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荡为什么在洛阳被鼎砸死了?陈宝国的刘彻和陈道明的康熙,您觉得哪一位帝王演绎的更霸气_秦国_商鞅_始皇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赢泗 秦国 商鞅 始皇

本文目录

  • 秦武王嬴荡为什么在洛阳被鼎砸死了
  • 陈宝国的刘彻和陈道明的康熙,您觉得哪一位帝王演绎的更霸气
  • 商鞅有悲惨的结局是不是因为他得罪人太多了
  • 如何评价秦惠文王嬴驷
  • 李斯与吕不韦谁的主张更有利于大秦
  • 秦孝公为何只立赢泗为太子而不立赢疾
  • 战国时期如果没有三家分晋,会有秦国统一天下的局面吗
  • 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真的没能力,只是摘桃子
  • 假如商鞅没有被车裂,而继续被秦惠王赢驷重用,结果会怎样不同

秦武王嬴荡为什么在洛阳被鼎砸死了

中国古代帝王中,有很多非正常死亡的,而其中又有不少奇葩的死法,有被戴绿帽子气死的,比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有日夜操劳累死的,比如汉成帝;有做梦吓死的,比如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开国皇帝姚苌;还有饿死的,被妻子用被子闷死的,吃错药死的……

而秦武王嬴荡则是奇葩中的奇葩,属于三千一年一开花,三千一年一结果的那种。他是被压死的,而且他创造了一项纪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体育比赛中,因赛而亡的举重运动员。

秦武王是个国君,也是肌肉男,更是个大力士,他特别喜欢争强好胜。公元前307年8月的一天,天很热,23岁的秦武王的脑袋比天气更热,他要与某人比赛举鼎。见过作的没见过这么作的,结果,这位九五之尊的国君,举起鼎后,两眼喷血,鼎落下把他的腿砸断了,晚上,这位搞怪作死的国君,就去见了先祖。(洛阳晚报 张宝峰)

陈宝国的刘彻和陈道明的康熙,您觉得哪一位帝王演绎的更霸气

陈宝国和陈道明算是同期的演员,我看他们的戏的感觉,表演的很贴合角色本身,对人物性格的拿捏很到位,两位演员演的都是帝王,但这两个帝王性格并不相似,其实也没什么可比性陈宝国老师演的汉武帝是霸气的、骄傲的这么个帝王,他的这些性格是外放的,人立在那里,没有人敢靠近的那种感觉,汉武帝的气场是超强的,而且自己也从不想收起自己的气场;陈道明演的康熙,其实同样是一个霸气的帝王,只是她的霸气都体现在了国事的裁决上,康熙是一个懂的掩藏自己情绪的人,这和他从小的经历有关,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他从小就学会了隐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全部收起来。

两位老师把两个帝王的性格表达的都非常好,但我总是能看到,两位老师的表演有时是很相似的,就像一个学校交出来的一样,以前我是喜欢看这样的表达方式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就不太喜欢有表演痕迹的表演了,我希望演员可以更自然的去表达那个角色,可能是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吧,总之我现在更喜欢自然的一些表达方式。

商鞅有悲惨的结局是不是因为他得罪人太多了

商鞅的死。我觉得主要有几点因素。第一商鞅在秦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秦孝公大力支持商鞅在秦国的改革,商鞅在秦的一番作为已经威胁到了秦后继之君的威信,赢泗也受到过秦新法的制裁,包括秦的一些贵族,都受到过秦新法的制裁。第二商鞅施行的一些列经济改革的措施,严重影响到了老士族,秦宗室的利益,他们很想废掉新法,而商鞅是他们废新法的最大障碍。第三赢泗即位后,根基不稳,内忧外患的,为了拉拢宗族与老士族,巩固政权,必须给宗族这些人一些好处,处理商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商鞅被诬陷被猜忌,最后死于自己所创的刑法之下。

