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诚,李光耀是如何评价李嘉诚?_李嘉_商人_企业家

人若软弱,便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李嘉诚

古语有言,盖棺定论。善恶在我,毁誉由人。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如何,世人皆有莫衷一是的言论与评价。千人千面,是是非非,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当不可一概而论。

商人作为一种在中国由来已久的社会职业,在推动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嘉诚作为中国当代举世闻名的商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对此却颇为不屑。有人曾说,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诚。那么李光耀是如何评价李嘉诚的?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商人阶层的繁荣兴盛。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富可敌国的商人记载不少,皆是通过一系列出色的经营策略,从而累积巨富。商人最大的本质,通俗地讲就是“赚钱”。

香港首富李嘉诚

据去年亚洲富豪排行榜报道,李嘉诚的财富以2700亿美元位列榜单十一名,连续十五年蝉联华人首富。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毫无疑问,李嘉诚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四海内外书写了一部属于李嘉诚的传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谈到李嘉诚,总是带着褒贬不一的意见。不少人为他的慈善事业纷纷拍掌叫好,也不少人对为他唯利是图的做法抱以偏见。我们评判一个人,并不是单单的看一个人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方是正确衡量一个人的中庸之道。

李嘉诚坐拥财产不计其数,然而其童年生活却是过得十分落魄,颠沛流离。李嘉诚自年幼之时便一家辗转多地,而后定居香港,适逢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乱,童年经历亦是一波三折。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从一清二白,白手起家直至今日的商业帝国,李嘉诚背后的努力不言而喻。为了养活家中双亲和弟妹,李嘉诚年仅十四之时便出门谋生,各行各业均有涉猎。

赶上房地产如日中天的东风,李嘉诚迅速积累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之后其在商界的地位如日中天,扶摇直上。

展开全文

“他对国家的贡献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近日,新加坡首任领导人李光耀谈到李嘉诚,曾直言不讳地评价道:“李嘉诚靠着垄断香港的房地产业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虽说他的生意遍布天下,但其实却没有一个真正能享誉天下的产品。再谈李嘉诚对国家作出的贡献,那更是九牛一毛,不足一提。”

李光耀对李嘉诚的评价字字珠玑,言语间颇为不满,甚至有些看不起李嘉诚的意味。李嘉诚在香港“地产霸权”“牢房豪宅”等一系列背离民心的政策,为富不仁、见钱眼开等字眼,仿佛成为了李嘉诚的代名词。

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在现实社会的认知中,民众对商人的认知理念是唯利是图的自私主义者,财富与权利亦是如此。而对李嘉诚本人而言,他的本质就是一个商人。圣贤留下轮长理, 不越道德乱红尘。商人重利,本就在于情理之中。

李嘉诚如今的商业帝国,都是由他一手经营起来的。一路走来,个中艰辛与困顿,旁人不得而知。他是一个实打实的商人,哪里有利润,李嘉诚就去往哪里。纵横古今中外,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亦是爱护有加。鸟类亦知爱护自己的羽毛,更何况是本性自私的人类?

中国最伟大的慈善家——李嘉诚

李光耀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看不起经商的李嘉诚,认为他富可敌国的财富来源于某些垄断性的资产投资,实际上对国家与社会并无多大的贡献。这是李光耀的一家之言,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领导者,李光耀口出此言亦是在情理之中。

然而李嘉诚作为一个商人,在商言商,操奇计赢,亦无丝毫不妥之处。对李嘉诚此人的评判如何,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的是李嘉诚在掌握了巨大的财富之后,一直源源不断地以积极的态度在回报国家与社会。正如人们所言,李嘉诚是中国最伟大的慈善家。

李嘉诚对于中国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历来十分重视。截止去年为止,李嘉诚已累计捐出150亿港元的财产用于学校和图书馆的兴建。当年上海世博会的建设、汶川地震等,甚至巴基斯坦、印度等落后小国都曾受过李嘉诚的捐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

“李嘉诚只能算是一个商人,并不是一个企业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嘉诚作为一名商人,适逢香港房地产经济遭遇寒冬之时,曾大量撤资,转移海外。

对于此举,李光耀颇为愤懑:“作为一名中国人,应与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这个举动,只能说他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商人,并不能称之为企业家。”

于笔者而言,商人与企业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两者之间的人格魅力不同。商人是铜臭满天的利益,而企业家是厚德载物的博爱。李嘉诚曾说过:“有钱最大的好处,便是有能力为自己想要支持的人和事业发挥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对而言,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获取足够的利润,为国为民的贡献便无从谈起,企业家的意义与高度更无从体现。创造价值与利润结果,这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两件事情。

而李嘉诚无论从贡献的财富亦或是从慈善时间看来,李嘉诚对国家经济的扶持,对教育文化的重视,都能让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个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国人称他为“中国最伟大的企业家”名至实归。

所有人的成功,归结为两点,一种是自身的努力,一种是对社会的贡献。毫无疑问,李嘉诚这两者都做得很好。究竟如何看待商人与企业家的区别,在于我们价值观的不同,在于我们对金钱和贡献的认知不同。那些心怀国家、心系百姓的人,往往才能走得更远。

结语

李光耀看不起李嘉诚,因为他是一个政客,忧国忧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在这种大环境下,李光耀对于李嘉诚的质疑倒也是在意料之中。而李嘉诚作为一个商人,这是他的职业,亦是他的求生之道。愚人见石,智者见泉。个中的是是非非究竟如何,又怎可一笔抹杀?

逝水流年,一生志在千里。成长之路,来之不易。李嘉诚活到如此境界,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在社会机遇与巨浪中保持如此长盛不衰,必定是有一定的过人智慧。不论从何看来,李嘉诚这一生,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