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历史故事介绍(长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简介)_长城_社戏_万里长城

中国万里长城,世界奇迹,人类文明的标志,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长城遗迹很多,分布很广,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因为修复开放得早而广为人知,不过关于长城的故事可不止如此。

中国万里长城,世界奇迹,人类文明的标志,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长城遗迹很多,分布很广,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因为修复开放得早而广为人知,不过关于长城的故事可不止如此。

今天带你探索那些不为人知的长城故事,走近长城,感受巍巍长城的不一样的魅力。

万里长城一绝的倒挂长城在此,还有老饕吃货念念不忘的长城宴。

板厂峪,一个和你想象中完全不同的秦皇岛。这里仍旧保持着长城最原始古朴的风貌,断壁残垣,野草丛生。仰望绝壁之巅,长城在高高的山脊上一字排开。

跌宕起伏,蜿蜒逶迤,这里有万里长城中一绝的“倒挂长城”,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一样踯躅难行,引得无数老驴们纷纷前来挑战。

除了雄伟壮观的野长城让人折服惊叹,板厂峪还隐藏着长城保护工作站,并非如长城一般气势恢宏,面积小的只有百平,默默无闻的长城志愿者们悉心守护着这个小院。

院落里一砖一石都向我们讲述着那些守护城墙的故事:滚磨擂石,镇水兽,石炮,秤砣,佛龛,渠答……看到他们,我们不仅为古人建造气势磅礴的长城而赞叹,也为他们戍守长城的坚持而骄傲。

再推荐一个板厂峪的特色大餐——明长城脚下长城宴。坐在长城脚下的板厂峪酒店,用桲椤叶装饰的餐桌上,铺满了各种乡野美食,红薯,花生,毛豆,嫩滑的水豆腐。

当然还有最具特色的被称为荤锅的当地火锅,看似表面上整齐铺满了各种豆腐和肠类,实际上底下还塞满了海带,墨鱼,柴鸡和酸菜,不仅让人大开眼界,也吃得过瘾。

黄花城水长城,登长城看风景吃栗蘑。

黄花城水长城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

明成祖建都北京后,将明皇陵十三陵建于昌平天寿山之阳,黄花镇在天寿山之北,所以这处长城不仅守护着京师的北大门,更是守护着明皇陵十三陵的重要门户。

黄花城水长城建立之初并非屹立水中,而是因为大坝截流,水位上升湮没了处于低谷部位的长城,所以三段长城被淹入水中。

见识过盘亘于崇山峻岭之上蜿蜒逶迤壮丽雄伟的长城的你,可能未必感受过既盘旋于山脊之上,又环绕在灏明湖畔秀美的长城。湖水将长城自然断开,说不清是长城戏水,还是水弄长城。

秋栗飘香季,黄花城水长城里面还有一个面积百亩的明代板栗园,40多棵栗子古树根深叶茂,其中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饱经沧桑而又精神矍铄的八百多岁高龄的栗树王,至今仍旧每年产栗。

走在栗子园里,脚下铺满了从树上掉下来的扎手的栗子壳,颇有秋天的趣味。

去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尝尝清军入关带来的行军美食浑锅!

作为明长城东部入海处的老龙头,立龙头远眺,看山海沉浮,恍若时间倒流,当年秦皇东巡碣石,途经秦皇岛,便先后派陆生、侯公等人入海求长生不老药,秦皇岛由此得名。漫步在海边,遥想当年事。

来秦皇岛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必须要吃一顿地道的浑锅。这是清军入关带来的行军美食,曾经在物质匮乏年代,当地老百姓只有过年才能吃到。

如今的浑锅,越做越丰富,五花肉、肉丸、酸菜、鸡块、八爪鱼、螃蟹、冻豆腐、焖子、对虾、海米、排骨被码放得整整齐齐,香醇浓郁的鸡汤打底,冒着腾腾热气的景泰蓝火锅。

蘸料也相当丰富讲究,麻酱、腐乳、韭菜花、辣酱、糖蒜、香菜末等等蘸料通通配齐,红红绿绿的很喜。记得一定要配上这酥脆的烧饼哟,太过瘾,太满足!

在长城脚下的百年古村听社戏,吃猪蹄宴。

自古就是边关要塞、军事重地的长峪城,长城脚下遗世独立的百年村落,最特别的是这里如今还保留着“唱社戏传统”。

长峪城明代成村,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城内外有完整的瓮城、城墙、古屋和寺庙,城墙把村子分为新旧两个城池,古城和古庙的存在印证了长峪城的悠久历史。

傍晚,在百年古村喝村民在山上手工采集的黄芩茶,吃地道的猪蹄宴。猪蹄肉质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炖煮的火候极佳,搭配上农家红烧肉、炖柴鸡、白菜豆泡,还有特别的美食拔丝咯吱。

入夜后的长峪城村,白天劳作的村民们纷纷汇集在永兴寺的后院戏台,敲鼓打锣的,拌上扮相的,或者台下叫好的,共同打造长城脚下一场原汁原味的社戏。

长峪城唱社戏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每年正月和一些农历传统节日,社戏都会在村中上演。社戏由河北梆子演变而来,不过到了长峪城就变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