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阳之战(刘邦一生中最难熬的两年零三个月:成皋荥阳之战)_项羽_刘邦_荥阳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举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进攻西楚彭城。

北路曹参、樊哙,南路张良、周勃,中路刘邦亲领主力,三路大军,势如破竹,一战下彭城。

但是,刘邦刚入彭城,项羽便上演了一幕千里回援、长途奔袭的闪电战,不仅把刘邦赶出彭城,而且三万楚军打残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

彭城之战,把蒸蒸日上的刘邦一下打到了人生谷底。

刘邦即将迎来他一生中最难熬的两年零三个月:成皋荥阳之战。

得道未必多助,失道未必寡助。得势才能多助,失势必定寡助。

项羽困齐、刘邦定秦,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此时的刘邦,既得道又得势,所以,汉旗一挥,五十六万诸侯联军、协力攻楚。

然而,彭城战败之后,刘邦失势而项羽得势,所以,寡助多助之势,骤然间便楚汉易手了。

殷王司马卬战死,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重新投降项羽,陈余的赵国发现刘邦未杀张耳便立即叛汉,魏王豹“绝河反汉”而重新归楚,田横的齐国也与项羽休战结盟。

彭城战前,诸侯皆助。彭城战后,诸侯皆叛。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邦的妻子吕雉,还在彭城会战中成了项羽的俘虏。

所以,此时的刘邦,当真是“众叛亲离”,他遭遇了起兵以来最大的危局。

成大事的人,必须得有韧性,越是危局、越是艰险,就越要有韧性。

刘邦一路败退,但是,在成皋、荥阳这里,他不退了,死活就定在了这里、寸土不让。

彭城之战,刘邦为了逃命,连孩子都踹下车。而身处荥阳的刘邦,却要奋战到底。

刘邦哪来的此等英雄豪气?

原因就是野心,刘邦有与项羽争霸天下的野心。

占定成皋、荥阳,刘邦才能立足中原。而只有立足中原,刘邦才有可能跟项羽争霸中原,否则就会被困死在关中。

就固守成皋荥阳来说,刘邦也是一枚硬汉,他有不畏艰险的韧性。

“众叛亲离”的危局,刘邦做了两件事,他要招势造势。

第一件:示弱项羽、拖延待势。

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项羽都不是刘邦的对手。

刘邦痛哭求饶,妇人之仁的楚霸王就真要签停战条约了。

但是,项羽是不谙世事的小学生,而亚父范增却是老江湖。

范增。

他一眼就看穿了刘邦拖延待势的诡计。

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没啥可说的,打,底线就是把刘邦赶回关中,让他断了争霸中原的野心。

所以,第一件“诈弱待强”之势,刘邦彻底失败,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在荥阳城跟项羽打。

第二件:招揽帮手、自造声势。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于是,有了张良的下邑奇谋:分兵韩信开辟北方战场,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定齐。联络豪杰彭越,实施彭越挠楚的机动战略。结盟九江王英布,让英布举兵叛楚、使项羽前后不得相顾。

张良。

虽然一众诸侯王全叛汉归楚了,但是,刘邦硬是在“失势寡助”的局势下,给自己找了三个最强帮手。

于是,成皋荥阳之战,从项羽力压刘邦的一边倒,进入到了楚汉胶着的态势。

张良帮着刘邦定了形势,但形势需要酝酿,所以远水要解近渴。

项羽和亚父指挥楚国大军猛攻荥阳,刘邦困死在了荥阳城。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解眼下危局。

这就需要奇谋救急,而陈平就是帮刘邦出奇谋的人。

陈平在刘邦荥阳对峙之时,总共出了两条计谋。

陈平。

第一计:反间计。

花千金收买项羽左右近臣,制造谣言,挑拨项羽和亚父之间的关系。

再者,误把项羽使者当成亚父使者,制造了一出“贵亚父贱项羽”的精心饭局。

最后,亚父含恨而去、命丧途中。

第二计:李代桃僵。

打开荥阳东门、放出两千女子,同时将军纪信假冒刘邦跟随出城,引楚兵围攻。

然后,刘邦率数十骑兵从荥阳西门逃跑。

刘邦跑出荥阳、逃回关中。

李代桃僵这一计,很重要,否则刘邦就是一直处于被“将军”的状态。

跑回关中的刘邦,迅速调集关中后备力量、支援成皋荥阳前线,同时催促韩信的北进军团赶紧打出声势,联络魏地的彭越军团赶紧扰击楚军粮道。

所以,在彭越挠楚的配合下,成皋,失而复得,刘邦得以巩固荥阳、成皋防线,在这里与项羽死磕。

项羽是开了挂、改了代码的秦末英雄,他想打谁就打谁,而且打谁谁败。

公元前204年6月,项羽东击彭越,刘邦夺回成皋。

但是,项羽打彭越就是大人打小孩儿,过去就是一顿大耳刮子,扇完就回来了。

见刘邦又是趁自己不在,重新占了成皋,于是楚霸王怒了:前者,趁我不在、占我彭城。此时,趁我不在、占我成皋。

所以,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从梁地回来的项羽,怒火中烧,立即组织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此次进攻不仅夺回了成皋,而且攻破了荥阳。

