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丨细嗅一城书香,西城带您这样“悦”读→_阅读_孩子们_西城区

家长和孩子一边看展一边了解西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师生在户外一边赏花识物一边阅读古诗词,上班族走进园林在阅读中找寻“黄金屋”……近年来,西城区不断丰富阅读服务载体,打破传统的阅读边界,通过“阅读+ ”场景化还原书中情境,让阅读在场景中生动,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让书香浸润街巷,不断涵养西城的文化底色。

融知

“阅读+讲座” 专家同行解读经典

地点:西城区图书馆

上午举办主题讲座,线上线下的读者听得津津有味。下午,线下观影散场后,有的观众直奔读书区找寻原著。这是西城区图书馆(北馆)二层集体视听室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西城区图书馆(以下简称“西图”)每年举办近1300场公益活动,每周每月形式各不相同,如讲座、展览、培训、读书分享会、观影等等。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门口布告栏、公告线下获取近期活动预告,也可以通过公众号、网站等线上方式了解活动详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报名参与。

▲读者在西城区图书馆享受阅读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西图今年推出了全新的 “文旅融合·阅读体验行”系列活动。4月14日首场活动中,图书馆邀请了北京建筑大学工学博士、人文学院讲师周坤朋与来自全区15个街道的50余名读者走进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参观“遇建·中轴——北京建筑大学师生建筑文化研究专题成果展”。读者观看展览,老师进行专业解读,同时图书馆还为读者推荐了馆藏文献,通过“观展览+读好书”的形式,提高了大家对北京中轴线以及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关注。

据了解,“阅读体验行”是西城区图书馆2013年创办的品牌阅读推广活动。今年,“阅读体验行”将以文旅融合为出发点,依托西城区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都市旅游资源,带领辖区读者前往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同时推荐相关书目,在实践体验中引领深层阅读,实现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目标。

展开全文

▲西城区图书馆提前在线上发布各类活动信息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具体内容同样是精挑细选。今年西图的“红墙之畔话中轴”系列讲座深受读者好评。截至4月20日举办了6场讲座,邀请了中国地理学会资深会员朱祖希、北京日报高级编辑宗春启、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高申等大咖,讲座话题从“什么是北京中轴线”开篇明义,到“庙宇里隐藏的历史”“西城名人旧居”回到读者身边,从细微处看北京中轴线。“我们从系列讲座的场次,到计划邀请哪些专家都会做好前期策划,保障了讲座质量。”西城区图书馆馆长樊亚玲说,今年图书馆还将推出理论宣讲系列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

西图不仅吸引读者走进来,也主动走出去。在世界读书日前夕,西图与武警北京市总队执勤第三支队执勤十三中队开展“智慧阅读进军营,文化筑梦强军路”数字资源进军营活动。官兵可以通过访问智慧阅读终端,获取内置海量电子资源。资源涵盖16家数字资源平台,40万册电子文献、超50万集视听资源,包括时事政治、现代军事、经典名著、小说传记、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热门分类。这是西城区内首次将智慧化、数字阅读引进军营。

樊亚玲介绍,4月20日起, 西图将围绕2023年世界读书日举办20场公益活动。除了上文提到的“智慧阅读进军营”,还将在万寿公园开展第九届“海棠树下为您读诗”活动,邀请社区朗诵团和艺术专业师生对经典作品朗诵、吟唱;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知识世界’漫游记’”活动,读者可以观看阅读视频积累步数,步数排名靠前的读者,还有机会赢取露营帐篷、创意写字板等文化礼品。

“阅读+互动” 打造孩子的读书乐园

地点: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

“理财并非现代人的专属,早在《易经系辞》中便对理财这一观念进行了阐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讲述的便是百姓对于财物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适当。”老师刚讲第一句,台下孩子们就好奇地举手提问,“老师,您手里的是钱币吗?”“古代人也存银行?”……

