若说烽火戏诸侯还只是天子给脸不要脸的话,那么春秋、战国,这两个时期就完全是蛮横的诸侯们在狂打周天子的脸。

除了巩固政权,分封制还有利于拓展势力范围。

要知道,早年的华夏民族可没那么多土地,如果不往外拓展,怎么可能壮大呢?

因此,从轩辕皇帝时期,华夏民族就已经在进行着一些基本的封建制度了。

比如《史记》所载:“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诸侯咸来宾从”。

说白了,分封制是从部落联盟制度演变来的一种王国社会结构,在真正的中央集权式社会到来之前,松散的古代王国想要壮大,要么构成松散的城邦,要么构成集体联盟,前者转化成了古希腊式的城邦政治,后者转化成了封建王国。

这是没办法的事,统治一个超大的领土,在通讯不发达、交通不发达、物流不发达的古代,根本就是做梦。

所以哪怕在上古先贤的口中,一个“完美社会”也只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面貌。

在社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不依靠层层分封的诸侯,你还怎么管理江山?只要保证天子对诸侯拥有名义上的上位管辖权就够了,诸侯们还会努力的帮助中央抵挡侵略,拓展势力范围。

你看那楚国多能耐,建国时穷得要去邻国偷牛,800年过去了,硬是筚路蓝缕,开发出了一片不比中原小的江山。

到了秦始皇时期,社会发展了,天下的交流多了,秦国大修驰道沟通天下,又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将各地驻军和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分封制便被废除了,改为郡县制,以各级官员来取代诸侯的统治。

很显然,秦朝的灭亡与此事有很大关系,刚刚普及的郡县制,无法压制地方作乱的诸侯势力,再加上秦国的朝堂内乱,一个大帝国很快就二世而亡了。

而在秦始皇之后的西楚霸王项羽,却是个分封制的恢复者,他干掉了秦朝,没有再建立个“楚朝”,反而学着分封诸侯,刘邦就是给分到汉中去的。

结果呢,不甘心的刘邦闷在汉中拼命发展,最后愣是杀了出去,项羽理想主义的分封制彻底完蛋了。

刘邦多精明的人,他一下就看出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分封制的不合时宜,于是延续了郡县制,用官僚政治取代了不靠谱的血缘政治,用中央垂直分级管理部分取代了诸侯治国,于是一个强盛的王朝来临了。

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周武王伐商建周后,不仅没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反而忧心忡忡,以至于夜不能寐,两年后便郁郁而终。

要知道,伐商建周的最终成功,是周国付出了三代人上百年的努力才换来的结果,按理说,此时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周武王却相当惆怅,甚至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

那么,周武王到底在发愁什么呢?

周朝的建立

当初,周武王的祖父季历活着的时候,因为受到了商王武丁的器重,得以带兵征讨周边的蛮夷部落,因此季历就立下了不少战功。

有了战功,就得到了武丁的赏赐,因此,周国在当时的势力范围就不断扩大,同时实力也水涨船高。

等到了商王文丁继位时,周国俨然已经成了一方诸侯强国。

对于周国的强大,文丁表示十分担忧,担心将来会尾大不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文丁就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擒贼先擒王,将季历杀掉。

于是,在文丁的设计下,以要封季历为“方伯”的名义,将季历“诓”到了殷都。

之后,季历先是被幽禁,过了数年又被处死。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周文王。

按理说,父亲被殷商所杀,作为儿子的姬昌,理应起兵讨伐才对,况且,当时周国已经颇具实力。

不过,姬昌并没有这么干,而是选择了隐忍。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在姬昌看来,当时的周国,实力还远远不够,不管是兵力还是向心力,都还不具备推翻殷商的条件。

所以,姬昌表面选择隐忍,暗地里却在不断积蓄力量。

首先,他为了让天下更多的人站在自己这一方,就广施仁政,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投靠自己。

当时商王纣十分残暴,发明了一种“炮烙”的刑罚来惩罚犯错的人,这种刑罚相当残忍,即在火坑上摆放一根抹了油的铜柱,让犯人从铜柱上走,而因为太过光滑,犯人们纷纷掉进火坑被活活烧死。

