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堡林立的蔚县,为什么独留“北方战神”真武大帝的信仰?_蔚县_台地_真武

蔚县自古便是军事要地,自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中原腹地便再无险可守,彻底暴露在游牧民族面前,使中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命李达、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收复燕云十六州。自此,蔚县成为抵御外敌侵略的屏障,形成了独特的边塞文化。

石敬瑭(来自网络)

朱元璋(来自网络)

大家好,我是@张瑞水下看世界 创作团队——风铃,建筑遗产保护专业,从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多年。今天,我带大家走进古堡林立的蔚县,领略“北方战神”真武大帝的信仰。

五年前,前来调研的我,第一次踏足这里,半个多月的时间跑了大半个蔚县。那时候的我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带有学术目的,想要了解独特建筑形式的学生,而另一种则是对未知抱有好奇心的游客。

作为一名普通游客,在调研的闲暇时间里,我也会去逛逛古城的街道,打卡很多蔚县的著名景点,比如:灵岩寺、常平仓以及暖泉古镇等等。毕竟蔚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保存着大量形制完整的古建筑和城墙遗存。

展开全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岩寺(摄影:风铃,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平仓(转自静思斋)

当然,除了这些,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暖泉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现在它已经变成了剧场里的固定演出,漆黑的舞台上铁水迸溅产生的绚烂场景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另外你还可以去蔚县署走走,这里作为蔚县剪纸博物馆,临走的时候你还可以带几幅剪纸回去作为纪念或者赠送亲朋的礼物,也不负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

暖泉镇天下第一打树花剧场中的表演(摄影:风铃,转载请注明出处)

蔚县剪纸(转自网络)

但如果你不甘心做个寻常走马观花的游客,想要更深入了解蔚县,相信你更好奇我的第二种身份做了什么?

我们的调研对象散布在县城周边数量众多,但鲜有外人造访的古村落中,这些村落多被称为“古堡”,原因是它们大多被高大堡墙包围,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在这些古堡中,存在着一类极具地方特色的祭祀建筑——真武庙。

古堡堡墙和堡门(摄影:风铃,转载请注明出处)

蔚县号称有古堡800座,罗哲文在《寻找蔚县古堡·序》中说:“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这就是万里长城。在长城脚下,还存在着另一个奇迹,那就是河北蔚县的古城堡。”

当地很多乡村的村口都建有较高大的堡门,门楼上往往建有庙宇,既可护佑村庄的安宁,又可以用作观察敌情、防御侵扰的屏障。与堡门相连的一般是堡墙,环绕着村庄,堡墙上的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垛口,有些堡门内还另建有瓮域。这些建筑设施无一不在昭示着堡寨的军事色彩。堡内的建筑布局大体类似,一般都在村堡南入口建堡门,进入堡门,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通向村堡北端,但往往不建北堡门,而是修建庙宇,多为真武庙,用来祭祀和供奉真武大帝,有资料显示,在这800座村堡中有181座曾建有真武庙。

部分村堡真武庙的位置(选自《蔚县地区真武庙建筑研究》)

说起真武大帝和真武庙,大多数人可能很陌生,但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或者听过一部很火的玄幻小说——烽火戏诸侯的《雪中悍刀行》,现在已经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其中,张若昀饰演的男主角北凉世子徐凤年便被塑造为真武大帝转世。

那么真武大帝究竟是谁呢?

“(真武大)帝名曰玄,称玉虚真人,烈在天上,遒上帝之师相,主持北极。” 在蔚县当地又被叫做玄帝、真王或玄武,因此真武庙也多被称为真王庙。他的原始形象是四方星宿之北方星宿,在宋洪兴祖《楚辞远游补注》中将它的形象描述为龟、蛇,称玄武,是传说中古代四神中的北方之神。宋真宗赵恒时,为避圣祖赵玄朗的名讳,将玄武改称为真武,加封“真武灵应真君”。从此,真武大帝成为皇家供奉的神,地位升至道家护法神仙元始天尊的化身。元末朱元璋起义时,曾宣称自己得到了真武大帝的帮助,借“君权神授”之名强调自己的正统。明朝建立后,真武信仰达到顶峰,在各方推动下,真武最终发展成为北方之神、北方战神、水神、司命之神等等,能够主宰万物,掌管人的生老病死。

真武大帝壁画(来自《蔚县地区真武庙研究》)

虽然目前蔚县能够确定始建年代的真武庙仅有代王城石家庄村,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但根据研究,我们今天看到的蔚县真武庙大约始建于明代,和村堡的城墙为同一时期。

那为什么蔚县有如此之多的真武庙呢?

