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大垃圾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_学院_省级_安徽

本文目录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
  • 安徽新华学院怎么样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风气很差吗
  • 安徽三联学院到底怎么样啊学校乱吗有打架的吗求实话啊
  • 安徽蚌埠学院怎么样
  • 合肥学院有哪些难看的校园建筑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位于安徽省次中心城市芜湖市,拥有文津和新芜两个校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300余亩,在校生9000余人。

学院目前设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系、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和基础教学部6个系(部),设置了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机械设计、车辆工程、工业工程、视觉传达等在内的27个本科专业。

学院前身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成立于2003年,2012年由科大讯飞与安徽工程大学合作举办。201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正式更名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并由科大讯飞举办。

学院以“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为办学愿景,依托科大讯飞世界顶尖的语音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借鉴欧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探索现代民办大学治理机制,创新性地实施了“三段式”的培养模式、五个领域模块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三明治式”的教学与实践实习融合机制、“三中心”的教学支撑平台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学院的办学特色,显著提升了学生就业与创业竞争力,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6月,学院已建成覆盖全部学科专业的实验分中心28个,下设实验分室67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3个,实语音实验室6个共488座,百名学生配置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1832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6月,学院共获批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1项、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4项、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4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3项。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东西方大众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互联网协同

学院科研项目列表(部分)

治理视角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等11项

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织机卷布张力控制器研究、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硬件在环仿真研究、基于FPGA的智能视频监控前端预处理算法研究等14项

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于实践、基于CDIO模式的C语言课程改革探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研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

学术资源

截至2016年6月,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4.61万册,生均8298册;每年订阅报刊606种,另已有精装过刊2500册。电子图书系统拥有89.4万种中文电子图书,7000余种外文电子图书,7785种中外文电子期刊。以及包括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系统。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6月,学院有专任教师500余人,兼任教师近10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60余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50余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优秀专家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骨干教师5名、省级教坛新秀6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来自企业、具有行业技术与管理经历的“双师型”教师120余人。

国家级科技奖获得者:刘庆峰

国家级优秀专家:王文举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岳丽华

省级教学名师:胡守信、陈跃东、李震

省级教坛新秀:王晓云、胡叶婷、孙辉、孙金芳、郝晓红、马学刚

省级教学团队:运动控制系统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骨干教师:危启正、王波、宋寿柏、宋志俊、王艳伟

教学双师:柴知章、陈坚伟、丁德成、张宣、章敏凤、颜云生、李芬 、尹伟、王德昌、洪杰

教学建设

2016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该校有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1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1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1项。

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英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软件工程综合改革实践

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机械基础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机械与材料工程实习实训基地、Smartstudio艺术工作室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基地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独立学院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计算机文化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内涵式发展视域下的高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如上图。  

校训

立志 诚毅 创新

安徽新华学院怎么样

1.学费贵:新华学院是民办高校,学费一般8000元左右起步,学费贵这肯定的,嫌贵的话就别去了,再复读一年,考个公办的好点的还便宜。

2.民办高校定位:新华学院毕竟是民办高校,中国高等教育的状况是公办高校碾压民办高校,这是铁的事实,别信他们宣传忽悠!

3.在民办高校中地位:不要拿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比,那不公平,新华学院在安徽省民办高校中绝对No1,什么安外三联文达都在其下。文达集团亏损严重内部管理混乱,文达学院已经换了老板了,学校在恢复中,往后会好一些,三联学院一般,其内部情况不甚了解,只知道本科评估一塌糊涂,安外是垃圾中的战斗机,学校老板和管理层属于没文化且管理水平较低!

4.侧面参照:不管是新华三联还是安外的老师们,他们只要有机会到公办学校,他们基本都毫不犹豫离开这些民办高校!

5.建议:以上都是从学校层面给的建议,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校读书,只要自己刻苦学习,学得好不好,和同等次的公办高校相比,没啥本质差别,因为民办高校对老师的管理就是,给最少的钱干最多的活,民办高校老师被压榨到极限,基本都会很用心在干活!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风气很差吗

我和这个学校的学生和老师都打过交道的,总体学风很正,前些年考公率很高,而且在校组织自考本科考试基本上在学校期间通过,还有很多学生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也好多,学校里集体化学习,不像某些职业院校谈对象,玩游戏,我觉得很不错!