而殷纣王却以此为乐,这就让天下人对他怨声载道。

对此,周文王就向殷纣王提出,愿意用自己的一块封地作为交换,来换取殷纣王废除“炮烙”这种残酷的刑罚。

殷纣王一听,不就是个用来取乐的刑罚吗?废了就废了,况且还能得到一块地,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双方达成协议,事后,殷纣王十分开心,觉得占了个大便宜。

而实际上,这就是周文王争取人心的一个手段,当天下人听说他为了废除这个刑罚,甘愿用一块地当代价后,都觉得周文王是个难得的仁爱之主。

而在赞扬周文王仁爱的同时,殷纣王的残暴之名,也被传播得越来越广泛。

这样一来,周文王的声望,经过这件事之后得到了暴涨,周国在众多诸侯之间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到了后来,那些势力较小的诸侯国,一旦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去找周文王主持局面。

而作为天子的殷商,就这样愈发被诸侯们冷淡。

除了建立自己的声望,同时收买人心之外,周文王在当时还想尽一切办法剪除殷商的羽翼。

殷纣王虽说残暴,但脑子还是比较好使的,在周国获取了巨大声望后,他也意识到周文王是个隐患。

于是,他就像当初商王文丁抓周国的季历一样,将周文王也抓到了殷都看管起来。

不过,殷纣王并没有杀掉周文王,而这么一来,就让周文王抓到了机会。

他安排周国的大臣,向殷纣王送去了大量的奇珍异宝,由于送得实在是太多,让殷纣王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于是,看在这么多奇珍异宝的份上,殷纣王决定将周文王放回周国。

并且,殷纣王又赏赐给了周文王一样东西,不过,当时的殷纣王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件东西,几乎要了殷商的命。

什么东西呢?简单来说,就是弓矢斧钺。

可别小瞧这两样物品,其背后象征的意义十分重大,有着它们,就代表着周国有了征伐之权。

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周国可以凭借着征伐之权,来攻打其他的诸侯国,并且,商王朝不仅不会干涉,还会承认其征伐的合法性。

这是其他诸侯梦寐以求的权力,而现在周朝拥有了。

在此之后,周文王借助这个征伐之权,对那些忠于殷商的诸侯国开始逐一讨伐,最终将大部分殷商地“死党”消灭。

如此一来,殷商就在不知不觉中,羽翼被剪除了一大半。

做完这一切后,周文王去世,其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

周武王除了继承父亲留给自己的基业外,同样也继承了周文王的隐忍,在他登基后,没有第一时间伐商,而是同样选择了等待。

他在等一个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胜利的时机。

终于,在数年后,殷纣王带着大量兵力出征东夷时,周武王意识到机会来了,趁着殷商此刻国力空虚,起兵,伐纣。

最终,在经历了牧野之战后,殷纣王大败自尽,殷商亡,周朝建立。

周武王的忧虑

不过,伐纣虽说胜利了,周武王却开始发愁了,愁什么呢?愁那些当初跟着自己一起伐纣的诸侯们。

当初,周武王孟津观兵时,现场来了八百个诸侯,而牧野之战时,参与的诸侯更是达到了上千个之多。

这些诸侯,有多少个是真心臣服于周朝的,又有多少个是“骑墙派”,周武王心里没底。

如果在这个时候,某些“骑墙”的诸侯联合起来,再来一个类似于周朝推翻殷商的举动,那么周朝很难顶得住。

周朝一旦顶不住,那么自己积蓄了上百年才取得的胜利果实,就会被别人摘走。

换句话说,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一场,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周武王的这种担忧,可以说是不无道理,虽说牧野之战中,大批诸侯参与了伐纣联军,但是保不齐有人在事后会眼红,毕竟他们亲身参与了推倒殷商的全部过程。

既然能推倒殷商,那也可以推倒周朝。

所以,天下这么多大小诸侯,始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周武王当时面临的处境,正是如何才能将众多诸侯彻底收服,不再让他们成为周朝的威胁。

而这还不是最让周武王头疼的,最让他担忧的,是殷商的残存势力。

殷纣王虽说已经死了,但并不代表殷商的势力完全被消灭。

当初纣王死后,周公向武王提出,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统领殷商旧族,并让其留在朝歌,这也算是周武王向天下展示自己仁政的好机会。