如何评价秦惠文王嬴驷

秦惠文王嬴驷甫一登基就将主持秦国变法大业的商鞅族灭,以此安抚秦国老世族的不满情绪,与此同时也让秦国百姓知晓在商君之上秦国尚有自己这位国君,也就是说嬴驷杀商鞅是他巩固权力,强化中央集权的大战略中的第一步。当老世族以为商鞅已除而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之时嬴驷又将屠刀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至此秦国国内再无任何势力足以对嬴驷的权力构成挑战。

嬴驷在巩固了自己在秦国国内的权力后就继承和发扬秦国历代先君的遗志——东进攻魏以收复秦人失地:秦惠王八年(公元前330年)嬴驷派遣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县南),魏以河西地予秦。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9年)秦军攻魏并成功夺取河东的汾阳(今山西万荣县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县)及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又取得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魏国在秦军数次强大攻势之下又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今陕西东北部地区)给秦。至此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

秦惠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嬴驷仿山东六国做法自称为王。在此之前秦国的历代先君的爵位为公: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等等,从嬴驷开始秦国君主才正式升级为秦王。称王只是嬴驷走向争霸天下道路的第一步而已——从商鞅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秦惠文王嬴驷报私仇而不废公法,可谓识时务者。他知人善任起用张仪以连横之计分化瓦解六国,又任用樗里疾、嬴华等人为将伺机东出。

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张仪奉嬴驷之命入楚忽悠楚怀王背弃与齐国的盟约,楚怀王贪图张仪许诺的商於六百里土地而背弃与齐国的盟约,可等楚使赴秦办理交割手续时张仪却说:自己许诺的不过是自家的六里封地。秦国在诓骗楚国后又联合齐、魏、韩等国合击楚国,使原本与秦、齐并立的楚国逐渐失去与秦争天下的资本。公元前316年嬴驷遣张仪、司马错灭巴、蜀二国,稳定了秦国南部疆界的同时取得了日后东出争天下的兵源和粮食基地,还获得了顺江东下攻楚的捷径。

在东出同东方六国交锋的同时秦惠文王嬴驷也在西部开辟了针对义渠的战场,事实上秦和义渠的战争丝毫不晚于同东方六国的: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嬴驷趁义渠内乱迫使义渠王主动前往秦国朝见,至此义渠以国为秦县,以君为秦臣,正式成为秦国属地。公元前320年嬴驷甚至还十分高兴地到义渠之地巡游一番。然而义渠的游牧经济是相对脆弱的——当遭遇天灾牲畜减产时他们就会再度骚扰秦国边地。从这时起秦与义渠逐渐进入一种官方层面相对和平,而义渠治下的酋长贵族们仍时不时到秦国打秋风的局面。公元前318年义渠趁中原诸国混战,脱离秦国控制并向魏国朝贡。正在魏国谋划合纵之策的公孙衍敏锐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动员赵、韩、燕、楚四国与魏国联合攻秦的同时又策动秦国西部的义渠,从而在秦国背后插上一把利刃。秦国为了消除后顾之忧,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送义渠王。然而公孙衍早就提醒义渠王:“秦若东面无事必会征伐大王;若东面有事必厚礼以赠大王”。于是义渠王起兵伐秦,大败秦兵,收复了部分失地。公元前314年秦国在中原战场取胜后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义渠25城,义渠国土大大缩小。

秦惠文王嬴驷报私仇而不废公法,任贤相而擢名将,施连横之计以弱诸侯,收巴蜀以为东出基地,征义渠以稳固后方。如果说秦孝公的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石,那么在秦惠文王嬴驷手中秦国已然踏上东出争天下的道路。

李斯与吕不韦谁的主张更有利于大秦

李斯和吕不韦在秦朝统一和发展中都做过重大贡献,至于两人谁对大秦贡献大,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在我看来,李斯在秦国,特别是统一后的秦国,他的所做所为都是吕不韦不能相比的。

