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BBC“抛弃”的《天书奇谭》,是如何成为国漫神作的?君子兰上什么肥料好_天书_君子兰_动画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包蕾 天书 君子兰 动画

本文目录

  • 曾被BBC“抛弃”的《天书奇谭》,是如何成为国漫神作的
  • 君子兰上什么肥料好

曾被BBC“抛弃”的《天书奇谭》,是如何成为国漫神作的

说起《天书奇谭》的创作起因,那就得提一下英国广播公司了。(后面简称BBC)

受《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作品的影响,中国动画过去曾在欧洲电影节上辉煌一时,那些充满着东方美学色彩的神话故事更是引起了国外制片厂商的浓厚兴趣,而BBC就是其中一个行动者。

1980年初,BBC公司派人来中国专程造访制片方上美厂,并且还特地带了一个他们编撰的动画剧本过来,表示想与上美厂进行合作投资拍一部动画长片。

当时上美厂艺术家拿过他们的剧本一看---好家伙,这故事内容从盘古开天地写到《山海经》,还夹杂了其他传说、神话故事,简直就是一锅中国传说典故“大乱炖”。

这样的剧本太过于繁杂,最怕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所以虽然上美厂同意了合作,但是剧本要交由他们来重新编写,刚好BBC方面也觉得这种故事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来负责会更好。

就这样,双方一拍结合,英方出钱、中方出力,《天书奇谭》的动画创作之路就这么启程了。

编剧的工作交给了王树忱和包蕾,之前《哪吒闹海》的动画剧本就是由王树忱来编写的,而包蕾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编剧,所以负责中外合拍动画剧本的重要任务就让该两人负责。

当时两人是打算通过研究原剧本的内容,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新剧本。

经过一番研究发现,英方剧本里有10%的情节和人物是来源于明代长篇神魔小说《平妖传》,别看这个占比率不大,在这一锅的传说典故“大杂烩”里已经是很高的了。

我们都知道《天书奇谭》动画里有三只个性鲜明的狐狸精,他们便是来源于该小说里有关狐狸精的章节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平妖传》的原著者是罗贯中和冯梦龙,但罗贯中生前只写二十回的篇幅,之后则由冯梦龙扩充到了现今通行的四十回本。

动画里的狐狸精和蛋生原型“蛋子和尚”登场于罗贯中版本,而袁公盗取天书下凡的情节则是冯梦龙后期增加上去的。

可能是因为后面被人改过了吧,《平妖传》在历史上的人气表现远不如罗贯中的另一著作《三国演义》那样出名。

编剧便由此从《平妖传》的故事开始切入剧本创作,保留了狐狸精、袁公等角色,将原著里的“蛋子和尚”诸葛遂智改成了小孩蛋生,还在一些人物的性格和经历作一定程度的调整。

《天书奇谭》的故事剧本既有着中国民间传统故事的框架和影子,还创新性加入了很多原创情节,凸显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特色。

剧本弄好了,接着就是给投资方过目一下,这次的重写英方自己也觉得比原来的好,这一步算是谈妥了,接下来就是启动项目开始制作了。

可没有想到,事情到这里就出问题了,当全片的制作流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时,BBC方面的制作资金却迟迟未到。

原来是英方突然宣布撤资,不打算给他们出钱拍动画了,虽然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没准跟那时的国际环境有关吧。

合作被终止了,中外合拍动画的计划也夭折了,然而动画的制作已经在启动中,整个故事的动画镜头也基本绘制完成了,删掉或重画整段戏都不可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BBC方面不来参与了,那就只能由上美厂自己来制作发行了,何况这样的事情......在那时候又不是一两次了。

钱运达和王树忱两位导演经过一轮协商,直接在这个故事情节上进行一些适当的收敛。

经过3年时间的潜心制作,那部我们熟悉的《天书奇谭》就此诞生了。

尽管过程并不顺利,但是当最终成品出来之后,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跟前两部大作比起来(《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的故事画面没有那么宏大,反而显得比较接地气,也更有创新感和娱乐感,正是这种特点才会它成为一部老少咸宜的经典名作。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如何做到这一步,可就非常考验制作者的工夫了。

既然动画的要求老少咸宜、雅俗共赏,那么故事的情节基调也相应地不会弄得太过厚重,同时也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

而刚好《平妖传》本身的故事情节也充满了市井气息,为编剧提供了不少相关的写作灵感。

比如狐女挑拨和尚师徒,就是借鉴了原作里的情节桥段,只不过前者是为了设计除掉师徒,好占据寺庙为巢,后者则只是利用美色戏耍二人,以此弄出一场闹剧,而且情节尺度也比较大。