坚守荥阳城的,有四个人留下了名字:。

第一个是纪信,李代桃僵,假冒刘邦出城,被项羽擒获后,烧死。

第二个是魏王豹,因为朝汉暮楚,刘邦逃离荥阳后,就被周苛和枞公杀了。

另外两个就是周苛和枞公,这两个人,跟纪信一样,死得很悲壮。

荥阳城破,二将被俘,项羽便对周苛说“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

而周苛的回答却是:。

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于是,项羽煮了周苛、杀了枞公。

纪信、周苛和枞公,他们都是宁死不降的硬汉,是因为忠、还是因为义、或是因为智,再或是因为刘邦的个人魅力?

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们都是宁死不屈。

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刘邦的沛丰集团不简单,因为这里面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也有催人泪下的故事。

一个成大事的集团,必须得有甘于牺牲、不惧生死的英雄,而沛丰集团就是如此。

所以,尽管项羽很彪悍,但他是一个人在作战,面对刘邦、面对彭越、面对英布,他可以无往不胜,但面对一个能流血、催人泪的集体,霸王项羽也力不从心。

项羽占据了成皋、荥阳,把刘邦逼到了巩洛一带,项羽占得了强者形势,而兵败的刘邦已经处于劣势。

强势,诸侯皆助,只能越来越强,此时的项羽便处强势。弱势,诸侯皆叛,只能越来越弱,此时的刘邦便处弱势。

强弱之势如此,刘邦还能继续坚韧不屈吗?

没有。刘邦屈了,他软弱了:成皋荥阳一线实在太难打了,往后退一步,退至巩城、洛阳一带重新组织防线吧。

刘邦想退,但郦食其不同意,这个高阳酒徒可能是个腐儒,却也是一枚硬汉。

郦食其。

他让刘邦死活在这里扛住,只有扛住了,刘邦集团才能向天下诸侯证明汉军不弱、项羽不强,天下诸侯即便朝汉暮楚,也比彻底弃汉归楚的形势要好。

于是,郦食其单车赴齐国,他要为刘邦游说下楚汉之外的最强诸侯,而条件就是刘邦要扛住,这也是他游说齐国的--。

原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郦食其是硬骨头,韩信也是真汉子。

韩信。

成皋被占,刘邦再次逃命,这次他没去好自己的大舅哥吕泽,而是带着滕公夏侯婴直接奔向了韩信、张耳军中。

刘邦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拿走韩信的全部精兵, 让张耳留守赵地,让韩信另组新军、攻击齐国。

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没了兵的张耳,还能靠威望和人脉固守赵地,或许有情可原。

张耳。

而没了兵的韩信,就要靠新募之卒进攻千乘强齐,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但是,韩信的答复却是遵命,然后便马上招募军队、马上开赴齐地。

郦食其单车下千里齐国,这很厉害。

但是韩信更厉害,以新募之兵,突袭了千里齐国,而且在曹参和樊哙的支援下,消灭了援齐的二十万楚国大军。

潍水之战。

以沛丰将领为核心的刘邦集团,个个都是好样的,那项羽的西楚集团呢?

好像就只有项羽一人,其他人或许不是草包,但事实是没人能一逞武功。

项羽再次奔赴梁地、收拾彭越,千叮咛万嘱咐,要大司马曹咎“谨守成皋”、“慎勿与战”

结果呢?

大司马曹咎连十五天都没扛住,非得阵战刘邦,结果:兵败自杀、成皋失陷而荥阳被围。

当此之时,楚汉形势,孰强孰弱,即将再一次易手。

楚霸王仍旧彪悍,果如其所言,十几天就收拾了梁地的彭越军团。

彭越。

乃行击陈留、外黄、睢阳,下之。

但是,刘邦仍在重复着他的老套路:趁项羽不在,赶紧攻城略地。

项羽往救梁地,趁此机会,刘邦不仅攻破了曹咎的成皋军团,同时进逼荥阳、包围了荥阳的钟离眜军团。

这时候,成皋荥阳之战进入到了第三阶段,楚汉再次胶着对峙。

但是,此时的形势,对刘邦极为有利,而得势的刘邦还要更进一步。

首先,刘邦按照郦食其的建议死守成皋荥阳一线,一步也不退。汉军占据敖仓就粮,屯兵荥阳东北的广武,坚守不出,与楚军持久胶着。

第二,刘邦回了一趟关中,在萧何的协助下,重新组织了一批关中秦兵,增强广武防线。

第三,命命令彭越再次出击,加紧在梁地对楚军后方进行袭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第四,封英布为淮南王,并派刘贾、卢绾领兵相助,迂回至英布的九江国,开辟南方战场。

英布与随何。

刘邦一直在下形势的大棋,他一直在玩战略。

而项羽呢?