▲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组织小朋友开展体验活动

4月15日下午, 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以下简称“西少图”)邀请观复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刘畅,为小读者讲述古人的理财意识和理财方法。这是西少图今年第三期“寻找小小非遗传承人”系列公益活动。今年也是该活动举办的第六个年头。每个月,图书馆都会策划非遗相关内容,纸鸢的文化发展普及、北京鬃人讲座、团扇剪纸制作等,邀请过金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王赤峰、北京鬃人代表性传承人白霖等老师。活动中老师不仅讲解非遗知识,还会带着小读者做手工,在互动中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图书馆每年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开展相应的公益活动。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樊亚玲告诉记者,像“青苹果童书会”主要针对低幼儿童,10组家庭21名小朋友跟随老师领略原版英文绘本的魅力。而像“小小摄影师俱乐部”讲座则针对在校学生,摄影达人王萌从点评学员们采风拍摄的照片入手,分析作品的构图、曝光、逆光补偿等多个方面,向小学员们讲解了如何在太阳光充足的户外拍摄美丽的作品。

▲西少图打造轻松的青少年阅读空间

无论是手工制作、讲座还是读书分享会,西少图的每场活动都会配备相应的互动环节,老师台上讲完内容要提出问题,如果小读者答对了,老师还会给奖励。“青少年儿童的活动与成人讲座不同。因为孩子比较小,对于互动环节更感兴趣。我们鼓励孩子们勇于思考,童言无忌。”樊亚玲说。

在“世界读书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来临之际,西少图策划了以“惟愿书香与你同行 漫享‘悦读’奇妙之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青青草文学社大讲堂”活动邀请了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业务副馆长佟怡天在线分享《郭守敬与大运河》的故事。

截至2022年底,馆藏纸质图书已达55万余册。樊亚玲希望,未来西少图能升级成智能图书馆,一方面为小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让孩子们开拓视野,打造成“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新学习平台。

融境

“阅读+识物”多学科交叉拓展阅读边界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孩子们,带上本子和水彩笔,我们去花园里观察植物了。”又到了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阅读沙龙时间,几位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的小花园。春光正好,校园中草木正盛。这群小学生们三五成群,在花园中观察着不同的植物,用新的方式进行着“阅读”。

▲孩子们走出教室认识书中植物

四月的午后已经褪去了寒意,春色尚浓。孩子们在花园中选取植物进行描绘和记录,这次带领孩子们开展活动的是科学老师王欣,她随身带着一包标本塑封膜,孩子们可以从地上捡一片叶子或一朵花,做成小标本来收藏和观察。让孩子们通过亲身观察,感受时令的变化正是王欣站在科学这一学科的角度,指导孩子们理解《森林报》这本书的方式。王欣说:“前一段时间玉兰开得很盛,现在花谢了,植物的叶子长大了,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观察这种自然现象,感悟到生命的旺盛,并且激发他们自主思考和自主钻研的能力。”小学三年级的王启谦选择把喜欢的花通过绘画记录下来,他告诉记者,能够在阅读沙龙活动中亲近大自然让他觉得非常有趣。

在王欣看来,孩子们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后,再回归到阅读沙龙教室,打开书本读一读,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最终要回归到书本,增进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对阅读更有兴趣,这是我们最初的目的。”

▲西师附小师生走进操场阅读识物

目前, 学校阅读沙龙逐渐形成系列化,包含了“童心向党”“传统文化”“科学艺术探索”“心灵成长”“走读北京城”等多个专题,老师们会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合的书目开展阅读沙龙活动。副校长倪菁告诉记者:“除了刚刚提到的针对三四年级的《森林报》,我们还会带着五六年级的孩子读《西游记》等名著或是《红岩》等红色作品,同时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读一些简单有趣的绘本。”学校还针对阅读活动成立了阅读委员会,语文、音乐、美术、科学、体育等不同学科的老师都加入了进来,站在不同的视角带给孩子更加多元立体的阅读感受。

倪菁说,我们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学科的界限,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深刻理解书中内容,把书读“活”。“比如《红岩》这本书,音乐老师会穿上江姐的服装,唱一首《红梅赞》,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书中人物的形象。语文老师可能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讲具体的词句。而美术老师则会从版画插图的角度来讲这本书的设计。”在倪菁看来,通过多学科老师的共同参与,扩展了书籍原本的篇章内容,让这些经典能够以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孩子们。

“阅读+体验”探索多场景沉浸式阅读

地点:大观园更读书社

春雨花落,淡香生暖。在 北京大观园里的更读书社中,轻轻打开被岁月折叠的时光,静静阅读。随后,读者们踏进竹影婆娑的潇湘馆,迈入红蓼醉清秋的暖香坞……移步易景,景中读书,心旷神怡。