不过,周武王十分不放心,担心武庚会在朝歌不安分,最终,还是姜子牙提出,把武庚留在朝歌也行,不过得有人监视才行。

之后,周武王将自己的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调到了朝歌周边,围绕着朝歌建立了邶、墉、卫三国,说白了就是监视武庚,史称为“三监”。

做完这一切后,周武王才放心离开朝歌,回到了周国的旧地。

但没回去多久,他就听到奏报,说殷商旧民为庆祝武庚留在朝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更让周武王糟心的是,不少小诸侯国,还送去了贺礼。

这些诸侯国之中,不乏有一些死忠于殷商的,他们视周朝为死敌,时时刻刻的在准备着如何反攻周朝。

本来周武王用怀柔的政策安置武庚,就是因为忌惮殷商的旧势力,但没想到的是,他的怀柔政策,却让武庚得寸进尺,而殷商的旧势力则一步步扩大。

甚至发展到后来,周武王越是安抚众诸侯国,诸侯国却越是和武庚走得近。

比如其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国,甚至都不来朝贡周朝。

更过分的是,武庚对忠于殷商的诸侯,大加笼络,同时还暗地里联络东夷方国等部落。

他想要做什么?不言而喻。

按常理来说,周武王此时只需要用武力,就会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关键就在于,当时的周武王不敢轻易动武。

一来,刚经历大战后,周朝整体实力虚弱,二来,当初征讨东夷的商国军队已经撤回。

这一切,都让周武王颇有些投鼠忌器。

还有,殷商是如何覆灭的,周武王也是历历在目。

当初,周武王讨伐殷商,就是趁着商纣王出兵后才进行的,如今要是他也把兵力投入到平定那些诸侯上,或者举兵讨伐武庚,说不定就会重蹈殷商的覆辙。

要知道,周围盯着周朝的诸侯着实不少,若是周朝在大战中实力受损,那么这些诸侯国随时都会捡漏。

这一切,让周武王如何不担忧?

既有摇摆不定的诸侯,又有随时准备报仇的死敌,这就是当时周武王面临的局面,也是他发愁根本的原因。

解决办法和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周武王想了很多办法,总体来说,他做了三步。

首先,迁都洛邑。

周王朝的旧地,原本在关中,这里距离中原距离过于遥远,不利于辐射和统治中原,更不利于震慑诸侯。

因此,在伐纣胜利之后,周武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营建洛邑。

其次,就是分封诸侯,将周朝的王族,以及打天下的功臣们,分往各处战略要地。

比如,姜子牙被分往淄博,建立齐国,周公之子伯禽被分往曲阜,建立鲁国,诸如此类的分封还有不少,总之,就是把自己人遍布全国南北。

还有,就是采取文治,让天下人传递出不再动武的意思。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是当时周武王所做的举动,通过这一举动,他向天下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以后不会再有战争,可以休养生息了。

通过这一系列举动,周武王认为周朝的天下稳了,可以把天下交给后人了。

但可惜的是,事情的发展往往违背人的意愿,在他死后没多久,“三监之乱”随即爆发,差一点就终结了周朝。

从表面上看,三监之乱是殷纣王的后人武庚意图恢复商朝,因此才爆发的战争,但实际上,究其根本,还是周朝在大肆分封上,触及到了原殷商贵族的利益所致。

毕竟周武王大肆分封周朝的新贵,必然会剥夺殷商贵族的封地,这些人,肯定不乐意。

最终,还是在周公和姜太公的配合下,三监之乱才得以平息。

事后,为了杜绝殷商王族这个隐患,周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其中一部分殷商王族,被迁徙到周朝的各个诸侯之下,还有一部分,被封到了更远的地方。

之后,周公颁布周礼,并将周礼推行天下,这样一来,原本天下松散的诸侯,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由此,凝聚力就相对提高起来。

可以说,周礼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的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它促使天下从一个松散的组织,转变成了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

由此,周朝坐稳了天下,开启了数百年的统治。

总结一下,当初周武王伐商建周后,之所以忧心忡忡,主要还是应了那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话,既有随时随地倒戈的小诸侯,又有虎视眈眈的殷商遗族,内忧外患之下,这才让周武王十分焦虑。

好在他的一系列安排结局了部分问题,加上在他死后,周朝的相关政策,也算是弥补了部分问题缺项,这才使周朝的统治得以最终稳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