吕不韦是商人,他的治国思想与今天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差不多,一切都要以秦国为重,六国都不能占秦国的便宜,只有秦国占六国的份,他所著的《吕氏春秋》,就是代表他治国理念,在刻舟求剑这篇文章中,他朝笑楚国人剑悼水里,在船上刻印记,等船停下,然后在印记下的水里找剑,虽然说明世上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事物,但他实际上是在朝弄楚国人是多么的愚蠢,而我秦国人是多么的聪明。在吕不韦看来,老秦人那种因循守旧的观点只能给秦国带来灾难,而极端的国家法令也要根据现时的状况进行调整,比如士兵的奖励,打了胜仗的士兵奖励累计到一定的军功便可以不交税,这无疑鼓舞士兵的勇气,但对国家财政的收入影响很大。在商人的眼里,一切都是以钱为重。

李斯不一样,他早年就接触法家学说,主张以法来治理国家,而这种思想恰恰符合秦始皇的观点,秦国是从商鞅变法以后才逐渐强大起来,到秦王赢政时期已经是六国当中最强大的国家,赢政也受到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影响。赢泗早年处死商鞅只是平息老秦人的反抗情绪,实际上并没改变商鞅的路线,到赢政上台后法家思想己经深入到秦国人心里,所以,李斯的思想也就代表着秦国绝大都分人,而这些正是秦王赢政所期待的,统一了思想,秦国统一六国的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秦孝公为何只立赢泗为太子而不立赢疾

嬴驷和赢疾都是秦孝公的儿子,如果按照今天的观念来看,他们两个都是拥有继承权的,但是很显然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不会跟今天观念相同。周王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别说是战国,即便是清末,依然为人所坚持,在战国时期几乎就是铁律,一般情况下庶子根本就没有继位的可能,除非出了某种意外,如没有嫡子、发动政变这类情况。

嬴驷是秦孝公的嫡长子,而赢疾只是庶子,嫡庶尊卑有别,秦孝公也没有表现出对赢疾母子的喜爱,赢疾的个人势力也远不如兄长,这种情况下,赢疾想要继位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果不其然,秦孝公顺理成章地立赢驷为太子。

赢驷即位时年仅十九岁,但他先是弄死商鞅掌握大权,接着用沿用商君之法,去公称王,成为秦国第一王,此后北攻义渠,西取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在父亲的基础上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地基。而赢疾身为秦国宗室,也被委以重任,他一直活到秦昭王在位时期,先后辅佐哥哥和两位侄子,也立下不少功劳,但是王位跟他是没有关系的。

战国时期如果没有三家分晋,会有秦国统一天下的局面吗

首先谢谢悟空小秘的邀请

晋国肯定会分裂,即使勉强维系也很难团结一致

原因在于其因公室内斗,建立的六卿制度。将本该属于公室的权力分给了外人,致使公司衰微。没有凝聚力的中央和地方割据,晋国的分裂是迟早的事。

赵魏韩三国在战国时的表现,使我们有如果晋国不分裂一定是最强的假象

晋国不分裂能有赵魏韩三国的人、财、物这不假,但他们的崛起都不是简单的靠继承晋国的三分之一得来的,而是通过适应形势和时代发展的变法而来。

即使在晋国鼎盛的春秋时期,其没有分裂对秦国的战争也是互有胜负,没有取得国如战国时魏国那样压倒性胜利。

分裂后三国的发展,赵国通过胡服骑射而崛起,魏国改变军制而称雄中原,韩国变法不成沦为战国七雄的末等,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韩国以他的实力能被评为战国七雄完全是是沾了赵、魏的光。

晋国不分裂可能的情况

当然如果晋国没有分裂,以一个没凝聚力的、腐朽的国家存在。秦国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强烈刺激下,可能就不能下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变法,而获得统一天下的实力,也就可能没有秦国统一的局面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真的没能力,只是摘桃子

世上哪有那么多桃子给你摘?就算有,恐怕大多数人不光摘不到桃子,还被扎得一手血。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像一场接力赛,六世七君,少了哪一棒都不行,更何况最后冲刺的秦始皇?