谷雨时节,牡丹独步春风,大观园更读书社在这春日融融的节气里举办了一场“悦读春天”读书日活动,读者们享受着阅读的快乐,观赏着满园的春色。

不大的书店仿佛有着好几倍于自身的空间,高密度的红楼元素让书迷们总有惊喜。 大观园更读书社以《红楼梦》里的情节命名了六个空间。分别是“木石前盟”珠宝区、“妙玉奉茶”品茗区、“探春结社”国学堂、“太虚幻境”文创区、“桃花结社”书法体验区、“香菱读诗”阅读区。不同的空间可以开展各自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活动内容都与《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架上摆放着不同的“红楼”主题书籍,《1987,我们的红楼梦纪念画册》《红楼梦》连环画、《红楼梦诗词》《红楼梦地图》……让“红迷”可以尽享“红楼”书香的快乐。莲蓬、葫芦、芦苇,甚至绿植上挂着的各色中国传统色卡,把“黛”色、“绛紫”色发挥到极致,呼应着《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

各类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据了解当下最火爆的文创物品就是12金钗形象章,书社根据书中人物研发了12金钗的形象章,“红迷”们纷纷前来打卡,甚至排起了长队。

大观园更读书社的主理人隗洁告诉记者,更读不仅仅是一家书店,同时还是一家为周围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的阅读空间,让书香触手可及。比如这个谷雨节气,白纸坊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就组织辖区的“两新”党员群众,来参加“悦读春天”读书日的活动。在行走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也增强了党员和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书店的阅读活动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与《红楼梦》内容相关联的行走阅读,沿着大观园的美景去品读经典文学。另一类是结合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清明节踏青放风筝、谷雨赏花品茶等;再一类是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启蒙活动,书社会经常带小读者们去体验非遗的各种手工制作,再结合有趣的绘本,设计亲子阅读活动;目前书社还计划推出诗词活动,比如诗友会、诗歌沙龙等。欢迎喜爱诗词的朋友们积极参加。

融情

“阅读+分享”写读书笔记感受作者真情

地点:林白水故居椿树书院

林白水故居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著名报人林白水先生曾栖居此地,如今成为椿树书院所在地。

轻推朱红色的院门,踏进庭院廊道。北房是林白水展览馆,这里陈列着他的生平简介。东厢房的儿童阅览室装饰了“白云”灯,搭配了各种小动物椅子。下午放学后,有不少小朋友到这里阅读。

▲古香古色的椿树书屋吸引附近居民前来阅读

椿树书苑从2018年9月20日正式运营,已陪伴读者走过将近五年的时光。 总书籍量现已达到2.4万册,涉及5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2021年,党建书房从纪念馆单独开辟出来,党建书房集学习、阅读分享、宣讲交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为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教育平台。工作人员介绍,图书均参照首图系统进行类别设置, 用首图读者卡就能实现通借通还。目前年接待读者达30000人次以上,累计图书流通量85000多册。

今年3月中旬,为了培养辖区周围青少年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椿树书苑开展“共读一个英文故事”主题活动。“这个院落给我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在这里看书、学习让我的心很容易静下来。”活动现场的青少年说道。

▲椿树书院与首图实现通借通还

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亲密互动,老师则声情并茂地用中英文进行讲解,让孩子们畅所欲言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书中的故事,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英语的魅力。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为倡导全民阅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乐趣,书苑开展儿童阅读故事分享活动。工作人员将引导孩子们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落,做好读书笔记,阅读后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此后每月书苑还将不定期组织图书管理员进行阅读交流,通过线上的方式向读者分享,在分享中提升,担负起阅读推广的重任。

椿树书苑设立以来,广受市民喜爱。这里最晚营业到晚上九点,日均客流量达三四十人。书苑整体布置简洁大方,各个阅读区功能明确,一花一木的设置都颇为用心,古香古色的灯具,让人不禁想要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静静地感受阅读的魅力。书页摩擦的沙沙声,窗外偶尔的鸟啼声,为读者阅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文字:石伟 付善元 邰绍峰 罗浥萌

图片:姜灏

责编:侯明月 王昭

审签:杜宇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