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语文复习建议:结丝成网,系统优化_峻岭_答题_套路

如何在高考时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如何训练选择题?语文主观题的套路考点有哪些?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有哪些?正高级教师、宜昌市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刘峻岭都一一给出了自己的“秘籍”。他表示,高考前夕,学生只要做好这些“最后一公里的落实”,一定会在6月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正确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前提

刘峻岭在分析了2022年语文高考试卷后认为,“选择题30分,主观答题60分,作文60分,阅读与写作是整套试卷的主体,读懂文本是关键。”

刘峻岭说,大型考试时心理状态往往比平时做题更紧张,为了抢时间,很多考生题目没看清就开始作答,非智力因素失分每科都有存在。如何避免呢?他建议,考生要勾画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正确或不正确”;对概括题,是要求“不超过多少字”;变换句式的题目是要“几个短句”;概括题概括的是“人物形象还是人物性格”;主观答题是需要“概括还是分析”。不同的题目要求,最后的答案呈现都不一样,所有的答题都必须杜绝“凭感觉”。刘峻岭建议考生们,自己分析每次的试卷,如果避免因为非智力因素丢分,一套试卷都能涨一定的分数。

对于30分的选择题,刘峻岭认为,语文拉开分数的往往是选择题,想要得高分,选择题一般只能错1-2道。主观题除非出现大状况,如作文跑题、阅读文章没读懂而导致阅读题全错,一般区分度不大,所以“做好选择题是王道”。

他也分享了选择题训练提升的四个方法:“比对排除增高效——多项比对排除”、“设错类型要知晓——优中选优”、“错题重做很重要——明错因,知优解”,“规范训练是王道——高考题、优质联考题”。

主观题注重套路与反套路

对于主观题答题,刘峻岭认为,“熟记套路是基础”。他说,语文套路考点很多,如诗歌的表达技巧、情感分析、意象意境、句子赏析,诗歌和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环境情节的作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表达技巧、文中某句子的含义……常规的典型考点题,因为考法固定,往往有明确的答题套路,阅卷也往往依据答题套路的要点踩点给分,因此熟记套路题的类型及答题思路,是良好抓手,易让人有获得感。

他举例说,“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题”,设问方式一般为“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赏析/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包括:①(找准字词)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若字词含义太简单,可省略解释);②将该字放回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画面;③指出该字词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分析该字词在全诗内容、形象、意境、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对于反套路题,刘峻岭认为读懂文章最关键,可以用“三问两寻一定”的方法来读懂散文。“三问”包括“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两寻”包括“寻线索,寻关键语句”,然后通过“三问”和“两寻”来“定主题”。

对于文言文阅读,刘峻岭认为,读懂首先就是“翻译”的过程,考生要熟记120个文言实词以及句式的积累,这对文言文阅读都非常重要,是解答文言文题目的关键。其次,识记并理解常见易错的成语也是考生需要做的明智行为。

高考议论文写作规范很重要

刘峻岭说,近几年高考作文都是考的议论文写作,考生一定要重视文章结构的选择,规范很重要。很多考生在写作时没有文章结构的意识,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很难写出一篇高考高分作文。

考场议论文常见格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总分总套并列式(多角度)”,一种是“总分总套层进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两种写作方式的案例,考生可以借鉴《人民日报》的社论。

刘峻岭说,议论文包括“一个中心论点和多个分论点”,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去展开。但他也表示,平时的作文,不是单纯的并列式或层进式,可以两者套用,如用“为什么+怎么办”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除了谋篇布局外,具体行文时一定要扣关键词进行事例论据分析,拒绝贴标签,追求深刻,要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刘峻岭说,辩证思维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最爱——2021年披着体育外衣的强弱之变,2022年的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作文“《红楼梦》中的移用、化用与独创”。教育部在《2023届高考适应性测试座谈会纪要》也明确,作文思辨性方向会坚持。

此外,刘峻岭还建议广大考生,在高考复习的最后,要加强语言功夫的磨炼,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语言水平,可以通过背名言、金句以借用,背优秀作文悟整体,多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排比等手法,积累5月中旬前的热点素材,作文重写等方法,可以让自己作文语言精益求精,文章更出彩。

(三峡晚报记者汪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