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昪是不是唐皇室后裔,南唐李昪是谁的后代_南唐_后裔_宗室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昪 李唐 李恪 南唐 后裔 宗室

南吴天祚三年(937年),徐知诰篡夺南吴政权,将国号定为“大齐”。两年后,大齐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恢复姓李,改名为李昪(biàn)。自称是李唐宗室后,改名为“唐”,为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立庙。为了区别于李渊的唐朝,历史上把那么李昪建立的唐朝称为“南唐”。那么南唐与唐朝有什么关系,南唐李昪是不是唐皇室后裔呢?

南唐李昪是不是唐皇室后裔,南唐李昪是谁的后代

事实上,从政权交替的角度来看,南唐与唐朝无关。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是李昪(徐知诰)自称是李唐宗室的后裔。那么,李昪是李唐宗室的后裔吗?目前还不能判断这一点。

李昪到底是李唐宗室之后吗?

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诰与群臣商量后正式更名为李昪。后来,他尊养父徐温庙为义祖,然后开始追认唐朝的祖先。

那么,李昪是继李唐宗室之后吗?如果是这样,南唐李昪是谁的后代?由于史料过于复杂,各种史料记载各不相同,导致史学家的无限猜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说法:

1.祖先为平民,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为祖。这一说法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资治通鉴》·后晋纪有载,“唐主欲祖吴王恪恪”……唐主命有司考二王苗裔,吴王孙祎有功,易子岘为宰相,遂祖吴王,云自岘五世至父荣。

据记载,李昪的祖先是平民,不是李唐的皇室。后来,因为他是皇帝,他让大臣们为自己找到一个可靠的祖先,所以他们最终认出了唐太宗的儿子吴王李恪。胡三省在注释《资治通鉴》时也采用了这一说法。

2.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之后。这句话来自南唐老臣徐铉的《江南录》,其中李昪是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李恪的玄孙,李昪的《宋故左龙武卫将军李公墓志铭》也自称是建王李恪的后裔。

这一说法多为后人所认可,如释文莹的《玉壶清话》.陆游的《南唐书》.赵世延的《南唐书序》和陈霆的《唐余纪传》也多持这种说法。陆游甚至在《南唐书》中提出了具体的世系,“李恪生李超,李超生李荣,李荣生李昪”。

虽然这一说法广为流传,但在宋代官方修订的《新唐书》中,明确记载了建王李恪的“无继承者”,这似乎推翻了这一说法。然而,龙根的《江南野史》和马令的《南唐书》指出,李超只是李恪的后裔,而不是儿子,所以李昪也是李恪的后裔。

3.唐玄宗之子永王李林的后裔。这一说法来自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其中有载“云唐明皇第六子永王林”。唐天宝末……到广陵,大募兵甲,有窥江左之志,后来被官军打败,死于大禹岭北,故指以为远祖,因还姓李。

《旧五代史》成书于北宋初年,是离南唐最近的正史。当时五代各朝的《实录》还没有丢失,有《五代通录》的基础,所以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以上三种说法虽然记载不同,但都有史料支撑。因此,目前还没有定论李昪是否是李唐宗室的后裔,是谁的后代。

为了保证统治的稳定,增强统治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认一个有着光荣历史或显著名誉的人为祖并不难。事实上,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事实上,对于李昪追认李唐宗室为祖宗这件事,便曾被钱文穆王钱元瓘所取笑,当时钱元瓘问沈韬文,“金陵冒氏族于巨唐,不亦骇人乎?”沈韬文便说,“这就像乡间那些姓孔的,经常被人称为孔夫子一样,这有什么奇怪的!”钱元瓘听后大笑不止。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皇帝.大臣们对李昪的做法并不感到惊讶,认为这充其量只是乱认祖宗。其实乱认祖宗这种现象从古至今都不少见,古代编撰族谱时很多都会找一个有名气的祖先写上去,甚至还有花钱连宗等现象。

综上所述,李昪建立南唐时,李唐已经灭亡十多年了。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唯一的联系是李昪的出身。如果他真的是李唐宗室的后裔,那么南唐也是李唐的延续;如果李昪不是李唐宗室的后裔,那么他们之间就没有联系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