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之战(宋襄公的“成名之战”给后世之人留下笑柄)_楚国_公孙_仁义

宋襄公想成为霸主,不料却被楚国人捉去侮辱了一场,怨恨之情,痛入--,恨只恨自己势单力微,不能报仇。

这让中原的各路诸侯情何以堪。

所以,为了中原各诸侯的共同利益,宋襄公决定向郑国这个叛徒败类开战。

上卿公子目夷说:“如果你去讨伐郑国,楚国必然干涉,灾祸就在这里了,我们不如先忍一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大司马公孙固亦劝他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楚国比较强大。

宋裹公发怒了:“既然你们都不愿去,那寡人就一个人去。”

公孙固不敢再多嘴,就跟着他去了。留下目夷守城。宋襄公自己担任主序,公孙固为副将,率领宋国大军杀奔郑国而来。

因为宋襄公曾经被我们抓住过,宋国人早就吓破了胆。现在,他们去打郑国,国内必然空虚,我们乘虚而入,他再赶回来自救,疲于奔命,哪还是我们的对手?

楚王说,你讲得很对,就按你的意思办,出兵宋国。封成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率领楚国大军杀奔宋国而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战”

公孙固提醒宋襄公说:“楚国人这次来,只是为了援救郑国。我们不如和谈,不可交战,楚国必然收兵回去。”

宋襄公道:“楚国已经欺负到我们家门口了,还跟他们和谈?那咱们还要不要继续齐桓公当年的霸业?”

公孙固又说:“楚国蛮子很厉害,我们的兵马,既没他们的多,也没他们的壮,这怎么打得赢啊?”

宋襄公大喝道:“楚兵虽多,仁义不足。寡人兵甲虽少,仁义有余。当年周武王三千兵马,战胜殷纣王亿万之众,靠的就是仁义也。你若叫寡人去和这些不讲仁义之辈和谈,还不如直接去死。”

于是,下了战书,双方约定十一月初一,在泓水附近的一块空旷的草坪上,两军正式决战。宋襄公叫人做了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绣了两个大字:“仁义。”

然后,严阵以待。

且说楚将成得臣的兵马,都聚集在泓水的南岸,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他们开始陆。

陆续续地渡河。

公孙固又对宋襄公说:“楚兵已经开始渡河了,我有一计,可以迅速打败他们。”

宋襄公问:“什么计?”

公孙固说:“等他们过河,过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把先过来的这一小半兵马包围起来消灭掉,楚军必然首尾难顾,这样我们不就胜了吗?”

宋襄公指着大旗说:“你鬼点子真多。人家正在过河,你居然想着去趁机偷袭,你也不抬头看看,认得‘仁义’这两个字不?”公孙固听了,只得暗暗叫苦。

不一会儿,所有的楚兵全部都过了河。

成得臣在那里指挥土兵们布阵,气宇轩昂,旁若无人。

公孙固又对襄公说:“楚军正在布阵,现在还没有摆好阵形,如果我们一战作气,急鼓而冲之,楚军必然大乱………。

话还没说完,宋襄公照他脸上唾了一口:“咄。你这个小人,竟然不顾万世之仁义。人家的阵形还没摆好,你就想不择手段偷袭人家,真是岂有此理。我们这是仁义之师,请你别再给我们脸上抹黑。”

公孙固只好又在一边暗暗叫苦。

又过了一会儿,楚兵的阵势已经都摆好了,人强马壮,漫山遍野,宋兵看了,脸上都有惧怕之色。

宋襄公传令道:“各位将领们、士兵们,等会儿开打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敌人的头上有没有白毛,有白头发的老人和已经受了伤的人,我们不许再打。”

公孙固气得眼睛直翻,差点当场晕了过去。

双方的战鼓都使劲地擂了起来,两军正式开始厮杀。

战车对战车,长戈对大戟,相互对冲,来往交错,一迎一击为一个回合。

两军交战了几个回合之后,宋军渐渐落了下风。

宋襄公挺着长戈,站在战车上毫无惧色,催车直进,冲入楚阵。成得臣见了,大喝一声:“敢来与我决斗。”一挥手,就把那只大戟插到了宋襄公的大腿上。

顿时,宋襄公的大腿开了花,膝筋骨也断了,已经不能站立,栽倒在地上,身上又受了好几处创伤。宋军顿时大乱,混战之中,有人抢回宋襄公,宋军溃败而逃。

成得臣率领楚军乘胜追击,以压倒性优势,杀得宋军落花流水,哀鸿遍野,一塌糊涂。

《左传》上如实地记录了这次战争:“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门官,就是宋襄公的亲随卫队,被全部歼灭了。

伤股,股就是大腿。从这之后,宋襄公就成了一个瘸子,一瘸一拐,一直到他去世的时候,腿伤都没有治好。

泓水之战,以楚国人的胜利而告终。楚将成得臣也因为这次战役而被楚王记了一大功,不久就升他做了楚国的令尹。

这一战,标志着宋楚争夺霸权的最后终结,宋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力量敢与楚国抗衡了。

战争是残酷的,打仗就是打仗,像宋襄公这样定要与敌人公平决斗,失去良机就是必然的了。敌人打胜了,并不会领他的情。他自己的人,也要骂他傻。

宋襄公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回去的时候,他的亲人们都责怪他。

宋国的国人们,也都纷纷围着他骂,骂他没用。

在以后的历史中,人们更是把宋襄公的这种战争观念当作笑柄谈资。

但,宋襄公自有他自己的说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