从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到秦始皇,如果非要排出个大小王,个人认为,秦孝公最重要,惠文王与秦始皇难分上下,他们是秦帝国缔造,最重要的伟人。

表面上看,秦始皇占尽便宜,前六任君王已经替他把底子打好,六国基本被打得只剩一口气,他只需要捡桃子就行。甚至当了秦王后,前十年吃干饭,有人替他打点家业。统一过程中,祖上留下的文臣武将一大堆,他这个王位白痴都能坐。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看问题不能看表面。

接管王权的惨烈斗争,彰显了秦始皇卓越的政治才华

秦始皇12岁即位,20岁亲政,29岁发动统一战争,38岁完成统一大业并称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这组数据,产生两个疑问:秦始皇为何直到20岁才亲政?又为何九年后才发动统一战争?

我们光看到秦国对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威慑力,可是很少注意到秦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其实,秦国的强盛,首先来自于内部的变革。商鞅变法之后,掣肘王权的宗法势力被剪除,王权独裁和中央集权,使秦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可是,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什么问题呢?新兴政治势力对王权的分化。

王权不等于谁顶着王冠的那个人,而是要看他那把龙椅,是建在石基上,还是沙滩上,还是火山上。通俗来说,就是主流的政治势力,与王权之间的平衡关系。

从秦孝公干掉老秦宗法势力后,王权相对独立,但是从昭襄王时期开始,以芈八子、魏冉为首的“楚派”势力,逐步占据了政治核心地位。到庄襄王时期,为了打压“楚派”势力,嬴异人刻意培养了吕不韦这个毫无政治根基的商人。

秦始皇即位时,又形成了嫪毐和成蟜两派势力,他们与吕不韦势力、楚派势力和宗室势力之间,展开权力斗争。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就是庄襄王在位时间太短,旧势力被打倒,新势力纷纷冒头,秦始皇年幼,无力整合各派政治势力。

从这个视角,我们能否看清秦始皇亲政前后的几个大事件呢:成蟜反叛事件、嫪毐作乱时间、赵太后幽居事件和吕不韦自杀事件。

一句话就可以说清:这是秦始皇利用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借助失势的宗室势力,铲除了掣肘王权的“四大天王”。从那时候起,秦始皇才真正掌握了权力,才建构起一套以他为中心的权力机构。

十几岁的小青年,扳倒了四派势力,成功摘掉傀儡帽子,这种政治才华,你敢说他是摘桃子的人?

统一六国的路途不平坦,军事、内政、外交缺一不可

其实昭襄王时期就具备了灭六国的军事实力,可是直到庄襄王,为何连一国都灭不了?理由很简单,兼并之路并非单凭军事实力,而是军事、政治和外交,多方面的综合。

秦始皇亲政后,用了九年的时间做准备,首先他启用了两个人,军事上用尉缭子,政治上用李斯,制定了兼并战争的三大原则:延续远交近攻,先近后远,先弱后强;对敌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结合,收买投降派,剪除强硬派;灭国顺序先韩赵,再魏楚,次燕齐。

围绕这三大原则,秦始皇启用了一批新锐将领,又派出大量的说客和间谍,国内大量筹备军需和征兵。

秦国在战争中的动员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系统性制度保障,就始于秦始皇。这是一套缜密的工程,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形成相互支撑。

我们可以看到,桓齮攻赵,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李信伐楚,二十万大军惨败,但是都丝毫没有影响战争进程。当年昭襄王时期,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兵围邯郸,都不能灭赵。可见秦始皇对灭六国战争的艰巨性,作了多么充分的准备。

与之前的战争相比,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不是局部的,而是立体化的,细致入微的。作为战争的总指挥,倘若秦始皇不具备运筹帷幄,决策千里的能力,怎么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王到皇的一字之差,是两个历史阶段两种政体的分水岭

秦始皇最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并不是因为他第一个穿龙袍,坐龙椅,称皇帝,而是他创建了帝制,并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可能有人要问,帝制跟以前的“王制”有差别吗?不就是称呼不同嘛!

