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晚唐著名诗人司空图,是如何逃脱后梁太祖朱温的迫害的?晚唐诗人司空图为什么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又因何绝食而死_司空_哀帝_晚唐

本文目录

  • 提问:晚唐著名诗人司空图,是如何逃脱后梁太祖朱温的迫害的
  • 晚唐诗人司空图为什么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又因何绝食而死
  • 顾况杜荀鹤司空图哪个比白居易大

提问:晚唐著名诗人司空图,是如何逃脱后梁太祖朱温的迫害的

谢谢邀请。

01 司空图其人

公元904年,朱温杀唐昭宗,并拥立起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这表明朱温已经实际拥有了唐帝国的最高权力,可以随意废立皇帝。

也是在这一年,朱温向唐王朝尚存无多的门第势力发起了最后的攻击。在这场主要针对唐朝旧族的肃杀运动中,司空图就是那个幸运儿。

司空图,字表圣,不仅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更著有《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诗论大家,负有盛名。

朱温杀唐昭宗的时候,司空图为监察御史,司空图畏惧,上表唐哀帝乞求致仕,说道:

“望皇上察臣本意,非为官荣,可验衰嬴,庶全名节”。

而唐哀帝也顺水推舟的下诏书,允许司空图告老还乡,说道:

“既养高以傲世,类移山以钓名,心惟乐于漱流,仕非颛于食禄。”

代皇上撰写诏书的正是篡唐首贼朱温的心腹,时任宰相的柳璨,柳璨本想加害司空图,不料司空图来了这一招,找不到理由拒绝,毕竟这个大家不在官场,也可以省很多事,对自己没有坏处。


02 白马驿之祸

司空图致仕,没过多久,便发生了著名的“白马驿之祸”。

曾经看不起柳璨这个寒门宰相的三十多位门第显贵的大臣们,如河东裴氏出身的裴枢、五姓七宗之一的崔远,还有关陇豪门独孤氏的独孤损,通通在滑州白马驿站(今河南安阳滑县)被残忍的杀害。

朱温的心腹谋士李振,同样出身寒门,早年混迹长安,没少受白眼,觉得还不解恨,向朱温建言道:’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

朱温在笑声中采纳了李振的建议,尸骨未寒的三十多位大唐重臣,被投入了奔涌的黄河中,这也标志着力挺唐朝的势力为之一空。

而司空图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幸运儿的逃脱了迫害。


03 躲避灾祸的幸运儿

《旧唐书*司空图传》记载:

“既脱柳璨之祸还山,乃预为寿藏终制。故人来者,引之圹中,赋诗对酌,人或难色,图规制曰:达人大关,幽显一致,非止暂游此中,公何不广哉?”

意思是说,司空图告老还乡归隐中条山后,便提前办好棺椁墓葬之类的事情,朋友来访,他就带着朋友们参观自己装修好的墓地,在这里吟诗作赋。

朋友们却感到压抑与悲伤,司空图就对朋友们说:“通达之人胸怀宽广,生死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差别,我就是准备长眠在此的,你们又有什么想不开呢?”

可是羚羊却觉得司空图虽然逃脱了“白马驿之祸”,性命得以保全,但除此之外,别无意义,在柳璨、李振的谋划下,朱温的将保唐的名门望族屠戮殆尽,大唐灭亡不过是迟早之事。


04 唐之殇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已经接受禅让的后梁太祖朱温依然保持着心狠手辣的风格,可怜的唐哀帝最终难逃被弑的命运。

侥幸逃脱但常常哀思唐朝的司空图,当听到唐哀帝死难的消息后,终于再也忍受不了自己幸运儿的身份,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

晚唐诗人司空图为什么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又因何绝食而死

司空图:公元837-908,准确的说,司空图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位诗评论家,主要成就有《二十四诗品》,他开创了文艺批评形式的先河。

当然,在唐代那个诗人多如牛毛的年代,作为评论家,写几首诗,成为诗人也顺理成章。据记载,《唐诗三百首》,其有三首入选。

但就艺术成就而言,还是其诗评论成就更大。不过,相比作品而言,他的个人品格也更为突出。据记载,其为官清廉,但到唐僖宗继位时逢乱世,只得回乡隐居。

公元904年,朱全忠建立傀儡政权,数召司空图入朝为官,他都辞而不就。后来唐哀帝被杀,司空图为帝尽忠,且不愿束缚于奸人,绝食而死,时年七十二岁。

纵观中国历史,历史上多有名人通过绝食来对统治阶级进行抗议。文人有叔齐、伯夷,武有周亚夫等。近代还有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我抵抗不了但我可以不理你,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过玉叔在理解他们无奈的同时,也感叹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拼搏一场”的方式呢?

如下图其一为司空图,其二为影视剧中的周亚夫。

顾况杜荀鹤司空图哪个比白居易大

谢谢你的提问。我来试着回答一下您的问题,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我没有去查他们每个人的生年,但是据我所知,当白居易初出茅庐,带着自己的诗稿到长安时,顾况已经是当时的文坛大家。由常理可推出,顾况比白居易年长。

作为一个初出江湖的新人,到京城长安,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拜码头”。

所以白居易拿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见顾况。当仆人把白居易的名片交给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时,还开玩笑的说:米价方贵,白居不易。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长安这种一线城市,粮食贵、蔬菜贵、房子贵……反正啥啥都贵,想在京城安定下来可不容易呀,两把刷子是不够滴。

但是当他读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那句有名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叹为观止,不由得感慨道:“有这样的才华,何只长安,在天下任何一个地方安定下来都很容易呀。”(居天下易)

这份回答请题主笑纳,不知合意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