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皇帝列表(五代十国君主世系图,五代共53年,换了八姓十四君)_河东_节度使_后梁

五代是指唐宋之间连续占据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共存在53年,更换八姓十四君。建立者大多是唐末藩镇军阀和借助镇压唐末起义而崛起的新军阀,他们自擅兵赋,迭相吞噬。

907年,河南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朱温曾是黄巢起义军的同州防御使,后叛变倒戈。脱胎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后梁王朝,一直都未能顺利统一北方地区,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明争暗斗贯穿王朝始终。李克用是突厥沙陀部首领,凭借沙陀铁骑和素称丰饶的河东地区,成为朱温称霸中原的最大劲敌。柏乡一战,朱温引以为傲的“龙骧”、“神捷”军尽失,“自野河至柏乡,僵尸蔽地”923年,已建国称帝的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率轻骑突袭汴梁,后梁末帝朱友贞身死,经两世16年的后梁王朝灭亡。

以唐朝合法继承人自居的李存勖灭后梁,得河南、山东地,并前蜀,又得汉中、两川地,使“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但李存勖自此志骄意满,丧失进取之心,以驰猎取乐为能事。其宠爱伶人,使得伶人愚弄缙绅,干预政事,“将相大臣皆惮之”,四方藩镇亦有贿赂巴结者。而夺位的李嗣源虽然深知民间疾苦,留心治国之道,但御下乏术,姑息藩镇,以致变乱迭起。936年,叛乱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而亡,后唐国祚定格在了13年。

石敬瑭灭后唐是在辽主耶律德光相助下完成的。当时石敬瑭穿着契丹服饰接受辽主册立为大晋皇帝,与辽约为父子之国,割燕云等州,每岁输帛三十万。自此,河北平原无险可守,河东亦仅存雁门关一处险隘。石敬瑭对契丹极力讨好,搜刮民脂民膏以填充辽国的无厌之欲。这种耗尽民财以侍契丹的做法引起了藩镇军阀的强烈不满,继位的石重贵遂只称孙不称臣。此举直接导致耶律德光发兵南下,946年十二月,辽军攻陷汴梁,少帝石重贵被俘,后晋亡。

辽军北撤后,镇守河东的刘知远趁机进驻汴梁,以慰劳抗辽民众和禁止为辽军搜刮钱帛等广揽民心。然接替刘知远继位的刘承祐年幼无知,“厌为大臣所制”,竟然想尽诛托孤重臣,引得天雄军节度使郭威起兵叛乱,刘承祐被乱军所杀,后汉仅存活四载即亡,后周王朝诞生。郭威灭汉时,刘知远之弟、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称帝建国,辖晋北十余州,依附辽国,史称北汉,是十国中唯一的北方之国。

后周柴荣即位后,厉行改革,成绩斐然,而其严明军纪,整顿禁军之举更使“士卒精强,近代无比”随着国富兵强,世宗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步伐。955年,取秦、成、阶、凤四州,封锁后蜀北进通道。958年,得南唐江北14州,南唐岁贡银十万两、绢十万匹、钱十万贯。959年,北伐辽国,收复3州17县,超一万八千户。然在捷报频传之际,柴荣却身染恶疾,病逝于开封,时年39岁。后周军政大权逐渐落到了禁军统帅赵匡胤手中。

闽、楚两国均是因内乱被后唐所灭。闽国是王潮、王审知兄弟在农民起义军打垮唐朝东南道统治力量后,率兵入闽的。王审知在位时,尚能与民休息,保福建三十余年的晏然安定。但王审知死后,诸子侄纷争,连续四任君主均遭弑杀,王国分裂,被外敌乘虚而入。而南楚内乱的直接诱因是建国者马殷遗命的兄终弟及制度,马殷的儿子,史籍有载的就多达十五个,这直接导致王国混乱,兄弟阋墙,历经两世六主而亡。

十国中最南边的是南汉。939年交州节度使杨廷艺之婿吴权败南汉军于白藤江,自立称王,置百官,制朝仪,交趾开始摆脱北属地位。南汉后主刘鋹庸懦无能,认为臣僚因有家室而不尽忠,故政事皆委任给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方可选任,于是纲纪大坏,971年被宋所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