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督脉同时刺激后溪穴,作用会不会加成?中医说的督脉是什么呢_督脉_艾灸_人体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督脉 后溪穴 督脉 艾灸 人体

本文目录

  • 艾灸督脉同时刺激后溪穴,作用会不会加成
  • 中医说的督脉是什么呢
  • 督脉不通的症状有哪些
  • 据说人的督脉本来就是通的,为什么练气功还要通督脉
  • 后背发凉,医院反复检查无任何问题,是什么病
  • 艾灸督脉的好处
  • 人体经络在胸前那么多条,后背就只有督脉跟两条膀胱经吗

艾灸督脉同时刺激后溪穴,作用会不会加成

督脉是奇经八脉中的一条奇经,位于我们人体后正中线上,它的作用是总督人的一身阳气,所有的六条阳经均要会聚于督脉,也就是大椎穴。用现代医学来理解的话,后背部正中是我们的脊髓,是人体的低级中枢,有运动神经中枢还有感觉神经中枢,然后通过各种传导束与我们的大脑进行联系。六条阳经相当于外周的感觉及运动传导通路,均要把信号传递给脊髓或大脑,其中肢体的信号传给脊髓,头面部信号传给大脑,然后大脑、脊髓再把信号进行整合后来支配,调节我们的肢体及头面部,所以督脉也就相当于人体的脊髓和大脑,其重要性也就非常突出了。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所以对于人体后正中部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不通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均可通过针刺后溪穴来进行调整。

艾灸督脉,对增加人体的阳气非常好,人体的阳气充足了,经气才能运行通畅。特别对于阳虚体质的人,也就是那些体质虚寒,怕冷,经常感冒的人,艾灸督脉有很好的补充阳气作用。

总结一下,如果是经常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加上阳虚体质的人,一方面可以通过艾灸督脉来振奋人体阳气,阳气充沛了,再通过针刺或按摩后溪穴来疏过督脉及膀胱经的经气,两者结合效果就会非常的好了。

中医说的督脉是什么呢

督脉作为八经之一,与全身阳经有着广泛的联系,故又称“阳经之海”,与精神活动和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督脉起源于腹部,主要沿腰背中线。此经穴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病、发热、腰骶、背、颈、头等疾病及相关脏腑疾病。在临床上,百会、水沟、素玉等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突然昏厥、昏迷;腰术、腰阳关、明门等常用于治疗腰腿无力。

督脉不通的症状有哪些

督脉起于小腹,下出会阴部,上行巅顶,在背后正中线上。

本经主治神志病、热病、经脉循行部位及相应内脏疾患。

所以督脉不不通,有以下病症:

不通则痛:腰背部、尾骶部疼痛、头痛等。

不通则不畅神明受扰可致癫、狂、痫 !

据说人的督脉本来就是通的,为什么练气功还要通督脉

谢谢邀请!人体上的经脉本来就是通畅的,只是被市面上的一些“伪知识”带偏了。这一类问题还包括把“压腿”之类的运动当成“抻筋”,据说是来源于“筋长一寸,增寿十年”。练气功中的通经脉问题;是练功者自身随练功之后自我感触意识提高后感受到所谓通督脉,就是一种感觉而已。我们不应把这种感觉看的很神奇或者很高级。一个普通人通过3-10天的练习气功再加“心理暗示”都能很快找到打通“小周天”通任督二脉。经脉的通畅感觉与否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一些高位截肢的患者,被截肢的部位他的经脉还是通的吗?

后背发凉,医院反复检查无任何问题,是什么病

如无其他伴见症状,则考虑太阴经异常,导致督脉出现阳虚症状。

太阴经为三阴之表,负责灌渗营养物于全身,亦接收、排除代谢物,化湿。若太阴经异常,太阴运化、行气化湿功能受阻,尤其是脾气受阻,难以宣发,虽然没有明显疼痛症状,但是脾阳不升,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运行、输布,所以会发冷。

此种情况,可因脾肺虚弱、脾虚肝乘等多个原因诱发,比较常见的是外感寒邪。因太阴肺经开于陶道,亦督脉腧穴,致督脉不畅,脾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出现一系列督脉阳虚症状,除后背畏寒发冷外,可伴见男子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按患者云门穴,若云门穴麻痛,则从肺着手,若无,则从脾着手。

艾灸督脉的好处

督脉是阳经之海,艾叶具有温阳散寒、温经通络的功能。因此,灸督脉可以温经通络。主要用于治疗一些虚寒疾病,如腰膝酸疼、眩晕耳鸣、小便清长、夜间尿频、男性阳痿早泄、遗精、女性下腹冷痛、闭经痛经等。也可以是胃胀胀满、胃脘隐痛、喜温压、大便稀等。脾阳虚所致。

人体经络在胸前那么多条,后背就只有督脉跟两条膀胱经吗

谢谢邀请!

我可能回答过,比较多的健康类的或者艾灸类的文章。

嗯,同时这个题目也是我比较擅长的,因为我本来就是做中医针灸这一块。

那么第1个人体背部,在他的下焦和中焦。主要分布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那么在人体的头部和肩部,也就是所谓的上焦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还有人体的督脉。他们在大椎穴交汇!

那么在头顶的经络和面部的经络就更多了。

颜面部,行有人体的,7条阳经。所以面部的阳气特别足,人的脸不用穿衣服,也不用怕冷。

但是在人体的腹部有7条阴经,加一条阳经。

这条阳经比较特殊,大家要记住。他就是足阳明胃经行于胸前。

那么其他的眼睛都是行于后背。人体的外侧。

嗯,我说了这些,然后又配了一些图,不知道有没有表达清楚,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然后你可以,嗯,再讲一些详细的资料,自己去研究一下。

人体经络这个东西对着人体物面对面的教授比较好。

那么中医经络穴位学。也是中医针刺,艾灸,推拿。理论的指导依据。

同时伤寒论被张仲景,也创立了六经辨证的辨证体系。

我们在治疗一些风寒痹症,肩周炎。颈椎病也都采用经络辨证法。

学习经络穴位,也是很多中医爱好者自学中医的途径。

因为它学起来。比较有趣。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的难度。

嗯,回答完毕。

我是老吴和蕲艾专注蕲艾种植加工,致力于艾灸文化的公益传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