安徽三联学院到底怎么样啊学校乱吗有打架的吗求实话啊

很高兴告诉你!

1、三联啊,出去别人都不知道,你说怎么样不过在安徽还可以混混,文凭国家也承认,出去虽然不知道三联学院,但还是认文凭的,---------如你被他录取了,就将就着吧。(我以前同学300分就进去了,他进去的莫名其妙啊),不过你要认真学的话,也是可以的,祝你好运了。

2、师资啊,就是从安大、合肥学院啊等一些院校找一些教师或有可能一些老教师他们的学生(还在学校读书,一般都是读硕士或博士的人)来给你们上课。

3、书本加住宿加学等估计一学年七、八千吧,加生活估计要一万。

4、学校怎么样你是和什么学校比较呢是和科大、安大、工大比较,还是和其他比较呢有人说他不好,有人说他还马马乎乎,但没有说他好的,毕竟是民办学校,一切以赚为目的。总之:一言难进啊,你要认认真真去学习,不受周围影响,是个坚忍的人物,在哪里你都会成功的,都会发光的,那就不会在乎一些外在的东西了。千万要斟酌啊小弟。不管怎么选择,你只要不学坏,那就要相信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祝你好运!!!为你解除疑惑是我的快乐!

安徽蚌埠学院怎么样

安徽蚌埠学院位于安徽蚌埠,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

目前该校设有11个教学单位,39个本科专业。

其中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

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

生物工程、交通运输

要想了解具体信息,你可以登录学校官网进行查询。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合肥学院有哪些难看的校园建筑

合肥学院位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2002年3 月14日,经教育部(教发函46号)批准由原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合肥学院是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兼有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合肥学院分为北区、南区和东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 1822 亩,校园绿树掩映,环境优美。学院校舍建筑面积 37.3 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900 余万元,藏书 56 万册。在职教职工 737 人,专任教师 536 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174 人,国内外兼任教师 100 余人,其中常年在校的外籍教师近 20 人。学院全日制在校生 1 万余人(其中本科生占 75% 以上),成人教育在校生 520 余人,在校外国留学生 60 余人。 学院现有建筑工程系、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化学与材料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艺术设计系、中国语言文学系、经济系、教育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管理系、数学与物理系、旅游系、基础教学部等 15 个教学系部 71 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 36 个。此外,学院还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报部、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安徽省德语培训中心、艺术设计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等教辅、科研机构。 学院是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合肥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努力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学院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学计划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2005 年,学院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学院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办学特色得到培育日趋形成,全院上下呈现 出团结奋进、民主和谐、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生物工程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电工电子实验室为省级基础实验室示范中心。 3 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项, 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 学院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经济开发区、周边企业和国外高校的合作,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欧盟亚洲链、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DAAD )、德国国际交流与发展中心( CIM )等项目顺利实施 ,中德 过程与新能源技术、生物质能源等项目 开展合作 。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合作项目中德环境技术 转化中心开始建设。 校区、校企合作正式启动, 与北京、内蒙古、马鞍山、宁国、宣城等研究单位和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合同 7 项 。 2003 年以来,学院承担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项目、 国家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国家 863 计划研究子项目,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市级、院级研究项目近 300 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 发表论文 60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获省、市科研奖项十多项。 1 人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1 人获第六届安徽青年科技奖, 2 人被遴选为合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学院成功主办中德韩三国四校“新时期青少年教育和体验学习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趋活跃。 合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2005 年,我院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男女个人冠军、团体亚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首届 “ 挑战杯 ” 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高。 2003 、 2004 、 2005 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 名列全省前列,200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 97% 。多年来,合肥学院已为国家输送近 3 万名建设人才,其中有 1.5 万余人在合肥地区工作,为安徽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他们中大部分工作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有的则曾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新闻顾问及希拉里竞选班子成员,有的则创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和投资建设了北京沙河大学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合肥学院是中德省州文化交流项目,自 1985 年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韩、日、澳等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005 年 5 月,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访问我院,省州合作掀开新的一页。学院分别与德国、瑞士 13 所大学和韩国 3 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互派教师和留学生,输送 400 余名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学院积极开展专业共建工作,对外汉语专业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合肥学院是安徽省 8 所可接纳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