项羽一直盯着攻城和阵战的小棋子。

成皋荥阳危急,他就在成皋荥阳打刘邦一顿拳脚。梁地危急,他就带兵赴梁扇彭越一顿耳光。九江国叛乱,他就再回楚地抽英布一顿鞭子。

项羽一直在玩战术。

战场战术,项羽一直赢,他想打谁就打谁,刘邦被他打、彭越被他打,英布还被他灭国了。

但是,在战略上,项羽却一直输,魏王豹被擒、代国赵国被破,齐国遭韩信突袭,彭越和英布这两个豪杰成了楚国死敌。

成皋荥阳之战,打到这时候,项羽已经陷入了战略窘境。

但是,楚霸王就是楚霸王,他在成皋荥阳的战场较量上,始终力压刘邦一头,逼得刘邦只能死守、做缩头乌龟。

汉军方围钟离眛于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刘邦虽然战略得势,但在成皋荥阳的战场上却只能勉强应付,楚霸王这个对手当真不好惹。

所以,略定齐地的韩信,不是回兵增援而是讨封齐王时,刘邦真是怒了。

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刘邦的一句“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就知道他在成皋荥阳这里有多难熬、多不容易了。

我被项羽困在这个地方已经两年了,没日没夜地盼着你韩信过来帮忙,结果呢?你韩信竟然只想着当齐王。

刘邦伤透了心。

战略被动的项羽在成皋荥阳战场上,咄咄逼人。战略优势的刘邦却在成皋荥阳战场上,处处被动。

楚汉争霸,仍然处在你也灭不我、我也灭不了你的僵局之中。

但是,成皋荥阳的战场之外,发生了足以改变僵局态势的战略大变动。

韩信突袭齐国,项羽派大将龙且率二十万楚军救齐,结果二十万楚军全军覆没。

龙且军团被团灭,韩信被封齐王,经历半年左右的齐地攻略,韩信军团终于开赴西楚。

这个大事情,彻底打破了成皋荥阳的战场僵局。

天不怕、地不怕的楚霸王,害怕了,他感受到了恐惧。

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楚汉成皋之战,以鸿沟议和画上了句号。

但是,楚汉争霸却并未画上句号,接下来便是垓下之战而项羽乌江自刎。

成皋荥阳之战,从公元前205年5月一直打到公元前203年8月。

公元前205年4月是彭城之战,公元前203年10月便是固陵之战。

刘邦和项羽的争霸硝烟,当真是无月不战,一直战到垓下才算结束。

但是,成皋荥阳之战才是楚汉争霸的中心战场,是核心之战,更是王者间的艰难对决。

其他如英布牵制、彭越挠楚,甚至韩信的北方战场,皆是成皋荥阳之战,或者说中原战场的战略延伸,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成皋荥阳之战。

秦末第一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在成皋荥阳之战被磨软的。

此战之后,项羽仅在固陵之战回光返照了一下,楚军打了一场胜仗,而之后的楚霸王便再无彪悍可言。

而对于刘邦,成皋荥阳之战,也是其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刘邦的心路历程,只能用难熬两个字来形容。

第一阶段,项羽借彭城之威,让刘邦品尝到什么叫恐惧。

被困死在荥阳城,刘邦就是一个随时被项羽将死的“老帅”

第二阶段,项羽完全占领了荥阳、成皋,让刘邦品尝到什么叫压力。

韧性十足的刘邦被打软了,他想停战、他想退守,甚至可能也想回到关中、做一个关中王足矣,不再去争霸了。

第三阶段,项羽把刘邦压在营寨中不敢出来,让刘邦品尝到什么叫无助。

箭伤在身的刘邦,只能盼着韩信、盼着彭越能有所作为、能前来助战。刘邦自己以及成皋一线的汉军,已经没有勇气敢与楚军争锋。

但是,刘邦扛到了最后。

萧何有镇抚国家之功,韩信有攻城略地之功,彭越有背后挠楚之功,英布有牵制项羽之功,这些人都是英雄豪杰,但他们都没有直面过楚霸王的“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韩信说项羽仅是“匹夫之勇”,但扛住项羽“匹夫之勇”的是刘邦,不是韩信。韩信未必能扛得住楚霸王的“匹夫之勇”

楚汉丈夫、勇武排名:楚霸王敢称第一,刘邦可称第二,其他彪悍非常者全是第三。

刘邦胜在了战略、胜在了大局、胜在了战场之外,但刘邦更是胜在了团队、胜在了天下联盟。

项羽虽勇,但他面对不止是一个勇武第二的刘邦,而是一整个沛丰集团。

他们有纪信、有周苛、有萧何,还有韩信、陈平和张良等人,这是一个英雄集团在作战。

楚军虽勇,但他们面对不止是一伙来自关中的汉军,而是天下联军。

他们有韩信的齐赵之兵、有彭越的梁地之兵,还有英布的淮南之兵,这是一支天下精兵在作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