我告诉你,即便秦始皇依然沿用“王”的称号,他也是千古一帝。因为帝制跟以前的封建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体制,从古至今,一共经历了部落邦联制、封建制、帝制和民主制四个阶段。西周以前叫邦联制(和部落联盟制),周朝是封建制,从秦朝到清朝都叫帝制,民国以后叫民主制。

这四个阶段的变化,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天翻地覆。封建制社会叫等级社会,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被划入终生不变的等级中,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前四个也叫贵族。

假如你命好,生在贵族之家,那跑你满肚子稻草,你也是高官厚禄。假如你是平民,一辈子不能从政,只能埋头出苦力,用血汗钱供养贵族。假如你很不幸身为奴隶,对不起,你祖祖辈辈都只能是奴隶,是贵族的私产,即便是满腹才华,明天就可能被当作祭祀品杀了。

帝制社会则不同,除了皇帝一个人有特权,剩下的都叫平民,或者叫“编户齐民”,每个人都有从政的机会,消除了身份固化。从那时候起,士族阶级开始走向历史舞台,社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当然,帝制相对于封建制还有很多优点,不一而足。总之,我们要很清楚一点,秦始皇创造了历史,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他把商鞅变法的成果,以国家机器的形式,转化成新的政治体系。

你还认为,“帝”和“王”只是文字游戏吗?你还认为秦始皇是“摘桃子”的人吗?

假如商鞅没有被车裂,而继续被秦惠王赢驷重用,结果会怎样不同

会更惨,惨不忍睹,不忍直视。既然要做历史假设,那不妨干脆做个大的,来个刺激的,否则就没有趣味性了,不是吗?毕竟,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无情,没有一点人性可言,极为地错综复杂,让人谈之色变,不堪烦扰。

或许,有些人不适应,但无可奈何,历史的漩涡,总是令人那么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商鞅作为一个极具盛名的历史人物,无疑被推到了社会、历史的风口浪尖上,遭受无数人审视、探讨,这不可避免,也无可厚非。谁叫他的所作所为,造就了后来秦国的不可一世,进而统一了诸夏,影响华夏数千年。如此人物,后辈看之,必不会等闲视之,肯定是慎之又慎,极为小心,生怕触及了某些人的逆鳞,发生一些不可言说的事情。

好了,言归正传,说说商鞅的命运。在古代,个人决定自己命运的例子,那是少之又少,万年难遇。恐怕除了刘邦、朱元璋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了。因而商鞅的命运他说了不算,要么天意如此,要么君王如此。即使他本人那么厉害,还是于事无补,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说来也是可悲,但人力岂能回天,古代更是如此。所以说,商鞅的命运几乎是注定了,必死无疑,人人都是看客。诚然做了大胆的假设,可商鞅不死,哪有后来的历史,哪有今天人们对他的认知。换言之,倘若历史真的能变,那就不是原来的历史了,人亦复如是。

具体而言,商鞅继续被重用,得罪的可不仅仅是贵族阶级,还有他们的代言人。一旦商鞅的利用价值用完,那么就是他的死期到了,快的让人发指。显然,秦王必然是第一个下达命令之人,正是提前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句古话。一来,商鞅身居高位越久,得罪之人越不能安然入睡;二来,商鞅一直被重用,秦王威望何在,忌惮是必然。如此一来二去,商鞅焉有不亡的道理。或许,他不亡,秦国社稷就要亡了,二者孰轻孰重,却是一目了然。先前,商鞅只是变法以谋权,后来则是变法以亡国了。故商鞅下场势必极为凄惨,乃至不忍直视,以深刻阐释“活的越久,遭罪越大”的人生哲理,说来也是没谁了,徒留一声唏嘘而已。

总之,假设商鞅之命运,必然产生非同寻常的后果。除了大势不变外,自然也有反噬之存在,却是更加注定了他异于常人的生命起伏,可谓天道不可欺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