蔚县古时地处边塞,一直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交锋之地,被明太祖朱元璋收复后成为明代北部军事重镇——大同府的重要组成部分,称蔚州;军事上它隶属宣府镇万全都司,设置蔚州卫。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真武的信仰也随之传播到了蔚县,在明王朝、道教和百姓本身的推动下,民间开始大规模祭祀和供奉真武大帝,修建了大量真武庙。

燕云十六州(转自百度百科)

这一信仰在蔚县的出现和繁盛究其根本还是源自人们对平安稳定生活的期望。首先,蔚县的村落聚居多以古堡形式存在,堡墙高耸,更注重防御性,也能够有效屯兵。而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又素有战神之称,人们认为他可以坐镇北方,战胜敌人,保护古堡和其中的百姓;其次,北方属水,即使在和平时期,蔚县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集中容易引发水患;而古代的砖木结构房屋在春秋干燥时也极易发生火灾,真武大帝可以镇水防火,可以说十分适应百姓期望。最后,真武大帝传闻还有镇压邪魔、治病救人的能力,“上帝(真武大帝)治世福神,妖札、疵疠不生”,求神保佑人生无病无灾或是病痛消弭也契合了村民的精神需求。

真武庙的选址和布局也颇为讲究。

根据程长进的《蔚县真武庙调查报告》中记录,真武庙大多位于村堡北侧,与古堡墙体相连;也有部分位于北门外的瓮城或高台之上。少量位于堡内台地之上;仅有一座位于西墙上。布局自入口到正殿地势逐渐升高,最终正殿的位置往往就是村堡的最高处。笔者觉得这一是契合了他北方之神的位置,具有统摄全局的作用;二是本身它也可作为驻守瞭望之所,已达到御敌的效果。

目前留存的真武庙多为明代选址,现存建筑则是清代修建的;建筑类型包含牌坊、山门、二门、过殿、配殿、厢房、钟楼、鼓楼、大殿(包括北极宫、三官庙、财神庙等)。

山门(摄影:风铃)

二门(摄影:风铃)

钟楼(摄影:风铃)

鼓楼(摄影:风铃)

大殿(摄影:风铃)

各个建筑的布局一般是利用台地逐渐升高地坪,最终的大殿北极宫位于最上一级台地,地坪和堡墙高度接近。我们就以蔚县村堡中目前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南留庄真武庙来了解一下。

南留庄真武庙位于村堡北部高台之上,坐北朝南,中轴对称。主轴线上分前后三进院落,分布于五层台地之上,最上一层台地部分突出于北面的堡墙,为大殿所在的高台。由主街而上,登上第一层台地为5步台阶,第一层台地到第二层台地为3步台阶,第二层台地到第三层台地为5步台阶,第三层台地到第四层台地为4步台阶,第四层台地到第五层台地为21步台阶,五层台地共抬升7.69米。之后便是高大的堡墙。

南留庄真武庙剖面图(绘图:风铃)

第一进院落占据一层台地,正面一座过殿,前方两侧为东、西配殿,过殿与两侧配殿之间为砖砌小拱门,通往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占据第二、三、四层台地,第二、三层台地未建任何建筑,第四层台地北部两座厢房沿中轴对称布置,两座厢房间为通向第五层台地的台阶。

第三进院落占据第五层台地,第三层台地为大殿北极宫之所在,北极宫东侧前方为钟楼,西侧前方为鼓楼,东侧后方为三官庙,西侧后方为财神庙,均为沿中轴线对称布置。

南留庄真武庙(摄影:风铃,转载请注明出处)

而真武庙装饰题材主要有动物、植物、人物和故事几类。龙、狮子、大象、鹿、喜鹊、蝙蝠、蝴蝶等都是真武庙中主要的装饰题材。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和神权;狮子、大象则作为吉祥符号,守护一方平安;鹿、喜鹊、蝙蝠等则取其谐音“禄”“喜”“福”等;蝴蝶则代表长寿。植物类的主要以梅花、灵芝、海棠、向日葵、百合等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内容为主。人物主要就是真武大帝和道教神仙。故事则以真武大帝修真故事为主。

南留庄真武庙山门上使用了龙、象及花卉装饰(摄影:风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但走访中我们发现,曾经有记录的很多真武庙已经不复存在,多数还现存的真武庙也因为使用需求的丧失而荒废,保存状况并不乐观。看到那些曾经令人神往的庙宇如今却屋宇残破、长满杂草,甚至是逐渐消亡,我仿佛能够想象它们的未来……这不仅仅是古建筑的消失,同样也意味着我们将逐渐失去了解它背后文化意义和那曾经辉煌而独特的信仰的机会。我多么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去那里看看,去了解真武信仰和真武庙,愿文化和它的载体长存……

这一期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也希望大家多给我们品评与指正。别忘了给我们转发、评论、点赞呦,关注@张瑞水下看世界 我们下一期再见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