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老师如何利用教案模板,将备课做精细_重点_老师_上课

有很多新手老师,一提到要写教案:天哪,要三千字怎么写啊?

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按照教材上的顺序开始截取一遍,上课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读书”模式。

还有另一部分老师,他们充满激情,雄心壮志,要皆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学生。于是写出来的教案,洋洋洒洒一大篇,结果连自己都不知道重点在哪。

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让很多老师都不再苦恼于:教案好难写。

但是积极进取的老师,又开始焦虑了:模板我都有,可是写不精。

这是大多数老师在备课的普遍痛处,尤其是英语老师,可能连一个简单单词都能成为重点的情况下,备课成为一件难题。

用多年的教课经验,告诉你如何利用备课模板打造出有自己风格的课程。

模板——不过是参考

模板只是一个参考,这一点非常重要。你不用完全按照上面的顺序来写,他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排版和逻辑顺序。

在你最开始写模板的时候,你可以跟着他的节奏走,当你已经写过一两次以后,你可以随意修改。

分析——挖掘需求

课程效果的好与坏,只有通过与学生真正效果后才能判断。

通过学生的作业、测试,了解他们的需求,你才能有调整上课策略、上课形式、上课内容的机会。否则,你无从下手。

重点——把自己看透

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这节课要教什么内容?

展开全文

重点你可以随意选择,可以是单词、句型、语法点,某类常识,但是不能是一整篇文章,也可以叫这个重点为一个主题。你要做的是: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这个课了解这个点,最终达到能使用的效果。

把自己彻彻底底看透,就能马上做出决定。

当你确定了重点,你需要精细化。从性质到用法,你都要列举出来,准备尽可能多的例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理解。还要设置难题,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

注意: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不一定是难点。很多老师会搞错这个问题,将难点和重点划等号。课堂的核心一定要围绕着重点走,而难点经过一定讲解后,在之后有再遇到这个难点的课程再提出来。即: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方法——帮助吸收

当你确定好主题和重点,你要选择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

盘点式:围绕某个信息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横向了解同一类型知识。问题在于,时间一旦拖长接受程度低。

拓展式:通过你的重点,去拓展其他相关的内容。比如今天的主题是节日,那么你可以拓展节日里的其他常识,这个常识是学生们不知道的常识。作为老师,教的内容要新。

娱乐式:做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们从游戏中学习。比如:词语接龙、词汇站队、英语辩论等,设置一定奖励提高积极性。奖励可以是减少作业,选择他们喜欢的上课内容等,不一定非要是实际的物品。

夸张式:老师用一种夸张的表达方法,去表现出重点。大幅度的动作、声音,都非常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区别就是:幽默。

互动式:不仅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能让学生参与讲解也非常重要,课程气氛要达到讨论的程度。

关于以上,你不仅仅只用一种在课程中,还可以叠加组合使用。方法不仅这几种,你要多看多了解。

素材——课程内容更丰富

你的素材可以是书本上的,但多一点的课外素材总没错。

学生们很容易抱着这种心态:【书上的内容我回去自己背就好了】,老师要在课堂上尽可能的打消这种念头。

哪怕你是从书上的一篇文章开始讲起,说到这节课的重点时,你可以用其他的照片、列子、你的故事、影视娱乐来把这堂课变得有趣。

这些,你必须要提前写下来。

包括例句、准备的句子、故事。最好全用英文,去分析每一个成分,还要有不同的运用情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除此,经常准备些小活动,在学生们感到疲惫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重构兴趣。关于上课的游戏,和其他的一些素材,我给你准备了一些网站:关于备课,老师一定要收藏的。

设计——最终清晰的呈现

在此之后,你还需要做个编排设计,对整个课程做规划和安排。

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应该有个大体的设想了,这个设想应该是和当天上课的理想效果。

包括先后顺序,递进关系,时间分配;包括重点、素材、知识点准备。上课要用到的一切,你都需要提前写下来。

在上课之后,你还需要对整个课程进行反思。

什么地方需要反思?当你觉得某一个点让你很不舒服的时候,你可以反思和寻找问题的出路了。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往往是苦难的死循环。

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