然后故事的主题也做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惩恶扬善系列---在正面角色上,袁公私盗天书的原因是出于对天庭迂腐制度的不满和愤慨,他一心践行于“替天行道”,将天书之道传授人间;主角蛋生天性纯洁无瑕,体现出人性本善的主旨,袁公收他为徒,教他学习天书法术,只为除掉祸害世间的狐狸精。

反面角色上,三只狐狸精在故事中招摇卖骗、偷学天书、勾结官府、坑害百姓;除外还有一个不谙世事、任性低能的小皇帝,以及贪财好色、仗势欺人的官吏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恶人行径。

情节和主题都定好了,那么接下来就轮到了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了,这可是赋予角色灵魂的关键一步。

而形象设计这一项的主要负责人是柯明老师,他过去曾与钱运达老师共同创作过《红军桥》和《张飞审瓜》等动画作品,还历任过《新华日报》美术、江苏人民出版社高级美术编审。

不仅如此,柯明老师对于中国的民间文化、民俗艺术有着全面的研究,有了这些《天书奇谭》所需要的美术风格基础,钱运达老师才特地请他来担任此设计。

动画的故事喜闻乐见,而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也一样没有落下,像狐女的相貌特点是吸取了京剧旦角脸谱的造型艺术特点,而县令在形象上为体现他的贪官本色,则是借鉴了造型滑稽的丑角脸谱,再加上鼠头鼠脸的模样来进一步强化。

角色的灵魂有了,最后一步就让这个故事的画面给动起来,而且要像模像样。

早年间上美厂的动画之所以经典,不光是因为故事生动有趣,还有极具艺术观赏性的画面风格和传统文化的充分融合。

要想做到这一水准,负责动画的美术设计就要讲究“一专多能”,除了给人物的造型再次进行提炼、修改、补充,还要与背景设计沟通,对画面的布局、分镜作调整,以完成镜头画稿的绘制,等于是现在的作画监督。

不得不说,任何一部优秀动画的幕后制作离不开各领域人才的协力合作,而且这些都曾经是中国美术界的大师级人物。

多亏了有这些人的发光发热,上美厂才能在那时仍百废待兴的环境下创作出这一部《天书奇谭》,再次为中国动画史留下了经典的一笔。

君子兰上什么肥料好

君子兰大部分时间是观叶子的,以宽、厚、油亮、文路清晰的叶子为佳品。如果养护得当到冬春季节,它还会开花呢。不仅如此,如果施肥得当,他还会不断的从根基部冒出更多的君子兰小芽出来,一株变一群。那么君子兰施什么肥好呢?

君子兰在不同的季节它的生长状态是不一样的,那么现在我们就以季节为主导方向来讲一讲君子兰要怎么施肥。

一,春天初夏,换盆施底肥。

现在已经立春了(3月初),那我我们就从现在开始说起吧。春季以及初夏,气温非常的适宜阳光和煦,君子兰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长叶子为主。那么我们现在这个时间就要给它施以氮钾肥为主的肥料,氮肥促进叶子生长变绿,钾肥使得叶子更厚实根系更强健。如果君子兰有一年多两年的时间没有给它换盆了,那么我们最好在春季给他进行一下换盆换土,并且结合换盆施足底肥。我们可以用腐熟的有机肥(如豆饼肥、骨粉肥)加化学肥料(如缓释肥、奥绿肥、多元复合肥、尿素等)混合使用最好。一个方面需要注意一定要用腐熟的发酵好的有机肥料,另外一个方面需要用三公分左右的土壤将肥料和根系隔开来,以免引起烧根。如果春夏季不用换盆,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它的表层扒松一下土壤,给它追肥,即可以用适量的上面提到的肥料埋到土壤表层两公分左右,然后再把土壤给它埋好就行了。

二,夏季休眠,控水停肥。

进入夏季(七八月份),当温度持续高于30摄氏度以上,那么君子兰就会进入休眠期,其根系吸水很少,叶子几乎不生长。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君子兰放到稍微遮阴的地方去养护,控制浇水并且停止一切施肥。

三,秋后,水肥管理要充足。

到八月份底,入秋后,当温度稳定低于30摄氏度,我们又可以逐步的给他恢复浇水以及逐步增加施肥。可以先浇一次透水之后,第二次浇水时适量的施肥,这个季节我们以水肥为主。用可溶于水的速效肥兑水之后用来给君子兰喷喷叶子或者是浇灌盆土。第一次肥量一定要少一点,半个月或20天之后第二次施肥可以增加用量,但不要高于安全用量。

四,秋冬育蕾期,施磷酸二氢钾。

到深秋初冬的时候,我们将肥料改为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比如说磷酸二氢钾或者是花多多二号,来给他促进一下花芽分化,给他开花。

近两年流行窄叶君子兰,品种名为【垂笑】,叶子跟一般的君子兰有所差别,它是窄叶子的,像朱顶红叶子一样的。上三图都是垂笑,花友们您喜欢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